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9733人
圖 新聞投稿
2007-03-08
<認識師大系列專題>台師大的秘密花園:林口校區
圖
【採訪撰稿/ 國文98許欣惠】民國95年4月22日由教育部杜部長主持正式掛牌,宣告與台師大合併後,成立於民國44年,位於台北縣林口鄉,去年剛歡度過五十週年校慶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就成為台師大的「林口校區」。如今,台師大除了原有的和平校區、公館校區之外,又增加了約一倍大,23公頃的林口校區,猶如台師大的秘密花園,未來又將會使台師大呈現著什麼樣的風貌呢?
去過林口校區的人都知道,新校園的特色就是遼闊,就是遍地翠綠;沒去過的人更是聽聞過她是珍藏山中的秘密花園。究竟那是一塊怎樣的神秘地,就請大家跟著我來吧!
林口校門 樟樹迎賓
大可大,非常大。
從和平東路校本部出發,經過45分鐘的車程後,短暫行駛了一段若騎腳踏車或機車會飆得很過癮,上彎、下拐、左滑、右衝的上山路段後,興奮而澎湃的血液,並不因海抜上升了250公尺、降低了攝氏2度而稍稍減溫,尤其第一眼看到了距離校本部17公里林口新校區那蔥綠大門時,心臟更加興奮的跳動起來。
其實我們來到的是一座側門。
車子進入校區後,我們才見識到林口校區實在幅員遼闊,也才見識到真正的校區大門。下車漫步,但見金色發亮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門牌迎面而來,滿眼即是夾道一整排蔥綠挺拔的迎賓樟樹,那飽滿的精神像是沉靜地吸收了校園中所瀰漫的、無形的、與時俱增的無盡智慧般;那入眼的青翠蒼鬱,煥發著無限青春生機,使人無法完全感受到它究竟曾歷經了多少悠長的歲月洗禮。
彷彿害怕樟樹的安靜內歛會受到人們的忽視,樹上的蟬兒齊聲急急地向我們介紹著校園,其中又穿插著鳥兒的插話聲:你可知道與樟樹相處有如進入芝蘭之室?我們漫步在光影交錯的樟樹林中,似乎可聞到樟樹散發的淡淡香氣,頓覺神清氣爽了許多。
走過離大門約五分鐘的樟林大道,行經一座造型新穎的建築,那是民國82年修建的大禮堂,兩邊與眾不同的玻璃窗穿透著滿室的光亮,前面即是109坪空間大的表演舞台,我想,若是坐在裡面1600個上升式階梯座位的人,肯定能感受到所謂的「上帝的光芒」。要是日頭高照,斜對面的懇親宿舍定能沐浴在「天堂的金光」中吧!
造景方正 中庭花園
進入了主要校區,納入眼簾的是一幢雄偉建築----行政大樓。由於位於北高航線上,從飛機上就可鳥瞰到整個校園,所以樓層最高的校舍就是這棟四層樓的行政大樓了,你可以在這棟大樓找到所有的行政單位,以及熱心的教官還有像彌勒佛般可親的僑先部王新華主任。
行政大樓旁的體育館平時是鍛鍊體魄的場所,期中、期末則是最重要的集中考試場所,全校學生都集中在此應試,大家可是很注重公平性的呢!
走出行政大樓向後方的校舍區前進,這是最美的一景,不僅令我那因太早起而不振的一雙眼皮為之一張,甚至滿眼佳景,讓我大大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山上特別清新的空氣,清新直竄腦門,眼界隨之大開,石山涼亭,彎橋曲湖,尤其那優美弧度,有如從未在我身上出現過的美人纖腰,亭亭玉立在中庭之中,誘得我不禁一探芳名,如此佳山勝水,該有一個足以匹配的響亮令名吧!可惜的是,得到的回答是:「等待校本部同學大家一起來命名!」。
由中庭花園向四方望去,建築呈對稱分布形式,四處都有迴廊相通,此種設計即使是雨天,學生也可暢行往來於各教室及宿舍之間,無需攜帶雨具。
教室區後方的活動中心之後,就是同樣四層樓高的女生宿舍啦!夾著學生餐廳,對面是男生宿舍,一間房間可住四人,上頭是床,下面為書桌,和我們校本部宿舍差不多。圖書館就在男生宿舍的旁邊,目前有藏書六萬多冊。
無名美景 幽絕野趣
離開主校區,沿著圖書館外圍漫行,即可看到令人驚豔的野趣。林口是一個台地,所以,基本上,校區座落有致,地勢有高下起伏,高者為舍,低者為湖,那是台師大校本部不曾出現的美景。你在校本部可曾看過湖,甚至是池塘嗎?而林口校區居然有三座大小不同的湖!無人造訪時,靜謐幽絕,足可媲美石門美景,一旦你小心翼翼穿過滿坡綠林草蔭,天地間,這些湖,這些景便全是你一人專屬了,你可以在大自然中神遊於物外,榮辱皆忘,侶魚蛇而友蟬鳥,不過,要小心別忘了安全,衝得太快,噗通跳到一旁的室外游泳池內,保健室就變你的迎賓室了!
