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2 | |
詞彙、句構與語料庫:語言中的社群網絡 |
點閱次數: 1494 |
本研究透過網絡分析方法,探究語言中詞彙與句構之間互動關係,透過網絡系統性的解構,探討語言網絡與語意理解的相連性。本文以中文空間詞結構為例,擷取中文語料庫中所有「空間詞構式」與其相關連之「處所詞」,作為語法網絡之節點。透過量化語料庫方法,計算節點之間的連結強度,包括:構式與處所詞之連結、構式與構式間連結、及處所詞間連結。研究主要回答三個問題:(一)不同空間概念之典型意義為何?(二)每一個空間概念中,經常共同使用的處所詞有無語意共通性?(三)整個空間網絡裡,有無系統性之語意場產生?利用網絡分析量化方法,透過三個網絡層次的量化指標數值,尋求研究問題之實證。more |
|
|
|
|
2022-11-25 | |
不同母語背景的人閱讀漢字詞時利用形、音線索的傾向 |
點閱次數: 1362 |
人們在閱讀時都需要經過字詞辨識的歷程。在此歷程中,人們必須辨識字詞的形、音與義。根據過往的研究顯示,語言的語音透明度會影響人們辨識字詞的傾向。語音透明度高的文字,字詞的形與音之間有明顯且規律的對應關係(如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說這類語言的語者在閱讀時需要將形─音連結,才有利於提取語意。而母語是語音透明度低的語者,因其語言中字詞的形與音之間並無明顯且規律的對應關係(如中文),在閱讀時形與義之間的連結往往更為直接。那麼不同母語背景的人閱讀漢字詞時會因為母語的特性而有不同的傾向嗎?是否歐美學生會特別重視漢字詞的語音線索,而日本學生因為具有漢字的優勢,會特別重視漢字詞的字形線索呢?more |
|
|
|
|
2022-11-18 | |
台灣閩南語分類詞之檢驗 |
點閱次數: 1599 |
近年來台灣閩南語(以下簡稱台語)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與量詞相關的研究不少,然而專門針對台語分類詞的研究仍稀少,其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分類詞的定義不清,使得各家看法不一,甚或略而不談,連帶影響分類詞的教學。本研究以Her&Hsieh(2010)和Her(2012)對於漢語分類詞與量詞所提出語意和語法測試作為基礎,界定台語分類詞範疇,並重新檢驗歷年文獻所提出的台語分類詞或量詞語料,建立83個分類詞清單,其中65個為分類詞,18個為分類詞與量詞兼具,此清單可以與台灣華語的分類詞清單做比較(如:Her& Lai (2012)),作為台語分類詞研究與教學之參考。more |
|
|
|
|
2022-11-11 | |
你的「怎麼」不是我的「怎麼」 |
點閱次數: 1352 |
透過比較台語及華語當中對應英文「how」與「why」的用法,本研究試圖找出台語當中「你是咧笑按怎?」這個帶說話者負面態度的句型背後的構成及原因。透過語料的操作,比對正面及反面證據,本研究指出「是」及「咧」在這類句型中都是非典用法,這裡的「是」並非「繫詞」或常見的幾個「焦點」功能,而「咧」也不是「進行態/持續態」的體貌詞,而說話者的負面態度來源就來自於這兩個詞項的貢獻。至於對應華語「怎麼」的「按怎」,之所以只在台語的動詞之後出現,而「怎麼」卻從不見於華語句中的動詞之後,則涉及「按怎」的功能與歷時演變。more |
|
|
|
|
2022-10-31 | |
腦科學研究告訴你,運動對ADHD孩童的助益 |
點閱次數: 1769 |
認知功能一直是影響孩童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的孩童卻因缺乏持續性的注意力與抑制功能,所以患者常常有學習困難與社會適應的問題。目前研究顯示出急性運動可以改善認知功能,但急性運動助益效果之保留時間仍待釐清,且過去較少使用客觀指標(如ERP、HRV等)觀察心生理機制。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中等強度急性運動後ADHD孩童抑制功能保留效果之探討。研究方法為以組內平衡設計針對24位8-12歲經醫師診斷之ADHD孩童,分別進行運動情境與控制情境,並觀察兩種情境後1小時內的抑制功能、心跳變異率(Herat rate variability, HRV)與事件關連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指標上的變化。本研究結果說明了急性運動對ADHD孩童在抑制功能上的保留效果可以維持至60分鐘,並且反映在抑制作業的成績表現與ERP的指標上,除此之外,急性運動提升認知助益的維持效果與急性運動引起的HF-HRV改變有關。more |
