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師大新聞
圖
 2017-11-08 | 師大跨校團隊研究 青少年公民素養全球第2 點閱次數: 2308
我國在科技部與教育部支持下,於2013年申請加入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2016),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劉美慧教授擔任國家計畫主持人,組成跨校研究團隊執行此項計畫。並於2017年11月7日與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同步公開初步評比結果。結果指出,在歐、亞、美洲等國,臺灣在公民認知、性別平權支持度上排名世界第2名,族群平權支持度第1名。more
圖
 2017-11-08 | 國際科學理事會工作坊 各國學者齊聚師大 點閱次數: 1292
國際科學理事會(簡稱ICSU)於11月7日起兩天,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舉辦亞太場「科學與數學領域性別差異工作坊」,共有來自12個國家的性別與科學研究專家學者近40人與會,聚焦探討全球科學與數學領域性別差異問卷的設計。 more
圖
 2017-10-30 | 偏鄉教育新創意 偏鄉學校教育與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 點閱次數: 1696
為因應少子化對國內偏鄉小校之衝擊,以及國際間推動跨年級教學確保偏鄉學童受教權之趨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教育部國教署、國家教育研究院合辦「偏鄉學校教育與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於106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師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行,來自奧地利、日本、馬來西亞及大陸之專家學者,與臺灣參加者,與會者約140名。more
圖
 2017-10-26 | 韓國中央大學短期課程說明會 一圓你的韓國夢 點閱次數: 1023
師大於10月23日中午在國際交誼廳舉辦韓國短期課程說明會,韓國中央大學國際事務處人員甚至跨海來台親自說明課程內容及重要須知,現場來的幾乎都是女同學,足見韓流魅力令人無法抗拒。more
圖
 2017-10-25 | 哈佛碩士教你培養英語力 國際職涯如魚得水 點閱次數: 1659
師大就輔中心在10月23日中午邀請到哈佛教育學院林郁棻碩士在誠102開講,分享求學路上經歷,因為有哈佛光環加持,使得現場座無虛席,也看出師大學生對於英語和未來職涯的關心與重視。more
圖
 2017-10-24 | 臺灣角金龜求偶「武器」演化退情敵 點閱次數: 1841
臺灣角金龜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只在臺灣才見得到的特有種甲蟲,牠的外觀在族群中更是獨領風騷,大型雄蟲頭上長著一對發達的鹿角狀分叉的觭角,同時具有細長的前腳和大型的腳爪,這些特殊造型吸引日本籍博士後研究員小島涉遠渡重洋,加入臺師大生科系林仲平研究團隊,一起探索臺灣角金龜的生態與行為,透過野外繁殖季時長期大量的錄影觀察,與實驗室中的操控雄蟲打鬥實驗發現,生物為了繁殖上的優勢,針對競爭雌性的特定打鬥階段,能演化出多種專門的雄性武器。more
圖
 2017-10-23 | 解密太極旗 談陰陽調和的韓國文化 點閱次數: 1249
國旗象徵國家的理想與文化,就如同臺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一樣,韓國國旗太極旗(태극기)也擁有其深沉的意涵。20日早上,師大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邀請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崔英辰教授,以及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儒教文化研究所林泰弘教授,講述太極旗與韓國文化的原型。more
圖
 2017-10-19 | 臺灣濕地種子營 國際級濕地領袖來臺培育新人才 點閱次數: 1090
內政部營建署於10月16日在師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一天的「共生方舟2.0臺灣濕地種子營」,邀請到4個國際濕地核心保育中心代表,共計5位濕地領袖和專家學者來臺進行專題演講及學術討論,與大專院校學生互動交流,促進臺灣濕地人才培育計畫。more
圖
 2017-10-18 | 表藝所藝企合作課程 開啟產學合作新契機 點閱次數: 122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的「藝企合作」課程,假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的知音劇場,舉辦「The Samurai Game®—武士課程®」。在武士課程®中,參與者將模擬兩個陣營的武士,進行象徵性的戰役。武士課程®由作家、得獎編輯、音樂家、合氣道教師、人類潛能運動先驅等集多樣角色於一身的George Leonard所設計,並於1977年首次執行,用以激發企業組織的領導與團隊合作。more
圖
