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7 | |
教育部政務次長訪視臺師大 EMI教學資源中心展現雙語計畫四大成果 |
點閱次數: 1715 |
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提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計畫」,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Mediated Instruction,EMI),培育專業領域雙語人才。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2月24日與高教司朱俊彰司長、技職司楊玉惠司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第5次全國EMI教學資源中心會議,與各大學雙語教學資源中心推動成員中心齊聚一堂,為臺灣雙語教育的下一步集思廣益。more |
|
|
|
|
2024-02-26 | |
臺師大SEED中心與慈濟大學師培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 推動SEL教育資源 |
點閱次數: 1366 |
臺師大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Social Emo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簡稱SEED)研究中心於2月23日與慈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以推動花東地區師資在社會情緒教育上的成長,協助偏鄉教育和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的結合,並連結雙方學術研究能量,預計擴散SEL教育資源,期望解決更多校園問題。more |
|
|
|
|
2024-02-23 | |
影音》臺師大與台積電攜手合作「半導體學程」 |
點閱次數: 5749 |
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這學期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與工程學院攜手合作「半導體學程」,透過產學合作提供半導體相關整合課程,為臺灣產業界培養更多半導體人才。more |
|
|
|
|
2024-02-22 | |
深化國際藝術合作 美術系與慶熙大學藝術交流展 |
點閱次數: 155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與韓國慶熙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舉辦國際藝術交流展,近80組件作品自2月21日起5天在臺師大德群畫廊展出。展覽期間,慶熙大學由美術學院朴鐘甲院長及繪畫系主任鄭桓旭教授帶領33位同學,與師大美術系學生面對面,交換彼此的創作理念與思維。more |
|
|
|
|
2024-02-13 | |
臺師大開創無限職涯 跨領域全臺第一 |
點閱次數: 3888 |
如果要說全臺國立頂尖大學中,最具獨特風格特色的學校,絕對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莫屬,有別於臺清交成,臺師大於教育、運動、音樂、人文藝術等領域皆為全臺第一,面臨少子化,以及許多學校開辦教育學程,不過臺師大校長吳正己樂觀看待,且以跨領域整合方式來育才,「要讓學生知道選擇臺師大,不是只能當老師,也能在不同職場闖出一片天。」more |
|
|
|
|
2024-02-12 | |
六度入選國際期刊封面 姚清發教授讓化學也能很環保 |
點閱次數: 2952 |
112年12月15日,美國化學學會所出版的有機化學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封面是一張以烏來瀑布作為背景的化學式。照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姚清發特聘教授和印度籍Sundaram Suresh博士後研究員所共同挑選,也是姚清發教授實驗室第六次獲得國際化學期刊封面的殊榮。more |
|
|
|
|
2024-02-11 | |
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盼創造自主音樂劇品牌 |
點閱次數: 2711 |
迎來2024年大學升學季,1111人力銀行今年元月出版《2024升大學指南》特刊,探討少子化時代大學面臨的挑戰及如何脫穎而出,《師長領路》系列探討各學科發展趨勢和招生策略,更深入訪談臺師大表藝學程吳義芳主任,專文介紹「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盼創造自主音樂劇品牌」。這本指南旨在助力學子做出明智的升學選擇,激發對未來無限可能性的探索。more |
|
|
|
|
2024-02-08 | |
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獲教育部肯定 持續精進師培品質 |
點閱次數: 3911 |
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之「師資培育之大學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在112年推出新的方向,期待透過優秀成果與研究計畫的甄選及補助來鼓勵師培教授投入臨床教學實踐,充實領域教材教法之教學與研究能量。臺師大在首屆辦理的「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勵」共有3案獲獎;另外,在轉型的「領域教材教法臨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亦有4案獲得全額研究補助,並於113年度執行。本校整體共獲得7案獲得教育部肯定,兩類計畫通過數量為全國之最多。more |
|
|
|
|
2024-02-07 | |
臺師大與偏鄉中學攜手合辦「中學生入大學堂」活動 帶領偏鄉學生探索大學生活 |
