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歡迎訂閱師大週報,只要填寫以下資料並送出,即可每週定期於您的指定信箱中,收到最新一期電子報。訂閱網址:http://ap.itc.ntnu.edu.tw/ePaper/ViewEPaper?action=viewepi&mGuid=20090918162235

如欲訂閱師大校訊(紙本季刊,1、4、7、11月發行),讓您掌握師大校園新聞、研究新知、專題報導,歡迎來信 alumni@ntnu.edu.tw

 
9701(2008-08-11)
師大週報9701期
 
師大首頁 | 過期電子報 | 聯絡我們   
圖

 是嶄新的開始,97學年度正式起跑!展望新的一年,師大又要展現全新的企圖和衝勁。各行政單位與學術單位主管在七月底最後一天交接,我們感謝所有卸任主管過去的付出,也為所有新任主管和續任主管們加油。新學年度第一期的《師大週報》帶領所有師大人一起認識各行政單位、研究中心新任主管與各學院新任院長們,未來就一起努力,共同開創師大新局吧!

 2008奧運正在北京熱鬧進行,這個世界體壇盛會,師大人當然也不會缺席。包括射箭袁叔琪、羽球簡毓瑾、鄭韶婕、游泳聶品潔、還有女壘隊陣中許多隊員和校友...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師大英雄,關注奧運賽事,別忘了為他們加油吶喊一下!除了運動選手,賽會本身行銷、整體視覺設計也都有師大人的貢獻,公關室校園記者團隊都會盡力提供最新鮮的訊息。

圖
圖

雙週新聞 / 080728-080810

圖 師大與國家太空中心簽約建教合作 培育空間資訊人才 (08.07.29)
圖 NTNU and NSPO Rely on Each Other (08.07.29)
圖 97學年度還願助學申請公告 (08.07.30)
圖 97學年度行政學術主管交接 校長勉共創師大新紀元 (08.07.31)
圖 NTNU President Requests for Better Performances from Everybody (08.07.31)
圖 主秘林安邦兼掌公關室 盼整合校內外資源 (08.07.31)
圖 藝術史研究所揭牌 期開創臺灣新歷史 (08.07.31)
圖 賀工業科技教育系三年級學生全國奈米科技競賽獲獎 (08.07.31)
圖 韓國外國語大學中語中文學科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師生學術交流 (08.08.05)
圖 97年暑假全校與連線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公告 (08.08.05)
圖 2008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台灣華語研習團來台培訓 (08.08.05)
圖 文創中心承辦台灣民主百景聯展 呈現藝術家眼中的民主 (08.08.06)
圖 圖書館總館廁所暫停使用公告 (08.08.06)
圖 師大榮獲97年度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 (08.08.07)
圖 <師大人在奧運>北京取經一年 體育系教授程紹同驚訝奧運精神 (08.08.07)
圖 <師大人在奧運>文創中心主任林磐聳 北京奧運視覺設計幕後唯一台灣顧問 (08.08.08)

圖

專題報導 / Feature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從光電研究跨足教務長 洪姮娥盼擺脫師大老店形象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從使用者出發 新任研發長洪榮昭期許提供360度服務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廣開學習道路 師培處長周愚文要培養學生競爭力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以服務為己任 資訊中心主任吳正己盼打造校園中華電信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健康快樂活力 體育室主任謝伸裕要大家與運動為伍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向小叮噹看齊 進修推廣學院院長李通藝要提供最好服務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建立專業社會影響力 教評中心主任甄曉蘭自在面對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不只古典風華 文學院長陳麗桂引領走出開闊新氣象
圖 [新學年新師大專題報導]結合傳統與時尚 藝術學院長林昌德賦予藝術新面貌
圖 [社團天地]以歌聲相繫扶持 合唱團因音樂成長

圖校園活動看板 / 080811-080825

圖全校電子報

圖
圖

專題報導 從光電研究跨足教務長 洪姮娥盼擺脫師大老店形象

圖
教務長洪姮娥要擺脫師大老店形象

  光電所研究室裡,帶領學生研發磁性流體材料、高溫超導體元件的女物理學家,將從光電所長轉戰教務長。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但新任教務長洪姮娥充滿信心,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他期許自己以做學術的衝勁,秉持「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完成課程改革、校務計畫、招生宣傳三項施政重點,帶領臺師大擺脫老店形象。

  新任教務長洪姮娥,出身師大物理系,1982年取得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博士學位,回國後專心致力光電領域研究,2002年創立光電科技研究所,2005年榮獲教育部第四十八屆學術獎...,帶著這些耀人的成績,洪所長將轉換舞台,要帶領師大教務工作邁向高峰。

