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拿坡里世大運7月14日結束為期13天賽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及體育系選手表現傑出,為臺灣抱回3金7銀1銅的好成績,佔我國總獎牌數三分之一強。率隊出征的吳正己校長給予選手們場上出色的表現及平時辛勤的訓練高度肯定。
本屆世大運師大共派出2位教練、24位運動員角逐7項運動競賽,由校長吳正己、運休學院院長季力康、競技系主任俞智贏、體育系主任林玫君、體育室主任王鶴森及組長梁嘉音帶領團隊出賽,鼓勵選手挑戰自我極限,爭取最高榮耀,為國爭光。選手們也不負眾望,將平時訓練成果於賽中充分發揮。
唐嘉鴻摘世大運單槓史上首金
奪下首金的競技系體操國手唐嘉鴻再創世大運歷史,在單槓項目以14.700分的完美演出技壓群雄,締造我國史上首面世大運單槓金牌紀錄。他表示,非常感謝俞智贏教練及翁士航教練一路的指導,而在決賽中首度嘗試難度6.300分並完美演繹,也為10月世錦賽爭取奧運資格添加不少信心。
唐嘉鴻、徐秉謙及李智凱奪首面世大運體操團體銀牌
而團體賽部分,由師大競技系學生唐嘉鴻、徐秉謙,搭配李智凱組成的中華男子體操隊,在本屆世大運體操團體決賽,齊心協力在鞍馬、跳馬、單槓等6個項目中以總分167.400分,獲得隊史首面銀牌,為臺灣體操史締下新猷。
蘇佳恩、陳柏凱分獲跆拳道品勢「雙銀」佳績
競技系學生蘇佳恩在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賽,以總分6.99分奪銀牌,也是今年世大運臺灣在跆拳道項目首面獎牌。而她與搭檔陳以瑄、李婕瑜聯手出擊的我國品勢女團,最後以平均6.930分奪下銀牌。
在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及混雙項目中,體育系博士生陳柏凱與李晟綱、黃聖鵬組成的中華男子代表隊,分別在公認品勢及自由品勢取得7.84及7.120高分,拿下銀牌。同日,他與李婕瑜搭檔的混雙也以平均7.45分,為我國再取下一面銀牌。陳柏凱與蘇佳恩兩人則是在本屆世大運分別為臺灣留下「雙銀」佳績。
林穎欣射擊為我國進帳一銀一銅
競技系學生林穎欣,在射擊競賽女子10公尺空氣步槍決賽中,以總分225.2分奪下銅牌,為臺灣於本屆世大運的首面獎牌。而林穎欣與蔡儀婷、陳妘筠搭配的組合,也在10公尺空氣步槍團體賽中,為我國收下一面團體銀牌,首度參加世大運林穎欣便在單日收穫一銀一銅,對接下來8月份出征世界盃里約站、爭搶奧運門票注入一劑強心針。
魏均珩射箭反曲弓精采逆轉射下一金一銀
里約奧運國手、競技系學生魏均珩與搭檔湯智鈞組成反曲弓中華男團,在決賽中以1比5敗給俄羅斯拿下銀牌,而魏均珩搭檔彭家楙的反曲弓混雙,則是在金牌戰第二局中,以30比32失守後,頂住壓力於關鍵第4局拿下1支10分箭,最終以39比38,總績分5比3力克日本奪下金牌。
射落南韓隊 余艾玟空氣手槍混雙奪金
兩屆奧運國手、競技系學生余艾玟和搭檔郭冠廷聯手出擊男女混雙10公尺空氣手槍賽,最終決賽以16:10射落南韓隊,強勢收下金牌。接下來余艾玟與郭冠廷也將持續朝向2020年東京奧運的目標邁進,為我國爭取更好的成績。
本屆世大運創下3金7銀1銅佳績,全校師生與有榮焉,吳校長表示,選手們的努力不僅為臺灣在國際體壇上爭光、讓師大運動表現名列國內大專院校前端,更進一步推廣體育價值,讓各運動項目更被大眾認識、被學生了解,這是選手們締造紀錄、展現完美表現之外,在體育界的另一大貢獻。(資料來源:公事中心余庭翎綜合報導 / 圖片:大專體總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師大運動員奪2019世大運獎牌統計
姓名 | 種類/項目 | 成績 | |
唐嘉鴻 | 競技體操男子單槓個人單項 | 金牌 | 新聞連結 |
余艾玟 |
射擊10公尺空氣手槍混合團體 |
金牌 | 新聞連結 |
魏均珩 | 射箭反曲弓混合團體 | 金牌 | 新聞連結 |
魏均珩 | 射箭反曲弓男子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唐嘉鴻、徐秉謙 | 競技體操男子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蘇佳恩 | 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 | 銀牌 | 新聞連結 |
蘇佳恩 | 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林穎欣 | 射擊10公尺空氣步槍女子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陳柏凱 | 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陳柏凱 | 跆拳道品勢混合團體 | 銀牌 | 新聞連結 |
林穎欣 | 射擊10公尺空氣步槍女子個人 | 銅牌 | 新聞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