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 |
科技系為全國生活科技教師精進線上教學知能 |
點閱次數: 1662 |
因應疫情嚴峻,行政院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學校教學遠距至暑假。108新課綱科技領域又逢大力推動,科技教師責無旁貸。生活科技怎樣在遠距中,進行實作教學?七八九年級生科怎麼遠距實作?more |
|
|
|
|
2021-06-14 | |
從時事培養分析能力 經濟學發展自我思維 |
點閱次數: 892 |
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有既定課表與教科書,按表操課即能跟上進度。但在大學,學海無涯,同一門學科不同老師慣用不同教科書,也常下放學習主導權給學生吸收補充教材,學生不能只按照老師指導學習。從高中畢業後僅經過一個暑假,大學新鮮人真的能快速轉換學習方式、跟上大學課業嗎?more |
|
|
|
|
2021-06-10 | |
教育學院英文論文寫作工作坊 增進師生學術發表能量 |
點閱次數: 1930 |
為增進教育領域學術發表能量,臺師大教育學院邀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系友、美國托雷多大學人口健康專業學院許俊傑教授,在五月份每週五辦理共計四場次的英文論文寫作工作坊,獲得學員的高度好評。more |
|
|
|
|
2021-06-08 | |
EMBA藝文大師講座 莊靈分享影藝人生 |
點閱次數: 1180 |
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為協助學生建立多元知識、激發創造力,以及跨界能力的應用與跨領域的結合,特別舉辦藝文大師系列講座,首場邀請國家文藝奬得奬人、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莊靈,以「藝師藝友」、「走近現代」、「人間偶遇」和「逆旅行色」等主題,分享「一個人文攝影家的影藝人生」。more |
|
|
|
|
2021-06-07 | |
仲夏夜之別 境外生畢業祝福影片溫馨上線 |
點閱次數: 1951 |
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阿勃勒,在日光大道兩旁形成天然的長廊,彷彿象徵者畢業生即將踏上未知旅程的道路。六月是畢業的季節,意味著離開校園的日子正倒數著,許多回憶紛紛湧上心頭,相信畢業生們正把握時光,努力將大學生涯畫下美好的句點。more |
|
|
|
|
2021-06-02 |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向師大師生分享系外行星研究進展 |
點閱次數: 145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今年初新成立的天文與重力中心,發展跨系研究領域,結合地球科學、物理、數學人才,凝聚天文學術能量。5月25日重磅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Didier Queloz教授線上開講,透過網路打破疫情與國際疆界,探討目前天文學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系外行星的最新研究進展。more |
|
|
|
|
2021-05-28 | |
第20屆紅樓現代文學獎揭曉 首度增設全國高中散文組 逾百學子踴躍參賽 |
點閱次數: 2176 |
「第20屆紅樓現代文學獎」5月22日公布五組得獎名單,今年維持向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在學學生徵稿,今年來稿成長至186件,競爭激烈。在疫情期間,評審與入圍者以視訊會議互動,線上直播評審會議,熱度不減。抱走大獎者,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位、國立臺灣大學11位。其中四組首獎,分別為現代詩組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謝銘,現代散文組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張嘉怡、現代小說組臺大物理學系陳柏豪、舞臺劇劇本組臺大戲劇學系碩士班徐妙凡。more |
|
|
|
|
2021-05-24 | |
多項教務變革將上路 體育計入畢業學分、雙主修輔系新增「預修生」制度 |
點閱次數: 643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4月28日召開教務會議,決議通過雙主修輔系新增預修生資格、體育學分化、放寬跨校修課不得超過1/3規定、調整研究生論文繳交及畢業時程等重要議案。另外劉美慧教務長也於會中表示,為配合教育部「雙語標竿學校計畫」,未來將鼓勵各系必修課朝全英語授課前進。more |
|
|
|
|
2021-05-21 | |
影音》光電所與臺大醫院攜手研發 6cc血液揪出失智風險 檢驗技術領先全球 |
點閱次數: 2187 |
高齡化社會來臨,罹患失智症患者越趨增多,占老年人口8%、近30萬人,造成家庭與社會醫療及照護沉重負擔。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常透過核磁診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與臺大醫院神經部失智症醫療團隊合作,研發「免疫磁減量檢驗技術」成效卓著,打造用一管六CC的血液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該檢驗方式領先全球,並於去年底取得我國食藥署許可。more |