  從光電研究跨足教務,洪教務長表示,自己是個喜愛挑戰與開創的人,加上擁有創立光電科技所的經驗,讓他自信對教育行政一點兒都不陌生,並會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精神,來解決教務處大大小小的問題。洪教務長說,自己和校長郭義雄同為物理學界出身,和校長是認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也同樣具備要帶領師大轉型的理念,儘管今年應該是教授休假年,但他願意挺身而出,就是希望能為師大盡一己之力。

  七月卅一日交接,八月四日正式上班,他就捲起袖子在辦公室裡忙進忙出,一整天行程滿滿,自嘲「上任第一天就像陀螺一樣在轉」,不過他也發出豪語,要大家拭目以待。洪教務長說,自己曾經教授過「物理科教材教法」,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就是「學生本位」,他認為「教育是一種行銷」,每位學生都是顧客,如何讓課程能受到學生喜愛、更有所收穫,就是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  

  自己在師大唸書、教書,面對師大轉型階段,洪教務長不諱言,「師大長久以來都把老師寵壞了」,因此上任後面對的挑戰,就要改善師大教育內部的人情陋習,以擺脫師大老店形象。洪教務長強調,課程規畫不是在幫老師填補學分,而要站在培養學生未來競爭需求上出發,未來他將跟學務處密切配合,透過評鑑等管道,廣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更喜歡上課、也能學得更紮實,更具競爭力。

  課程之外,洪教務長也要著手擬定「98-102學年校務發展計畫書」。目前計劃將聘請中研院院士或國外大學教育權威,協助建立完善的審議制度,考核課程設計與增設系所相關規定,逐步依照社會需求增設系所。洪教務長舉例,像今年新成立管理研究所,對師大來說,就是符合需求與創新的改革,他強調,產業要解決明天的事情,學術研究則要解決十年後的事,結合學術與產業合作發揮綜效,正是師大未來發展重要的方向。

  有好的課程和發展前景,當然也期待能吸引最優秀的學生加入師大行列,在招生宣導方面,洪教務長期待未來能動員全校資源,包括心輔系規畫邀請高中輔導室老師參加座談會,公關室協助包裝宣傳形象,各系所與學生社團共同加入招生行列等,讓更多人能看見師大的好,進而願意到師大來就讀,這也是洪教務長重要的工作職責之一。

  面對繁雜的教務工作,洪教務長坦承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但相信以自己的衝勁,一定很快就能步上軌道,也期待全校師生共同支持,一起努力讓師大老店新開。【校園記者大傳碩一唐筱恬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從使用者出發 新任研發長洪榮昭期許提供360度服務

圖
研發長洪榮昭期許提供360度服務

  中時候沒有好好唸書,跑去當汽車學徒,不過別人是有樣學樣,他則是有樣沒樣都先自己想,從敲打汽車零件中摸索出問題與解決方式。學會了面對問題的能力,拿來應用面對考試,只花五十天重點準備,就考取嘉義高工,後來還進而一路攻讀到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人力資源發展博士。這位一路自我導向學習的教授,正是新上任的研究發展處長洪榮昭。

  回憶自己的求學經歷,洪研發長對嘉義高工時期教普通化學的謝老師印象深刻,當時這位老師總是叫學生自己溫書複習,遇到問題就要同學互相討論,從一般人的眼光,謝老師似乎什麼都沒教,但洪研發長卻稱讚「他真是一位好老師」,因為透過謝老師的教學方式,讓他從自我思考與團體討論中,培養了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這樣的精神,也帶領他後來能一路學習,更培養創意思考的能力。

  曾擔任國際就業安全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秘書長、中華民國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學會副秘書長、中華創意發展協會秘書長等職,更在台北師院創辦國內第一個「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出身工教系的洪研發長給人的印象是,腦袋中永遠充滿各種創意,更能將構想落實行動,如今也將要將這樣的專業能力應用在研發處工作上。

  洪研發長表示,研發處主要是服務的單位,因此他將以一位「使用者」的角度,提升研發處的服務效率與效能,包括改善網路服務流程、建立審核教師論文人才庫、決定教師評鑑條款優先次序、主動提供重要研究訊息等。除了教師之外,洪研發長更期許研發處能以360度的服務態度來拉高研究品質,也就是無論平行、向上或向下範圍,都是研發處的目標。他進一步解釋,其中平行關係包括各單位與教師,研發處要提供各種訊息服務;向上關係方面,要有效率完成政府或校長的交辦事項;至於向下主要針對學生,像是千里馬專案、大專生申請國科會計畫等都要儘力提供協助。研發長說,為了提升師大研究品質與數量,研發處會妥善扮演輔助與供給研究能量的角色。