|
|
|
|
2022-10-24 | |
大腦如何降低聽覺的預期誤差 |
點閱次數: 1302 |
當代的知覺預期編碼假說主張,大腦是一個主動產生預期的系統,能夠透過不斷嘗試匹配內在預期和外在訊息,計算透過精準度加權的預期誤差,藉以修正內在預期,降低預期誤差,進而形成對外在訊息的知覺。過去文獻已經顯示預期誤差的計算歷程會受到精準度的加權,那麼,預期誤差的降低歷程是否也會受到精準度加權的影響呢?本研究結合行為實驗與腦磁波技術發現,在聽覺系統降低預期誤差的歷程當中,那些因為情境規律性不同而得到不同程度精準度加權的預期誤差,其降低的效率也有所差異。在高規律性的情境中,當違反預期的訊息重複出現,這些預期誤差訊號能夠有效地被降低;在低規律性的情境中,當違反預期的訊息重複出現,這些預期誤差則無法有效地被降低。透過探索人類聽覺系統當中預期誤差的精準度加權機制,我們能夠更加瞭解預期機制的認知神經基礎,進而將其應用於改善因為預期機制失常而產生的聽覺功能障礙。more |
|
|
|
|
2022-10-17 | |
原來運動選手的大腦不一樣! |
點閱次數: 1916 |
競技運動選手的精湛表現與大腦運作機制息息相關,而利用大腦神經測量工具,探究人類身體最大潛能的研究領域,被稱為「競技運動認知神經科學(sport cognitive neuroscience)」。競技運動認知神經科學是以心生理學為基礎,結合運動心理學理論,並應用神經科學技術,而演變成為獨特的研究領域,其研究主軸關注於運動選手的大腦處理機制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主要的測量工具為「腦電波」(EEG)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本研究從競技運動認知神經科學的歷史脈絡出發,以國內學者之研究為主軸,結合國際相關研究進行探討,盼能藉由評論性的建議,提供國內學者作為未來研究設計的參考依據。more |
|
|
|
|
2022-10-10 | |
啊哈!原來如此!頓悟產生的大腦運作機制 |
點閱次數: 1810 |
啊哈(AHA!)經驗是人類在頓悟問題解決過程,突然發現可能解答時的反應。重新建構問題初始表徵係解決頓悟問題的關鍵。然而,個體在頓悟問題解決的歷程中並非皆需轉換問題表徵才能解題,惟有必經表徵轉換歷程的題目方可視為純頓悟問題,其餘為假頓悟問題。本研究引用中文一字多音的特性,設計分別對應純與假頓悟問題的中文遠距聯想試題。比較成人解答純與假頓悟問題的大腦活動,分析個體在這兩種頓悟問題解決的大腦活化之共同性與獨特性。結果發現,這兩種頓悟問題解決具有共同活化區域,並各自有其獨自運作的區域。其中,涉及表徵轉換的純頓悟問題解決與背側楔前葉運作有關,僅需語義搜尋與概念整合的假頓悟問題解決則在顳中回顯著活化。本研究發現,反映頓悟問題解決具有一般與特定的認知神經因子,並顯示純與假頓悟問題解決之異同。本研究開創對於頓悟問題解決在腦神經活動的豐富瞭解,更增進表徵轉換產生頓悟之歷程的認識。more |
|
|
|
|
2022-10-07 | |
小鼠增補複方漢藥可以有效提昇運動肌耐力 |
點閱次數: 1561 |
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我國65歲以上約有10~20%的老年人患有肌少症或是肌無力症,這會造成日後有衰弱、跌倒或骨折等失能情形發生,嚴重甚至導致死亡。本研究認為科學中藥可以有助於增強骨骼肌的收縮力以及耐力,並能緩解高齡長輩肌少症或是肌無力症的問題。研究團隊選擇由人蔘、丹蔘、搭配五味子、麥門冬研製而成的科學中藥B307,檢視中草藥配方B307對耗竭游泳運動處理小鼠肌肉耐力的影響。實驗結果發現,中草藥配方B307可以透過抑制疲勞、緩解肌肉的氧化壓力和發炎,來強化耗竭游泳運動處理小鼠的肌肉耐力,並且緩解耗竭運動引起的肌肉損傷。有趣的是,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中藥B307不但可以提昇肌肉的營養與血氧供應,並且可以透過提昇神經與肌肉細胞內的鈣離子流,增肌肉的收縮力與耐力;此外,中草藥配方B307對心肌也可以透過提昇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流,增加心肌的收縮力與耐力。綜上,本研究結果顯示複方漢藥應該有助緩解高齡長輩肌肉無力症的問題。more |
