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歡迎訂閱師大週報,只要填寫以下資料並送出,即可每週定期於您的指定信箱中,收到最新一期電子報。訂閱網址:http://ap.itc.ntnu.edu.tw/ePaper/ViewEPaper?action=viewepi&mGuid=20090918162235

如欲訂閱師大校訊(紙本季刊,1、4、7、11月發行),讓您掌握師大校園新聞、研究新知、專題報導,歡迎來信 alumni@ntnu.edu.tw

 
9707(2008-10-06)
師大週報9707期
 
師大首頁 | 過期電子報 | 聯絡我們   
圖

  歡迎101級新生加入師大,各學系、社團最近都洋溢一股歡樂的迎新熱。師大同學們都如何發揮創意歡迎新生?透過本期《師大週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股青春活力,也再度歡迎所有新生為師大注入熱血。

  迎接2009大運會在師大,即日起倒數計時。與所有師大人共同預備,《師大週報》自本週起到明年五月大運會正式開跑,正式推出「倒數迎大運」專欄,首先登場是13個比賽種類項目的介紹。期待透過系列專欄,讓更多師大人都能成為大運達人,一起為師大加油,明年五月,更能共同扮演稱職的主人。

圖
圖

一週新聞 / 2008/9/29-2008/10/5

圖 有關97學年度起搭乘校車酌收費用之說明 (08.09.30)
圖 97學年弱勢學生助學申請 (08.09.30)
圖 失業勞工子女97學年第1學期-就學補助申請 (08.09.30)
圖 「華語文能力測驗」10月9日報名截止 (08.10.02)
圖 2009年1~6月國外學者至本校研究、講學補助案自即日起受理申請 (08.10.03)
圖 賀美術系研究生 高慶元 榮獲「國際奧林匹克運動與藝術大賽 世界總決賽」銀牌獎 (08.10.03)
圖 賀多位美術系學生獲獎 (08.10.03)
圖 校車收費爭議 各方意見整合中 (08.10.03)

圖

專題報導 / Feature

圖 [迎新活動專題報導]
  各系迎新比創意 新生最幸福

圖 [迎新活動專題報導]
  搶人大作戰 社團卯足全力迎接新生

圖 [迎新活動專題報導]
  新生的第一個家 鄉友會迎新也迎「心」

圖 [迎新活動專題報導]
  有國際學生自遠方來 師大人熱情相迎

圖 [迎新活動專題報導]
  學生會迎新 讓大家High翻天

圖 [倒數迎大運] 跆拳道 敏捷與爆發力的競賽
圖 [社團天地]演什麼像什麼 話劇社讓觀眾目不轉睛

圖校園活動看板 / 2008/10/6-2008/10/12

圖全校電子報

圖
圖

專題報導 各系迎新比創意 新生最幸福

圖
地理系迎新宿營不只玩耍還要考察環境
(照片:地理學會提供)

  迎101新生加入師大大家庭,所有科系都會為新生舉辦迎新活動。參加系上迎新是和系上同學及學長姐感情交流的最好機會,各系所迎接新生的方式也大不相同,五花八門的活動內容,學長姐要藉著迎新,讓學弟妹感受到系上的熱情。

迎新新鮮人 東亞應華首度迎新生

  東亞系與應華系都是去年才成立的新科系,大二學長姊去年孤零零地進入師大、沒有被迎新的經驗,但今年就要成為迎新活動的主辦人,讓整場迎新活動更顯新鮮、有趣!人力不足的兩系決定相互扶持合作,共同舉辦迎新宿營,總籌東亞100曾占旭表示,團結力量大,雖然沒有學長姊帶領,但兩系攜手合作,相信也能藉由林口校區系所合作的力量,為新生帶來最棒的宿營活動!

  有別於一般社團迎新宿營,多在外面借場地。東亞與應華兩系的迎新宿營,其實就是「生活營」。場地直接選在林口校區內,也是自己學習生活的環境,以減少場地租借問題,也省卻費時搭帳棚時間。為了增加趣味性,營隊中特地增加學長姊查房、聊天的活動,而最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因為林口校區廣大,還有大片樹林,從事夜教活動更加刺激。曾占旭說,為了讓活動更完美,學會還參考了許多社團的迎新宿營版本,希望10月18-19日為大一新生帶來最精采的迎新宿營!

