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點新聞 臺師大領航雙語教育 領域型雙語標竿協作會議深化跨校合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RCEMI)於6月13日舉辦「領域型雙語標竿協作會議」,由劉美慧教務長主持,邀集元智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逢甲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與國立中正大學等多所大專校院雙語推動單位齊聚一堂,共同探討EMI實務挑戰、資源整合模式與創新教學策略。會議聚焦機構策略、教師發展、品質保證與學生學習等主題,並設置世界咖啡館互動討論,以小組形式促進教師間的實務對話,交流雙語教學推動經驗與未來策略,期望共同建構深化合作與共學的橋梁。
臺師大以跨單位務實合作為基礎,達成多項挑戰性指標,113學年度的EMI課程數已達917門,修課學生比例自雙語計畫前的30%提升至56%,累積培育494位EMI教學助理,支援教師進行語言轉換與教材改編,積極推動互動式教學。此外,在RCEMI的支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EMI教師組成EMI教師社群,活動涵蓋讀書會、AI應用、教案設計、教學反思與觀議課準備,並結合跨校EMI觀議課實踐,展示創新教學方法,強調互動與深度學習,至今已成立22個社群,累計129位教師參與。
|
|
|
 |
焦點新聞 從中等師資搖籃到國際學府:臺灣師大的百年發展軌跡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於6月16日發行的第216期《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中,特別介紹矗立在和平東路上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從日治時期的臺北高等學校起步,歷經戰後師範學院時代,一路發展為今日的國際化綜合大學,完整記錄了臺灣教育現代化的轉變軌跡。
你知道嗎?這所「師資培育的殿堂」曾與臺北高中共享校園設施整整3年,也曾因「四六事件」而全校停課,後來更在美援挹注下建造了工教大樓與圖書館等重要建築。從1946年設立時僅有9個專修科別,發展至今日跨越和平、公館、林口三個校區的教育重鎮,臺師大不僅孕育了無數傑出教師,更從單純的師範院校華麗轉身為具備國際格局的學術機構。
翻開這些珍貴檔案,與我們一同回溯近80年的教育變遷,探索這座校園如何在歷史浪潮中守護教育使命、持續創新,成為臺灣教育發展的珍貴縮影。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選手備戰2025德國世大運 全力爭取國際榮耀
|
有「小奧運」之稱的第32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2025年7月16日至27日,在德國萊茵魯爾地區舉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有4位教練與19位選手入選,橫跨田徑、桌球、跆拳道、游泳、排球、網球與三對三籃球等七大項目,將代表中華隊爭取國際榮耀。
臺師大體育室李佳融主任表示,入選國手多為曾參與國內外頂尖賽事的優秀運動員,具備強大潛力與豐富經驗,期望他們在德國賽場上再創佳績,讓世界看見臺灣,也看見臺師大的深厚培育實力。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學務處國際服務團首航馬來西亞 設計思考工作坊激發大馬青年創意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長期致力於全人教育與國際視野的培養,學生社團更是推動多元文化交流與行動學習的核心力量。多年來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生來臺就學已成常態,同為華人文化圈但多元的文化背景,也令師大師生組成更為多元性。為深化教育交流、實踐社會服務,今年暑假由學務處組成的「國際服務團」正式成軍,首次出發前往馬來西亞開展為期九天的跨國服務行動。
本次服務時間為6月14日至22日,團隊將前往寬柔中學古來分校、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巴生濱華中學與士姑來大學城國中,舉辦一系列設計思考導向的工作坊。課程內容涵蓋領袖訓練、學涯探索、自我認識與溝通協作,協助當地學生強化軟實力、增進生涯規劃意識。同時透過跨文化互動與在地生活體驗,讓臺灣學生深化國際理解與應變能力,傳承臺師大長年推動的服務精神。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學生參與台聚集團實習表現優異 獲頒獎勵金深化產學合作
|
為強化學生職涯探索與實務歷練機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處職涯發展中心持續積極與產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鼓勵學生參與多元實習計畫。114年6月18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處職涯發展中心林怡君主任應邀出席由台聚集團舉辦的「第五屆實習成果發表會」,見證本校學生於企業實習期間的豐碩成果,展現臺師大推動學用合一的職涯輔導成效。
台聚集團長期致力於培育青年學子,透過與各大專校院合作,提供涵蓋資訊、人資、研發、品管等領域的實習機會,並由部門主管親自擔任業界導師,協助學生適應職場環境與強化專業能力。本次實習成果發表會中,來自本校機電工程學系與企業管理學系的兩位學生分別於資訊處與人資處實習,表現獲得主管高度肯定。其中,機電工程學系學生陳傑聖更脫穎而出,榮獲「台聚教育基金會實習獎勵金」,為本屆唯一得主,顯示臺師大學生具備優秀的學術背景與實務潛力。