  如何提升師大的研究能量?洪研發長舉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所說,儘管大家都知道麥當勞,但麥當勞還是要不斷地打廣告,因為「有提醒才有行動」,研發處也是如此,必須以行銷方式、不斷地發布訊息,鼓勵老師們申請研究,才能降低human error(人為忽略)。此外,洪研發長也將致力和各處室合作,倚靠團隊力量相互扶持。至於研發處內部,洪研發長立志,只要是研發處可以做的事,他一定會以360度的服務態度來執行,同時期許各單位都能共同配合,避免出現模糊的「三不管地帶」。洪研發長以菜根譚「毋任己意而廢人言」、「毋借公論以快私情」,提醒大家不要獨斷獨行,要懂得接納別人的建言,秉公辦事、不可假公而營私利,才是為人處世的根本之策。

  以行銷服務的精神,提升服務品質,強調加值企業化服務的洪研發長,在辦公室掛了一幅匾額「Round Past Vital Future」期許自己,能夠繼往開來,發揮CE0管理者的專業精神,有效執行研發處的業務,更能帶領拼出讓大家驕傲的學術成果。【校園記者社教博三李宜芳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廣開學習道路 師培處長周愚文要培養學生競爭力

圖
師培處長周愚文深知學生需求

  受學生愛戴,和學生都是好朋友,教育系教授周愚文新學年接下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長重任,面對師資培育修課人數縮減,周處長替非教職學生喊出「學習第二專長」的目標,同時期許自我,上任後要努力跟時間賽跑,完成目標。
  
  畢業於師大教育系,大學期間的周處長就很熱心,參與現在學生會的前身-師大學生綜合委員,還擔任會長。周處長回憶,那時候學校像是地方分權,還沒有全校性的代表,於是他開始發起增收會費,並在教師節舉辦大型活動,中美斷交時候,學生發起「一人一旗」募款活動,還被新聞媒體China post採訪報導。
  
  擔任過青少年輔導會長、學生會長,從學生時代就代表學生向學校爭取生活權益,現在自己擔任學校行政主管,也更能了解學生的想法。面對十萬流浪教師趨勢、師資培育人數縮減,周處長了解所有學生心中的擔憂,承諾會積極輔導學生參與教師甄選,也培養非教職學生第二專長能力,在同學們專業主修課程外,積極拓展學習空間。

  由於學校組織精減,新學年開始,周處長必須身兼兩職,師資培育處與就業輔導處長外,同時繼續兼任教學發展中心主任,不過周處長卻以正面的態度看待工作壓力。處長表示,其實師資培育處與教學發展中心的業務密不可分,教學發展中心負責訓練大一、大二學生的基礎實力,等同學到了大三、大四,師資培育處接手培養同學們出社會的競爭實力,這兩個部門連成一條線,所以不以為苦。

  雖然如此,但上任後周處長仍難免「要跟時間賽跑」,周處長解釋,不僅自己時間有限,同學們的大學生涯成長時間也很有限,一定要盡力幫助大家趕快養成足夠的能力。教學卓越計畫培育學生競爭力成果,無法用績效、成績來呈現,因此他期許自己一有想法就要馬上執行,同時幫助幫助老師們能順利教課、輔助學生成長。

  因應師資培育法規定,能夠修習教育學程的人數下降,周處長不僅要協助師資培育生通過教師檢定,更能在教師甄選這關,展現更突出的競爭實力。因此周處長已經計畫要調整相關課程,以更切合教學現場的實務能力,未來也會配合學務處推動服務學習,與國、高中學校接洽,增加大四實習學生「真的上台教」的經驗,並到學校各處室行政實習,提早了解學校生態,在教師甄試中脫穎而出。

  至於全校40%以外的非師培生,周處長則鼓勵同學們發展「第二專長」。他呼籲同學們除了主專長之外,還能透過雙主修、輔系、專業學程培養副專長,加值自我競爭實力。新學年開始,就業輔導組在組織規程上仍屬師培處,但各項服務業務和人員將劃歸公關室,期待透過公關室對外關係與校友連結,輔導同學們更快和職場接軌。

  沒有忘記學生時代為所有學生發聲爭權的熱誠,周愚文處長了解所有同學們的需要,也願意以服務的精神,帶領師培處提供最好的服務。【校園記者大傳碩一唐筱恬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以服務為己任 資訊中心主任吳正己盼打造校園中華電信

圖
資訊中心主任吳正己提供師生最便利資訊生活

  校網路系統、選課成績查詢、行政單位電話、e化教室...,這些無所不在的服務,全是「資訊中心」的管轄範疇。新上任的資訊中心主任吳正己形容,資訊中心好比「校園的中華電信」,透過遍及整個校區的網路,提供全校師生一個最便利的資訊平台。