出外考察 地理系寓教於樂

  同樣出去玩耍,不過地理系的迎新很不一樣,每年都有傳統的「宿考」來歡迎新生。不過此「考」非彼「烤」,相對於一般常見的烤肉同歡,地理系則是選擇帶新生前往各地「考察」地形,結合營隊的包裝,讓新生能趁早體驗出外考察的樂趣。

  走遍大江南北的地理系,過去足跡踏遍宜蘭蘇澳、三峽老街等地,不只考察自然景觀,也一一探索人文古蹟的奧秘,今年迎新則是以「陽明山之101壯士」為主題,配合剛結束不久的奧運熱潮,前進陽明山的竹子湖、小油坑等地,進行考察及一連串的團康活動。活動總籌地理100朱家儀表示,兩天一夜的宿考,第一天將以大地遊戲、RPG跑關遊戲等方式進行,讓新生們將扮演即將上場的奧運選手,為了取得「選手證」而突破層層關卡,第二天則到陽明山的觀景台看台北盆地,解說台北湖的形成,中間穿插機智搶答小活動。玩樂之外,地理系每年也固定邀請已經就讀研究所的學長姐擔任考察講師,讓新生在迎新活動中也能吸收到正確的知識。

傳統宿營和晚會 突顯系上特色

  多數科系都舉辦迎新宿營來歡迎新生。國文系因為系上人數眾多,每次參加的新生往往動輒七、八十人,加上大二以上的工作人員,陣容堅強。特別的是,往年都安排到平溪國小放天燈,今年要遠赴桃園復興鄉,竟然吸引超過預期人數報名,系學會只好延期到12月27-28日才舉行,結合迎新宿營加上聖誕跨年趴,讓國文系同學都非常期待。

  迎新宿營之外,也有些科系會安排學長姐表演晚會,讓學弟妹認識學長姐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像是國文系分班迎新,就由甲乙丙丁各班的大二學長姐籌畫晚會節目,同時邀請大三、大四的學長姐一同參與,增進家人感情。

  另外競技和體育系的迎新也以晚會的形式呈現。不同的是,競技98阿麥表示,競技系不只每個年級都要推出表演節目,甚至還以大一的表演為主,而表演之外,也有各類專長介紹,以凸顯競技系的特色。

取材電影 公領系奇幻闖關探險

  將大螢幕海盜戲碼搬到迎新活動,公領系要到天山清水農場舉辦二天一夜迎新宿營,主題取名為「01奇航」,取材電影海盜風格,為公領系101級新生打造奇幻的闖關探險活動。迎新總籌公領100鍾雅琴表示,學長們飾演偉大的船長、船員,新生扮演水手,船長要在闖關探險活動中,找到能繼承海上霸業的人,結合水陸遊戲、搭帳篷體驗童軍生活等特色。

   活動內容主要分為「水大地遊戲」與「夜教」。其中「水大地遊戲」是結合路上和水上所設計的跑關活動,此外還有陸上活動跳格子、童軍遊戲等。至於宿營中少不了的「夜教」,由學長姐們設計偵探懸疑情境劇「海暴」,又稱「星河班號」。鍾雅琴表示,為了打造懸疑情境,社員間可是費盡心思,屆時他們將把清水農場內的馬路封鎖起來、關掉所有的路燈,讓新生以手電筒微弱的燈光,進行分組闖關活動,並抓出情境劇所安排的兇手,以訓練新生彼此信任感,以及公領系童軍傳統的團隊精神。

  精彩豐富的活動內容,迎新儼然成為開學最熱門的活動之一,準備好雀躍的心參加迎新了嗎?【校園記者許慧珍、林怡臻、廖苡廷、唐筱恬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搶人大作戰 社團卯足全力迎接新生

圖
基服社展現熱情吸引新生

   社團是大學生活重要學分。每年新生入學總是激起各社團間的爭奪戰,除了在社團博覽會上使出花招擺攤,更卯足全力準備迎新活動,期待不只抓住新生的第一目光,更能讓新生甘心樂意留在社團。

抓住新生的心  先從食物下手

  各社團迎新活動中,最常見的形式以茶會為主,學長姐和新生一同吃吃喝喝、培養感情。

  讓更多新生看見,童軍社開學第一週就在言論廣場展示社內歷年精采成果,隨後舉辦迎新例會,由幹部帶大家從事簡單的手工藝、玩團康活動,也讓新生更了解童軍社運作內容。童軍社長、公領99范瀛方表示,其實茶會只是小菜,整個迎新重頭戲非「白浪營」莫屬!他解釋,「白浪」引自英國「白浪島」,是童軍創始人貝登堡第一次帶童子軍露營的地方,正好符合迎新精神。不同於往年,今年童軍社「白浪營」時間拉長為兩天一夜,藉由炊事比賽、大地遊戲、營火晚會、逛烏來老街、模擬團集會、溪邊烤肉等活動吸引新生。