|
|
|
|
2022-09-26 | |
菁英的高球選手推桿前到底做了些什麼?用大腦研究來告訴你! |
點閱次數: 1402 |
瞭解優秀技能運動員的認知-動作歷程,不僅能夠提供相關訊息用以提升動作表現,還能夠促進動作學習的效率。本研究採用神經科學儀器來了解菁英選手執行動作表現時的動態心理動作特徵,透過比較菁英和業餘高爾夫選手在推桿時的表現,來探究菁英選手在執行優秀技能表現時的認知-動作歷程。本研究招募20位菁英高爾夫選手和18位業餘高爾夫選手進行60次推桿作業,並同時記錄腦電波資料。將兩組別的腦電波資料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菁英選手在推桿前,會投入較高的注意力資源到動作計畫和視覺空間注意力的訊息處理,並且降低認知-動作的訊息處理干擾。這些研究發現不僅強調運動員執行動作時,大腦歷程變化的重要性,也提供有關運動選手優秀表現在認知-動作訊息處理歷程特殊性的科學證據。more |
|
|
|
|
2022-09-21 | |
運動中心有效率嗎? 以地方政府觀點探討國民運動中心的績效評估 |
點閱次數: 1892 |
本研究從地方政府的角度探討國民運動中心(sports and leisure center, SLC)營運後轉移模式(operate-transfer, OT)的績效管理問題。本研究使用競爭優勢和混合方法的進化理論,包括修正式德爾菲法,為SLC的OT專案,建立以效率為基礎的績效模型(efficiency-based performance model, EPM)。應用共同生產要素理論(total-factor framework)將效率分解出的產出盈餘目標比率(output surplus target ratio, OSTR),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在合約期中,進一步具體的改善建議與管理SLC。本研究也發展由長期效率和短期獲利能力製定的四象限矩陣,以確立標竿和改善方向。more |
|
|
|
|
2022-09-15 | |
如何避免非訓練肌群萎縮、增強肌力及預防運動傷害? |
點閱次數: 1495 |
騎乘機車是大部分臺灣民眾認為便利且經濟的交通代步工具之一,但是臺灣每年因騎乘機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體某一側肢體發生嚴重傷害或骨折,進而被迫須要固定休息是一個時有所聞的問題。more |
|
|
|
|
2022-09-12 | |
想要消除運動引起酸痛與疲勞的效果?遠紅外線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點閱次數: 1842 |
一般人從事不熟悉離心運動後,容易誘發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的問題,進而使本體感覺失調、影響日常的活動。不過,遠紅外線照射是一種非侵入且可照射進入人體深層組織,故近期文獻推測其具有作為紓解疼痛及讓受傷組織得到較好修復的可能方式之一。然而,遠紅外線照射對DOMS與本體感覺的處理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為考驗「人體單側肘屈肌群做一回合最大離心運動後,給予連續四天遠紅外線照射處理之後,是否會比偽處理對減緩DOMS及本體感覺恢復來得有效」之假設。將規律運動成年女子隨機分派至遠紅外線照射和偽處理組(9位/組)。各組以平衡方式採用單側肘屈肌群(左或右手)進行一回合12組x6次最大等速離心運動。遠紅外線照射與偽處理組在離心運動後第1、25、49和73小時,分別接受遠紅外線照射與藍光照射(偽處理),並在離心運動前到運動後0、24、48、72、96、120小時,分別進行DOMS、位置覺、關節釋放角度等測驗。研究結果發現,離心運動引起DOMS時,給予遠紅外線照射,不僅能使DOMS消除效果明顯優於偽處理組之外,還可以使位置覺及關節釋放角度恢復速度也明顯比偽處理組來得快。這些結果顯示,遠紅外線照射處理對離心運動後誘發DOMS消除速度及本體感覺恢復速度都明顯優於偽處理的效果,故可能具有做為一般民眾減緩離心運動誘發DOMS及促進本體感覺下降恢復的有效方式之一。more |