另一旁的低地,有著標準的室外網球埸和烤肉區,經過的時候,不禁開始想像在師大校本部烤肉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大概和平東路會被消防車擠爆吧?還是消息登上新聞版面替學校打廣告?突然好羨慕林口校區的學生可以有在自然山水中烤肉、嬉戲的機會,真幸福啊!
懸月高崖 滿月鐘樓
初由側門而進入校區時,兩旁所見的紅土操場令我懷念起高中生活,不過,那時400公尺的紅土跑道曾是我高中最痛恨的塵土飛揚之地,跑完一圈,白色的運動服也染成了紅色。眼前這寬闊的操場,一片平坦,和我的記憶相比,似乎是另一番景色了。
接著走的也還是圖書館的外環地帶,你會發現,大門之所以會右彎迎賓,正是因為從宿舍到大門外圍這一段,是一道有如下弦月彎弧般的懸崖,可俯視山下風景,一覽無遺。
月彎美景,最勝處在那座鐘樓。那是一座白色尖頂,高達七、八層樓高的鐘塔,高懸著「華僑為革命之母」這幾個字,是一座精神堡壘。如今,隨著時代演變,為了安全理由,大鐘早已取下,改放在大禮堂之前,標語猶存。昨日種種已逝,今日當可賦予鐘樓新的意義,君不見,懸月崖旁,滿月夜,鐘樓下,私密愛語,絕對勝過校本部維也納森林那29棵蒲葵樹,甚至不亞於台大杜鵑花叢。
跟著我走了這麼一圈,你猜要多久?一路陪著我們、那位外型頗帥的教官說,慢慢走大概幾十分鐘就走完了!我不禁抗議:那是教官你的腿長吧!我可是逛了快一個小時!
交通現況
這麼廣闊的校園,一定會有人想抄捷徑,特別是大門口還有接駁車可以免費的送你到林口市區,為了大家的福祉,以後來這裡的交通概況,我早就幫大家勘查好了。若是想從宿舍抄近路到大門,一定得經過聳立了六根藍柱的荷花池,保證你刹時間好像闖進了某種神秘儀式的場所,又聽說這裡還蠻多小蛇出沒的,頓時想學復活島的摩艾大叫!
其實,林口校區內的學生,若是要到林口市區,只要走大門出去,約15到20分鐘,不像我們所想像的要翻山越嶺,沿著門口那條直直的大馬路走下去就對了,不想走路的話,也有免費的接駁巴士。目前林口正在重建規畫中,校區四周已可見到不少新建別墅、社區,未來美景可期。
至於校本部與林口校區間的交通情況,目前是每天早上6:40,在校本部的郵局旁會有九人座的校車專門接送,我們便是在這班車上遇到了王新華主任。若是你錯過了最早的這班車,或是車子擠不下,另外,7:10 分還有一班22人座的巴士,沿途有幾個站,其中會經過新光三越。車子不行經高速公路,約莫45分鐘的車程就會到林口。假使不搭校車,而是自己開車走高速公路,只需35分便可到達林口校區。
學生概況
林口校區在與台師大合併前,稱為「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專收海外僑生。程度相當於大學預科。這裡的老師都具有大學的師資水準,約有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學位。目前有來自27個國家,1014名學生,在其本國,都修畢高中以上的課程。今年學生,以緬甸的學生最多,馬來西亞次之,印、港、澳再居次。
他們來到這裡,有的是參加了考試後,對於被分發的大學或科系不滿意;有的是華文程度還不夠好,希望補強後再進入理想的大學;有的是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中五生。在這裡的學業競爭激烈,一點也不輸國內的高中生,因為每一次的考試成績都要列入計算,再排列名次,依序分發到台灣的各大學。所以這裡的讀書風氣極盛!
