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594人
圖 新聞投稿
2024-10-08
地理系「與/玉山對談」系列活動 深入交流原住民研究與學術倫理
圖
臺師大「與/玉山對談」系列活動,暨9月20日第一場對談,於10月5日再次舉行第二次對談活動。
圖
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教授對於支持臺灣原住民族權利的承諾,他策劃並帶領一系列關於原住民族自治的對談。
圖
來自拾田創意公司的敘畫師Jayce跟Crystal將全部對談內容畫成「數位圖像」,透過數位視覺化的方式,更具體呈現五位講者的智慧結晶。
圖
圖
圖
圖
圖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辦的「與/玉山對談」系列活動,繼9月20日第一場對談後,10月5日再次邀請五位不同身分、國籍的與談人,繼續深入探詢原住民環境中的研究倫理,並期望與各界人士積極互動、交流意見。

「與/玉山對談」為一系列關於臺灣原住民地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對談圈。由教育部玉山學者兼臺師大地理系 Richie Howitt 講座教授主持,強調世代間的交替,邀請資深與新興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索原住民的自治議題。在這樣的對談中,所有參與者都將建立平等關係,深入且尊重地傾聽彼此,以建立新知識、新網絡以及朝著共同目標前進的新方式。

基於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教授對於支持臺灣原住民族權利的承諾,他策劃並帶領一系列關於原住民族自治的對談。如同玉山的形象與意義,「與/玉山對談」高瞻遠矚地討論原住民自治的議題、學術研究、學校及大學教育計劃,以及社區行動,以保護、推進和倡導臺灣原住民族的權利。

本次活動與談人包含臺師大地理系Richie Howitt講座教授、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醫學人文研究所Dana Elizabeth Powell副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林益仁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Ciwang Teyra副教授,以及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導Danubak Matalaq (瑪達拉・達努巴克),五位身處不同場域且經驗豐富的與談人互相交流想法、拋出問題,並針彼此問題,回答自身在學術界觀察到的現象,臺師大地理學系沈淑敏副主任也親自到場,與與談人們一同參與討論,為此次活動增添更多學術交流的深度。

Richie Howitt教授提到:「我很喜歡活動的英文名字(Yushan Yarning)所使用的單字Yarning,這個字在澳洲代表對話的意思,但同時也有編織之意——就像是說我們用對話編織出原住民的研究倫理。」他也希望大家透過今天講座找到自己對研究倫理的想法跟答案。

非原住民可以做原住民研究嗎?

林益仁教授分享了他在進行原住民研究時的感受。他常常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自己並非原住民。直到有一次,朋友跟他說原住民研究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是「Redundancy」(多餘)——當他們在做的事情,原住民都覺得不需要、原住民自己都在做時,才是真正的成功。林教授認為,參與原住民研究需要高度的自覺,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原住民才能從事這項研究。

Danubak Matalaq博士也舉了一個例子:「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我自己可能是帶著殖民主義的觀點在看自己,因為殖民主義與現代性同時發生,即便是原住民也可能帶著殖民主義的視框。不論是原住民或非原住民,都可能將殖民主義深深內化在自己心中,都需要覺察殖民主義在研究中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把原住民族文化當做是凍結狀態存在,好像原住民都只能以100年前的文化來回應現在的問題。」

研究的動機與學術框架的限制

Ciwang Teyra副教授提到,來自花蓮太魯閣族的她,在上學時其實成績不好。當時沒有找到跟學校科系的連結、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然而,後來她發現,原住民「自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關乎到國家的支持和金援;而自證的標準,通常都會參考專家學者的意見。因此讓她開始思考,「既然都要參考專家的意見,為什麼我不能成為那個專家,親自改變現況?」這也成為她一路做學術研究至今的動力和動機。

在成功當上教授後,Ciwang Teyra副教授才知道這個業界的規則:她需要發表足夠的文章,才能一路在這個領域往上爬。她當時可以走的路,只剩下在「主流遊戲」中升等,之後才能考慮別的。「這些學術的框架,讓這個領域流失很多被框架篩選掉的人才;許多學生因為這個限制,沒辦法完成學業或進入學界」她希望未來可以撐出一個空間,讓這些被排除在外的夥伴進來,使他們不再受許多的學術限制。

Dana Elizabeth Powell副教授也提到,她在北美唸書時,曾被提醒過「學術框架會阻礙我們」,使他們沒辦法提出更真實、有意義的問題。她因應的辦法是退一步、退掉一些東西,「stepping back instead of stepping away」努力朝「去專業化」前進,才能做出更具參考性、更實際的研究。

建立與原住民族的連結

林益仁教授指出,雖然自己不是原住民,但可透過自身經驗來想像和體驗被殖民的感受。他提出:「漢人也是被殖民者之一」,這種經驗有助於他更深入理解原住民議題,進行有效的對話和研究。

Richie Howitt教授和Dana Elizabeth Powell副教授強調,學術、教育和大學本身就是殖民的產物。Richie Howitt教授認為,我們需要在學校中融入更多元的內容,就像女性權利運動改變了過去的觀念一樣。他表示:「殖民是一個參照點,我們需要新的方法開啟新的空間,而不僅僅是『反殖民』。」

Dana Elizabeth Powell副教授在解殖過程中反思自己的身份,詢問:「我的動機是什麼?我的回應對象是誰?」她認為臺灣有潛力改變教育系統,促進更廣泛的國際對話,讓學生更自信地面對多元文化。Ciwang Teyra副教授也分享,她的教學方式是幫助學生找到與殖民的連結,了解其重要性,從而改變他們的觀念。

在研討會的尾聲,除了有聽眾回饋對於講者分享內容的心得,還有來自拾田創意公司的敘畫師Jayce跟Crystal將全部對談內容畫成「數位圖像」,透過數位視覺化的方式,更具體呈現五位講者的智慧結晶。(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5王姿晨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