點閱次數: 319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深耕偏鄉教育計畫」,於113年1月29日至2月1日,辦理「偏鄉中學生入大學堂系列活動」,與花蓮、臺東、澎湖等縣市的偏鄉離島中學生及「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的大學生,共計逾百人,透過大學校園導覽、音樂會、跨域動手做的STEAM課程、校外參訪的基隆海科館、社會情緒課程等,以開拓偏鄉中學生視野,以及對於未來的想望。more |
|
|
|
|
2024-02-02 | |
讓文學課怦然心動 須文蔚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
點閱次數: 1088 |
國文課可以無聊,也可以充滿創意,作家、臺師大文學院須文蔚院長表示,在閱讀力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我們需要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包括表達、思辨甚至專題研究的能力。」more |
|
|
|
|
2024-02-01 | |
《八卦導引多模式運動全書》新書發表會 融合東西方力量探討多元運動之道 |
點閱次數: 2440 |
在探討生命如何高品質拓展的議題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身兼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殊榮,透過十幾年的學術探究、武術運動,以及生活實踐,將所得精華融入最新出版的科普實用書《八卦導引多模式運動全書》,1月26日在金石堂書店汀州店舉辦新書分享簽書會。more |
|
|
|
|
2024-01-28 | |
讓世界聽見臺語的聲音 臺師大出版中心將臺語教科書推向國際 |
點閱次數: 2328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於1月27日舉辦「臺灣的臺語 世界的臺語」講座,邀請臺灣語文學系劉承賢副教授,從世界語言的源頭與發展講起,說明臺語對臺灣的獨特性與重要性,並介紹《Superb Taiwanese Primer》,讓全世界的人可以自主學習「臺灣的臺語」。more |
|
|
|
|
2024-01-24 | |
全球遠距學院課程招生中 超值學分接軌專班與職場 |
點閱次數: 2946 |
因應後疫情時代數位學習需求趨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0年起建置「全球遠距學院」平台,累積與20所大學合作開課,提供209門具正式學分的線上課程,開放世界各地的社會人士遠距隨班選讀。全球遠距學院的數位課程採取時間彈性的學習方式,打破時空限制與校園界限,持續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目標。more |
|
|
|
|
2024-01-24 | |
運休學院與泰國東方大學運動科學學院簽約 深化臺泰合作 |
點閱次數: 1317 |
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與泰國東方大學運動科學學院(Faculty of Sport Science, Burapha University)於1月23日午間,辦理簽約儀式,兩院簽署學術合作協議,為雙方建立更穩定的學術連結、支持兩校發展為長遠且緊密的合作夥伴。more |
|
|
|
|
2024-01-23 | |
九州大學教授來訪教育學院 強化雙邊交流與合作 |
點閱次數: 1445 |
日本九州大學教育學院Edward Vickers教授,主籌九州大學臺灣研究計畫(Kyushu University Taiwan Studies Program),同時身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平、社會正義及全球公民教育」主席(UNESCO Chair on Education for Peace, Social Justice and Global Citizenship),於112年12月來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交流。透過文化踏查、教學實踐經驗分享以及學術講座等活動,討論東亞地區教育的當代挑戰和機遇,並就兩校在教育領域上的國際合作進行深度探討。more |
|
|
|
|
2024-01-20 | |
臺灣不孤單!亞太專家齊聚臺師大 呼籲以人權為主的毒品減害政策 |
點閱次數: 2665 |
毒品是全世界各國都積極處理的問題,在解決毒品問題上,臺灣在國際上並不孤單,在毒品施用問題的處理效果上足以成為亞太的楷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後稱臺師大成癮研究中心)響應國家政策與世界趨勢,與法務部司法官學院、臺灣減害協會共同主辦「亞太減少傷害國際專家論壇與研討會」,以地主國邀請日本、印尼、越南、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亞太各國專家與臺師大、臺灣減害協會簽署減少傷害的宣言,並針對包含網路遊戲, 菸, 酒, 與毒品成癮問題,分享各國在其文化與社會脈絡下推動以人權為基礎的「減害」策略。more |
|
|
|
|
2024-01-11 | |
全球虛擬教室獎勵申請開跑 線上教學開創全球化學習 |
點閱次數: 1924 |
為打造全球化學習環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鼓勵教師與海外夥伴學校教師合作遠距教學,開設全球虛擬教室課程,分享雙方優質教學資源,並提供學生全球學習機會,拓展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more |
|
|
|
|
2024-01-11 | |
打造促進永續目標智慧運算中心 理學院成立全新跨領域研究中心 |
點閱次數: 2096 |