  因應資訊數位化需求,資訊中心分為行政支援、教學服務、網路系統、數位科技推廣、應用研發等五組,分別掌理校務行政電腦化、教學與研究支援、校園網路系統維護、數位科技推廣服務、數位應用技術研發及相關資訊諮詢服務等事項,也盡力推展各項校園e化實務應用,將課程融入生活與工作中,資訊教育研究所教授、新任資訊中心主任吳正己就是這支專業團隊最重要的領導人。

  美國德州大學電腦科學教育博士,吳主任長年致力資訊科技教學。很多人認為資訊科技都是冷冰冰的,但對吳主任來說,無論是研究或行政,都堅持用踏實的態度,以服務為己任來面對。怎麼樣讓資訊中心成為師大人資訊生活最有利的後盾,就是吳主任努力的目標。

  吳主任舉例,以電話系統來說,為了降低現行行政單位間電話要不斷轉接浪費的人力和時間成本,資訊中心預計明年將師大行政單位的電話全部換成VOIP系統,也就是網路電話,以後只要透過網路通訊,不但完全免費,聯繫也更加方便,而行政單位之後,宿舍電話系統也會跟著改革。
 
  現在學生選課系統、宿舍網路、信箱...等帳號密碼不同,很多人經常忘記或弄混,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吳主任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因為各系統是一步步擴張的,帳號密碼不同不可避免,但未來我們要統一起來,讓同學更方便。」

  系統整合之外,吳主任也希望能增加學生證的功能。現在學生證不僅能當校園各出入口的通行證,出了校門也能結合悠遊卡功能,但吳主任希望未來學生證還可以增加儲值影印費功能,如此一來,申請成績單時候不再需要投硬幣,到圖書館、資訊中心影印列印也會更加便利。

  如果說電腦資訊是吳主任的第一,「網球」則是他的第二興趣。喜歡網球的吳主任過去一星期打兩次網球,「但現在接主任,比較沒時間,只希望未來能持續下去。」吳主任很驕傲,世界網球四大公開賽,現在只差美國公開賽,他可是全部都到現場看過了,「如果未來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
   
    資訊中心的服務隨著科技不斷更新改進,工作也永無止盡,不過吳主任承諾,所有資訊相關問題或服務不周到的地方,師生都可以隨時向資訊中心反應,秉持服務的精神,資訊中心一定會盡力讓校園這片無形的資訊空間盡善盡美。【校園記者地理98廖苡廷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健康快樂活力 體育室主任謝伸裕要大家與運動為伍

圖
體育室主任謝伸裕鼓勵大家一起動

  「是體育系60級的,哈!這樣就透露我的年齡了啦...我今年60歲囉!」爽朗的笑聲和活力,一點兒都看不出年紀,他是體育室主任謝伸裕,也是鼓勵運動的最佳代言人。

  體育室,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全校體育運動相關業務的單位,「我們是負責提供師大人健康、快樂、活力校園的服務部門」,秉持這樣的理念,謝主任馬上洋洋灑灑就列出了一大堆工作重點:除了積極籌備規劃主辦明年大運會,延續前主任卓俊辰的政策,為了提供教職員工和學生更多運動機會,除非上課或代表隊集訓,運動場館要盡量開放,讓所有人隨時隨地都能來運動;「全校運動日」、「繞著地球走」健走活動、各式各樣的瑜珈班、有氧班等運動課程,也都要持續推動,提升校內運動風氣。鼓勵大家熱愛與運動為伍,也期待和運休學院密切合作,讓師生能有更多機會與校內許多全國級、甚至世界級的運動明星近距離接觸,讓運動真正走進大家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可以強健體魄、促進健康,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要的運動處方不見得相同。謝主任強調,師大過往在體適能檢測就很用心,所有大一新生上體育課時候都會進行肌力、柔軟度、速度等測驗,未來當然會繼續加強,透過檢測結果,配合教學卓越計畫,提醒師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配合適當的運動改善。除了體適能檢測之外,也要繼續推動「游泳能力檢測」,鼓勵同學們在學期間踴躍參與並取得證書。

  說到游泳,可是謝主任的強項。早在學生時代,他就曾經擔任YWCA游泳輔導員和教練,再度回到母校,1988-2001年帶領師大游泳隊長達13年,其中1997年更曾經擔任當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隊游泳隊教練。不過在這麼輝煌的經歷背後,其實隱藏有點兒糗的故事。「我高中是練田徑的,上師大以前,其實是不會游泳的」,倚靠一股不服輸的意志,靠著不斷練習,後來參加大專游泳錦標賽還拿到第一名,「甚至游得比一些體育保送生更好呢!」但謝主任隨即補充,「那個時候的游泳水準是沒有現在好啦!如果是現在就不行了啦!」