|
|
|
|
2021-05-19 | |
影音》物理系承辦亞洲物奧競賽 總統錄影盼激發對科學熱情 |
點閱次數: 972 |
蔡英文總統5月17日以錄影方式為臺灣主辦的「2021年第21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開幕致詞,她歡迎來自各國的參賽者,並祝福所有參賽隊伍,能夠獲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更可以享受交流、激發出更多對科學的熱情。more |
|
|
|
|
2021-05-18 | |
楊牧詩作書法展 啟動跨時空對話與相知 |
點閱次數: 2375 |
為紀念於去年3月辭世的文壇巨擘楊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策辦「迴流以後──楊牧及跨界藝術展」。其中系列活動之書法展「瓶中稿──楊牧詩文與與書法的對話」,5月17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6樓正式開展。more |
|
|
|
|
2021-05-17 |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Didier Queloz線上開講 系外行星講座系列開放報名 |
點閱次數: 2274 |
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隨著科學的發展不停的被滿足,同時也不斷被刺激。過去二、三十年來,天文學家已發現四千多顆系外行星,讓我們重新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定位以及生命的本質。雖然行星的形成不僅限於太陽系,但要如同地球般充滿生命,卻又不是如此顯而易見。理學院天文與重力中心在今年春季規劃了一系列的系外行星講座,帶大家遨遊於地球之外世界。more |
|
|
|
|
2021-05-15 | |
藝術學院與史博館簽署合作意向書 共促臺灣藝術史領域發展 |
點閱次數: 164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具有深厚淵源,早期任教師大美術系的中西畫大師展覽皆由史博館策畫,四任史博館館長與多位史博館同仁皆是師大校友。為加深雙方在臺灣藝術史領域的推動和資源交流,臺師大藝術學院於5月13日與史博館簽署合作意向書,奠定良好互惠關係,創造雙贏契機。more |
|
|
|
|
2021-05-14 | |
特教中心攜手勞動部 職災勞工重建服務不漏接 |
點閱次數: 1219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今年受勞動部委託,將職能復健輔導專業團隊擴大為「職災勞工重返職場服務管理中心」,協助整合職災勞工重建服務作為,以及建立相關服務指引。臺師大亦於5月11日上午,舉辦「職災勞工重返職場服務管理中心」揭牌暨職災勞工復工協助試辦計畫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more |
|
|
|
|
2021-05-12 | |
教學研究不踩線 保護研究參與者權益 |
點閱次數: 1355 |
教育部為落實教學創新、強化學校培育人才任務,自107年度起推動實施「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為因應教師們越來越多對於教學實踐研究之研究倫理需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特別為有意申請,或是目前正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本校教師,規畫辦理之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知能成長研習講座。more |
|
|
|
|
2021-05-10 | |
設計系林磐聳教授導覽《啟蒙》特展百年設計收藏 |
點閱次數: 1408 |
一九二○年代臺北高校時期發行的歷代校刊《翔風》、《臺高》、《翠榕》列滿師大美術館《啟蒙》特展牆面,當時臺高美術老師鹽月桃甫,為各種文學著作巧手描繪的精細封面,勾勒出臺灣日治時期美術教育的歷史。出借這些珍貴私人收藏的臺師大設計系名譽教授林磐聳說,這些前輩貢獻巨大,是臺灣引進西洋美術的濫觴。more |
|
|
|
|
2021-05-05 | |
人文季舉辦人文融匯科技實作競賽 激盪學生跨域力 |
點閱次數: 1751 |
輕輕按下開關按鈕,樂高積木做成的臺灣島嶼,上方LED燈瞬間亮起,傳遞藍牙訊號到互動式APP中,一首首搭配各地風景的臺灣民謠隨之響起。這項結合單晶片微控制器的「臺灣地方民謠地圖點播機」,竟是一群文學院學生的作品。2021文學院人文季5月3日開幕,文薈廳展示人文知識轉譯競賽成果,文學院各系學生發揮跨域能力,打造人文與科技結合作品。more |
|
|
|
|
2021-05-04 | |
公館校區半世紀 理學院培育跨域人才 |
點閱次數: 5986 |
多數民眾對臺師大校園的印象,是和平東路上有著古蹟建物的校本部,但除了人文薈萃的校本部外,捷運公館站附近還有「公館校區」,是「理學院」師生的教學場域,距離臺大、臺科大更近,方便學生跨校選課,並設有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科學教育研究更名列世界前茅。more |
|
|
|
|
2021-05-04 | |
玉山青年學者李悅寧開講 細談人生抉擇與徬徨 |
點閱次數: 1333 |
「不需要無時無刻把自己表現得很有方向,但要對現在的自己盡力負責。」現職為臺師大地科系助理教授的李悅寧老師,同時也是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以及科技部愛因斯坦年輕學者計畫得主,求學當年以指考雙榜首之姿進入臺大醫學系就讀,卻從醫學跨越至天文物理領域,5月3日她受邀至全人書院,透過講題「人生十字路口,徬徨猶豫很正常」分享自身的人生轉變,也對於未來徬徨的學生指引明燈。more |