  今年原住民研究社迎新茶會雖然只有八位新生參加,但學長姐仍然熱情款待,現場提供茶水糕點,學長姊們還用心帶來融合現代感的原住民舞蹈,以及阿美族、魯凱族、泰雅族等組曲演唱,精湛的演出加上熱情的招呼,讓初次參加社團迎新的學弟妹特別感動。迎新會中,社員們互相介紹自己的族群文化特色,並用簡單的母語會話,透過族群多元文化交流認識彼此。社長、工教100楊哲炎表示,原住民研究社接下來還有系列社團活動,像是原住民歌舞族語教學、帶新社員到文物館參訪等,體會原住民的力與美。楊哲炎說,目前原研社新生多是原住民,不過社團也很歡迎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同學加入,共同推廣原住民文化!

  懸河社長、心輔100吳相濃表示,師大學術性社團的規模通常比較小,以往懸河社迎新茶會參加新生都在10人以下,但今年有14人參加,反應熱烈,讓他們非常興奮。茶會特別設計透過撲克牌自我介紹的遊戲,讓新生彼此更加熟稔。懸河社也將在十二月舉辦新生盃辯論賽,大一新生或初次接觸辯論者都可以參加,相濃也提到,懸河社常接到電視節目的錄影邀請,像日前才上過「黃金B段班」,近期也將參與「百萬大歌星」錄影,想參觀電視台錄影的同學也可以參加懸河社啦!

  以「基於我心,服務人群」為宗旨的師大基服社,今年招生運用諧音巧思,還成立官方部落格-「唯基百科」,並拍攝許多搞笑KUSO影片,放在部落格上供大家點閱,配合擺攤宣傳,展現歷年出隊成果,迎新茶會上除了分享出隊經驗,也設計跑關遊戲,果然吸引許多新生。基服社長、人發98王惠儀表示,與其他服務性營隊最大的不同,基服每年寒暑假都會出兩梯次營隊,格外需要具服務熱忱的同學。惠儀強調,未來基服不再是無主題的拼盤式營隊,將以「家庭」為總包裝,希望能帶給偏遠地區及單親、隔代教養的小朋友溫暖。

  不光只是在學校吃吃喝喝,旅徒社的迎新,選擇相約到海產店搏感情,社員及新生席間無所不談。旅徒社長、公領99陳琬尹說,旅徒社的「徒」是信徒的意思,要傳達的是愛台灣這塊土地的信念,透過深入了解許多的地方的人文背景,用開闊的心,造訪台灣更多原汁原味的地方,旅徒社不是只能用雙腳旅遊的社團,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體能的問題。

動動腦、動動身體不會老

  不喜歡吃喝會,也可以尋求身體、頭腦的刺激感。

  由於話劇社新生大多都沒有表演藝術背景,因此話劇社迎新以一系列「劇場遊戲」開始,教導新生表演藝術的基本觀念,也為將來的戲劇社課暖身。這些劇場遊戲包括「瘋狂蘿蔔蹲」訓練臨時反應;「情緒的錯字」訓練情感轉變,也學習用不同心情詮釋同一句話;「做畫面接龍」,則是沒有聲音、劇本,全憑新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表演的練習,目的讓新生知道在劇場表演中,表演者的詮釋和觀眾解讀的差異。話劇社長、人發100吳佩珊說,劇場遊戲不僅打破現場僵硬氣氛,還可訓練新生的想像力及對臨場反應。

  為展現動漫社特色,迎新活動中,學長姐們搬出日常蒐集的同人誌、漫畫及自己的作品佈置活動場地,並舉辦機智問答、新生抽題畫圖、電玩交流等,讓新生快速了解動漫社。社長、物理99翁維廷表示,「機智問答」題目包括七龍珠真人電影版的龜仙人是誰演的、猜圖片中的漫畫人物是誰、依照小說封面排集數順序、聽卡通台詞猜出配音員...等,考驗新生對動漫文化的認識程度。迎新會上,學長姐們也訂定了許多像是美國英雄、普通、樹下、壓路機等抽象要素題目,激發社員畫漫畫能力;至於迎新重頭戲「電玩交流」,則是新舊社員最開心的時候,拿出PS3、360、wii、PS2等電玩,和新生一起玩「任天堂大亂鬥」,互相切磋技藝。

