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11饒辰書報導】素有「拼命三郎」之稱的體育系碩一李奇儒,2個月前才剛在臺北市春季全國田徑公開賽10000公尺奪金,今天(4/30)一早又於全大運5000公尺項目摘下一金,亞軍也由師大體育系四年級的曾廷瑋拿下。
全大運進入第4天,天氣依然炎熱,加上比賽時間較早,李奇儒說儘管身體狀況還算不錯,但多少仍對成績有影響。今天成績14分46秒89,未能破最佳14分45秒,然而他卻保持平常心,「我現在的心態像在寫書法,只想著如何一筆一畫把字體演繹好,不會硬追求秒數」。
為何被稱作「拼命三郎」,李奇儒解釋,是因為他比賽都喜歡竭盡全力,把體力耗盡。他以手上的礦泉水舉例,「起跑前的體力就像完整的一瓶水,起跑就像是扭開瓶蓋,跑步的過程就是平均的將水倒出,通過終點線時瓶子一定就是空的,不會留下任何餘力。」
平時訓練時,李奇儒每30分鐘就會進行高強度訓練,因此他才能練就這一身好體力及高效率恢復能力。所以儘管李奇儒每場比賽都會用盡全力,但仍不害怕會影響接下來的比賽狀況。
李奇儒每天下午3天熱身後,4點開始依課表操課,每天都練到約晚上7點才回家。每週一到週六都規律地進行這種訓練模式,週日他則表示會給自己比較輕鬆的訓練,基本上就是早上起床之後晨跑而已。這種訓練除了想精進自己外,也是為亞洲運動會做準備,他說:「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參加亞運。」
對於5月1日早上的3000公尺障礙賽,李奇儒希望可以再摘一金,更希望可以突破個人紀錄,他的個人紀錄為8分53秒,因此他希望至少跑出8分48秒左右的成績。目前大會紀錄為2008年何盡平所創下的8分59.59秒,可見李奇儒很有機會打破大會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