|
|
|
|
2022-09-08 | |
大隻不一定就比較大膽:探討不同體型動物避敵行為的差異 |
點閱次數: 2212 |
和人類一樣,不同野生動物間的行為可能不同。根據生命節奏假說(pace-of-life hypothesis),相較體型大的動物,體型小的動物通常壽命較短,在較年幼時就開始繁殖。體型小的動物由於需要在較短的生命週期內繁衍後代,所以在行為上,可能較為大膽以快速獲取足夠的食物資源。檢測臺灣不同體型大小的四種老鼠,對於捕食者(石虎)氣味的躲避反應,的確發現體型較小的兩種老鼠比較沒有表現出避敵的行為,但是體型較大的另外兩種老鼠,行為上相對謹慎,符合生命節奏假說的預測,也因此大隻的動物未必就比較大膽。more |
|
|
|
|
2022-09-01 | |
兩種樹蛙的跨界戀曲 |
點閱次數: 1623 |
太田樹蛙是研究團隊實驗室2017年從廣義的日本樹蛙之中分離的新種;在進行這樣的分類處理之後,在臺灣的東部與南部是太田樹蛙的領域,而西部與北部則是周氏樹蛙的地盤。周氏樹蛙只會叫一種聲音;而太田樹蛙會叫兩種聲音,其中有一種語言是共通的。這就有趣了:當兩種青蛙遇在一起的時候,到底誰比較有競爭上的優勢?會不會偶而有人認錯對象,譜出一段人鬼殊途的戀曲?more |
|
|
|
|
2022-08-26 | |
銨離子對魚類側線感覺的傷害 |
點閱次數: 1282 |
魚類側線是用來偵測微細的水流變化,側線是由數個神經丘以線性排列所組成,每個神經丘約含有10-15個毛細胞用以感覺水流的流動。魚類的側線功能對於逆游、捕食、躲避天敵、打鬥、群游等諸多行為都是重要的。側線毛細胞上具有特化的纖毛可以在水流的推動下開啟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使得鈣離子進入細胞中,活化毛細胞的感覺傳遞。這些鈣離子通道被稱為機械性感覺離子通道。水中的銨離子(NH4+)主要是來自於含氮廢物的排泄,這些銨如果累積的濃度太高,常常會導致魚類的行為異常甚至死亡。在本研究中發現,這些通道不但能通透鈣離子,也會通透銨離子,但是銨離子的通透對毛細胞會造成傷害,進而影響魚類的側線功能。more |
|
|
|
|
2022-08-22 | |
天選之苗-從環境因子探討樟子松的造林策略 |
點閱次數: 1291 |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是原生於中國北方至俄羅斯東部的原生樹種,為該地區重要的造林樹種。本研究利用線性混合模型檢測樟子松的生長與環境因子及造林方式間的關係。結果顯示,本種的生長與樹齡和林火或造林方式有關。天然苗木的造林方式容易造成樹木過早形成生長停滯的現象,故本種的造林方式應該以人工採種培育的苗木栽培較佳。more |
|
|
|
|
2022-08-18 | |
亞洲的兜蘭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
點閱次數: 1352 |
亞洲的兜蘭起源自上中新世,中國西南及中南半島是這群植物的起源中心,也是物種最豐富的多樣性中心。地質歷史上的冰河時期導致海平面下降,使得馬來群島相連而成巽他大陸,讓兜蘭有機會往南向東遷徙,並且在海平面上升形成各式大大小小的島嶼後,地理隔離造就了各地不同的物種。作為轉繼站的婆羅洲,則成為這群植物的第二個多樣性中心。more |
|
|
|
|
2022-08-16 | |
農業廢棄物-火龍果皮萃取物可延緩酒精性肝臟疾病! |
點閱次數: 1572 |
國內外因為長期酗酒造成的酒精性肝臟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議題。酒精性肝臟疾病會隨著脂肪肝、氧化壓力以及發炎反應程度的不同,而影響疾病進程。紅肉火龍果 (Hylocereus polyrhizus (Weber) Britt. & Rose)皮富含多酚類物質和甜菜鹼,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將農業廢棄物-紅肉火龍果皮經萃取後之萃取物 (red pitaya peel extract)投與酒精性肝臟疾病小鼠,探討火龍果皮萃取物對於酒精性肝臟疾病之影響。實驗以酒精液態飼料誘導小鼠產生酒精性肝臟疾病,而補充火龍果皮萃取物可減緩小鼠肝臟脂質堆積、氧化壓力增加以及發炎情形。因此農業廢棄物-紅肉火龍果皮萃取物可能有助於延緩酒精性肝臟疾病之疾病進程。more |