生活教育也極受重視。校舍皆是三層樓的房舍,每週一、四早上7:40由學生們自己打掃,包括校園的一些重要地區;每週二、三、五早晨,則由不同處室主任,主持升旗典禮。
除了打掃、升旗外,在這裡,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可說是相當嚴謹的,連吃飯,睡覺,都有固定的時間與禮儀,對老師的禮節更是非常重視,上課必定向老師問好,黑板不用說,絕對輪不到老師親自動手去擦。想想我們,年紀和他們差不多,但在教室主動擦黑板,好像是很遙遠的事了!
行政組織概况
我們拜訪了已經在林口校區服務了十七年之久的王新華主任。王主任是本校國文系58級校友,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即到僑大服務,是校本部現任國文系所主任王開府教授的大學同窗。在僑大先修班的時代,他擔任教務主任多年,並曾代理四次班主任將近兩年的時間,班主任也是校長,最高負責人;兩校合併後,他的頭銜改為僑生先修部的部主任,卻改不了他的親切、熱心。在他的辦公室裡,有外賓贈送的紀念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艾菲爾鐵塔模型,那是五、六年前,法國的華僑中文學校來僑大辦理暑期中文研習營時所贈送的。進到擺設簡樸的主任室,我才領悟到為什麼國父會說「華僑為革命之母」。
王主任向我們介紹目前的行政組織架構:合併後原有行政人員36人分成兩部分,其中21人改直隸校本部,像是原有的總務處變成林口校區事務組,林口校區警衛小隊也直屬總務處;圖書館改成林口校區圖書分館;本來沒有的電算機中心未來隸屬於林口校區服務室;體育室變成林口校區體育組;軍訓室成為林口校區軍訓組。人事室和會計室變成師大本部的人事室、會計室第四組,位階不變。未來兩校人事可以互相流通。在僑大原來人事室主任退休後,現由本部人事室第一組組長兼任;會計室也在原僑大會計室主任退休後,由本部專員來兼任;原來有的健康中心則改為本部健康中心的保健組。雖然說現在這21個職員直屬師大本部,但僑大林口校區的王主任還有部分的考核權。
其他的行政人員則負責先修部的業務,設部主任一位,就是以前的班主任、校長的這個位置,一位秘書,三位副主任則是教務、學務、綜告發展副主任。主要因為大學是兩級制,校長之下設一級主管,再之下是組長,現在合併之後,原來的二級變成三級,所以中間的處,將它虛級化,變成副主任,職等還是維持不變,教務副主任是由人文學科的主任來兼任,學務副主任是由數理學科主任來兼任,綜合發展的副主任則是專職。
學術單位:新設「國際與僑教學院」
國際與僑教學院的院長,由台師大郭義雄校長兼任。副院長則由僑先部的部主任---王新華主任擔任。老師由以往的11個學科歸納為4個學科:華語文學科、外語學科、人文社會學科、還有數理學科,這4個學科設科主任,科主任的位階等同系主任,附在國際與僑教學院之下。將來還會新成立三個系:應用華語學系、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是由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提出規畫,未來全部招收外籍學生。另外還設有三個研究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原本已經在校本部成立了,另外一個是國際漢學研究所,由國文系提出規畫,也是招收外籍生,還有一個是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本部的法語中心提出規畫的。將來這些系所都會進駐到林口校區。王主任表示,未來如果還有空間容納,本部的系所要是有意願,經過相關會議審核通過,也是可以進駐到林口校區或資訊與教學大樓內。
未來發展概況之一:資訊與教學大樓
林口校區未來將增建一座多功能的現代化建築----資訊與教學大樓。地點就在目前體育館前方的空地、包含現在停車場部分地區。
王主任強調,這棟大樓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定要向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該大樓包含了停車場,地上8層,地下2層,樓地板面積共 6800平方米,裡頭包括:國際與僑教學院、中等教育入學考試評量中心,數位媒體中心、學術研討中心、以及教學行政中心,包含各自獨立之行政管理單位及上述新增系所,也就是前面所提的「三系三所」。總工程估算7億,教育部補助3.5 億,學校自行籌出3.5 億。
王主任表示,這棟大樓建好後,將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建築本身可提供先進的資訊軟、硬體教學、研究設施,加上林口地理環境具有交通樞紐的地位,配上未來中山高、機場捷運路線、高鐵、省道等完整的交通網脈,周邊附近又設有科技園區,台師大未來朝向國際化與科技化,將不是夢想。
王主任介紹完畢,又遙指行政大樓前那一大片廣袤綠地,特別說明:為了未來能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大學,台師大林口校區應具有更廣闊的延伸空間,所以行政大樓前的、那塊31公頃的大學預定地,是極具購買價值的,未來不只供學校本身使用,更可吸引國外大學前來設立分院,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他表示,目前預估全部購買約要50幾億,但現在的地價卻是過去幾十年來最低的,應掌握這時機。也許目前沒有足夠的經費一筆成交,但是可以分批、先從靠近資訊大樓附近的土地購買起,且以國外的大學城為學習目標,一方面不會使這麼樣具有重大意義的資訊大樓外觀看起來過於侷促;一方面校園也可以增加第二條較方便進出的通道。
聽了未來這樣美好的遠景介紹,我不禁想大聲呼籲:同學們!多多幫學校開源節流吧,讓台師大林口校區未來成為一個54公頃的大花園!多美啊!