  星光下,吉他社迎新晚會在校本部體育館側門熱情展開,從自彈自唱到搖滾人氣樂團「樂吵」的曲目,讓現場聽眾大喊滿足。吉他社長、公領99蘇昱安表示,吉他社迎新活動最可貴的就是,所有舊社員都會回來幫忙。「看!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搬器材、架器材,吉他社就是這樣讓人有家的感覺。」

  專門研究各國民族舞蹈的博欣社,迎新晚會支支充滿活力又美麗的舞蹈,讓所有新生看得又敬佩又羨慕。博欣社長、教育100鄒文君表示,土風舞或民族舞的精華,就是要忠實表現出該國家的特色,迎新晚會讓新生看到各民族的舞蹈表演,期待有更多新生願意加入探索各國舞蹈的行列。

  奧運熱延燒到跆拳道社,跆拳社長、英語99黃雅雯說,今年有許多非體育或競技系的新生,因為奧運激起對跆拳道的熱情,而想加入跆拳社。迎新當天,由跆拳道社教練、競技99許承,指導社員基本的足技動作,並介紹跆拳道的規則、歷史。黃雅雯說,不會踢的新生,將從基礎開始訓練,一學期有兩次的升級機會,跆拳道社11月底將到交大參加比賽,非白帶等級的社員都有機會參加。

  雖然社團類型不同、活動內容不同,但各社團學長姐們都使出渾身解數、用心安排迎新活動,歡迎更多還沒有參加過社團的社團新鮮人,趕緊一起來享受社團樂。【校園記者唐筱恬、許慧珍、廖苡廷、王瑋臻、賴玫臻、林怡臻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新生的第一個家 鄉友會迎新也迎「心」

圖
北友會人多但感情一樣好

  很多離鄉背井、出外求學的新生來說,上大學最先接觸到的社團就是各地區聯誼性社團(鄉友會)了。從即將成為大一新鮮人的暑假開始,各鄉友會就會紛紛寄「家書」給新生,請新生來「認親」。開學前,鄉友會也會在台灣各地搶先舉辦小迎新,以茶會的形式,讓「同鄉」新生先互相認識,並由學長姐一一解答各種疑難雜症。開學後,更舉辦一連串迎新活動,貼心的安排,不只迎新也迎心。

  方便大家從南部到台北讀書,高屏會、南友會每學年初都會推出「北上專車」,近來隨著校區擴充,還有到林口及公館校區路線。以高屏地區北上而言,包含保險、來回車費一千元,單程五百元,與自行轉搭客運車資差不多,但省去台北車站到師大轉車的麻煩和車錢,還有熱心學長姐會幫忙搬運行李到宿舍寢室,因此大受好評,不少家長也會陪同子女搭乘,一起北上了解校園和住宿環境。新生之外,南友會也開放舊生搭乘北上專車,讓車上新生從家鄉出發就感受同鄉人的溫暖,將來也願意回饋自己的學弟妹。

  對外地新生來說,來到台北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學會如何搭捷運,不光只是從車站到學校,更能夠利用捷運好好遊遍台北。彰友會從兩年前開始設計「捷運闖關」迎新活動。國文100丁潔表示,新生必須拿著指定照片,猜出圖中地點並搭捷運到指定地點玩遊戲、吃東西,這些指定地點包括士林、景美、西門、公館…等地方,並到當地有名的店家吃喝玩樂,比賽結果不重要,地理100林世鎰說,「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玩得開心。」

  全師大最大的鄉友會是「北友會」,今年新生人數高達956人,儘管沒有中、南部地區新生適應台北環境的困擾,但學長姐們還是準備了一系列迎新活動,包括分家的小迎新、全社團聯合大迎新,還有十個家一起舉行的聯合家聚。北友會長、科技99陳榮慶表示,小迎新通常在師大校園玩大地遊戲,讓新生認識校園;而大迎新則以宿營模式舉行。今年北友大迎新9月21、22日在坪林合歡山莊舉行,共有260位新生參與。