|
|
|
|
2022-08-13 | |
當科技遇上評量:教師信念和學生能力表現 |
點閱次數: 1210 |
隨著科技工具的普遍,有越來越多大型評量,如: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托福測驗(TOEFL test)等,開始運用科技和網路來評量學生的知識、能力、或素養。這類的科技化評量具有不少優點,包括:可進行自動評分、提供即時結果和回饋、方便施測過程的資料收集、以及減少施測場地和人力安排的費用等(Kuo & Wu, 2013; Kuo et al., 2015)。當這些科技化評量運用於學校現場時,教師對科技化評量的使用成效扮演關鍵的角色,而教師對科技化評量的信念為何?教師信念是否會影響學生在科技化評量上的表現?本文將以吳心楷教授圑隊的兩項研究,嘗試回答這些問題。more |
|
|
|
|
2022-08-11 | |
透過繪圖也可以評量你對(學)科學的想法 |
點閱次數: 1184 |
常見的評量方式不論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多數是以文字表達的方式進行。不過,在科學教育的一派研究中,採用讓學生以繪圖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本研究是一篇系統性的文獻回顧,蒐集了過去三十年、全世界使用繪圖作為評量學生的方法之科學教育類的研究,共找到了76篇論文。經過系統性的分析,分別歸納出這類研究評量學生的面向、採用繪圖評量的理由、以及主要的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團隊並提出數個指導原則與建議,供未來想要設計與進行繪圖評量研究的學者與教師參考。more |
|
|
|
|
2022-08-08 | |
善用自造取向科技讓教學更出色 |
點閱次數: 1521 |
隨著自造運動盛行和實作融入教學的趨勢,教師在教學中所需要應用的科技工具種類越來越廣泛,不再僅限於資訊科技工具的範疇,更包含動手實作之工具。為了能更明確了解教師在自造取向科技工具使用上的知能,以研擬日後師資培育課程設計之建議,本研究藉由重新定義並延展原先的科技教學內容知識模型,發展出自造取向科技教學內容知識量表,並以此量表評量職前教師是否具良好的知能以運用自造取向科技工具來進行教學。本研究以165位職前教師作為研究樣本,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來進行量表信效度之檢驗。研究結果指出,自造取向科技教學內容知識量表具備良好之信效度。此外,本研究也透過研究結果提出自造取向科技教學內容知識量表對K-12師資培育和專業發展的未來建議。more |
|
|
|
|
2022-08-02 | |
幫助孩子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兒童五大人格特質量表 |
點閱次數: 8565 |
什麼是人格特質?人格的定義是繁多而分歧的,人格心理學之父Allport認為人格(personality)是個體的心理生理系統所形成的內在動態組織,並決定了個體獨特的行為和思想,而特質(traits)則是人格的基本單位,具支配個體行為的能力,使個體在變動的環境中,對不同刺激產生出一致的反應。具體而言,人格特質是指個體在與環境動時所表現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與一致性的行為模式,會受遺傳、環境和學習的交互作用所影響。本研究目的在發展兒童五大人格特質量表,除能有助於相關實徵研究的開展外,也能讓師長更能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並更清楚知道如何順應其人格特質去引導孩子。