為了符應人工智慧演算法發展迅速及未來大數據研究趨勢,臺師大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理學院成立「智慧運算導向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並在1月10日公館校區教學研究大樓舉辦成立茶會,邀請臺師大陳焜銘副校長、研發處許瑛玿研發長、理學院陳界山院長、地科系陳卉瑄主任、智算中心蔡明剛主任及理學院八大學系教授共襄盛舉,希望透過中心整合研究大數據師資建立學術交流,提升各團隊研究能量,提高臺師大在智慧運算應用開發國際能見度,提供更符合社會需求的學術量能。more |
|
|
|
|
2024-01-10 | |
進修推廣學院與圍棋協會攜手合作 打造圍棋教育新里程碑 |
點閱次數: 3408 |
【圍棋教學工作坊-圍棋班級經營與禮儀培養】活動1月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舉辦,本次教學工作坊和台灣圍棋教育推廣協會合作,透過世界咖啡館形式,讓與會者自由交換意見、分享教學經驗,帶領臺灣各地圍棋教育工作者,為臺灣圍棋教育注入新氣象。more |
|
|
|
|
2024-01-09 | |
美術系陳銀輝名譽教授辭世 文化部將頒發旌揚狀 |
點閱次數: 2469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第七屆傑出校友、戰後第一代抒情抽象畫家陳銀輝1月8日辭世,享耆壽93歲。陳銀輝教授傳承本校美術系廖繼春、馬白水、陳慧坤等教授精髓,開拓戰後抒情抽象畫新氣象,並且為臺灣藝術界作育英才無數,退休後更將退休金捐出,成立「陳銀輝教授油畫創作獎學金」,獎掖後進。文化部也將頒發旌揚狀,以表彰其貢獻。more |
|
|
|
|
2024-01-07 | |
師大美術館「分身術」展覽 邀您探訪身體意象的多重圖景 |
點閱次數: 1886 |
適逢年初之際,您是否為自己訂定新的目標?藝術作品中的「分身」是理想自我的現身,亦是寓言形象的誕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師大美術館)正展出「分身術──身體意象的敘事與寓言」,展現藝術家在身體意象上的諸多表現,各項作品在在揭示著創作者的自我觀察與想像,藉著分身一詞為展覽起頭,提問身體意象與當今現實間之關聯。more |
|
|
|
|
2024-01-07 | |
紐約州立大學佛雷多尼亞分校來訪臺師大 |
點閱次數: 1722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佛雷多尼亞分校(以下簡稱SUNY Fredonia)的David Starrett副校長兼教務長,於1月2日來訪,成為2024年第一位來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外國外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佛雷多尼亞分校(SUNY Fredonia)創立於1826年,是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的成員之一。該校與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一直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係,預計這新的一年也將會進行更多的合作計畫。本次為該校副校長兼教務長David Starrett博士偕同夫人與侄子陳冠儒博士來訪,由吳正己校長、劉以德國際長和臺文系林巾力教授(現借調為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親自接待。more |
|
|
|
|
2024-01-05 | |
知名作家、國文系校友馬森辭世 小說、戲劇、文學評論貢獻卓著 |
點閱次數: 4656 |
知名華人小說、戲劇、文學評論家馬森於2023年12月3日凌晨在加拿大辭世,享耆壽92歲。馬森畢業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文學系、國文研究所,文化部史哲部長表示其學養橫跨中西,長於當代小說和戲劇的創作及其研究,其中關懷現代人的中西文化衝突,「孤絕」一詞成為最佳寫照,留給讀者深刻印記,另著有《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等等,更是為文學界貢獻卓著。more |
|
|
|
|
2024-01-04 | |
臺師大與國資圖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將適性閱讀服務導入圖書館 |
點閱次數: 1690 |
為利讀者依據自身閱讀能力,選擇適當難度的書籍「適性閱讀」(Smart Readi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副校長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馬湘萍館長,於1月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宣示共同打造智慧閱讀學習環境,提供書籍適讀年齡指標服務(SR值),為全國學齡讀者提供智慧且個人化閱讀體驗。more |
|
|
|
|
2023-12-29 | |
美國普渡大學來訪運休學院 推動運動與餐旅領域合作關係 |
點閱次數: 1629 |
臺師大校級姊妹校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12月27日由健康與人類科學院教授兼旅遊與酒店研究中心主任蔡利平教授代表,繼6月2日來訪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洽談討論的未來合作內容後,再次訪問運休學院與師長見面會談,拓展未來交流活動與學術合作。more |
|
|
|
|
2023-12-29 | |
理學院產業實習成果發表會 實習經驗啟發學生職涯規劃 |
點閱次數: 1572 |
「過去在學校是做出會動的程式,但到了業界不一樣,不只會動還要跑得快!」臺師大理學院與職涯發展中心11月30日舉辦「深化產業實習成果展」,邀請物理系劉祥麟教授、生命科學系謝秀梅教授與林靖博同學、營養科學學士暨碩士學位學程洪永瀚副教授、地球科學系鄺海忻同學、資訊工程系謝皓青同學,代表各系所分享實習上的心得和建議,也展示學生在各領域實習的豐碩成果。mor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