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點新聞 最佳大學榜》入列黃仁勳概念股,臺師大躍上世界舞台
|
《遠見》雜誌於6月26日公布「2025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綜合績效總榜」表現亮眼,穩健邁進、排名躍升至全臺第6名,較去年進步3名,展現學校朝向「國際化綜合型大學」轉型的堅定決心與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臺師大更連續8年榮登「人文社科大學」全國第一,充分彰顯深厚人文底蘊與跨領域發展實力,致力打造具備國際視野與科技素養的卓越學府。
在《遠見》2025年7月號專刊中,李建興副社長和王筱慈主編專訪臺師大吳正已校長,並以〈2025最佳大學榜》入列黃仁勳概念股,臺灣師範大學躍上世界舞台〉為題,進行專題報導。文章指出,臺師大是本年度綜合績效總榜前六名中,唯一未設醫學院系的學校,能在競爭激烈的高教環境中脫穎而出,實屬難得。
專文亦指出,臺師大近年積極將科技導入辦學核心,將科技化與國際化視為關鍵競爭力,展現從傳統師資培育重鎮蛻變為具全球競爭力綜合型大學的嶄新面貌。
|
|
|
 |
焦點新聞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14年通過件數與補助金額雙創新高
|
教育部114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結果公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現亮眼,共有42件計畫獲得補助,件數較去年成長20%,再創歷年新高,總補助金額亦首次突破1,500萬元,展現本校教師深厚的教學實力與不斷精進的創新能量。
依學院統計來看,本次獲得補助的計畫主持人含括臺師大7個學院以及4個其他教學單位,其中教育學院以12件通過蟬聯全校第一,科技與工程學院8件與運動與休閒學院6件緊追在後,其他學院通過件數分別為:理學院4件、文學院以及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各為3件、師資培育學院2件、藝術學院1件、僑生先修部1件、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1件、體育室1件。
|
|
|
 |
焦點新聞 臺灣首位|心輔系田秀蘭教授獲 NCDA 終身成就獎 從臺師大鋪展國際視野的人生藍圖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特聘教授、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今年6月榮獲美國生涯發展學會(NCDA,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頒發終身成就獎(Eminent Career Award),不但成為臺灣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更是該學會創立百餘年來,美國以外的第二位外籍學者獲此最高榮譽。
成立於1913年的美國生涯發展學會,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生涯發展專業機構,長期推動生涯發展的研究、實務與政策,對全球的生涯輔導專業影響深遠,6月18日至20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年度大會,集結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實務者、學術研究者與政策推動者,以「自主變革:革命性時代下生涯發展的演變與適應」為大會主軸,針對生涯發展的最新趨勢、理論實踐、科技應用及教育模式進行交流。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攜手哥倫比亞大學 打造EMI師資培育跨國合作典範
|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共同規劃的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師專業增能課程,於6月22日在紐約正式展開為期兩週的密集訓練。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親自率團,帶領來自臺灣12所大學、橫跨多元領域的21位教師齊聚哥大,展開一場EMI教學理論與實務的深度對話。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KerryAnn O'Meara亦親臨現場,展現對本計畫的高度重視。
此次「TC-NTNU EMI教師增能課程」背後的推手包括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劉美慧、副執行長劉宇挺與范雅筑。三位教師於2024年暑假拜訪哥大教育研究生院國際外語教師教育中心主任Zhaohong Han,開啟合作契機。雙方克服12小時的時差,經過一年的線上會議與密集溝通,確定課程內容與培訓方式,共同打造以教學實踐研究為導向的跨國教師專業發展模組。
|
|
|
 |
焦點新聞 手足重要?同儕重要?幼家科學系周麗端、黃淑滿揭幼兒社會能力成長影響關鍵
|
