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2024.0813
教育智庫提出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 邁向精緻的中高齡教育設計
人口老化現象已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趨勢,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預計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平均五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的長者。人口結構老化對社會可能造成的挑戰,包含醫療與長照需求增加、社會福利負擔沉重、勞動力短缺等。
2024.0811
臺師大攜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首批EMI教師培訓學員結業返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合作高等教育EMI教師培訓,首波參與二週移地訓練的教師已於8月3日結業返臺,將成為國內各大學推動EMI教學的種子教師,擴大雙語大學計畫的影響力。
2024.0810
巴黎奧運體操》唐嘉鴻從重傷到奧運奪牌「一個都不能少」團隊撐起亞洲貓王
八月五日,在巴黎的貝爾西體育館,體操選手唐嘉鴻首度登上奧運單槓決賽舞臺。首位登場的他,選擇難度分六.五分的整套動作,劍指金牌。然而,過程中轉體接槓時,發生嚴重掉槓失誤,現場一片惋惜。
2024.0810
創新科技與活躍老化論壇 國際學者齊聚臺師大 聚焦高齡照護新思路
為呼應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 Active Aging)的宣示,以及因應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和國家政策發展重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發處產業聯絡中心於8月6日舉辦「創新科技與活躍老化產學交流論壇」,現場吸引了超過80人次的參與。
2024.0805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在臺師大開幕 用發明改變世界 驅動科技大未來
第20屆「2024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於8月3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盛大開幕。這是疫情後首次恢復實體與數位競賽。此次競賽涵蓋災害應變、運動休閒、農糧技術、綠能科技、安全健康、社會照顧、教育、高齡照護、便利生活、未來科技世界繪圖等10個類別,吸引了來自21個國家和2個地區的代表隊參與,共有將近850名參賽師生進行實體或線上交流,共同激發創新發明的能量!
2024.0805
副總統在臺師大出席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開幕典禮 期許參賽學生以奧林匹克友誼運動會精神 透過創新和創意 為世界作出貢獻
蕭美琴副總統8月3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席「2024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開幕典禮,肯定這項發明展為年輕朋友提供廣大的創意空間,也期許所有參賽學生們能以奧林匹克友誼運動會的精神,透過創新和創意,為世界作出貢獻,促進人類的福祉。
2024.0802
學術暨一級行政主管聯合交接 團隊合作讓師大更偉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8月1日在文薈廳舉行113學年度「學術暨一級行政主管聯合交接典禮」,共有2位行政主管及16位學術主管交接印信,多位師長到場觀禮並獻花祝福,校內一級主管對各項事務推動發展有重要影響,不僅建立多元政策服務校內一萬六千多名學生,同時也積極支持校內教授深耕學術研究衝高國際聲量,更領導團隊間橫向溝通,跨域合作,讓師大持續進步,維持國際競爭力。
2024.0801
外交部亞非司來訪臺師大 共同提升臺灣高教國際影響力
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於7月30日來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此次由西亞及非洲司賀中義司長、陳思行科長與林茵茵薦任科員來訪臺師大,由本校吳正己校長、陳焜銘副校長、劉以德國際長及化學系林文偉教授親自接待。雙方就推動臺灣與中東國家奧林匹亞競賽代訓合作及辦理奧林匹亞競賽相關研習營等計畫進行討論。此外,還針對青年交流、科學教育及培訓、加強非洲高教連結,與推廣非洲優秀學生來臺就學等四大面向進行合作洽談:
2024.0801
民音所師生首訪芬蘭 強化跨國文化與教育交流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補助」及「113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音樂遺產與文化再造國際合作計畫」的支持下,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以下簡稱民音所)許馨文副教授率領助教與12位研究生組成的臺師大民音所樂團(NTNU GIEM Ensemble)於7月中赴芬蘭進行國際交流,除了參訪全球知名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Sibelius Academy),亦受邀於考斯提能民謠音樂節(Kaustinen Folk Music Festival)演奏、演講並進行工作坊,透過講談與展演向來自歐、美、亞、非等地的藝術家、學者與音樂愛好者引介臺灣音樂與文化。
2024.0727
