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歡迎訂閱師大週報,只要填寫以下資料並送出,即可每週定期於您的指定信箱中,收到最新一期電子報。訂閱網址:http://ap.itc.ntnu.edu.tw/ePaper/ViewEPaper?action=viewepi&mGuid=20090918162235

如欲訂閱師大校訊(紙本季刊,1、4、7、11月發行),讓您掌握師大校園新聞、研究新知、專題報導,歡迎來信 alumni@ntnu.edu.tw

 
9637(2008-06-09)
師大週報9637期
 
師大首頁 | 過期電子報 | 聯絡我們   
圖

 入六月,97級畢業同學很快就要離開師大校園、邁向人生另一個新階段。回顧同學們大學四年生活,身體健康有沒有什麼變化呢?健康中心日前完成大四畢業同學們健康檢測報告,畢業前夕,檢視同學們四年所學同時,也讓我們一起來關心更重要的身心健康問題。

 在校同學們已經陸續進入期末熱季,無論準備考試或趕交報告,《師大週報》也提醒大家,提早妥善規劃時間、用功之餘也要適當休息,有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有最好的表現喔!

圖
圖

一週新聞 / 080602-080608

圖 <62校慶>師大62歲生日 西瓜節不只吃西瓜 (08.06.03)
圖 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臺師大全面推動 (08.06.03)
圖 性別平權創作展 趣味看兩性 (08.06.03)
圖 宣導性別平等 師大主管下廚讓西瓜節更具意義 (08.06.03)
圖 援助川震災民 愛心不落人後 師大學生捐款兩萬多元 (08.06.03)
圖 NTNU Vice Presidents Show How Women and Men Can Work Together in the Kitchen (08.06.03)
圖 Hits Guaranteed Lyric Writer Shares His Secrets (08.06.03)
圖 創造力高峰會議 活化台灣藝術教育 (08.06.04)
圖 花精改善失眠 衛教系好眠講座教你睡好覺 (08.06.04)
圖 世界大學跆拳道錦標賽-台師大大放光采 (08.06.04)
圖 <62校慶>李行導演返母校 自嘲不是乖乖牌 (08.06.05)
圖 <62校慶>傑出校友李行導演回娘家 (08.06.05)
圖 <62校慶>校慶晚會創意滿點 英語歌仔戲抱首獎 (08.06.05)
圖 企業界最愛的國立大學 台師大名列其中 (08.06.05)
圖 96學年度第2學期優質通識課程甄選開始 (08.06.05)
圖 <62校慶>師大62歲生日 歡樂滿校園 (08.06.05)
圖 <62nd Anniversary>Outdoor Cinema Presents "The Holiday" (08.06.05)
圖 <62nd Anniversary>Different Watermelons for Different Subjects (08.06.05)
圖 Alumnus to Help Elevate NTNU by Offering Helicopter-Related Courses and Co-ops (08.06.05)
圖 <62校慶>62週年校慶 校長誓言帶領走出新氣象 (08.06.05)
圖 2008陝西師範大學學術交流夏令營接受報名中 (08.06.06)
圖 珍重再見 國際學生歡送畢業生 (08.06.06)
圖 圖書館總館 廁所修繕 6.28-7.2 及 8.2-8.6 閉館 (08.06.06)
圖 吉他社搖滾西瓜音樂祭 多元風格秀自信 (08.06.07)

圖

專題報導 / Feature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師大學生健康體檢報告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情緒鬱卒 交友、學業問題多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均衡飲食 吃出健康與活力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心情不好 吃喝玩樂找人談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維持健康 專家建議從均衡三餐開始

圖 [健康體檢專題報導]
  情緒不佳?專家提醒:記得求援

圖 [師大校友]許樹淵 一輩子和師大體育畫上等號
圖 [師大校友]困境求生 游勝雄感念師大歲月
圖 [社團天地]國樂社 致力推廣國樂之美

圖校園活動看板 / 080609-080615

圖全校電子報

圖
圖

專題報導 師大學生健康體檢報告

圖
健康中心以定期健康檢查為師大人健康把關
(照片:健康中心提供)

  四的同學們就快要畢業了,就讀師大四年,健康情形有沒有什麼變化呢?

  根據健康中心日前針對97級畢業前與入學時健康體檢報告,「聽力障礙」明顯改善,原本13%大一新生聽力不良,但到了畢業前夕,已經降低到4%左右,不過健康中心護理師林若文推測可能與人為操作有關,因為耳機沒戴好、隔著頭髮戴耳機、甚至不清楚施測規定,都會影響測驗結果。大一同學由於是第一次接受測驗,不太熟悉測驗方式,到了大四較了解作答模式,聽力測驗結果大幅提升。

  聽力之外,「缺牙」和「齲齒」方面也改善不少。林護理師說,多數被檢測缺牙的同學多會主動矯正,齲齒也會到診所或醫院補牙,健康中心牙科門診亦提供洗牙及齲齒矯治服務,因此齲齒治療情形良好,不過牙齦炎的比例卻明顯上升,林護理師提醒,現在學生喜愛吃甜食或碳酸飲料,必須要特別注重口腔清潔,特別每次飯後應該都要刷牙。

  一般來說,相隔四年,整體師大同學健康狀況並無太大變化,但林護理師提醒注意「膽固醇」問題,檢查發現,由於同學們長期攝取肉、蛋與海鮮類,易造成膽固醇指數攀升甚至過高現象。林護理師強調,膽固醇過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大學生雖然年輕,也須注意飲食習慣,不能不忌口,此外喝酒也會影響肝臟功能,不能過量攝取,加上很多人多有熬夜習慣,四年下來,對肝臟健康可能造成影響。林護理師表示,雖然大部分學生畢業前檢測肝功能並無呈現太大變化,但熬夜就可能造成肝指數上升,建議盡量在晚上十一時前就寢,對身體會比較好。