現代獨生子女多,家庭內也不一定會有表兄弟姐妹,往往要等到孩子進入校園,才會接觸到同輩。為了解同儕對「獨生或有手足」幼兒社會能力成長軌跡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周麗端副教授、黃淑滿助理教授研究團隊,運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縱貫性資料,發現「手足」和「同儕」皆有助於幼兒發展獨立性、主動性和合群性,對沒有手足的獨生幼兒而言,「同儕」更顯重要。
相較歐美國家起步早,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自2014年起才開始運作,但仍是華人社會第一,目前收錄超過萬名36、48和60月齡幼兒的縱貫性研究資料,將一路追蹤研究自幼兒年滿18歲為止。
|
|
|
 |
焦點新聞 設計系長友大輔老師創新空間設計作品 榮獲三項A’Design Award國際大獎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長友大輔副教授,近日以三項教育空間設計作品榮獲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義大利 A’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大獎,分別是為臺師大衍生新創企業「數感實驗室」設計的「美數學院」、臺北市龍山國小閱讀空間「閱讀小星島」,以及新竹縣關西高中結合製茶工廠歷史與現代教學功能的「關西製茶所」,一舉囊括二銅一鐵獎項的佳績。
A’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 創立於2010年,是全球規模最大、聲望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國際設計獎項之一,每年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涵蓋各領域的頂尖設計師參與。得獎作品代表設計品質的最高標準,象徵設計者的創意與實力獲得國際肯定。此次臺師大設計系獲獎的三件作品,充分展現設計、教育與實踐之間的跨域整合實力,也讓國際看見臺灣教育空間的創新潛力。
|
|
|
 |
焦點新聞 AI遇見毫米波雷達教師工作坊 揭開創意應用賽序幕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與開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毫米波雷達AI創意應用賽」,6月23日於和平校區誠102教室共同舉辦「AI遇見毫米波雷達」教師工作坊,為今年7月即將開放報名的「毫米波雷達AI創意應用賽」揭開序幕,吸引約50餘位師生參與,包括逾10位教授與40位學生,共同交流AI與毫米波雷達應用與實作經驗。
臺師大AI跨域應用研究所副所長林政宏表示,很高興看到在場師生前來見證本校與開酷公司合作研發的毫米波雷達AI工具鏈,接下來將舉辦「毫米波雷達AI創意應用賽」激發創意,去年即見到許多優秀的創意作品。他鼓勵同學們將毫米波雷達AI作品,多方投件參與國內各種大型的創意競賽,以把握發揮所長的奪獎機會。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推動社會情緒學習成果豐碩 引領教學實踐與創新
|
國家教育研究院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6月14日共同舉辦「第二屆 BEST ME 師資培訓之旅:社會情緒學習專題研討暨成果分享會」,邀集專家學者與各級教師齊聚一堂,交流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教學實踐經驗。
本次活動由臺師大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SEED)擔任指導單位,並由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吳怡萱助理教授帶領師資培育生與志工團隊共同規劃與執行。活動吸引逾230位教育工作者熱情參與,由宋曜廷副校長、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陳玉娟主任、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林靜萍教授及多位師長共襄盛舉。
|
|
|
 |
焦點新聞 提升青年創業動能 臺師大第七屆「Startup創業競技場」決賽登場
|
「創立你的夢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6月19日辦理第七屆Startup創業競技場決賽,邀請青年學子組隊,結合所學、發揮創意,踏出實現目標的第一步。競賽分為國內組及國際組,總共近60組學生激盪創意火花,角逐本屆冠軍。
臺師大創新育成中心致力於提升青年創業動能、提供學生創業資源與輔導,今年創業競技場初審時國內組共43組團隊報名(11組進入決賽),國際組則共13組團隊報名(包含泰國、緬甸、越南、日本、印尼等外籍學生,6組進入決賽),提案方向涵蓋醫療照護、剩食應用、交通停車、庫存管理、高齡健康等多元議題。
|
|
|
 |
焦點新聞 原資中心師生攜手返鄉服務 用一週時間溫暖部落心靈
|
來自不同系所、不同族群的21位熱血學生組成的臺師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返鄉服務團隊,6月16日至22日完成為期一週的部落返鄉服務行動,深入南投仁愛鄉卓社群布農族部落的三大服務據點,透過一系列關懷長者、陪伴青少年、以及社區清潔的活動,將溫暖與關懷帶進每個角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