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5.0923

跨校攜手引領轉型 臺師大舉辦「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轉型研討會」

凝聚跨域合作能量 培養新世代公民實踐力

為引導師生與教育工作者正確認識服務學習與社會實踐的關聯,推動教學由單純服務導向轉型為強調社會影響力與永續發展的實踐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實踐中心與優久大學聯盟學校、中國文化大學,以及社團法人臺灣服務學習學會,於9月19、20日共同舉辦「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轉型研討會」,邀請各大專校院師生與關心相關議題的社會人士共同參與倡議。

研討會首日於本校進修推廣部演講堂舉行,專題演講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思穎主任主持,本校社會實踐中心蔡昕璋博士以「從靈感發想到落地實踐:學生參與社會議題行動的關鍵力量」為題分享,指出社會實踐中心轉型後,著重培養學生「關懷力、跨域力、實踐力、反思力、復原力」五大核心能力,並點出現今大學生在「實踐力」與「復原力」相對薄弱,是未來努力方向。

隨後的圓桌論壇,由中華科技大學吳建隆學務長主持,本校校友許舒婷(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生)與張雅婷(現為本校專責導師)分別以「青春與歲月並肩:跨世代的服務行動藍圖」及「行動中淬鍊韌性:社會參與到復原力的養成」進行分享,並由本校社會實踐中心吳振邦博士擔任與談人。兩位講者以親身經驗剖析服務歷程如何轉化為前行的養分,獲得與會者熱烈迴響。

下午的共創沙龍,由社團法人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王建傑理事長引導,以「開放空間技術」(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形式,帶領與會者深入討論服務學習轉型後的挑戰與可能性,透過多元觀點逐步梳理出新方向,包含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柯志堂學務長、東南科技大學蘇家嫻研發長、明新科技大學研究發展處邱筱琪副處長、臺北醫學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許諄諄主任、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永續暨社會責任辦公室韓心甜主任,皆熱烈參與互動討論。

次日研討會主題為「服務學習學生團隊分享交流會」,邀集來自中國文化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世新大學、淡江大學、銘傳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實踐大學、大同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靜宜大學等13所學校、近150位學生團隊,分五大主題場次進行分享:

  • 山地服務:本校「山地服務隊」高翊展、東海大學「山地服務社」陳瑋、臺北醫學大學「山地社會醫療服務團」陳竹靖、輔仁大學「文愛寒溪工作隊」施珍妍同學分享。
  • 返鄉服務:本校「離島同鄉校友會」許菡容、本校「蘭陽同鄉校友會」李雲衣、輔仁大學「高聯總會雄友會」陳秉昱同學交流。
  • 服務設計:淡江大學「種子課輔社」楊成勤、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種籽團」陳佳玲、輔仁大學「服務學習種籽志工隊」黃若涵、東吳大學「社會服務團」莊傑勝同學分享。
  • 專長服務:本校「同心服務隊」鄭丞芸、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學會」鄭宇翔、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紅豆社」陳姿穎、輔仁大學「急救康輔社」林乙葶同學報告。
  • 海外服務:中國文化大學「國際志工團」林欣薇老師、淡江大學「柬埔寨服務學習團」梁綺真、中原大學「泰國海外志工隊」蔡沄蓁與「柬埔寨海外志工隊-寨一起很柬單」潘亞辰、靜宜大學「國際志工服務團隊」楊絮閔同學進行交流。

此外,誠正中庭亦同步展出各團隊服務成果,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學生的服務歷程與心路。下午場次由王建傑理事長再度主持開放空間技術會議,促進跨校團隊深度對話,聚焦服務現場的實務挑戰,帶給學生許多啟發與反思。

本次研討會獲得各界支持,包含本校林玫君學務長、社會實踐中心王宏豪主任、課外活動指導組林昌平組長,中國文化大學李亦君學務長、課外活動組林倩如組長,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執行長、思高本事有限公司賴志政執行長等皆親臨會場,展現對服務學習與社會實踐推動的重視。

「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轉型研討會」成功串聯全國大專校院師生,凝聚跨域合作的行動力。本校將持續攜手各合作單位,深化社會實踐的教育價值,讓更多學生在行動中培養關懷力與永續視野,共同走向善盡社會責任的未來。(資料來源:社會實踐中心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