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講座-許慧如講師


活動舉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活動地點:禮堂
發起學校:臺師大
開始日期:2023-11-01 10:20
結束日期:2023-11-01 12:10
活動類別:學術活動

報名方式: 免費
活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25349116053612&set=a.561683905753469
參加對象: 教職員,學生,校友,其他,
聯絡人: 莊文瑜
連絡電話: 02-7749-1128
電子郵件: anja0621@ntnu.edu.tw

 你說臺語嗎?

兒時在鄉下成長,臺語之於我,可以算是種身體記憶
小時候也曾經覺得,臺語就是在鄉下使用的語言,好像有點俗氣
直到第一次接觸到秀蘭瑪雅用一種全然不同感覺的臺語所詮釋的《雨夜花》,才驚豔地發覺,原來臺語的風味可以如此不同
就小編自己的觀察,臺灣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會講臺語其實好像也不是一件會被主流社會大力鼓勵的事
但若臺語講不輪轉,有時則會被一些家中長輩指責臺灣人不會講臺灣話云云,甚者,有時會淪為大家的笑柄
臺語很在地,臺語也很國際
很多時候,應該會發現很多臺語的詞彙跟外語詞彙的發音非常相似
而在描述某種事物或情境時,用上臺語往往更為精確到位
更有意思的是,我覺得臺語有時雅的地方甚至比起中文更雅,該俗擱有力的地方也更為有力
語言應該是中性的,是一個溝通的媒介
面對臺語,很多糾結的情緒及壓力都是源於歷史及政治的枷鎖
新的時代裡,面對臺語,我們不希望這麼地嚴肅,也毋須有包袱,期盼大家能以一種放鬆、愉快的心情來接近它,慢慢讓它進入你的日常,讓使用它跟呼吸一樣自在
讓臺語日常化,更能夠順利地將臺語文化傳承下去
現在的我們很幸福,有越來越多新一代的創作者開始用臺語進行創作,這讓接近臺語這件事變的更加無痛
誠摯邀請各位同學,下週三準時前往禮堂參與這場通識教育講座,讓許慧如教授帶我們一同感受臺語、認識臺語之美
通過臺語,打開另一扇窗來感受世界
❍講座資訊
-主題:臺灣的臺語,臺語的臺灣
-日期:11/01(三)
-時間:10:20-12:10
-地點:禮堂
❍講者
許慧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關於講者
Khóo Huī-lû,許慧如。
本校臺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臺大圖資系畢業,本校英語系語言學組博士。大學時期開始對語言學產生興趣,並多次通過JLPT N1測驗。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變異、語言接觸、社會語言學,也致力於臺語復振、臺語正常化。
(臺文版)
許慧如tī臺北市城中區出世大漢。伊kah仝世代ê真濟臺灣人仝款,自細漢就自然會曉講臺語kah華語,毋過自六歲讀小學以後,就無咧講臺語,而且kā臺語封存起來,超過三十年。大學出業以後,伊意識tio̍h臺語ê重要,嘛開始tī華語強勢 ê 臺北,靠意志力kā臺語「講轉來」。目前ê生活語言是臺華雙語,而且是以臺語為主。
許慧如想欲邀請有臺華雙語能力ê人,kā心中睏去ê臺語叫予精神,鬥陣kā臺語講轉來。而且閣進一步予閣較濟袂曉講、抑是毋捌慣勢講臺語ê人,嘛鬥陣來講臺語,予臺語閣回復做「人人攏會曉講、事事攏會當講、四界(處處)攏會使講」ê語言。
(華文版)
許慧如在臺北市城中區出生長大。她和同世代的許多臺灣人一樣,從小在環境中自然學會了臺語和華語,但是六歲進了小學之後就不再說臺語,並且將臺語封存了超過三十年。大學畢業之後,她開始意識到臺語的重要,並且開始在華語強勢的臺北,靠著意志力將臺語「講回來」。目前的生活語言為臺華雙語,且以臺語為主。
 
許慧如想要邀請有臺華雙語能力的人,把心中沉睡的臺語叫醒,一起把臺語講回來,並進一步讓更多不會講、或是從未習慣講臺語的人,也一起來講臺語。讓臺語重回「人人都會說、事事都能說、處處都可說」的語言。

 

 

瀏覽次數: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