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同性質、不同科系的實習所需的準備也不同,但所有曾經參與實習的學長姐們都提醒,要能真正透過實習有所得,妥善的準備功夫可一點兒都少不了。
針對「教育實習」,地科系教授許瑛玿建議,同學們編寫教案時,要盡量和時事、生活結合,運用「議題式」教學模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他舉例,像之前夜空出現的大笑臉就是一個不錯的誘導學習例子,可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許教授指出,要成為一位地科老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要能以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議題,分析每個觀點。除此之外,還必須善於解釋天氣圖等圖表。
關於教材準備上,許教授希望同學在授課時,不只使用現有的壯麗星雲圖或地形圖,也可以在野外實地考察時,多拍一些照片作為教材,如此一來不僅能和課程結合,也可以在解說圖片的同時,和學生分享拍到這張照片時發生的小故事,讓學生更具學習的興致!除了照片,因為地科教學常會牽涉到很大時間或空間層面,電腦模擬的動畫也是重要的教材,如此才能在教學時輕易地模擬出板塊如何互相擠壓等的課程內容,增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多用心備課之外,與學校行政主管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也很重要。開設「歷史科教學實習」的陳豐祥教授表示,每個學期他會帶領學生參訪三到四所學校,像這個學期便參訪了師大附中、中山女中等校。不僅觀摩實際的學校教學,也可藉此機會與該校校長、主任實際溝通,建立良好互動關係。陳教授稱許這一屆的學生相當努力、且具有危機意識,都會會開誠布公地說出他人試教上的優缺點,對於如何改善教學有很大的助力。他希望選修這門課的同學,不只是奠定專業能力,也可以對歷史懷抱一生的熱情。
物理系教授黃福坤表示,不管是物理或化學,實習老師最主要須注意的是實驗室管理,特別必須顧慮到中學生的安全,像是實驗操作、器材點算過程等都不能輕忽。黃教授表示,中學生較少進入實驗室,聽到做實驗總會感到興奮,因此老師必須小心安全。但他也提醒,雖然實驗室管理是大挑戰,但也是讓中學生最容易了解物理的方法,讓學生親自體驗,會比講授更印象深刻,因此老師不能忽略實驗的重要。此外,藉由小活動,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帶入實驗中,也能獲得不錯的效果。只是,他也叮嚀同學們,實驗只是補助,最重要的還是準備充分、真心對待同學,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表藝所碩二音樂行銷組的周意紋,兩年前修畢教程後,曾到師大附中實習,儘管眼前他並沒有立刻投入教職,但他認為,經過實習,就多了一種就業的可能,未嘗不是好事。他說,在實習過程中,能將理論付諸為實際行動,體驗教書樂趣。
在附中實習期間,令周意紋最安慰的就是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但他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偶有挫敗感。「很多人都以為教書很無聊,但我發現,教學過程中學生常給你意想不到的反應,是很好的回饋。」周老師的教學理念是「因材施教」,他認為,在教學中摸索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特色,是有趣的過程。
國文系鄭圓玲教授表示,帶同學到學校教學觀摩,不只是看老師教學技巧演練,也能讓同學看到如何管理一個班級,並和平日課堂所學對照。鄭教授表示,現職老師與實習學生的教法上會有一些不同,例如過去國文的教法偏向字詞解釋、文法練習,上課的流程也多依照課本進度從頭教到尾;但新式的國文教法則偏向老師提問,讓同學從回答問題中發現重點所在,以圖文組織架構表來學習。透過實習觀摩,將能讓同學更抓住其中的差異,並且從中選擇適合的教法。
要當個體育老師,各類運動都需涉獵。體育系掌慶維老師表示,現在教師甄試時,都是抽什麼考什麼,如果抽到自己一竅不通的項目,即便單一運動再強也只能徒呼奈何。目前體育系學生,包括田徑、體操等各重要運動項目都是必修,應該足以應付教學需要,但競技系專攻單項運動,他提醒,如果立志從事教職,就必須在其他運動多下功夫學習了。當然,要參加教師甄試前必須先通過教師檢定考試,掌老師說,由於體育系一般所學強調實作練習,面對以理論為主的教檢考試,同學們多半較難適應,因此除了同學自組讀書會外,系上也會舉辦教檢講座,並請教育系教授指點同學應試方法。
除了「教育實習」,體育系學生也要從事固定時數的「專業服務」,如擔任教練、裁判、工作人員…,或者主辦學校大型體育活動。體育系強調,這些規定都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從中學習到統籌、規劃體育賽事的能力,系上也鼓勵同學們積極考教練或裁判證照。
至於校外「專業實習」部分,暑假替不少同學引薦到「台灣裝潢網」或是「建匠設計」實習的工教系莊修田教授建議同學,最好能先學一些3D的建模軟體或是AutoCAD的畫法,因為現在許多設計公司會先甄選實習學生,如果不具這些能力的學生將比較吃虧。另外,工教系金屬加工課鄭慶民老師也提醒同學,選擇校外實習場所時候,要注意廣告文宣及企業的可靠或真實性,搞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再出發。
鄭老師也提醒同學,在工作場所要多聽、多看、多做,但不一定要「問」,畢竟「不是每個師傅都願意把十年功在十分鐘內說完」,鄭老師表示,努力達到上級指派的任務、全心投入工作,替未來打好基礎,體驗學校和業界的不同,如果有任何的挫折與問題,隨即與任課老師聯絡,老師永遠會替學生想辦法、解決困難。
把握難得的實習機會,老師與過來人們都提醒,好好準備、用心學習,小小付出,將來面對職場,將會大大加分。【校園記者廖苡廷、張善詩、陳思嘉、呂玟儀、賴志澔、何孟樺、王君豪、葉佳玲、鄭怡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