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臺灣青少年團隊表現優異,囊括19面金牌,獲獎作品包括方便收衣的「秒收曬衣架」、運用鬧鈴和燈光抑制睡意的「遲到救星」等,展現年輕參賽者的創造與實踐力。賽事國際主席、臺師大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表示,一流的師長與學生團隊合作無間,展現108課綱鼓勵動手做、推廣發明創新的成效。
2021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國內賽遴選出61支國家代表隊伍,原定前往俄羅斯參與國際賽,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比賽,由各國評審代表透過影片為參賽隊伍評選。參賽對象為6歲到19歲的青少年,共有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159件作品參展作品一較高下,奪得19面金牌、15面銀牌、20面銅牌及2項國家特別獎,頒獎典禮3月10日於臺師大舉行,由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表揚獲獎隊伍。
發明來自於人性,更源自於生活觀察。來自高雄市立陽明國中王玟鈞、黃子倢和東光國小的張之瀚同學發明的「秒收曬衣架」即是因為平時曬衣、收衣的不便而提出的改良方案。藉由輕拉聯通開關,讓架上衣物同時迅速落下,既省時又省力,也能避免傾盆大雨來不及收衣的困擾。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的洪歆芙、曹希彤與陳巧禕同學的作品「遲到救星——自動開燈鬧鐘」則是從影響人體睡眠機制的「褪黑激素」著手,藉鬧鈴聲和電燈自動照明的結合,將體內褪黑激素濃度降低,讓起床更有效率。
蔡清華次長表示,IEYI至今邁入第17屆,本屆金牌得主身分橫跨國小學童到高中職學生,在師長的遠見和鼓舞之下,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啟發,並主動提出改善想法,臺灣發明教育因而有所進步。他也期許優秀作品未來可進行量產,造福更多人,進一步讓臺灣發明在國際發光發熱。
計畫主持人洪榮昭教授則多年努力培訓各縣市優秀中小學教師,鼓勵家長支持青少年創作學習,參賽者經過各縣市初賽、全國決賽重重挑戰,脫穎而出,代表臺灣出征世界賽,且得以流利英文表達創意發明理念和成果,並期望學子保有「處處留心皆可發明」的心,未來和更多國際參賽者切磋,解決生活問題。
臺師大工教系的洪翊軒教授則分析,本次入圍隊伍能有此佳績,除了富有創意的發明之外,解說和影片製作都講究完備也是得獎關鍵。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採用線上的形式展出和評選,臺灣的隊伍們不僅製作精緻的影片,也勤練英文介紹作品和理念。他也表示,有多件得獎作品已開始申請專利,未來有望量產發售,將小小發明家的創意推廣至海內外。(撰文:校園記者英語碩徐熙婷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