  260人宿營要怎麼籌辦?陳榮慶表示,雖然人數眾多,但各家爸媽們都熱心投入、甚至自付電話費關心新生,只是在租借睡袋要多花一點心力,算是活動過程小小阻力。

  迎新之外,北友會也關心社員們的課業生活,陳榮慶說,北友會在選課前會舉辦選課說明會,教導新生認識選課制度和方式,選課前一晚還會相約一起熬夜唱歌或吃宵夜,並在選課當天上午五時一起計中排隊選課,避免因為家裡電腦的連線速度導致搶不到課。

  以「家」為訴求,各鄉友會要讓新生在迎新之後,就能感受師大人的溫暖。【校園記者陳俐婷、林怡臻、廖苡廷、王瑋臻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有國際學生自遠方來 師大人熱情相迎

圖
國際事務處與國語中心為國際新生舉辦中秋晚會

  、衣、住、行、育、樂、甚至連語言都可能感到陌生,對隻身來台的國際學生而言,初到師大,凡事都很新鮮,但也背負更多未知的恐慌!相較本地同學舉辦的迎新活動,負責國際學生事務的國際事務處、國語中心、僑生先修部及各國際同學會,更要不遺餘力地協助新生生活大小事。

  國際事務處表示,來師大就讀的學位生,來台前都會和學校聯絡,學校就會安排國際接待義工接機,並且幫忙處理住宿、採買日用品、交代生活事項…,讓國際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適應台灣生活。

  生活照顧之外,讓國際學生們更快融入台灣文化環境,國際事務處、國語中心等也會為同學們舉辦迎新晚會。以剛剛開學的秋季班而言,因為適逢中秋節期,國際事務處和國語中心就合辦中秋晚會,讓國際學生吃月餅、戴柚子帽,融入傳統過節文化。9月19日活動當天,還有國際學生的茶道表演、扯鈴表演、國樂表演…和刺激的抽獎活動,讓學生們很快認識傳統文化。國際事務處國際學生事務組長陳純音表示,過去國際事務處和國語中心各自辦理活動,但為了讓無論是短期班或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都能更密切交流,未來學期中也將共同舉辦交流聯誼活動。

  除了學校安排的迎新外,各國際學生同學會也會舉辦小型迎新,讓初來台灣的國際學生備感溫暖。港澳會長、社教100許文輝表示,其實早在新生還沒有到台灣之前,他們就已經在澳門為準師大新生舉行輔導會,提供新生有關台灣及師大的相關資訊,港澳會幹部還會帶領新生一同到台灣,並且協助辦理住宿、註冊…手續,還教導新生如何搭捷運、公車。為了讓新生及同樣來自港澳地區的學長姐更加熟識,也會特別為新生們舉行「迎新宿營」,可惜今年原訂9月27-28日舉辦,因為颱風被迫取消,現在港澳會只好規劃把活動濃縮為一天,延期十月中再辦。雖然還沒參加迎新活動,不過來自澳門的地理101莫子焉表示,從剛到台灣開始,學長姐就提供很多生活的協助,幫助他很快適應台灣的生活,現在生活確實比較方便了。

  林口校區的僑生先修部的學生,雖然都只是一年制先修班,但迎新活動也可不馬虎。僑先部9月11-12日舉辦「新生輔導講習」,除了行政單位業務報告,僑先部學生會也說明學生會組織、介紹一學年舉辦的大小活動。僑先部課外活動組長曾俊傑表示,因為僑先部學生修課年限是一年,學長姊都已經分發到各個大學,所以沒有學長姊帶迎新活動,但新生輔導講習當天,學校還是會邀請已經結業的學長姊回到學校,帶領剛入駐的新生認識校園,介紹在學校的生活起居,分享學習心得。特別的是,因為僑先部新生全部住校,迎新活動中,所有同學都必須參加「緊急宿舍逃生演練」,與其他系所相比,是最不一樣的迎新活動!【校園記者許慧珍、賴玫臻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學生會迎新 讓大家High翻天

圖
迎新演唱會 讓大家high到最高點

  迎所有新生進入校園,展開大學新生活。學生會每年都邀請藝人進入校園,舉辦迎新演唱會,讓所有學生們都能享受強力、熱情尖叫的快感!

