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5.0724

Podcast《學棲七七》上線 用聲音打造學七舍的另一種日常紀錄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第七宿舍宿委會自製的Podcast節目《學棲七七》近日正式上線,透過聲音的形式記錄宿舍生活、住民心情與學生視角的微觀觀察,為學七舍打造出一處專屬的聲音場域。節目已同步上架至Firstory、Spotify、KKBox、ApplePodcast與YouTube等主流平台,並持續更新中。

節目名稱「學棲七七」結合了「學七舍」與「棲息」的意涵,也蘊含著一層更細膩的象徵:「七七」如同學七舍的小精靈,以觀察者與記錄者的姿態穿梭於宿舍空間之中。主持人雖不明說自己是「小精靈」,但節目的語氣與觀點卻悄悄流露出一種貼近生活、細膩體察的視角,宛如某種溫柔的存在正默默書寫這裡發生的一切。

節目由兩位宿委會成員擔任主持人,第一集以〈第一次住學七的心得〉為主題,從初入宿舍時的期待與現實落差出發,談論搬入的混亂、第一次使用公共設施的尷尬、與室友相處的觀察與摸索。這些來自真實經驗的分享不刻意搞笑,也不戲劇化,而是在輕鬆對話中,讓聽眾找回自己也曾歷經的感受與瞬間。

學七舍舍長劉祐豪表示,《學棲七七》的誕生來自一次宿委會內部對「如何讓住戶更了解宿舍、參與管理」的討論。過去依賴公告欄與社群貼文,但資訊傳遞有限;團隊於是嘗試以Podcast為媒介,讓訊息轉化為聲音,並加入個人觀點與觀察,讓節目不只是「通知事項的延伸」,更像是一場發自住戶之間的真誠對話。

節目內容包括主題對談、投稿回應、人物訪談等,目前已設立匿名投稿表單,讓聽眾可以自由分享在學七的生活點滴、問題、想法或建議,由主持人於節目中選讀並回應。這樣的互動機制,讓節目形式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建立起住民之間的集體書寫與情感連結。

除了Podcast聲音節目外,《學棲七七》也同步推出YouTube影音版本,不僅方便觀眾以影片形式收聽節目,更進一步嘗試「視覺化紀錄宿舍生活」的實驗方向。開台首支影片便推出「學七舍宿舍開箱」,由主持人親自拍攝、導覽與旁白,帶領觀眾一窺學七舍的空間樣貌與生活細節,透過畫面與聲音的結合,讓節目更具沉浸感與親近感。

節目也同步經營Instagram平台,推送節目更新、互動票選、投稿募集與主題預告等資訊,逐漸培養出一個屬於學七舍住戶的小型社群。未來也規劃邀請各種背景的學七住民作為節目來賓,例如返宿生、交換生、跨樓層互動者等,希望透過多元視角豐富宿舍故事的層次,讓節目更具共鳴。

《學棲七七》的節奏不急不躁,不追逐流量熱點,也不刻意設計過多噱頭,而是回到一種非常純粹的紀錄精神。「我們沒有要定義宿舍應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想替每個人總結住宿生活。我們只是想說,這些發生過的事情值得被記下來,因為我們正在經歷它。」主持人這麼說。

當資訊化與社群平台成為溝通主力,《學棲七七》以聲音與影像為媒介,開創出宿舍自治中少見的另類對話空間,既是紀錄,也是一種陪伴;既是傳遞資訊,也是一種參與。在學生生活快速流轉的軌道上,這檔由住戶自製、從宿舍出發的聲音與影像節目,或許會成為回頭看時,一段值得反覆播放的回憶。(資料來源:學七舍舍長劉祐豪提供 / 編輯:胡世澤)

FB: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WrPXNPqr/
IG:https://www.instagram.com/ntnu7thdorm
YT:https://www.youtube.com/@學棲七七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kta9nv0cao01w11gl20jb7/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