|
|
|
 |
焦點新聞 睽違25年再度主辦AIESEP年會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將於2026年迎接全球體育教育學者齊聚臺北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組成代表團,今年5月參與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舉辦的國際高等教育體育學會(AIESEP)年會,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亦在會中正式接下2026年主辦權旗幟,為未來一年的籌備工作揭開序幕。這將是繼2001年之後,第二度承辦此全球體育教育領域的重要國際研討會。
AIESEP自196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學校體育及運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該組織早期由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德國科隆體育高等學院、西班牙高等師範學院、比利時烈日大學、葡萄牙國立體育學院等十個國家的代表共同創立,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性專業學會,擁有多元學科及文化的特性。
|
|
|
 |
焦點新聞 臺師大管理學院與臺灣財務金融學會首度合辦國際研討會 聚焦AI人工智慧與財務金融
|
臺灣財務金融學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先進管理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25年臺灣財務金融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於2025年6月6日至7日在臺師大和平校區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本次會議為臺灣財務金融學會創會34年來,首度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攜手合辦,會議主題聚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inance(人工智慧與財務金融)」,廣邀來自臺灣、美國、日本、香港與越南等地之知名學者,深入探討AI技術發展對金融市場、實體產業及勞動市場所帶來之結構性衝擊與深遠影響。
本次會議共安排2場專題演講、23場學術論文發表場次、87篇入選論文報告、1場實務座談、以及1場台灣經濟新報座談(TEJ),合計吸引 890 人次參與,顯示人工智慧議題於財務金融的重要性與受關注程度。
會中最受矚目的專題演講,由美國西北大學 Kellogg 管理學院 John L. and Helen Kellogg 財務講座教授、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共同主編 Professor Dimitris Papanikolaou 發表,主題為〈AI and Labor Markets〉,深入分析 AI 對勞動市場的潛在衝擊與結構轉變。Papanikolaou 教授長期致力於探討技術創新與金融市場的交互作用、無形資產的衡量及人力資本替代機制,其研究成果廣泛發表於 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等國際頂尖財金期刊。
|
|
|
 |
焦點新聞 翻譯所校友史天慕譯作獲國際肯定 《蕉王吳振瑞》榮獲美國獨立出版獎歷史小說銅牌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於國際文壇再創佳績,翻譯研究所畢業的美國籍校友史天慕(Timothy Lewis Smith)翻譯、作家李旺台撰寫的臺灣文學《蕉王吳振瑞》英文譯本 Banana King NGÔO TSÍN-SUĪ,榮獲美國書評權威《Foreword Reviews》2024年度獨立出版獎(Foreword INDIES Book of the Year Award)「歷史小說類銅牌獎」(Historical Fiction Bronze)。這項殊榮不僅肯定臺灣文學的創作實力,更展現臺師大翻譯人才推動在地文化走向國際的實質貢獻。
《蕉王吳振瑞》取材自1969年高雄青果社冤案,描繪了戰後臺灣香蕉外銷黃金時代的重要推手企業家吳振瑞的生命歷程。他來自屏東,憑藉著遠見與實幹,打造出曾主導臺灣香蕉七成出口量的產業帝國,為臺灣農業經濟與國際貿易留下深刻足跡。作者李旺台以小說筆法完成這部作品,記錄的不僅是個人傳奇,更勾勒出臺灣戰後產業縮影與庶民奮鬥的精神。
臺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校友、本書譯者史天慕(Timothy Smith)於臺灣長期居住與研究,擁有深厚語言與文化理解。他的翻譯保留了原著情感與文化細節,讓國際讀者能貼近臺灣歷史與庶民故事。他在獲獎後的致詞表示:「能夠獲得這個獎項,我感到無比榮耀與欣喜!衷心感謝《Foreword Reviews》的肯定,也向李旺台老師、Shadelandhouse Modern Press 團隊與所有協助本書出版的臺灣夥伴致意。我最大的期望是,這項成就能激發更多人對臺灣文學的關注與興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