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5.0806

臺師大第一屆校學士審查結果出爐 13位學生跨域探索勇敢啟程

為培育具備跨領域能力的未來人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自113學年度起積極推動「校學士」,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與志向,設計專屬的學習路徑,突破學系框架,型塑個人特色能力。

校學士申請作業自114年3月3日線上說明會後正式啟動,共收到16件申請案,經過跨領域學習規劃辦公室邀請五個不同學院的專家組成審查小組,進行書面審查與會議審查後,最終13位學生獲得修讀資格,即將於114學年度展開校學士學習旅程。

通過者來自五大學院,包含文學院(國文學系、歷史學系)、教育學院(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科技與工程學院(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理學院(化學系、生命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及藝術學院(設計學系)等,年級分布亦涵蓋大一至大四。此次申請結果顯示,臺師大學生對於跨域學習的積極態度,同時也展現了本校的「校學士」制度已逐步獲得各學院學生認同與青睞。

多元跨域整合 打造個人專屬跨域學習

本次通過校學士審查的13位學生,修讀形式選擇1個輔系搭配2個學分學程有5位學生,選擇4個學分學程模組的有8位學生,所提交的學習規劃書皆展了現豐富、多元且具創新概念的學習設計。在「修讀領域名稱」方面,更是各有特色,如「人工智慧與心理創新應用」、「教育實踐與文化傳播」、「國際數位治理與跨域互動敘事」等,充分呈現跨域整合的亮點。

獲得校學士修讀資格且目前就讀於臺師大公領系二年級的胡同學分享,校學士規劃書以人工智慧、心理學與商業為核心,希望能製作一套協助個人探索自我與生涯發展的AI互動系統。胡同學表示:「我發現很多人在職涯選擇上感到迷惘與焦慮,因此希望透過心理學理論與AI結合,發展一款協助用戶了解自身特質與價值觀的工具,進一步成為具市場潛力的創業產品。」

除此之外,胡同學也提到申請過程中的收穫:「這次的準備讓我學會如何將模糊的夢想拆解成具體的學習與行動計畫。我開始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需要學會哪些能力?哪些課程能幫助我?』一步一步規劃,讓夢想更可實踐,也讓大學學習更具方向感與使命感。」

另一位歷史系四年級,同樣也是申請修讀校學士的許同學也分享,「這三個月最大的收穫,是終於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開始主動規劃學習方向」。雖然探索的過程中也曾感到孤單和質疑,但每次實踐與反思,都是認識自己的重要一步。這段旅程讓同學確信,學習不只是完成學分,更是打造理想人生藍圖的開始。

「跨域不孤單,學習有夥伴」:全程陪伴與支持機制啟動

通過校學士申請的同學,在未來的跨領域學習旅程中,將不會是孤單前行。為了陪伴同學,本校特別設立「跨領域學習規劃辦公室」,並於114年1月1日正式啟用,6月中旬完成空間裝修後溫馨進駐,期待成為學生在學習上的堅實後盾。

這個空間不只是辦公室,更是一個整合資源、交流想法與獲得陪伴的溫暖據點。我們也邀集了領域專家與產業專家組成跨域專家諮詢小組,期盼以多元視角與專業經驗,提供專業的諮詢建議,以供學生進行跨域學習之參考。此外,本校於9月中旬後將舉辦跨域講座、同儕分享與學習社群等活動,讓學習不只侷限於課堂,更能透過交流與實踐,啟發更多可能。

臺師大推動校學士制度的初衷,除了貼近國際社會脈動與學制潮流,更是賦予學生更多的彈性與學習自主,透過個人化的學習設計,促進跨領域整合與創新發展。未來,跨域學習規劃辦公室也將持續優化申請與輔導機制,支持學生探索多元的可能,實現個人潛能與社會貢獻的雙重價值。(資料來源:教務處跨領域學習規劃辦公室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