 2017-10-16 | 國際吉他大師高木真介 首度來台辦獨奏會 點閱次數: 1922
享譽國際的吉他大師高木真介,9月26日晚間7點半,親臨師大音樂系演奏廳舉辦吉他獨奏會,吸引近200位民眾到場聆聽。more
圖
 2017-10-13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參訪師大 共談家庭研究與家庭教育推動 點閱次數: 1347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參訪團於10月12日蒞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由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和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接待,就家庭相關學術研究做分享及交流。more
圖
 2017-10-06 | 音樂系大師班 世界級女中音面對面教學 點閱次數: 966
世界級聲樂家、女中音潔米.巴頓(Jamie Barton)即將於10月11日、13日、15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並應師大音樂系系主任陳沁紅邀請,於10月5日在音樂系開設大師班,親身近距離指導4位聲樂組學生,因開放旁聽,現場座無虛席,反應相當熱烈。more
圖
 2017-10-03 | 第十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圓滿成功 點閱次數: 1283
由師大台文系主辦的「第十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9月8日與9日舉行,以「性別」為主題,為近十幾年來難得一見的性別與台灣文學大型國際會議。more
圖
 2017-09-30 | 大傳所工作坊 論媒介化現象 點閱次數: 1128
9月29日,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以下簡稱大傳所)舉行「媒介化工作坊」講座,邀請校內外各路傳播專業學者一同思辯,現場也有許多校內外同學參與,從政治媒介化到社會媒介化,諸多面向探討現今媒體的媒介化現象。more
圖
 2017-09-27 | 社教系論壇 暢談高齡學習各種可能 點閱次數: 1096
臺灣明年即將邁向高齡化社會,高齡者基本生活條件、身心保健與基本福利更顯重要。9月27日,師大社教系舉辦「補校轉型、高齡學習與風華再現:跨專業的理論與實踐對話」論壇,系主任張德永親自主持,並邀請立法委員鍾佳濱、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黃月麗、教育部專委楊修安,以及中小學校長、專業學者等,一齊腦力激盪,思考高齡學習的各種可能。more
圖
 2017-09-27 | 中提琴大師金井信子 大槻晃士開大師班 點閱次數: 1541
國際大師、有「中提琴教母」美譽的今井信子與「巴洛克專家」大槻晃士,在全球繁忙的演出行程中,特別停留在臺灣,給師大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與講座,吸引近200位師生、民眾一同參與。more
圖
 2017-09-19 | 生科系林思民團隊 發現新種「太田樹蛙」 點閱次數: 2156
大家耳熟能詳的蛙鳴聲,卻隱藏著分類學上的重大秘密?透過遺傳、形態、叫聲和行為反應,臺灣師範大學生科系師生王盈涵、蕭郁薇、林思民等人,再度在臺灣發現新種樹蛙。這個新種樹蛙從過去大家熟知的「日本樹蛙」之中所獨立出來;而本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more
圖
 2017-09-13 | 永續發展教育國際研討會 中外學者師大開講 點閱次數: 1169
北區環境教育中心9月13至14日在師大舉辦「永續發展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荷蘭、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及台灣學者共襄盛舉,逐一剖析當代環境教育問題。more
圖
 2017-09-12 | 師大慧讀系統 兩岸中小學選用 點閱次數: 1347
閱讀的書籍內容若太難,超越學童的理解能力,恐影響其讀書興趣;為協助教師與家長替孩子選書,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宋曜廷帶領研究團隊,結合大數據,開發出「Smart Reading慧讀,會讀」系統,不僅為全球首創中文書籍文本平臺,更收錄逾萬本簡繁體書目,可分析書籍難易度及學生閱讀能力,以推薦合適書單,已在兩岸三地受到多所中小學及國際學校使用。more
圖
 2017-09-11 | 生科系與科博館發現新種球背象鼻蟲 點閱次數: 1549
臺灣又有新種球背象鼻蟲了!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多位學者最近聯合發表研究報告,指發現了僅分布在綠島的新種「條紋」球背象鼻蟲。more
圖
 2017-06-30 | 科教研討會登場 學者引介國際思潮 點閱次數: 14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於6月29日至6月30日在公館校區,舉辦「2017科學教育之全球在地化研討會」,共同探討當代科學教育所需面對的議題,有來自美國、中國、英國、南非、挪威及臺灣等地的9名國際學者,引介國際科學教育的思潮:如建模教學、教師專業成長、科學論證等等,並與國內學者、師生進行交流。more