臺美首次跨國高教EMI培訓計畫 臺師大率團赴美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移地訓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作為教育部指定的雙語大學重點培育學校,近日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T Austin)攜手合作EMI高教培訓,遴選來自全台21位不同領域的高等教育師資赴美,於7月22日至8月3日UT Austin展開為期兩週的實體課程,此次合作整合兩校的優勢資源,提升學術交流與教學質量,將為臺灣高等教育帶來深刻且持久的影響,開創高國際化新篇章。
2024.0727
科技系率學生開發APP減少食物浪費 獲美國MIT最佳設計獎
臺灣國中生團隊設計一款「No Waste App」手機應用程式,近日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教育高峰會(MIT AI& Education Summit)國際發表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設計獎,這款應用程式旨在幫助在地農民減少食物浪費,充分展現了臺灣在資訊科技教育上的卓越成果。
2024.0727
日本山形大學來訪臺師大 互相交流深化跨國合作
日本山形大學(Yamagata University)村山秀樹(MURAYAMA Hideki)副校長於7月15日率人文社會學部中澤信幸(Nakazawa Nobuyuki)教授及國際事務組芳賀彩夏(Haga Ayaka)行政職員來訪,臺師大由印永翔副校長率謝秀梅副國際長和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林儷蓉所長親自接待,商討深化兩校交換學生和雙聯學位等合作事宜。
2024.0724
大自然的瑰寶!他探訪蘭嶼研究「球背象鼻蟲」 堅硬外殼堪稱全球第一
1878年,生物學家在菲律賓群島發現,擁有不同金屬光澤和紋路的「球背象鼻蟲」,同樣物種於日治時期的蘭嶼也曾出現過,因受菲律賓區系昆蟲的影響,這裡擁有獨樹一幟鮮明外觀的球背象鼻蟲類群。致力於研究昆蟲物種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仲平教授,與擅長拍攝生態紀錄片,也曾拿下國內外多項攝影大獎肯定的國際導演馮振隆合作,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一起拍攝「發現國境之南-台灣生物的南島緣」,前往蘭嶼小天池樣區,進行球背象鼻蟲的野外調查研究工作。並向大眾介紹其特性。
2024.0723
專責導師制十週年論壇 促進校務行政與輔導合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推行專責導師制度至今已滿十年,成效廣受各界肯定,並且引起其他大專院校效仿。臺師大於7月15日舉行「穩定的力量成長的樞紐–– Hope. Uplift. Believe.」專責導師制實施十週年教育論壇,讓更多人了解專責導師制度的工作內容與核心目標。
2024.0723
紐奧良市國際處長訪問臺師大 以促進雙邊合作
7月18日,紐奧良市國際事務處長Rosine Pema Sanga造訪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隨行的還有四位前途無量且抱負遠大的學生,他們是紐奧良市臺灣青年華語文獎學金計劃的受獎者。此次訪問中除了有充滿著趣味、笑聲的校園參觀,也有豐富的經驗分享。
2024.0719
113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再創佳績 臺師大通過件數及補助金額雙創新高
為提升大專校院教師重視教學品質,教育部107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13年度審查結果已於7月16日公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計通過35件計畫,通過率達61.4%,總補助金額為新臺幣1,243萬523元,再次突破千萬,通過件數與補助金額雙雙創下本校歷年新高紀錄。
2024.0717
第六屆Startup創業競技場 培育學子創新實踐精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於6月28日舉辦第六屆「Startup創業競技場」決賽。此次競賽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將知識理論應用於創新創業,發掘未來潛力創業家。競賽分為國內組及國際組,共有46組團隊報名參加,最終14組團隊進入決賽角逐冠軍。
2024.0712
臺師大與北捷試辦運動活力機 助捷運族深蹲規律運動
現代人久坐不動、飲食精緻,隨著年齡增長,肌力不斷流失,而規律運動已被證明,能增強國人身體活動能力。為鼓勵全民運動及響應節能減碳,即日起,於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5號出口街頭藝人展演區旁,設有具AI辨識功能的「運動活力機」,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螢幕上的QR Code,跟著虛擬教練的專業教學,75秒內完成徒手深蹲20下,每人即可獲得20元獎勵的LINE POINTS點數回饋,可廣泛地用於合作商家消費,預料將帶動通勤族深蹲運動風潮。
2024.0711
日本茨城大學參訪臺師大 強化永續發展與跨域合作
日本茨城大學(Ibaraki University)於6月4日來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由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代表接待,希望可以提升兩校交流,除了深化現有與臺師大文學院的合作之外,同時也拓展與理學院、教育學院和運動休閒學院間的合作。
2024.0709
美加教授團來訪臺師大 交流經濟商管學術發展經驗
美加大學經濟商學訪團7月9日來訪臺師大,與管理學院進行經濟商管學術交流,討論美加大學與兩岸商管專業發展與未來趨勢。臺師大管理學院周世玉副院長表示,管理學院目前積極成立博士班,除了在學術研究上力求表現,也希望開拓更多學術交流合作機會。
2024.0708
韓國外國語大學來訪臺師大 深化實質合作交流
韓國外國語大學(HUFS)校長訪團7月3日來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標誌著與臺師大之間長期合作關係的進一步深化。在教育部國際司陳奕達二等教育秘書的陪同下,由Jeong-Woon Park朴庭運校長率Jaewan Yang國際長來訪,向臺師大表達了對於去年宋副校長訪問HUFS的感謝,並討論學生交換現況及華語系合作雙聯學程的可能性等議題。