  擴大迎新規模,今年學生會特別與鄰近的台科大以及國北教大合作,將在16日舉辦聯合演唱會,邀請包括陳綺貞、梁靜茹、盧廣仲、南拳媽媽...等藝人同台。學生會活動部長、心輔100劉季豪表示,為了打響師大學生會知名度、增加演唱會活動資源和設備等級,學生會從七月份就開始尋找合作學校,八月份起三校積極開會籌備,期待讓所有同學們能夠就近聆聽現在當紅歌手現場演唱,同時有個最High的晚上。

  演唱會陣容堅強,預算也不少,學生會透露,這場活動總共斥資一百萬,現場總共三千張門票由三校平均分配。不過這還不是預備活動最辛苦的地方。三校合辦、加上邀請藝人名單很長,過程必須不斷開會協調,才是最大的挑戰。劉季豪指出,三校互相到對方學校勘查場地,確定將在師大舉辦之後,他就忙著要向體育室提出申請檔期,還要避開校隊練習時間。而決定邀請藝人名單也耗費很大的功夫,由於現在不是藝人宣傳期,許多原來預定邀請的藝人,像是王力宏、阿妹等都無法配合;此外,不同於去年T字型舞台,今年期待讓同學們有更多親近偶像的機會,特別將主舞台設計成X字型,讓左右兩邊的同學都能更近距離接觸藝人。

  相較去年,今年迎新演唱會邀請藝人較多,同學們可以high得更久,但對工作人員來說,場地恢復時間也得拉得更晚,劉季豪不怕辛苦,認為只要同學們開心就值得。預防演唱會中任何意外,學生會也和急救隊合作,在體育館四樓設立急救站,急救隊長、科技99卓立杰表示,急救站除了在第一時間提供緊急處理,必要時也會通知消防隊協助,立杰笑說,急救隊內還有一個玩笑話,如果演唱會太high,現場發生抬人事件,急救站也有擔架服務喔!

  不光舉辦全校性迎新活動,學生會內也積極透過舉辦招生說明會以召募會員。學生會副會長、公領100彭依諄強調,學生會和其他社團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設立權益部門,可以幫同學們反應問題,讓會員可以學習扮演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樑。

  協助學生會內部的新生能夠更快進入狀況,彭依諄表示,今年還提出新生培訓計畫。預定隔週上課一次,會員們輪流學習八個部門的相關知識,並搭配實際與幹部籌備活動,從做中學磨練。依諄說,鼓勵新生們踴躍參與,還訂立上課集點辦法,只要集滿點就可以得到獎勵,激勵會員學習;同時也將聯繫其他學校學生會,促進彼此認識交流。【校園記者社教100賴玫臻報導】


圖
圖

倒數迎大運 跆拳道 敏捷與爆發力的競賽

圖
跆拳道攻擊得分區域

  得中華健兒朱木炎、陳詩欣奪得跆拳金牌,國旗歌響起時的感動嗎?對蘇麗文不認輸的運動精神讚譽有佳嗎?奧運英雄可不是一夕造成的,他們當年也是從大專校院運動會中嶄露頭角,一步步朝向奧運前進。跆拳道是一項講求敏捷性和爆發力的運動。

  跆拳道由韓國起源,2000年才被列為奧運比賽正式項目。不同於柔道和空手道,參賽者需使用雙腳動作攻擊得分。師大跆拳道教練李佳融表示,因為早期女性意識尚未抬頭,其實過去韓國女子組跆拳道比台灣還弱,但現在連回教國家的女性也掀起頭紗,投入跆拳道運動行列,世界各國競爭也愈來愈激烈。

  台灣跆拳道發展和其他運動項目很不同的地方在於,跆拳道項目有很強烈的師徒制。李教練解釋,例如「我的老師是臺師大出身的,那我就到臺師大就讀。」也因為這樣,台灣的跆拳好手多並不會集中在某個特定學校,這也增加了大運會比賽的可看性。

  跆拳道也是一項和主審判斷很有關係的比賽。李教練不諱言,跆拳道的給分方式其實相當主觀,加上國內跆拳道圈相小,以大運會來說,各裁判幾乎大家都認識,很難避嫌,「也只能盡量客觀。」事實上,不光只是國內比賽有公平性爭議,李教練說,這次北京奧運場上,蘇麗文倒地十幾回而沒判出場,也算是主審的法外開恩,「不然這早就犯規,應該被判出場了。」

  過去師大被喻為優秀運動選手的墳墓,但是李教練不以為然,「那是過去還沒有運動競技系的時代,現在跆拳道隊可是有相當縝密的訓練。」每天早上六時到七時練習,下午四時到六時第二次練習,堅持訓練、營養、休息並重,讓選手保持最佳狀態。