本研究依據人格五因素理論(Five Factor Model, FFM)將人格特質分為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友善性和嚴謹性等五大因素,編製適用於臺灣兒童的人格特質量表。本研究以全臺灣28所學校共2,056位國小五年級學童抽樣資料進行分析,比較驗證性因素分析(CFA)與探索性結構方程模式(ESEM)的模式適配度、檢視量表之因素結構,並檢驗量表的跨性別測量不變性。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56題量表模式的因素結構符合理論假設,ESEM模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多群組ESEM分析結果亦顯示量表具跨性別測量不變性,是相當實用且具有信效度的評估兒童人格特質工具。more |
|
|
|
|
2022-07-31 | |
健康專業領域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 |
點閱次數: 1520 |
心理健康素養概念具有不同組成要素,其內涵仍持續擴充中。此研究目的為根據較為完整的心理健康素養定義,針對健康專業領域學生發展心理健康素養量表。本研究對象為臺灣的11所大學醫學系與公共衛生科系三年級以上學生。健康專業領域學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發展階段如下:1) 根據最新的心理健康素養定義及文獻回顧結果發展評量工具,並透過健康專業領域專家焦點團體訪談確認此量表之內容效度;2) 針對初步擬訂問卷進行預試 (N = 32);3) 量表建構,透過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包含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題目刪減,並且檢驗信效度 (N = 1294)。最終量表(26題)涵蓋五個因素如下:維持與促進正向心理健康、疾病辨識與認識、精神疾病去污名、求助效能、求助態度。本量表具備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 .81,分量表信度介於 .70(疾病辨識與認識)至 .87(維持與促進心理健康)之間。心理健康素養越高與較低的社會距離,以及較佳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關連性。過去與精神疾病患者接觸經驗程度較高者,其心理健康素養較高。此研究結果擴充現今關於心理健康素養之評量工具,所發展的健康專業領域學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可做為針對健康專業人員及學生之心理健康素養進行調查及介入研究之合宜評估工具。more |
|
|
|
|
2022-07-20 | |
人資互動觀點:你的購物行為正被追蹤與辨識 |
點閱次數: 1472 |
隨著新零售的快速成長,瞭解顧客線上購物行為進而滿足目標客群之需求,為電子商務研究之重要議題。本研究基於顧客需求狀態(need-states)觀點,透過瞭解顧客對線上購物平台推薦與非推薦頁面功能之使用情形,以瞭解不同型態之顧客購物行為。研究採用最大重複樣式(maximal repeat patterns, MRPs)與滯後序列分析方法(lag sequential analysis, LSA)分析各群組之頁面序列移動路徑與顯著路徑樣式。研究進而根據頁面功能使用情形,採用分群法辨識出四種消費者群組(consumer segmentation),分別為:資訊瀏覽、推薦採用、評論與搜尋群組,其中資訊瀏覽與推薦群組採用則屬於探索型態之需求狀態;評論與搜尋群組屬於目標導向需求狀態。研究發現,目標導向族群傾向採用搜尋與有仔細閱讀評論之行為,且有比較固定的搜尋樣式;其中評論群組更有明顯的知識建構行為。研究並發現探索型態之需求狀態消費族群有比較多元的搜尋路徑,此外,他們傾向使用頁面分類結構進行探索並進而採用特殊的推薦功能。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群組採用不同策略探索網頁並進而購買商品,故電商平台可透過消費者的購物行為與需求狀態,即早進行裁量式行銷策略與優化平台功能與頁面。more |
|
|
|
|
2022-07-12 | |
清除天空:基於深度學習之單張影像內雨紋去除技術 |
點閱次數: 1503 |