2024.0705
臺師大打破學習公式 用跨域學習打造人才庫
你認為學習有公式嗎?「六個木鐸排成環形、象徵培養全人教育」的臺灣師範大學校徽,出現在NVIDIA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人工智慧主題演講簡報中,許多人才發現,原來臺師大自轉型綜合型大學以來,為協助學生在校期間,完成踏入職場的最後一哩訓練,已和許多企業展開合作,包含輝達、台積電、技嘉等知名科技廠,期望AI時代來臨之際,培養能應付未來挑戰的人才。
2024.0703
臺師大整合AI與EMI教學發展教學成果 多角整合深化全英語授課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EMI教學資源中心(以下稱 RCEMI)主辦之「整合AI與EMI教學發展教學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於6/26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登場,逾百位來自全國大專院校不同專業領域教師,展現學習成果,匯聚EMI 授課經驗,同時整合AI在EMI教學之運用。臺師大RCEMI因應2030雙語政策與國際化需求,辦理《EMI教師培訓》、《EMI教師專業社群》與《EMI人才與領導課程計畫》,全力推動各大專院校EMI教師與教學助理知能培力,達到深化EMI之目的,強化各校EMI課程教學之成效。
2024.0703
臺師大出訪德國與奧地利頂尖大學 深化國際交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印永翔副校長率領理學院陳界山院長及文學院張瓊惠副院長等教授代表團,6月中旬出訪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哥廷根大學、波鴻魯爾大學、明斯特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等歐洲多所頂尖大學,積極深化學術交流及國際合作。
2024.0702
毫米波雷達AI工作坊 培養學生跨域實作能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與開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毫米波雷達AI創意競賽」,6月29日於公館校區B103教室舉辦毫米波雷達技術培訓課程工作坊,各大專校院學生組隊報名參賽隊伍總計52隊,報名踴躍,競賽透過工作坊教學及實作、構想企劃及成果展示,使學生能夠在跨領域學習及前瞻技術商業化的框架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2024.0630
美國普渡大學來訪科工學院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美國普渡大學師生於6月25日來訪臺灣師範大學科技與工程學院,前年12月簽訂學術合作意向書締結姊妹校,近來兩校交流興盛、互動良好,臺師大為普渡大學參訪團安排文化探索行程,旨在國際文化與知識交流,維持雙方友好關係。
2024.0630
產官學研攜手合作,科技系亮相展示前沿創新技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HR-AI實驗室受邀參加,2024年6月28日由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與緯創集團-緯育TibaMe合作舉辦的「生成式AI應用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揭牌活動。此次活動選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邀請聯發科技、台灣微軟、緯謙科技、邁達特等近40個產學代表,共同推動AI人才培育,促進產業升級。
2024.0629
教育部藝才輔導群研討會圓滿結束 強調本土化及國際化課程發展
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自109學年度成立以來,每年均舉辦研討會,提供藝術才能班教師交流之平臺。本年度承繼2023「3C‧藝群人」辦理年度研討會「4C x藝‧群‧人:Culture, Competency, Creativity, Change」,以文化、素養、創意、改變聚焦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之核心,落實課綱內涵。
2024.0628
U.S. News全球大學排行榜 臺師大教育領域全球第七 進步兩名
《美國新聞與全球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近日發表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已發展為綜合型大學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長期耕耘的教育與教育研究學科(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成績斐然,名列全球第7名,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同時躋身於教育領域世界前十名,也讓臺灣的學術能量被世界看見。
2024.0628
臺師大教育大數據微學程團隊亮相 教育部113年數位內容開發計畫期中成果交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數據微學程團隊,近期參加了由教育部舉辦的113年數位內容開發計畫期中成果交流會議。本次活動由計畫主持人、研究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林政宏主任與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蔡芸琤副教授率隊,帶領學生展示第二期計畫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