  比起其他學校,臺師大跆拳道設備簡陋很多。「我們沒有標準的場地,颱風來,還要選手自己清掃積水」李教練說。儘管如此,今年大運會跆拳道項目,師大跆拳隊仍然抱回3金4銀3銅的成績。今年剛畢業的跆拳選手袁明哲還曾經在大運會重量級比賽三連霸。李教練期待,2009大運會臺師大能有地主優勢,發揮應有的實力,拿下更多獎牌。【校園記者地理98廖苡廷報導】

<跆拳道>
場地:10公尺×10公尺為比賽區,向外延伸2公尺為安全範圍。
裝備:護胸、頭盔、護襠、護手腳、牙套、拳套。
量級區分:依體重分級競賽,選手在賽前一天需過磅,超重者不得參與競賽。

量級
男子組
女子組
鰭量級
54公斤以下
47公斤以下
蠅量級
54公斤 – 58公斤
47公斤 – 51公斤
雛量級
58公斤 – 62公斤
51公斤 – 55公斤
羽量級
62公斤 – 67公斤
55公斤 – 59公斤
輕量級
67公斤 – 72公斤
59公斤 – 63公斤
中乙級
72公斤 – 78公斤
63公斤 – 67公斤
中量級
78公斤 – 84公斤
67公斤 – 72公斤
重量級
84公斤以上
72公斤以上

比賽時間:2分鐘三回合,每回合中間休息1分鐘。
得分:身體護具覆蓋範圍可用拳腳攻擊,鎖骨以上也屬攻擊範圍,但只允許用腳部攻擊。攻擊身軀護具得1分,臉部得2分,如被重擊,經主審讀秒後再加1分(3分)
違規:出界、背逃、倒地、逃避比賽、抓、抱住或推對手、攻擊腰部以下、假裝受傷、以膝蓋撞擊或共及對手、以手攻擊對手的臉、不恰當言語或不恰當的行為…等,給予警告1次,2次警告扣1分。
特殊情況:選手分數先達到12分,或雙方得失分相差7分時,領先者獲勝。平手時採取2分鐘一回合驟死賽,先得分者獲勝。


圖
圖

社團天地 演什麼像什麼 話劇社讓觀眾目不轉睛

圖

  「珠新配」、「華爾特與桃樂斯」、「禿頭女高音」...,集合一群熱愛表演的才子佳人,話劇社要將這些經典戲劇搬上師大舞台。每天勤快排演、挑戰高難度角色、培養絕佳的舞台默契,話劇社每年致力製作精采好戲,要讓觀眾耳目一新。

  一次又一次練習對白、走位...,為了搏得台下掌聲,話劇社成員卯足全力密集排演。話劇社表示,以10月21日由這一屆新任幹部擔綱演出的「期初公演」,為例,為了準備新戲,暑假開始,每天利用中午十二點到兩點午休時間、晚上六點到九點練習,不管是幕前演員或幕後工作,大家都不以為苦。話劇社長人發100吳佩珊說,這次公演改編自經典劇,但確切主題暫時列為最高機密,要觀眾當天走進禮堂來一探究竟。

  為了自我突破,話劇社要求社員們能不斷挑戰高難度劇本與新角色。社長表示,每回籌備新戲之前,會進行「選秀會」,通常建議新手盡量選擇與自己較貼近的角色演出,但累積豐富的演出經驗後,就要挑戰大膽、衝突的角色,像是瘋子、酒家女、老鴇、精神病患...等,成員們融入戲劇的功力一流,務求只要站上舞台,彷彿就是劇中的人物。

  而舞台表演技巧之外,為了製作出專業、精緻的戲劇表演,其他技術能力也很重要,因此話劇社平日社課時間也會安排導演、服裝、化妝、編劇、舞台監督、燈光...等課程。曾任舞台監督的歷史100黃宇弘表示,為了讓演出能呈現完美效果,舞監要控制整個劇組的進度、調配舞台設計、掌控當天演出的狀況...,被社員們公認是最困難的工作。

  為了訓練新生成為優秀的演員,話劇社每年都舉辦新生戲劇比賽,今年新生戲劇安排在12月23日登場,取名「賈斯普雷」,英文諧音「just play」,顧名思義就是要鼓勵喜愛演戲的新生,放開心胸演出一場戲劇。今年參加話劇社的新生科技101許伯煒說,因為同學們都說自己很有演戲天份,也期待藉由戲劇扮演不同角色,因此參加話劇社,希望能學習更多表演技巧。

