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和徐有庠基金會共同主辦「徐有庠盃—第8屆台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冠軍隊伍昨出爐,協同中學為本屆最大贏家,除了搶下金牌獎中的總冠軍外,還榮獲一銀一銅,會後並選出臺灣代表隊,將參加6月底在俄羅斯舉辦的國際賽,目標瞄準冠軍,爭取台灣第一面金牌。
有別於傳統紙筆測驗,這項競賽要求高中學生全程以英語進行物理議題的辯論。由於強調整合式的科學學習、加上優渥獎金,越來越多學生參賽,競逐新臺幣100萬元的總獎金,今年共15所高中25隊報名,北、中、南各占三分之一。經4天激戰,由竹科實中、竹中學生組成的「Octerminator」、協同中學「Excel Pioneer」和高雄中學「scio me nescire」共3隊奪金,另有銀牌獎5隊與銅牌獎5隊,以及10名傑出個人獎。
頒獎典禮開始,先播放競賽紀錄影片,學生們看到自己比賽的片段在大螢幕上出現,發出陣陣歡呼聲,竹科實中本次大有斬獲,拿下一金一銀兩座獎項。除了傳統強校外,建國中學今年積極參與,報名三隊並獲得一座銅牌,台北美國學校及華盛頓高中均為首度參賽,為比賽激盪出更多火花。過去兩屆霸主高雄中學有備而來,但面對各隊強勢挑戰,最終獲得一金二銀的成績。
評審還選出10名表現傑出的學生頒發個人獎,組成台灣代表隊,參加6月底在俄國舉辦的國際賽。臺灣至今已有6次國際競賽經驗,屢獲銀牌與銅牌佳績,這次瞄準冠軍,盼爭取第一面金牌。
竹科實中高三生白靖遠更榮獲個人獎,將與其他9人一起赴俄參加國際賽。白靖遠說,比賽重點是操作實驗,理論跟實驗結合。基本上這些辯論題目都沒明確答案,可刺激學生跳脫課本既定框架,靈活思辨;透過辯論也可找到彼此盲點或弱點。
白靖遠說,為準備這次競賽,團隊花了大概2個半月,幾乎每天都在做實驗和討論,「我是無時無刻都在想這些題目該怎麼解。」
本次比賽由遠東關係企業-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合作舉辦,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全程主持典禮,邀請到科技部次長林一平及師大理學院院長賈至達、物理系主任劉祥麟、計畫主持人徐鏞元教授及多位產官學界嘉賓蒞臨現場。
基金會徐旭東董事長致詞時提到,未來遠東集團希望再擴大舉辦規模,讓台灣更多高中生都能參加這個創新競賽,他讚賞地表示,比賽中看到這些青年學子英文能力流利、科學基礎紮實,也有勇氣挑戰自我,這比當年的自己還要優秀,同時也鼓勵參賽的同學多把經驗跟其他學校交流,如果有好的創意跟提案,基金會也會全力支持。
典禮上,科技部林一平次長勉勵在場的每一位同學,不管成績如何,只要參加都是優勝者,因為從比賽中學習到的經驗特別可貴。他特別提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及俄羅斯對於物理學的重視,因為物理學是科學的基礎,只要打好基礎,未來的發展將十分寬廣。
臺師大理學院院長賈至達表示,徐有庠盃物理辯論賽從2006年開始籌備,2009年開始舉辦,8年來要感謝遠東集團的支持,臺師大團隊的投入,以及每位同學的參與,這個活動讓同學們培養實作及探究的精神,更提供不同學校間交流的機會,參與比賽在每一位同學的學習之路上,都留下可貴的經驗。
為加強臺灣科技教育扎根的工作,師大物理系與遠東集團從2009年起一同舉辦此項活動,比賽形式完全比照國外舉辦超過20年的「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簡稱IYPT),除高額獎金外,以英語方式辯論物理題目更是國內罕見;透過國內賽選出臺灣代表隊,2010年起開始前往奧地利、伊朗、德國、英國等地參加比賽,歷屆國際賽共計獲得4面銀牌獎及2面銅牌獎的佳績。
資料來源:聯合報及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