  游泳之外,身為體育室主任,天天鼓吹所有師生重視運動,謝主任當然也要身體力行。身兼運動科學研究所長,平時在公館校區上課,謝主任最常利用空檔打羽球,僅管隨著公務愈來愈繁忙,漸漸沒有時間打羽球,也會利用機會做做重量訓練,跟上現在最流行的腳踏車休閒風,謝主任假日也經常騎著腳踏車往石碇、淡水、板橋各地跑,「本來今年鐵騎我還要自己帶隊呢!」可惜後來因為國際事務處商請他帶遊學團到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參觀,只能期待明年再環島。

  運動之外,謝主任對於攝影藝術也很有興趣,學校舉辦運動賽事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他拿著相機、蹲在各個角落捕捉精采鏡頭。謝主任透露,其實自己當年到加拿大留學時候,還差點「轉行」,「那個時候我已經考上藝術科技學校,不過後來覺得學費太貴放棄,只好繼續唸體育。」無法忘情對攝影的喜好,現在謝主任只要一有機會就拿起相機,特別喜愛高難度的運動攝影,身兼運動員和攝影師,謝主任很得意,「我知道選手的手腳,什麼時候會到什麼位置」,自然能掌握最動感的瞬間。

  新學年對師大是很重要的一年,尤其明年五月將主辦全國大專運動會,體育室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個時候接下體育室主任一職,謝主任坦承肩頭壓力很重,甚至被人笑「笨蛋」,但一本體育人上了跑道就堅持到底的精神,「既然校長信任我,那我就會努力、盡力來做」,也拜託全校所有師生都能共享盛舉,養成愛運動的習慣與觀念,營造健康活力校園。【公關室羅皓恩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向小叮噹看齊 進修推廣學院院長李通藝要提供最好服務

圖
進修推廣學院院長李通藝:我像小叮噹嗎?

  任進修推廣學院院長李通藝,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地質學博士,專長研究板塊運動、地質學,回國後即到師大地球科學系任教,並接掌校內行政職位,曾任地科系主任、學術發展處長、教務長,以豐富的教學和行政經驗及傑出的專業表現,新學年起接任進修推廣學院院長。

  李院長行政服務資歷豐富,究竟如何帶領行政團隊?李院長表示,以進修推廣學院來說,去年整體表現亮眼、績效良好,「當一個行政團隊像爬山一樣到達高處,應該先稍作休息整隊後,再繼續向上攀升」,因此他接任院長後,將先瞭解行政業務狀況再出發。李院長比喻,進修推廣學院以企業化經營發展,提供各類進修推廣教育,就像是師大的Profit Center(利潤中心),因此他走馬上任第一步,希望能夠先從開源節流出發,並為同事們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期許成為最有效率的行政團隊,並為學校累積豐碩的校務基金。

  推廣教育課程之外,進修推廣學院也承辦許多政府或各單位委託業務,八月初龐雜的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就才剛圓滿落幕,獲得外界廣大迴響。李院長表示,進修推廣學院承辦這些業務,並不只是當成一般行政工作而已,學院內部確實認為保存原住民文化相當重要,因而用心籌辦認證考試,就連接受校園記者專訪都特地換上原住民傳統服裝拍照,認真扮演最佳代言人。

  不只是族語認證最佳代言人,李院長也是小叮噹在師大的代言人,走進院長辦公室,就會發現角落旁的書櫃上,擺滿小叮噹公仔及印有小叮噹圖案的大鬧鐘,連桌上用的杯子、簽字筆也是小叮噹...。

  原來當年從美國回來的李院長,有天看到外甥在看小叮噹漫畫,覺得新奇也跟著一起閱讀,發現身高跟體重一樣的小叮噹,擁有矮矮胖胖可愛的模樣,天真的笑容,還有各式各樣神奇的道具,能實現所有願望,從此就瘋狂愛上小叮噹,而且還影響全家人共同蒐集!不僅家裡日常生活杯子、文具、鬧鐘...全都有小叮噹圖案,擔心隨身攜帶的小叮噹簽字筆沒水,一口氣還要買好幾隻備用。院長透露,有一回同事跟他借筆簽名,發現上面有小叮噹圖案,竟然還嫌棄拒用,讓他印象深刻,不過可一點兒都不影響自己喜歡小叮噹的心呢!

  只要是李院長的學生、同事們都知道李院長是小叮噹的頭號粉絲,大家也會幫忙他蒐集小叮噹。離開教務處的時候,同事們就特地贈送了一隻請專人燒製的小叮噹琉璃。現在這隻小叮噹琉璃就擺在院長室的櫃子上。李院長說,長時間處理公務,休息片刻之餘,轉頭看看櫃上的公仔,每當看到小叮噹的陽光笑臉,就會讓他精神為之一振,繼續奮戰!

