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年,有超過400位弱勢學生,透過臺灣師範大學提供的各種多元管道入學,讓資源弱勢的學生,得以有機會重新追上。根據臺師大的追蹤,約5成弱勢生學業排名在前50%,在入學後表現一樣亮眼。
臺師大教務長陳昭珍指出,全校有9成招生名額來自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無法優先保障經濟弱勢考生,因此推出「晨光雙管道入學」計畫,104學年度起,在個人申請管道新增「晨光1.0」經濟弱勢優先錄取機制,以及「晨光2.0」個人申請管道不分系招生,優先錄取具潛能的經濟弱勢生或新住民子女。
根據臺師大統計,各項弱勢招生管道提供名額逐年增加,104年共380名、105年413名、106年429名、107年437名,至今年度已增為443名;其中,「晨光計畫」今年共54個名額,大幅提升弱勢生人數,每年維持3%以上成長率。
抓緊每一次機會
母親是越南籍新住民的晨光生呂健亦說,父母的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在課業上無法給他幫助,再加上家境並不富裕,沒辦法去補習,所以求學歷程都是靠自己自立自強,盼能進入國立大學。
申請大學時,他修改了上百次備審資料,不斷找老師練習面試,全力抓住這一絲希望,不讓機會輕易溜走,也用打工賺來的錢,買了一套正式的服裝參加面試,當看到錄取師大企業管理系榜單的那一剎那,終於覺得自己可以跟別人站在同一條起跑點上競爭,內心的激動難以言喻。
呂健亦說,雖然一開始,因為學習資源差異落後其他人很多,在求學過程中也曾荒廢課業,但他認為比起順境,逆境更能激發一個人的奮鬥欲望與改變的動力。
也是新住民子女的晨光生陳詩霈說,進入臺師大企業管理系後,才發現很多人的英文程度很好,聽說讀寫都沒有問題,自己卻只有基礎能力,但她很高興能早點發現差異,雖然起步比別人更辛苦,但現在就有機會可以變得更好。
她說,「晨光組讓起跑線不平等的孩子,能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明白自己還需要哪些努力。」進入臺師大、踏出舒適圈,在學霸堆中找到自己的生路,挑戰自己,尤其大學靠的是自主學習,只要知道自己缺少什麼就有改變的機會。
晨光計畫翻轉未來
「弱勢生入學後,學業表現與一般生同樣優秀!」臺師大定期追蹤弱勢生的表現,陳昭珍說,105至106學年度中,他們觀察到約5成弱勢生班級排名於前50%,證明臺師大儘管降低入學條件,但晨光生表現與一般生並沒有顯著差異,足以說服各學系再主動優先錄取弱勢學生,給予更多大膽築夢的機會。
臺師大針對職涯、學習、服務3個主題開設方案,更有專責導師輔導弱勢學生,適時關懷、提供協助,建構一個完整的輔導網絡。未來也希望擴大服務,譬如針對新住民學生,提供他們對父母母國的了解與認同感,進而從多元文化角度認識自己,甚至學習多語溝通能力。
一名來自新住民家庭的弱勢生以臺師大晨光組入學,他分享,很多學校都有提供弱勢生特殊的入學管道,但很少學校專為新住民子女提供機會,因此他竭盡所能的爭取極少數名額,順利被臺師大錄取。
但他說,一開始非常緊張,很擔心跟不上大家進度,也避談自己的入學分數,但後來他的心態轉變,坦白承認自己是晨光生,他發現,同學不但不會看不起他,更不吝於給予他學業上的幫助;學校更提供很多資源,讓他可以在校工讀,不用打工影響課業,「讓我有機會可以過著一般大學生的生活。」
陳昭珍說,「很多弱勢生過去想都不敢想有機會進入師大念書,而晨光計畫就是盼激勵學生大膽築夢、不要受限,把自己夢想做小了。」晨光生入學之後,校方更提供獎助學金、出國學習機會,並積極輔導晨光生入學後的生活。
此外,為建立永續的獎助制度,陳昭珍說,校方積極募款,107學年度共對外募得弱勢助學專款共計300萬元,並核發獎助學金150萬元,校方也成立「弱勢學生輔導推行委員會」,每學年期檢討弱勢助學策略與成效,確保弱勢學生在校期間能順利學習,進而成功翻轉未來。
104-108學年度各管道弱勢學生招生名額統計表
學年度 | 繁星計畫 (一般生)(人) |
原住民(外加名額) | 離島生 (外加名額) | 身心障礙甄試(人) | 晨光1.0及2.0(人) | 弱勢名額(人) | |||||
繁星推薦入學(人) | 個人申請(人) | 師保生(人) | 運動單招(人) | 個人申請(人) | 師保生(人) | 四技二專(人) | |||||
104 | 231 | 15 | 33 | 8 | 7 | 5 | 8 | 2 | 32 | 39 | 380 |
105 | 257 | 19 | 31 | 5 | 7 | 3 | 7 | 3 | 32 | 49 | 413 |
106 | 269 | 19 | 31 | 6 | 7 | 2 | 7 | 3 | 35 | 49 | 428 |
107 | 282 | 19 | 31 | 5 | 7 | 5 | 4 | 3 | 31 | 50 | 437 |
108 | 282 | 17 | 33 | 3 | 7 | 8 | 5 | 5 | 29 | 54 | 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