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卅國文98甲曹君華】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洪久賢教授於民國94年5月起,接掌臺灣師大學生事務處(簡稱學務處) 學務長,也是台師大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學務長。學務處原稱「訓導處」,攸關生活輔導、課外活動輔導、僑外生輔導….等各種事項,提供師生服務,影響著師大的學生與校園風氣,是大學中非常重要的行政機構。
過去「訓導處」的時代,具有威權色彩,以管理學生為主,而今隨著時代腳步變遷,「學務處」的角色以促進學生全人的發展與成長,已有顯著改變。
而今,學務處在洪久賢學務長的領導之下,正積極地推出各項計畫,並且擬改變學務處的組織架構,期望成功地塑造出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典雅新心師大風」。
求新求好的組織架構
學務處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僑生輔導、住宿輔導、衛生保健等事項,目前分為生活輔導組(生輔組)、課外活動指導組(課外組)、衛生保健組(衛保組)、僑生及外籍生輔導組(僑外組)、公館校區學務組(學務組)共五組。
生輔組的業務內容包含了辦理新生始業輔導、畢業典禮等大型活動,與學生生活禮儀、學生獎懲、獎學金,以及宿舍生活......等各種事項,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
僑外組則針對僑外生提供輔導,僑生有關生輔組的業務問題,與包含出入境、獎助學金、工讀等所有生活問題,都可以在此得到協助。由於政府政策,外籍生的人數正逐漸增加,因應這種趨勢,僑外組的業務將更加重要。
課外組負責社團等所有正規課程以外的活動。師大的社團數目前高達123個,分屬七個委員會。爲使各社團都有良好的運作,除各社團自聘一到二位指導老師之外,課外組也派遣同仁擔任輔導老師,提供協助。社團申請舉辦活動時,可向其諮詢,活動計畫的執行,有輔導老師的陪伴,以使活動安全進行並達到課外學習的目的。在一系列的輔導之後,課外組將對各社的活動成效作出評量,以期各社團都能達到質的提升。
衛保組為學務處與健康中心的連結,目前僅有組長一人,由健康中心李思賢副主任擔任,提供學生小型傷害的簡單醫治與健康諮詢,組長扮演學務處與健康中心間重要的橋樑。
學務組則相當於公館校區中功能縮小版的學務處,提供公館校區的學生相同於本部學務處的各種業務服務。
洪學務長表示,學務處目前除了執行上述職務,同時也策劃了各種新計畫,期望能提供學生越來越完整和便利的服務。例如:今年的外籍生入學報到與註冊,不同於往常學生必須跑好幾個處室,才能辦理各種手續;本年度首度由僑外組聯合了教務處、出納組等其他處室形成「單一窗口」,讓外籍新生的報到、註冊等手續可一次完成,並且邀請許多外籍舊生協助與輔導,讓新生深為感動,促進新生的適應。此項有效率的服務,明年將擴展到整個僑外生方面。
住宿組的成立,也是學務處下一步要實行的計畫。師大共有七座宿舍,且住宿率極高,有鑒於宿舍事務的龐雜,許多大學的宿舍事務皆採獨立單位負責的方式,學務處未來將使住宿組從生輔組獨立出來,專門管理宿舍事務,以提供住宿生更完整的住宿輔導。
而為了因應師大發展方向之一:「行政E化」,學務處也配合建立了有關業務辦理的線上平台,目前已可在線上辦理申請社團、請假等事務,未來則朝學生基本資料、獎懲紀錄,甚至簽章核准皆採線上作業,窗口平台全面E化的方向前進。
傳承與創新兼容並蓄
洪學務長強調,學務處最重要的目標,是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到安全自在,並能夠自我發展的空間,而在這個目標之下,學務處側重於以「軟體」的強化來達成。
三年前,學務處主動向教育部申請了三年期的學生事務自我評鑑方案,經過了第一年的進行全面性業務評鑑,第二年的進行待改善之重點追蹤評鑑,在前兩年穩固的基礎之上,今年(九十五學年度)已進入了第三年的特色評鑑階段(目前是全國唯一的教育部學務自我評鑑第三年段方案)。配合師大的轉型,這兩年來學務處在例行的活動之外,特別落實了許多大型整體特色規劃,尤其為慶祝師大六十週年校慶,呼應校慶「師大大師,古典風華,現代視野」,學務處推出系列性活動,提出了「典雅新心師大風」的主題:「典雅」體悟與傳承優良的傳統校風;「新」藉創新活動激發新思維;「心」啟迪學生熱忱與關懷心;透過系列的「傳承」與「創新」活動開創具有獨特風格之「師大風」新貌。
洪學務長仔細說明:傳承方面,學務處推出了幾項主要的活動:「拜師典禮」、「民俗節慶」、「古典風華講座」、「社團達人」等,希望將師大優秀的傳統與精神彰顯出來,而學生在這些活動之中,能體會並將其傳承下去。
傳承活動
拜師典禮
師大最重要的傳統-尊師重道,是學務處極力彰顯的師大特色之一,今年(民國九十五年)的新生始業輔導,學生會舉辦了「拜師典禮」的活動。首先,學生送上「拜師帖」給老師,接著老師打開《大學》,象徵打開了學生的大學之道,並回贈學生象徵「聰」的青蔥與「勤」的芹菜,期望學生未來能夠「聰明」且「勤奮」,參與的師生都覺得頗有意義。