  接下進修推廣院長,李院長也期許自己向小叮噹看齊,為學員提供最好的服務、豎立師大優良品牌,開創更多的財務資源,實現年營收兩億,盈餘五千五百萬的願望。【校園記者政治碩一許慧珍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建立專業社會影響力 教評中心主任甄曉蘭自在面對

圖
教評中心主任甄曉蘭要建立專業社會影響力

  歡音樂、藝術,到處旅行、浪漫過生活,面對研究與教學又十分嚴謹,教育系教授甄曉蘭,新學年升任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面對行政工作讓他從此行動受到責任限制,時間被許多瑣碎事務綁住而變得不自由,但她強調,自己仍會以自在的心來面對。

  很多人認為行政和教學研究衝突,不過甄主任表示,行政、研究與教學其實是一體的,正如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目標,透過各級教育資料庫的建置,提升基礎教育與後中等教育的評鑑研究,進而提供政策思考,發展前瞻性理論、方法與工具,來改進評鑑實務,並推動國際合作平台。甄主任說,在這個教育反饋的過程中,他會延續前中心主任彭森明的執行理念,善盡本分與職責,扮演好「管家」的角色,以教育資料庫為基礎,推動評鑑研究,提供相關政策與建言。

  甄主任強調,所謂基礎教育研究,並不是為了政策背書,而必須產生價值,並建立社會影響力。教評中心的工作,是組織不同的研究團隊,結合各種學術專長人才,並且與各單位合作,串連起大學與各學校的伙伴關係。甄主任坦承,從過去的工作經驗,最困難就是行政協調,必須轉換不同的語言溝通,並拉近彼此的期望落差,但是甄主任不因此受挫,他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自我實現的特質,只要從中發現各自的長處,結合其研究興趣與研究關懷,適當安排與分配,一定能喚起其使命感。

  儘管教學和研究仍舊是甄主任的最愛,但甄主任也同意,行政服務的影響層面更大,透過思考眾人之事,發掘大家需要什麼並建立共識,也是一種教育實踐。面對新的重任,甄主任有信心,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而是和一群教育伙伴共同努力,遇到問題也能互相請教。謙稱自己可能只是教評中心的過客,但願意以累積的研究認知、過往經驗與深度思維擔負團隊領導角色,並展現個人生命價值。【校園記者社教博三李宜芳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不只古典風華 文學院長陳麗桂引領走出開闊新氣象

圖
文學院長陳麗桂帶領文學院展新氣象

  「動大家一起『想』,一起『動』」,這是文學院新任院長陳麗桂的期許,希望文學院有更開闊的新氣象。

  陳院長對師大感情深厚,從讀大學至今,已在師大四十年。師大國文系第一名畢業之後,留校擔任助教,也持續進修,在師大國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博士學位,一路從講師、副教授到教授。教學研究之外,陳麗桂教授也曾擔任校務代表、國文系主任、實習輔導處長,對各系院狀況都清楚了解。從學術單位到行政單位服務,如今再回到學術單位,院長笑說自己是「舉目皆親」,除了感謝,也很高興一路走來,與各單位培養良好感情。
   
  「行政是骨架,學術是血肉,學生是細胞。」陳院長以人體構造比喻學校架構,強調學生是主體,並藉由行政與學術的完善溝通協調,才能促使學校更進步。新學期他將召集文學院各系所及人文中心,了解各單位需求,共同協商解決方案,並了解學校資源狀況,以協助各系所發展,因為「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文學院向來給人比較傳統古典的感覺,不過陳院長可不這麼認為,要跟上現代化的腳步,陳院長說,文學院將會向其他學院學習長處。除了可與國際僑教學院裡性質較相近的科系合作,文學院傳統慶典「人文季」,也可以向運休、藝術學院取經,以增強文學院的凝聚力,他也計畫與理學院、科技學院發展人文與科技結合,當然文學院內各科系,也有許多學術上整合的機會,讓大家看到不同風貌的文學院。

  重視學術行政單位的連結之外,像媽媽一樣親切的陳院長,也非常關心學生,肯定學生社團發展。他說,過去師大許多藝文社團享有相當高的名聲,勉勵相關社團必須知己知彼,才能更上一層樓。

  此外,陳院長也期勉文學院的同學們,文學院各科系多屬基礎學科,「就像三餐一樣重要!」因此,未來出路是很廣闊的。展望未來出路,文學院不僅仍要鞏固教職優勢,教職以外的就業市場,更要積極開拓。陳院長指出,以往文學院學生較安靜沉穩,但也容易傾向怠惰,他希望學生們,「主動找機會,不要等著機會來找你!」

