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新生營》臺師大社團博覽會揭幕 118級新生探索多元選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團博覽會於8月28日在日光大道熱鬧登場,今年吸引超過130個社團設攤參與,涵蓋學術、藝文、康樂、體能、服務與聯誼六大類,展現師大豐富多元的學生活動樣貌。現場攤位創意十足,從新興社團到傳統社團皆用心規劃,呼喊聲、音樂聲此起彼落,營造青春氛圍,吸引大批新鮮人駐足體驗,為大學生活揭開序幕。
桃李師大野餐社|打造自在交流角落
臺師大目前共有206個社團,其中12個為今年新成立,歸屬於康樂性社團的「桃李師大野餐社」亦是其中之一。社團負責人、社教117張瑜真分享社名由來,「桃李師大野餐社」取自諧音「逃離師大」,期盼為同學提供可暫時離開校園節奏、休息的空間。而社團標語「歡迎成為好『野』人」也呼應「自由自在」的定位。
她表示:「不是為了利益,是為了純粹喜歡。」希望為師大生,尤其是北漂學子,打造一個自在放鬆、做自己的交流場域。身為第一屆幹部,張瑜真談到營運挑戰,包括章程與活動規劃皆需自行產出,且幹部多缺乏經驗,一切從零開始,但她也樂觀指出:「我們可以大膽按照自己的方法嘗試,讓我們變得更勇敢。」野餐社追求多元性,期望未來以「最好的樣貌」與其他社團合作,擴大彼此發展。
全球趴趴go社—— 跨文化交流 連結本地與國際生
服務性社團「全球趴趴go社」負責人、華語117賴可馨則指出,「創造友善環境」是社團核心理念。社團成員約一半為國際生、一半為本地生,將不同國家的人串聯起來。這不僅是服務性社團,也是聯誼平台,讓國際生與本地生彼此理解、拉近距離。她也分享,全球趴趴go社與國際青年服務隊具有本質差別,更強調雙方輕鬆交流,因此更偏向聯誼性質。由於成員背景多元且年齡層跨度大,社課籌備較具挑戰,需多加斟酌。
賴可馨表示:「需要徹頭徹尾看,特別小心文化差異。」為避免語言差異造成困擾,本屆社團宣傳與文件均採雙語,甚至加註拼音,以示尊重。談及參與動機,她以「了解不同人的人生經歷,進行生命的碰撞」為由加入社團,也希望為更多臺灣人創造勇敢開口的機會。
「他們很努力講中文,我們很努力講英文」,賴可馨說,這是她最大的收穫。她也表示,在彼此惡意深重的時代,希望大家保持開放心態、以包容角度傾聽他人,不隨意下定論,成為具有國際觀與包容度的人。
韓風舞蹈社|為熱愛而獨立
「韓風舞蹈社」從韓國文化研究社的舞蹈部門獨立成立。社團創始者之一、副社長華語系116蔡媗琳與幹部企管116林筠若分享,韓國文化研究社的發展並不僅限於舞蹈,亦涵蓋文化研究、語言課與飲食課,而舞蹈部門要求成員具高度自主性,對外表演多須自行爭取,機會相對有限,是她們選擇將韓國舞蹈獨立分支的原因。
她們表示,雖曾嘗試修改社團制度與表演規定,但在舞蹈與表演活動交接上仍有窒礙,因此選擇獨立成團,以增加成員表演機會、擴大影響力,並留住對韓舞有強烈熱忱的成員。「希望喜歡 K-pop 和跳舞的人可以沒有壓力地來這裡。」她們並表示,作為第一屆,將為未來立下規矩與參考模板、打下基礎,並感謝成團過程中眾多社團的協助。活動規劃方面,萬聖節將在校園舉辦快閃活動,明年5、6月辦理成果發表,向大眾展示一年的努力。
師鉤藝社——鉤起成就與歸屬
「師鉤藝社」亦為新成立社團之一,屬藝文性社團。社長華語117廖芊涵、科技117萬芊妤與幹部物理117陳玥瑜表示,團名取自社團活動「鉤針藝術」的簡稱,亦為日文諧音,希望在兩百餘個社團中達到吸睛效果並體現社團性質。而社團標語為「加入師鉤藝一起變すごい」則勉勵參與成員一同成長。