未來發展概況之二:藏書樓
在餐廳後方往下望,目前是網球場的那片低地,預計將要建一個七層樓的「藏書樓」,王主任表示,現在已經在規劃當中,並向教育部申請經費。將來,台大、台師大、政大、國家圖書館、立法院圖書館,共五個單位的部分藏書,都要集中放在這裡。建造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增加藏書量,更要增加學生的閱讀空間。台師大林口校區將成為一個藏書重鎮。
未來發展概況之三:七層學生宿舍大樓
現有學生宿舍約1900個床位,男生1000個,女生900個,現在學生1014個,預計明年寒假過後,大約二月中旬的時候,還有馬來西亞春季班,大約有120個學生會進來就讀,所以每年先修部的學生大概有1100~1200人,宿舍需求尚可維持,且仍有多餘。最近郭校長已向教育部杜部長申請2500萬來整修宿舍。將來郭校長有意要將大一新生移到這邊來,但是全來的話,宿舍顯然不夠,所以圖書館後、籃球場旁,將要籌建新的七層宿舍大樓,正在規劃構思當中。可是就現況來說,每年校本部的國語文中心招收學生約1500到2000人左右,住宿是一個大問題。所以現在郭校長的構想是,來師大學習中文的外國學生,可到林口校區住宿,既然這裡還有剩餘宿舍,就住在這個地方,每天有車子接送,先解決住宿問題,未來再規劃教學場所,則較容易。
另外,前述那沐浴在「天堂的金光」中的八棟懇親宿舍,未來部分將整修成為「學人會館」,可招待外賓。每一棟是上下兩層、獨立的空間,共三個房間,有客廳,有餐廳,海外家長來探視子弟將會住得非常舒適,也會適度的收費。另外部份會改建為七層的進修推廣大樓,以便將來推廣進修教育。
未來發展概況之四:交通,便捷無比
王主任又指出了另一個未來美景:台北的捷運系統,未來將連結到桃園機場,五年後,在林口文化二路將設有一站,開車距離林口校區約需時10分鐘,非常方便。另外,位在台北縣蘆州鄉的眷屬宿舍區,約有1400坪,將規劃為「國際學生宿舍」,蘆州捷運蓋好後,該宿舍正好就在捷運旁,交通便捷無比。
「師大」僑大合併,未來培育「大師」
台師大增加了廣大的林口校區後,能徹底解決以往發展空間不足的困境,未來利用廣大的發展空間,學校能成立更多學院,朝多元發展邁進,讓今天轉型中的師大,真正轉型成一流的綜合大學。而新建的資訊大樓,將成為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僑大先修部合併入台師大以後,不但原有的僑生大學先修教育功能繼續保存,僑生的教育還能朝多元化發展。譬如:培育海外師資的學位可提升至研究所級,將能吸引更多海外僑生來修習碩士課程。
王主任強調,合併後所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原來「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法律定位不明的問題已順利獲得解決;原有建築設備已經二十多年,由於過去經費拮据,無法順利整修,合併後,已撥出一億經費,積極整修老舊設備。雖然事務增加,退休人員也增加了,卻也提供了招聘新血的機會。他指出,台師大在林口地區有很大的號召力,未來若增設進修推廣部,必能獲得此地居民的熱烈迴響,推動終身學習教育,並能與此地眾多的科技廠商產學合作,並可得到積極的交流成果。
本次採訪,非常感謝僑生先修部王新華主任的大力協助,並提供豐富的資訊,讓我們在短短一個上午,能了解林口校區的現況及美好的未來遠景,期盼這片廣濶的大空間為台師大開展新天地、新視野,未來造就更多「大師」!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