  從師大學生一路到院長,陳院長累積豐富的人脈與資源,歡慶接任新職,國文系退休教授邱燮友更致贈親筆題詩字畫,期勉才德兼備的陳麗桂院長,能夠帶領文學院更進步,展現更不一樣的新氣象。【校園記者國文98周盈君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結合傳統與時尚 藝術學院長林昌德賦予藝術新面貌

圖
藝術學院長林昌德要賦予藝術新風貌

  墨服裝走秀、汽車板金DIY...等,對新上任的藝術學院院長林昌德來說,水墨畫並不只是掛在牆上的藝術品。打破一般人對水墨畫黑白灰的刻板印象,林院長將他的水墨專長結合繽紛色彩,並嘗試將作品實踐在食衣住行中。「傳統與時尚結合,是未來的趨勢!」
   
  從小在嘉義鄉下出生的林院長,經常接觸大自然,加上父母都是裁縫師,耳濡目染下激發他的藝術細胞,小學時候又遇到一位重視美育的老師,「他帶領我們將學校的垃圾場改造成花圃,看著親手栽種的花朵綻放、凋謝讓我感觸良多。」

  國小畢業後,林院長進入被譽為藝術搖籃的東石中學美術班,並接觸到影響他最深的藝術大師吳梅嶺老師。林院長說,一直到現在,他還遵循吳老師「靜者恆靜」的養身之道,「老師每天修剪花草,以勞動代替運動,並且靠繪畫來修生養性,一直活到一百零七歲。」
   
  接任藝術學院院長,林院長很清楚學校正面臨轉型挑戰。美術系過去被認為是「教育龍頭」、「藝術龍頭」,這些年卻因為台藝大、北藝大...等藝術大學衝擊,漸漸失去龍頭地位,如何強化師大藝術專長,從「培育師資」轉型成「藝術行銷與管理」,正是林院長當前的課題。

  對此,林院長訂定了三方面努力方向:課程、學術地位和藝術下鄉。課程方面必須從過去因應老師專長設計課程,轉型為培養藝術家應有素質的課程;學術方面要多舉行學術研討會,並且與各國藝術交流,以提升學術地位。另外也要以行銷的觀念,帶領師大學生能夠推動藝術下鄉,並吸引自己高中母校的一流人才。

  林院長提醒,讀師大已經沒有老師的鐵飯碗了,所以希望學生能多朝向藝術行銷、管理方面發展,他舉例,就拿裱畫來說,臺灣的裱畫工藝其實很粗糙,「因為裱畫師傅都不是藝術出身」,如果學生願意朝裱畫或是古畫修復發展,應該能有一片天空。

  藝術學院每年舉辦藝術節,總是全校盛事之一,配合最近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林院長也提出明年師大藝術節新構思,計畫規劃讓墨彩風華再現的活動,將水墨畫結合服裝走秀,「既傳統又時尚」,或者結合汽車鈑金技術,讓藝術能在街上走出個性化的生活色彩...。滿腦子創意的林院長,期待要讓大家看到更不一樣的藝術節,也一起體會藝術與生活之美。

  強調藝術與人文教育並重,培養出藝術知識份子,這是師大藝術學院的宗旨,也是林院長和全體藝術學院師生未來努力的目標。【校園記者地理98廖苡廷報導】


圖
圖

社團天地 以歌聲相繫扶持 合唱團因音樂成長

圖
合唱團辛勤練習就是為了舞台上最佳呈現

  「裡是一群人單純為了和聲努力的地方,是能夠讓人感受到以歌聲互相扶持並增添彼此勇氣的地方,是能夠學習待人處事方法的地方,是煩躁時能夠輕易提供平靜的地方。」師大合唱團長鍾佩真感性道出他對合唱團的熱愛,也是他持續為合唱團付出心力的原因。

  師大合唱團成立於民國49年,前身為音樂系同學籌組的「師大心韻合唱團」,民國55年後,除了指揮、伴奏多為音樂系同學擔任外,團員及幹部都由各系同學組成。民國60年正式改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唱團」,團員須經試音合格才能入團。

  合唱團不僅歷史悠久,更是校內外各項比賽常勝軍。歷屆參加「大專院校愛國暨藝術歌曲比賽」、「台灣區音樂比賽大專組」等,都獲得很好的成績,今年參加全國音樂比賽大專團體混聲組,也榮獲優等第二名;歌聲之外,合唱團的行政運作也很優秀,不僅在校內社團評鑑經常獲得績優,還曾代表師大參加全國大專社團評鑑,抱回績優第一名。
 
