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5.0903

「師大星航-教育飛翔」臺師大師資生跨海共探新加坡教育真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依據「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於113學年度辦理「師大星航—教育飛翔」新加坡海外教育見習。此次由教育系林子斌教授率領六位師資生——衛教系陳彥廷、教育系經雨喬、郭宜蓁、數學系蔡昀佑、李怡萱,以及物理系張簡雲翊——前往新加坡維多利亞中學與克信女子中學,展開為期兩週的見習活動,透過觀課、議課與教學演示,培養專業教學知能與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見習期間,每位師資生皆獲得當地專業科目教師一對一指導,參與入班觀課、議課,以及共計17次教學演示,並投入兩校朝會、晨會與課間互動。數學系蔡昀佑同學在觀課與上台教學中收穫良多,他表示,新加坡老師傾向讓學生自行思考與討論,而非立即給出答案,啟發他思考如何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更主動學習。教育系郭宜蓁同學則觀察到當地教師細膩回應學生需求,並不斷調整教學與校園活動,期許未來能在課堂中實踐兼具品質與溫度的教學。

在教學之餘,面對新加坡截然不同的學制與文化,師資生們積極與當地教師交流。數學系李怡萱同學分享,新加坡教師重視備課「共享」,透過科目與年級分工再資源分享,既提升效率,也確保學習內容一致性。物理系張簡雲翊同學則對新加坡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升學制度印象深刻,觀察到學校投入大量資源推廣童軍、學生警察隊等多元活動。

為深入了解當地教育制度,師資生們除參與學生升學講座外,也聆聽了維多利亞中學劉俊銘校長的專題分享。劉校長分享,新加坡因國土小且由一級政府管理,教育部能直接下達政策至各校,全國教師也皆為公務員,由教育部統一分派,因此各校同質性高,但會透過教師網絡與校群交流,彼此持續精進專業。教育制度重視學生多元發展,並推行「科目分層教學」與多樣化升學途徑,試圖減少紙筆測驗,改採口試、專題報告或實作評量,讓學生能依特長展現能力。同時,教師須接受持續專業成長與評鑑(EPMS),透過目標設定、績效回饋與專業發展計畫,確保教學品質並鼓勵教師持續精進。

劉校長指出,新加坡學生「既幸運又不幸運」——選擇多,但選錯代價大,因此教育須引導學生建立價值觀與生涯規劃能力,並因應環境挑戰、科技發展與AI應用,持續與他國交流分享,改革課程與評量方式。這場分享為師資生們增添了豐富的制度知識與國際視野。

在課堂見習之外,文化交流亦是重要收穫。維多利亞中學的師資生們參與學生舉辦之「多元文化體驗週」,以趣味遊戲學習馬來語、泰米爾語,並體驗穿著馬來傳統服飾 Baju Melayu;克信女中的師資生們則在「種族和諧日」中感受多族群共處的氛圍,認識新加坡的多元融合。同時,師資生們也將臺灣文化帶入課堂——教育系經雨喬同學於社會科課程介紹臺灣多元文化及新住民、原住民政策,並以 value cards 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政策決策者的優先抉擇;衛教系雙主修英語系的陳彥廷同學則設計「臺灣科技」主題英文寫作與反思課程,結合跑關活動閱讀臺灣科技發展實例,其中健康存摺APP的案例更引發學生對新加坡應用情境的批判性討論。

兩週見習結束後,師資生們皆認為此次見習使教學能力與教育觀念獲得實質提升,不僅收穫滿滿,更拓展了國際教育視野。維多利亞中學劉俊銘校長肯定師資生的用心與觀察,鼓勵他們持續深化跨文化理解;林子斌教授則期許師資生將「師大星航」見習的所見所聞內化反思,並落實於未來的教學與生活之中。(資料來源:師資培育學院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