圖
 2017-06-29 | 美國科教研究學會首次來臺舉行博士生論文營 點閱次數: 1980
1928年創立的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協會,是總部設立於美國、頗具規模的全球性科學教育組織,今年首次跨出美國境外,6月24日至28日來臺灣舉行博士生論文營,共有35位國際博士生學生、12位國外導師/教授及一位評鑑專家,齊聚臺灣師範大學,6月28日透過海報發表論文成果。more
圖
 2017-06-28 | 亞太科學資優學生論壇登場 十五國優秀師生與會 點閱次數: 1857
2017第三屆亞太科學資優學生論壇自7月1日(星期六)起至7月6日(星期四)為期六天,將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隆重登場。今年的論壇活動有15個國家/地區報名參加,來自各國的科學資優青少年將齊聚一堂,針對「未來科學家的想像力」(Imagination and Future Scientists)議題,相互討論合作及交流,期望發揮科學想像力,呈現對未來世界的創新想像設計,並展現科學資優學生的多元智慧及創意。more
圖
 2017-06-27 | 特教系舉辦正向行為支持研討會 點閱次數: 3339
特殊教育系洪儷瑜教授擔任「美國正向行為支持協會臺灣聯絡網」(APBS Network in Taiwan)代表,為分享臺灣推動正向行為支持的經驗,於6月24日在博愛樓辦理「正向行為介入與支持(Positiv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Support, PBIS)」第一次專業研討會。與會人員來自北中南東四區及金門、澎湖離島共15個縣市,參加者包括學者專家、學校行政人員、特教教師、情緒行為支援教師、巡迴教師、大專資源教師及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等共計127名。more
圖
 2017-06-19 | 106級畢業典禮 同一起點開始新生活 點閱次數: 858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5學年度畢業典禮,於6月17日在體育館盛大舉行,由校長張國恩率領各學院院長為畢業生撥穗與贈獎,並邀請到獲遠見雜誌評選為年度平民英雄青年領袖代表、AIESEC台灣50大影響力青年的生科系101級校友林藝,發表熱血演說,期勉學弟妹「拚命,是為了做自己」。more
圖
 2017-06-09 | 衛教系團隊開發反毒遊戲 杜絕青少年誤用悲劇 點閱次數: 1276
8成以上使用毒品的青少年都是「誤用」,可能是模仿大人行為或是受朋友引誘,但根據研究顯示,15歲以前使用非法藥物的風險是21歲後使用者的6.5倍。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系教授郭鐘隆團隊,開發出一套反毒的虛擬實境教材,以遊戲、闖關的方式,培養青少年的批判意識,不但強化青少年的拒絕技巧,更讓反毒課程變得不無聊。more
圖
 2017-06-02 | 廖鴻基不一樣的北漂 通識講座喚起海洋意識 點閱次數: 1175
「文學是有根的,廣大的天地是父母,臺灣這座島這片海,不僅提供給我們身體成長的環境,更是心靈文化的泉源」在感性言詞中,揭開了這一晚海洋冒險的序幕。師大通識教育講座5月31日晚間邀請了臺灣知名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親自導讀《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一書,希望喚起更多人海洋意識、導正人們對於海洋險惡的想法。more
圖
 2017-05-25 | Science刊登地科系參與臺大團隊研究成果 證實人類排放氮會影響遠洋生態 點閱次數: 153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米泓生主任參與的跨國、跨校研究團隊,首度證實人類排放的氮對遠洋有影響!據研究指出,氮有兩種同位素,包括氮14及氮15,而人為排放的氮14佔多數,透過東沙珊瑚的骨骼氮含量分析指出,與中國煤炭及車輛擁有極大相關性,研究也登上「Science」雜誌。more
圖
 2017-05-23 | 設計系講座 帶你一窺御宅族奧秘 點閱次數: 1922
日本「御宅族」常讓臺灣時下年輕人眼睛一亮、甚至心生嚮往,萌生模仿念頭,然而很多人其實對御宅文化一知半解。5月5日,師大設計系特舉辦「2017多面向體驗設計系列講座」,邀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媒體設計研究科教授杉浦一德來臺分享御宅文化之內含與創造力,吸引眾多學生、記者與社會人士熱情參與。more
圖
 2017-05-22 | 高行健教授訪師大 分享《靈山》、《山海經傳》創作過程 點閱次數: 127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2017年5月開始,舉行臺灣首屆《高行健藝術節》,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教授為名,舉辦一系列相關作品之活動。5月20日高行健教授親訪師大,在誠101教室舉行《靈山與山海經傳》創作分享會。more
共 2675 筆, 頁數: 上20頁 ... 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頁 ... 下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