  這麼傲人的成績當然不是白白得來!每個星期二、五晚上七時到十時,所有合唱團員要一起做操、練習發聲;之後各聲部長要各自帶開,練習當天要唱的曲目,確保大團練唱時,每位團員都能跟上進度,使各聲部合而為一,再由老師指導、加以修飾,達到演出水準。
 
  每個星期練習之外,即使放寒假也沒得休息。為了預備下學期初的全國音樂比賽,以今年來說,合唱團就在陽明山上舉辦寒期訓練營,不僅要練歌,還加入肢體開發、歌曲發想及合唱劇場介紹等課程。紮實的訓練,果然讓大夥兒在比賽中拿回好成績。

  長時間的練習,目標就是站上舞台有最好的展現。合唱團每年上、下學期末各舉辦一次公演,像去年上學期「C.S.I 合唱現場」,結合聖誕節氛圍與多元的宗教、世界各國、台語、客語等曲目,帶給觀眾一個充滿歡笑的獨特夜晚。下學期「漸強 Cresc.」除了大團曲目外, 97級畢業學長姐還帶來「懷念97」告別演出,展現合唱團的向心力和小組演唱實力。

  不光只在校內演出,暑期巡迴演唱是每年合唱團盛大的傳統活動,光是籌備整個活動流程加上出隊前的集訓長達兩週。台北國家音樂演奏廳之外,下鄉巡迴義演,更讓團員們不只體會各地的風土民情,也學習到付出心力,關心弱勢團體的重要性。

  從小就參加合唱團的佩真表示,參加合唱團,不僅能滿足自己喜歡唱歌樂趣,跟大家一起唱歌,更是快樂。儘管籌備活動常遭遇許多困難,但想到能一起專心演出,落幕能和大家快樂拍照,並相偕吃慶功宴...,多麼美好!佩真說,師大合唱團是重視個人與群體的家庭,團員因為音樂相繫而交流,也因為音樂而成長,邀請所有愛唱歌的師大人一起加入吧。【校園記者社教100賴玫臻報導】

<合唱團>
社辦位置:綜合大樓三樓電梯出來向左轉,學生會旁第一間社團辦公室即是。
聯絡方式: 英語99 鍾佩真 0932141199; nwagie@hotmail.com
社團網站: http://www.ntnu.edu.tw/chorus/hinews.asp
社團活動時間:星期二、五18:50~22:00 p.m.
社團活動地點:(二)綜301、302;(五)綜307、305
社團活動內容:18:50~19:10集合、做操
       19:10~19:30發聲
       19:30~20:30分部
       20:30~22:00大團


圖
圖
圖
學術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8/13 校本部教育大樓四樓 資訊中心 暑期資訊素養系列課程~Excel 2007應用 <網站連結>
8/15
14:00-16:00
校本部教育大樓九樓 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專題演講系列: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推動策略與相關議題-美國經驗之分享

<網站連結>
8/20 校本部教育大樓四樓 資訊中心 暑期資訊素養系列課程~PowerPoint 2007應用 <網站連結>
8/20
13:10-17:0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研大樓901教室 創新育成中心 創業大師講座-企業管理的必備能力:SMART有效目標管理 <網站連結>
8/21
9:00-16:00
教育學院大樓 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測驗編製的理論與實務---古典測驗理論vs試題反應理論 <網站連結>

更多活動...
圖
圖
新增 刊名(單位) 本期內容
總務處 總務業務報導
圖 國際事務處電子報 5日出刊,國際事務處業務報導。
圖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電子報 每月五日出刊,本期焦點:創意灑滿街,創新不停歇,創業成顯學
圖 圖書館電子報 10日出刊,圖書館服務動態與展覽訊息
資訊中心 各項資訊課程報名資訊
進修推廣學院電子報 Fangcalay原住民族語生生不息
健康中心 推廣健走海報
通識中心電子報 17日出刊,通識講座內容報導
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e報 29日出刊,本期焦點:大學英語文課程多元化之規劃與實踐
英語文教學中心 37期簡章下載
教育政策研究小組 10日出刊,國際教育趨勢與各項教育學術活動總整理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中心動態
圖 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31日出刊,本期焦點:高等教育學生的國際經驗
地理系電子報 5日出刊,地理學術資訊與地理教學資源分享
NTNU Monthly 全校性全英文電子報,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出刊。本期主題:Summer Camps in NTNU
圖
圖

* 師大各單位發行電子報,欲納入本刊單位電子報列表或原提供電子報路徑更改者,請逕與公關室聯繫;舉辦活動欲刊登活動預告看板者,請與各單位新聞聯絡人洽詢,謝謝。

*新學年度,師大公關室「校園記者」(中、英文組)召募新血!詳情請洽公關室(02)23625101#8677或隨時注意師大新聞網站最新訊息。

圖
 
上一筆
下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