數位影像已於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應用,例如:由室外監視器或行車紀錄器所拍攝的影像中進行人臉辨識、車牌辨識或其他物件辨識及追蹤,可用於環境安全監控或行為模式分析等相關應用。另外,近年來由於新興自駕車或安全輔助駕駛技術的發展,數位影像更是被廣泛使用於車輛周邊場景分析及鄰近車輛或行人之行為分析進而達成行車安全。然而,於惡劣天候下室外拍攝之數位影像往往因為起霧、下雨或下雪的影響而使得高度依賴數位影像的工作 (例如:影像內的物件辨識及分析) 效能下降。在本研究中,將探討雨天所拍攝之數位影像之雨紋去除及如何使用現今最熱門之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來解決此問題。more |
|
|
|
|
2022-07-06 | |
能不能用人工智慧讀法院裁判:法律資料分析學 |
點閱次數: 1602 |
近期有許多人工智慧的研究,使電腦(機器)能夠部分模擬人類思考過程、輔助人類決策,並應用至法學領域。惟過去的研究較多著重在解析法官思考過程以及預測裁判結果,讓律師與當事人參考;而為了獲得高度正確的成果,必須倚賴法學專家先閱讀裁判或法律條文,抽取出關鍵因素,將之編碼之後,再由機器建立模型並預測。本研究嘗試不同的方法,直接將自然語言的文本(即法院裁判原文)輸入機器,觀察機器能否成功解析法官的語意,判斷裁判之結果。本文以三年期間地方法院第一審結果為「單獨親權」之裁判文書之部分段落作為樣本,使機器讀入這些文本後,以自動斷詞等文字探勘技術,製作出詞彙矩陣,再使用機器學習領域中的類神經網路方法,訓練機器「理解」法官的語氣與裁判方向(親權歸屬父親或母親)。接著以此為基礎,要求機器讀入其他未知裁判,並判斷結果。其準確率約77.25%,F1分數0.8674,如此證實了機器可以某種程度「讀懂」裁判文本並做出分類。由於機器的運算速度快,若結合法學資料搜尋系統,將能更快速地讓人們找到所需的裁判,達到「人機協作」,增進人類決策的效率與正確性,此稱為法律資料分析學。more |
|
|
|
|
2022-06-30 | |
資料驅動的精準行銷能提升用戶的廣告點擊數嗎? |
點閱次數: 1366 |
基於線索利用理論,本研究構建了一個消費者感知對個性化網路廣告點擊意向影響的概念模型。基於446名中國微信使用者的調查資料之實證結果顯示:(1)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參與程度、品牌熟悉度、視覺吸引力和資訊品質,有助於促進其點擊廣告的意願;(2)信任在視覺吸引力和資訊品質影響點擊意向的過程中起中介作用;(3)較高的產品涉入度也刺激了消費者的隱私關注,這對產品涉入、品牌熟悉度和信任對點擊意圖的積極影響起到了消極的調節作用。本研究結果從消費者對個性化線上廣告的認知和認知因素的心理機制兩個方面豐富了精準行銷領域的研究。more |
|
|
|
|
2022-06-28 | |
學習型物件姿態估測系統 |
點閱次數: 1237 |
AI在機器視覺領域影響深遠,促使人們想運用機器來模仿人眼,感知所看到的物體在現實空間的姿態。當機器人能有人類對物體姿態的空間認知,物件夾取或情境描述等服務人類的相應應用勢必能帶進更多AI創新技術。近年來基於機器學習之姿態估測技術,多朝著「先概略估計再迭代修正」的流程來獲得最後的判定成果,但是,這些迭代模型大多只利用到幾何空間特徵,忽視了色彩特徵的價值。故本研究設計了一套同時利用幾何和色彩特徵資訊的迭代式姿態估測系統,實驗結果證明,能夠在知名的LINEMOD和YCB-VIDEO資料集上有優異表現。more |
|
|
|
|
2022-06-13 | |
臺灣東部斷層深部滑移行為以及週期性 |
點閱次數: 1721 |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且具有相對複雜之斷層系統,對斷層進行持續監測是臺灣地震學家首要的工作之一,而利用重複地震推估深部滑移速率,便可以直接對斷層深部進行監測。利用 2000 至 2011 年底間的地震目錄,研究團隊建立了全臺灣規模二以上的重複地震目錄,並針對東部地區進行深部滑移速率的分析,發現花蓮以及台東區域的重複地震對應到不同的斷層系統。利用其規模以及復發週期推算深部滑移速率後,更是發現花蓮區域之重複地震週期性穩定,且不受規模六以上之地震影響;而池上區域之週期性較不穩定,在規模六以上地震後呈現明顯的加速行為,其週期性在 2003 年規模 6.4 的成功地震後,由約 1.1 年的週期變為約 0.5 年。mor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