廖芊涵分享,由於鉤針藝術常見於師大活動卻缺乏對應社團,因此成立社團以協助有興趣者節省試錯成本與時間,避免因挫折而放棄這項美好的藝術。同時,部分作品須團體合作,可體現團體活動的價值與組織能力。萬芊妤補充,希望為性格含蓄的同學提供溫暖且有歸屬感的場域。廖芊涵並表示,鉤針帶來「無可替代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學習過程中培養的耐心與試錯勇氣,對未來從事教學亦有助益。
西洋棋社——棋盤上的心志課
需智力與體力兼具的「西洋棋社」屬體能性社團。西洋棋在臺灣多被視為娛樂性活動,但同時是一項要求耐心、體力、智慧與情緒管理能力的運動。創立者兼指導老師徐國能表示,希望有一天在臺師大成立西洋棋競技性社團,訓練成員心智等全方位能力。
面對社團成員與喜好者減少的情況,他指出,西洋棋最可貴之處在於網路時代仍能面對面交流,並從中學習領導統御與組織活動能力,但如何推廣這項相對冷門的活動也是一種挑戰。社長、化學117黃昱叡表示:「喜歡就繼續,不喜歡就放棄。我們不是教練,是社團,會參加社團是因為喜歡。」社團強調自由與俱樂部氛圍,即使未曾接觸西洋棋亦可加入嘗試。他也提醒「不要玩到連飯都沒得吃」,每個人都需自我斟酌、衡量重要事項,只要不後悔即可。
擁有兩年棋齡的他分享心得,認為西洋棋「最痛苦的是輸」,這種純粹的痛苦同時是認識內在情緒的方式。「人生不可能永遠都會贏」,需要在挑戰心智的過程中面對挫折、調節情緒並從失敗中站起來,技術越強,越容易遭遇高強度挫敗,因此情緒調節格外重要。
女乙排球校隊——一年備戰 只為賽場綻放榮耀
來自女乙排球校隊的隊長、心輔115莊舒婷與特教115謝佩容分享,能與一群人朝共同目標與方向邁進,是運動社團最大的魅力。團體合作需要建立歸屬感與「家」的氛圍,平日會以慶生、出遊等活動凝聚隊伍。
大專盃作為社團最重要的活動,成員須投入一整年籌備。莊舒婷以晉級八強並登上 YouTube 直播為例,形容那是建立自信的舞台與難忘經驗。她們也指出,成就背後伴隨課務與訓練的取捨,例如無法修習原想修的課與熬夜完成作業。「咬緊牙關撐過去,這個社團需要你」,既對得起自己,也回應教練的用心。
社團迎新嘉年華|多元社團齊聚 點亮新生大學生活
社團迎新嘉年華總籌心輔116級林楚伊與公領116級葉峻呈表示:「社團是主角,我們提供平台」,希望新生透過社團之夜與社團博覽會更了解師大多元社團。曾任美食研究社社長的林楚伊說:「在社團中找到自己」,跑社團是他大學時期最不後悔的事,因為能認識一群有共同目標的夥伴最值得。
葉峻呈也期勉新生「燃燒熱情,開啟全新的旅程」,過程中將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兩人談及籌備過程,認為最辛苦之處在於溝通,需要與各部門互相理解想法並確認資訊流通。與社團溝通時,偶有忽略細節之處,必須思考如何讓資訊更流通、減少雙方麻煩與誤會。「聽到台下尖叫聲、讓社團展現自己發光發熱,新生也看得很開心的時候」,他們表示,即使辛苦也覺得值得。最後,他們以三詞總結此次活動感受:「值得」「青春」「熱情」。
各社團精心宣傳並展現活力,勾勒出師大多元而熱情的校園文化。來自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118級的新生蔡秉宏、孫立珩與邱享亨也表示「社團風氣感覺很自在」。多樣且富體驗性的社團活動讓人感到新奇與自由。「竟然把(身高)1米9的人摔在地上!」
邱享亨分享,劍道社、柔道社、滑板社等開放新生體驗,吸引不少同學駐足了解。面對即將展開的大學生活,他們期許「大學生活充滿活動」,並表示「用心做好每件事、用心生活,體驗不同東西,過得充實」。(撰稿:校園記者歷史116 胡佳萱/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