|
|
|
|
2021-05-03 | |
師大美術館啟動階段性營運 「啟蒙」特展回顧臺灣藝術史 |
點閱次數: 1815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將迎接百年校慶,4月30日宣布啟動師大美術館階段性營運,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啟蒙」特展,50多件1922年到1955年臺北高校和省立師院時期19位藝術家珍藏畫作重現於世,訴說師大長久以來扮演臺灣美術教育重大推手,從中看見臺灣藝術當代發展軌跡。more |
|
|
|
|
2021-05-03 | |
音樂學院與馬來亞大學創作藝術學院合作 辦理線上系列講座 |
點閱次數: 1344 |
臺師大音樂學院與姊妹校馬來亞大學創作藝術學院(Faculty of Creative Arts)近年來舉行多次雙邊交流,包含數場音樂講座與參訪活動。今年四月兩院決議採用線上學術交流方式,辦理5場雙向線上系列講座,在國際疫情尚未明朗情形下,持續增進彼此學術研究能量,加深良好合作關係。more |
|
|
|
|
2021-04-30 | |
臺師大展現學術資源影響力 學術貢獻深獲肯定 |
點閱次數: 1544 |
國家圖書館本110年4月26日舉辦「110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發布會」,頒發「學位論文傳播獎、學位論文開放獎、學位論文資源貢獻獎、期刊資源貢獻獎、期刊即時傳播獎、期刊長期傳播獎」等獎項,臺師大共獲得多項大獎。more |
|
|
|
|
2021-04-30 | |
文學院跨域產業實習課程 鼓勵學生探索多元職場 |
點閱次數: 935 |
跨域學習當道,申請實習也可不受限單一科系,跳出你的舒適圈。師大文學院預計於110年學度新設「文學院跨域產業實習」課程,學生暑假期間先完成至少72小時實習活動,通過實習機關考核,在次一學期透過授權碼選修課程,經過認證最後可獲得兩學分,鼓勵學生儘早與職場接軌。more |
|
|
|
|
2021-04-30 | |
影音》建構臺灣美術史 《啟蒙》展揭示百年美術教育大業 |
點閱次數: 5449 |
臺師大是臺灣藝術與設計的發源地,近百年來在此任教的大師輩出,為臺灣藝壇灌注深厚養分,更對臺灣美術史及美術教育貢獻卓著。師大美術館啟動階段性營運,即日起舉辦《啟蒙》展覽,展示臺北高校和省立師院時期的19位前輩藝術家史料檔案、教具畫稿與藝術作品等50多件珍貴展品,展出至6月12日止,每週二至週六免費開放民眾參觀。more |
|
|
|
|
2021-04-29 | |
翻轉教室 Let's Flip! Global Village ENG the Class |
點閱次數: 2125 |
一起開口說英語,和各國學生交朋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與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外文教育組於2021年4月19至4月30日舉辦國際生入班交流會,超過80位國際學位生和臺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的學生參與,與英語學系及共同英文課程等共30個班級學生進行課堂互動,以英語討論各國飲食文化、國際議題,分享自身經歷和校園歷史,突破語言限制,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more |
|
|
|
|
2021-04-27 | |
圖傳系學生畢製挑戰科技媒材打造AR繪本 |
點閱次數: 1793 |
現在繪本不只停留在看圖說故事,拿起手機對準圖片,運用AR擴增實境讓螢幕顯現隱藏動畫,引起讀者好奇心。圖文傳播學系110級張雅文與何采倫發揮所學專業,一首包辦作畫、劇本、AR技術與印刷,打造獨具巧思的互動式繪本《搜尋_MONITOR》,4月26至28日在文薈廳展出成果,歡迎參觀。more |
|
|
|
|
2021-04-26 | |
文學院舉辦觀光韓語營 學生踴躍參與 |
點閱次數: 1228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韓語學程韓國學振興事業研究計畫於本學年度正式實施,在韓國教育部、中央研究院與本校文學院合作下,未來三年將協助拓展本校之韓國學領域,並培養韓國學專業人才。除K-Café(韓語咖啡廳)、提供獎學金以外,今年更於四月策辦「三天兩夜觀光韓語營」。more |
|
|
|
|
2021-04-23 | |
師大美術館啟動階段性營運 喜迎施並錫校友捐贈畫作 |
點閱次數: 2615 |
師大美術系60級優秀校友、美術系退休教授施並錫,4月23日捐贈描繪臺師大大門的畫作《大學之門,2009》一幅,將加入由師大美術館典藏管理近三千件珍貴藝術遺產的行列,在師大美術館將啟動階段性營運時分,更覺意義深遠。more |
|
|
|
|
2021-04-22 | |
迴流以後──楊牧及跨界藝術展 以詩與藝的對話紀念楊牧 |
點閱次數: 1782 |
為紀念於去年3月辭世的文壇巨擘楊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策辦「迴流以後──楊牧及跨界藝術展」。將於5月17日至5月21日10:00-15:00舉辦「瓶中稿──楊牧詩文與與書法的對話」書法展,並於5月21日晚間19:00舉辦「迴流以後──楊牧與跨界藝術展演」。透過書法、朗讀、戲劇、舞蹈、多媒體、音樂等藝術形態進行與楊牧詩文的回應,激盪出文學跨藝術的火花,即日起開放線上索票。mor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