  從話劇社小舞台開始磨練,過往許多話劇社員的確從此啟發表演才華。話劇社史上,很多學長姐畢業後都報考戲劇相關研究所,進而進入表演藝術領域,話劇社表示,像是曾經出版過《腳色─馬森獨幕劇集》的知名劇作家馬森,就是師大話劇社的學長呢。

  吳社長表示,因為話劇社成員的感情熱絡,表演興趣相投,總能培養出絕佳的舞台默契。自己一開始也不擅長演戲,但經過社團磨練,今天已經能夠站上戲劇舞台獨挑大樑,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更是所有社員們最美的回憶。吳社長預告,除了校內演出之外,下學期也將依例與外校聯合舉辦「轉身戲劇節」,歡迎對戲劇有興趣的人熱情參與。【校園記者大傳碩二唐筱恬報導】

<話劇社>
社辦位置:綜合大樓4樓
聯絡方式:社長 人發100吳佩珊(橘子) 0918007382;orange.304@hotmail.com
社團網站: bbs.ntnu.edu.tw→(C)lass分組討論集→3日光大道→6藝委--9DRAMA
社團活動時間:每週一、三晚上7點.
社團活動地點:正101教室
社團活動內容:
表演例會(肢體.聲音.情緒表現...等等)-每週一
幕後例會(導演.編劇.燈光.音效.舞台.服裝.化妝設計...等)-每週三


圖
圖
圖
學術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10/7
15:00-17:00
林口校區 軍訓教室 國際與僑教學院 東亞系專題演講: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的文化霸權及其建構之基礎 <網站連結>
10/8
10:10-12:00
校本部禮堂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講座】環境倫理 <網站連結>
10/ 8
19:00 - 21:00
校本部禮堂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講座】創業歷程淺談--以美國法拍屋與房地產為例 <網站連結>
藝文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9/30-10/9 圖書館總館一樓大廳 圖書館 教育部「陽光臺灣-攜手相廉」大專校院海報設計比賽得獎作品巡迴展 <網站連結>
10/4-10/12 國父紀念館 (逸仙藝廊、德明藝廊 ) 美術學系 五嶽看山-海峽兩岸研究生五岳文化考察寫生暨作品聯展 <網站連結>
10/2-10/15 圖書館總館一樓大廳 圖書館 金廷修 Eden -- The fourth solo exhibition <網站連結>
9/26-10/26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化創藝產學中心籌備處 「臺灣水彩100年」 邀您一同見證臺灣水彩的輝煌歷史! <網站連結>
9/15- 10/ 31 圖書館 圖書館 圖書館新生之旅 <網站連結>
9/19-11/ 23
10:00-18:00
國立歷史博物館1F 美術學系 朱德群88回顧展 <網站連結>
體育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9 /24-1/7
9:00-18:00
體育館地下室一樓 體適能中心 體育學系 免費體適能檢測又開始囉~~~ <網站連結>
社團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10/6-10/12 學生事務處 課外活動組 鍵入想要瞭解的社團名稱或活動時間,即可知道所有社團事! <網站連結>

更多活動...
圖
圖
新增 刊名(單位) 本期內容
總務處 總務業務報導
國際事務處電子報 5日出刊,國際事務處業務報導。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電子報 每月五日出刊,本期焦點:通識教育教學經驗與理念
圖書館電子報 25日出刊,圖書館服務動態與展覽訊息
進修推廣學院電子報 邁入秋季進修潮,師大進修推廣學院為您打開學習大門
圖 健康中心 按摩小站海報
通識中心電子報 17日出刊,通識講座內容報導
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e報 29日出刊,本期焦點:大學英語文課程多元化之規劃與實踐
英語文教學中心 38期簡章下載
教育政策研究小組 10日出刊,國際教育趨勢與各項教育學術活動總整理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中心動態
圖 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30日出刊,本期焦點:高等教育學生的升學期待與規劃
地理系電子報 5日出刊,地理學術資訊與地理教學資源分享
NTNU Monthly 全校性全英文電子報,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出刊。本期主題:Thank you, teachers!
圖
圖

* 師大各單位發行電子報,欲納入本刊單位電子報列表或原提供電子報路徑更改者,請逕與公關室聯繫;舉辦活動欲刊登活動預告看板者,請與各單位新聞聯絡人洽詢,謝謝。

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