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發現:
超過九成三到五歲幼兒使用3C產品;年齡越小,使用3C時間越久。
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語言以及認知發展越糟
產學共同呼籲以共讀陪伴 對幼兒語言、認知發展有利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與親子天下聯合舉辦【善用3C.陪伴第一: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記者會,產學雙方共同呼籲全臺嬰幼兒家長響應「放下手機10分鐘,每天共讀10分鐘,連續21天養成親子共讀習慣」行動,降低幼兒因不可避免會接觸3C產品而導致的負面影響。
根據科技部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追蹤發現,臺灣超過九成的幼兒在3至5時在家會使用3C產品,且使用的比例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增加;幼兒5歲時,使用的人數比例已高達98%。其中使用最多的3C產品為電視,其次為智慧型手機。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則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減少,在幼兒3、4、5歲時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的時間分別為2小時17分鐘、1小時59分鐘及1小時36分鐘,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之建議: 2歲以上每天看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
此外,調查也發現,幼兒3C產品的使用時間與其3、4、5歲的發展皆呈現顯著負相關,而且使用每天在1小時以內的幼兒,其整體發展優於使用超過1小時的幼兒,尤以認知與語言上的發展最為明顯。另也發現假日親子互動時間愈長,幼兒整體發展愈佳,也可降低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對其整體發展的負向影響。建議政府利用多重管道宣導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對幼兒發展的負向影響,並鼓勵家長多陪伴幼兒。
4月連續假期將至,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了。現今社會中,生活周遭都可見到人手一機,已經很難完全禁止幼兒接觸3C產品。在本次記者會,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針對幼兒使用3C產品情形、3C使用時間對幼兒發展的長期影響、幼兒使用3C 產品時間的建議、減緩3C負面影響的作法與政策建議,進行說明。分析結果來自臺灣幼兒發展調查36月齡組第一波(3歲)、第二波(4歲)、第3波(5歲)皆完成訪問的家長問卷資料,樣本數為1,732幼兒(男888,女844)。會中也安排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與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主持人張鑑如教授進行對談,並邀請到職能治療師黃彥鈞、彰化原斗國小教師林怡辰分別從職能治療現場與校園教學現場的觀察做回應,試圖為調查發現提供家長實務上的解方。
一、年齡愈小,使用3C時間愈長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追蹤資料顯示,我國3~5歲幼兒中,有九成的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使用的比例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增加。在幼兒3、4、5歲時,在家使用3C產品的人數比例分別高達約93%、95%及98%(見表1)。
在使用種類方面,我國3~5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3C產品是電視,每10名幼兒中,約有8或9名在家看電視。幼兒3歲時近8成在家會看電視;到了4歲,看電視的比例,上升到八成四;到了5歲,則有接近九成的幼兒在家會看電視。使用次多的3C產品為智慧型手機。幼兒3歲時,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例約為64%;到了4歲,稍微增加到65%;幼兒5歲大時,則近67%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皆超過六成。
在時間方面,發現臺灣3~5歲幼兒每天在家使用3C產品的平均時間,隨著幼兒年紀增長而減少。幼兒3、4、5歲時在家使用3C的時間分別為2小時17分鐘、1小時59分鐘、及1小時36分鐘,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提出每天使用3C產品少於1小時之建議。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之所以會逐年變短,可能是因為多數4、5歲幼兒白天上幼兒園,在家的時間減少,而在幼兒園使用3C產品的時間,並不列入此項計算中。
表1 臺灣3-5歲幼兒使用3C產品情形
3歲 | 4歲 | 5歲 | |
使用3C產品人數比例 | 93.2 | 95.2 | 97.9 |
看電視人數百分比 | 78.5 | 83.9 | 88.2 |
使用智慧型手機人數百分比 | 64.3 | 65.1 | 66.5 |
在家每天平均使用3C時間 | 2小時17分鐘 | 1小時59分鐘 | 1小時36分鐘 |
二、社經地位低,幼兒使用3C人數比例較高,使用時間較長
在時間方面,發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也有差異,且在幼兒3歲、4歲或5歲時都達到顯著差異;家庭社經地位愈低,3C 產品使用時間愈長。其中低社經家庭使用3C產品時間在3、4、5歲時分別為3小時2分鐘、2小時46分鐘和2小時11分鐘,是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建議使用時間的兩、三倍。相較之下,高社經地位家庭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在3、4、5歲時分別為1小時23分鐘、1小時18分鐘和1小時4分鐘,遠低於低社經家庭幼兒。
表2臺灣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每天在家平均使用3C產品時間
家庭社經地位 | 3歲 | 4歲 | 5歲 |
低 | 3小時2分鐘 | 2小時46分鐘 | 2小時11分鐘 |
中 | 2小時27分鐘 | 2小時8分鐘 | 1小時40分鐘 |
中高 | 2小時10分鐘 | 1小時47分鐘 | 1小時30分鐘 |
高 | 1小時23分鐘 | 1小時18分鐘 | 1小時4分鐘 |
三、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愈長,幼兒的發展狀況愈不佳
調查分析顯示,臺灣幼兒3C產品使用時間的長短,與幼兒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和整體發展之間都呈現顯著負向的關係。換句話說,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愈長,幼兒的發展狀況愈不佳,無論在幼兒3歲、4歲、5歲時,都得到數據上的印證。另外,追蹤結果也顯示,幼兒在3歲時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在4歲或5歲的整體發展分數愈低;幼兒在4歲時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在5歲的整體發展分數也愈低。
四、限制幼兒3C產品使用時間在1小時內,幼兒發展較佳;超過1小時,隨時間愈長,發展愈不佳
此次調查還發現,以5歲幼兒為例,不同3C產品使用時間的幼兒,其整體發展不同;使用1小時內之幼兒,其整體發展分數最高;使用超過3小時的幼兒,其整體發展分數最低。
五、增加假日親子互動時間,可減緩3C對與幼兒整體發展的負面影響
調查發現,臺灣3~5歲幼兒在家使用3C的時間愈長,其親子互動的時間就愈低;而親子互動的時間愈長,幼兒的整體發展就愈佳。換言之,若家長平日工作時間長,但能在假日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可降低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對其整體發展的負向影響。
六、政策建議
(一)幼兒園
(二)家庭
(三)社區
(四)媒體
(資料來源:教育智庫辦公室提供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