古典風華講座
被列為三級古蹟的師大校舍,不僅建物是師大的珍貴資源,更重要的是在此校區孕育出我國政經學術等各領域的領袖人才。爲了使學生了解到師大悠久的歷史與校園,進而對學校產生認同與榮譽感,學務處舉辦了「古典風華講座」,邀請對師大校園、文化與歷史極有研究的師長,向學生介紹師大人文薈萃之精神與校園之美,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師大的古典風華。
社團達人
師大的社團一向備受肯定,優良社團的傳統與經驗是值得且必須不斷地傳承下去。鑒於此點,學務處課外組以蝴蝶蛻變歷程,發展「社團達人」系列活動,藉社團博覽會、負責人研習、社團競賽、師駝獎選拔等活動,「達人」分享與傳承,激發社團在既有的優秀基礎上再創新。
民俗節慶活動
爲幫助僑外生了解本地傳統文化,也爲傳承優良傳統文化,學務處在傳統的節慶日,舉辦「民俗節慶活動」,邀請僑外生參與,例如曾在端午節包粽子、冬至搓湯圓,以及除夕舉行祭祖大典等,這些活動皆增進了僑外生對本地文化內涵的認知,也促進了本地生與外籍生的交流。
創新方面的主要活動
創新方面,學務處則推出了「宿舍學習」、「多元文化融合」、「學生文化再造」、「進修學苑」幾項主要活動,期待學生能在師大既有的深厚基礎上,放眼未來,透過這些活動,培養出多元創新的能力。
宿舍學習
學務處希望將宿舍的功能開拓得更廣,宿舍除了原本的提供休憩等功能外,也可以是一個學習的場所。「宿舍學習」首先從公館分部開始推行,舉辦非正式、輕鬆自在的講座,例如邀請生物系的老師暢談國家公園與自然生態。
多元文化融合
國際化是師大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而拓展學生的國際觀不僅僅是在加強外語能力,更要讓學生能在生活之中耳濡目染,結交異國朋友,並對外國文化產生探索興趣、認識、多元包容接納與尊重。師大有許多外籍生,「多元文化融合」更顯得重要。學務處許多重要的活動,也都呼應這個概念,例如「民俗節慶」方面的活動,其最主要目的之一,即是促進本地生與外籍生的交流;「宿舍學習」則提供了本地文化與外國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各國的自然環境、風土民情與文化分享之中,僑外生與本地生同時能接觸到異國的文化。
學生文化再造
「學生文化再造」方面,學生會在今年的教師節,從<學記>得到靈感,舉辦了「扣鳴大會」,設置了一個小古鐘,仿照<學記>內容,學生先發問,接著鳴鐘。又設置了教師節感恩樹,樹上面寫滿了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這個活動中,校長與各一級主管皆到場,開啟了一個新的師生交流管道。另外,「西瓜晴人」的活動,則從以前以外表為選擇條件的「情」人選拔,轉變為以國際觀、關懷等多元面向的展現,選出陽光思維、充滿活力且能足以代表師大人者,因而命名為「晴」人選拔活動。
進修學苑
學務處除了舉辦許多提供學生參加的活動外,也辦理提升處內同仁知能的研習、研討會以及讀書會,以增進業務的推動。其中也包含了「標竿學習」,赴學務推動績效良好的標竿學校參訪,透過這樣的交流,肯定了自我,也可學習到對方的優點,反思改進之道。「進修學苑」使學務處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以規劃出一項項優秀的政策,提供師大師生更好的服務。
學務處最大的目標,即是希望透過系列性傳承與創新兼容並蓄的活動,型塑師大的新文化、新氣象。這些活動是好的開始,未來將繼續舉辦,並增廣加深其內涵,例如「宿舍學習」,未來將從分部擴大到本部,甚至是林口校區;「扣鳴大會」則可增加邀請師長參與,讓師生交流的空間更加寬廣,不僅限於學校行政,尚可擴及學術論壇。在這些活動的推展下,學務處期盼著師大「典雅新心師大風」的形成。
典雅新心師大風 獨一無二師大人
洪學務長認為,學務處所實施的這些大型計畫,皆圍繞著「典雅新心師大風」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即顯示了師大將來的發展走向,是師大轉型的原則。「典雅」揭示了師大悠久的歷史與豐厚的傳統和資源,這是不可揚棄的部分,透過這些活動,希望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並且傳承師大的價值。「新心」則代表在現代化社會當中,必須放眼未來,透過這些活動,學生將培養多元創新的能力,並懂得關懷社會。
然而,縱使學務處規劃了完善的活動內容,學生若不主動投入,活動的目的終究無法達到。因此激勵學生主辦或參與活動,充分運用本校的資源,施展的長才,並且形成新而向上的師大風氣。
洪學務長期許全體師大生,能夠透過學務處負責的各種活動,培養現代人應有的溝通協調、領導統馭、創造、批判等能力,與服務心、關懷情,達到全人的健全發展,並擁有宏觀的視野,以及人文關懷,在典雅新心的師大風薰陶之下,成為優秀且獨一無二的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