  健康中心強調,中心一直都提供「健康之旅」免費導覽服務,歡迎同學多多參加,不要到了生病才找醫師,瞭解健康中心資源、妥善利用,就能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校園記者蕭郁琦、林怡臻報導】

師大97級學生入學與畢業時健康不良比例比較
健康不良情形
入學
畢業
視力不良
93.8%
94.5%
齲齒
22.9%
6.8%
聽力障礙
13.6%
4.5%
阻生牙(智齒)
22.1%
31%
牙結石
15.1%
9.6%
缺牙
27.6%
4.6%
血壓異常
14.5%
17.4%
牙齦炎
5.7%
14.3%
辨色力異常(色盲)*
2.4%
2.4%
香港腳
0.9%
0.4%
心臟異常
0.4%
0.4%
*辨色力項目大四未施測。
整理製表:蕭郁琦

圖
圖

專題報導 情緒鬱卒 交友、學業問題多

圖
學生輔導中心團體晤談可以幫助同學面對問題
(照片:學生輔導中心提供)

  有進入師大的大一新生,入學時都必須填寫一份「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透過測驗瞭解同學們在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困擾,包含生活、時間管理、生涯、學習、家庭、人際、感情、情緒、精神及生理等十項調查,進而提供學校師長輔導參考。

  根據健康中心統計,師大同學們最大的適應困擾以情緒、交友與學業問題比例最高。身心科醫師許正典表示,交友與學業都是引發情緒困擾的原因。健康中心實習諮商心理師程秋楨分析,雖然因為採計總分而無法確切統計師大學生於哪幾項的困擾程度較高,但總的來說,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往往對新環境與學校課程較不熟悉,以生活適應、學習、人際方面的困擾居多,大四畢業生則較擔心未來生涯發展問題。

  藉由「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健康中心可深入瞭解大一與大四學生的心理狀況,再將全校困擾指數最高前5%學生,列為優先關懷族群。程秋楨表示,健康中心通常會以電話主動聯絡這些同學,瞭解各自的生活情況,並詢問是否需要諮商協助,再由健康中心安排諮商,即使同學們表明自己不需協助,健康中心也會叮嚀,有困擾時可到健康中心或學輔中心尋求諮商資源。至於因情緒困擾而出現自傷或自殺傾向的學生,健康中心更以積極態度定期關懷。

  程秋楨表示,雖然各種心理困擾的引發原因與解決方式因人而異,但最基本的預防及處理模式,就是無論面臨何種問題都不要悶在心裡,盡可能尋求各種資源,不管是網路資料、書本知識,或者詢問朋友或諮商師,都是可以運用的外在資源。此外,同學們也必須堅持「不管如何,一定會有希望」的信念,幫助自己處理問題。程秋楨鼓勵同學們,進入健康中心諮商,並不代表自己是有問題的怪人,藉由諮商,可以更進一步瞭解自我,透過與諮商師談話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她也建議大二與大三學生,可以依照需求登記「班級或個別測驗」填寫測驗量表,健康中心將由專人進行解說,讓同學們隨時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隨時和自己的情緒當好朋友。【校園記者蕭郁琦、李宜芳報導】

96學年度接受心理輔導個案主要問題統計
1
情緒問題(易怒、多愁…)
18.64%
2
交友問題
16.94%
3
學業問題
12.92%
4
精神官能症
11.44%
5
家庭問題
7.83%
6
戀愛問題
6.77%
7
生涯問題
6.14%
8
心身性反應(身心症)
4.87%
9
婚姻問題
3.81%
10
精神病
2.11%
11
性格問題
1.48%
12
健康問題
0.42%
13
其他(以上皆非)
6.56%
整理製表:蕭郁琦

圖
圖

專題報導 均衡飲食 吃出健康與活力

圖
均衡飲食維持健康活力

  家都知道,飲食要注重均衡營養,才能吃出健康,師大同學們平常都怎麼吃呢?

  地理100李俐潔坦承,自己平常並沒有很好的飲食習慣,早餐都很晚吃,比較可取的是,因為喉嚨不好,所以會避免吃油炸類食物,以免引發燥熱、容易感冒,也因為覺得太多油不太健康,因此冬天時多選擇關東煮,同時攝取蔬菜。

  三餐都選擇在學七餐廳解決的東亞100李宜貞每天一定會吃早餐,平常三餐也會注意營養,偶爾才選擇一般小吃。但宜貞也不諱言,自己是個非常挑食的人,包括仙草、青椒、茄子等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就不會勉強自己吃。

  地理100羅郁淳則是「想吃就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有特別固定的飲食偏好或習慣。曾經只喝一杯波霸奶茶當午餐,有時夜晚臨時起意,也會和室友一起去夜市吃宵夜。有一次半夜十二點多,突然覺得想吃東西,還衝出去夜市吃麵線,趕在門禁前回來。

  社教97施培緻以前喜歡吃辣的食物,不過到了大四愈吃愈清淡,他說,「大一和大四對吃的想法真的很不同。」

  不同於住宿生,地理97何榆住在家中,常常可吃到青菜與水果,中午則最常到文薈廳解決,此外,綜合大樓麵包店和便利商店,也是她經常光顧的地方。同樣住在家裡,地理99游佳穎不僅三餐必吃,每天早餐還一定在家裡吃,家人每天都為他準備不一樣的早餐,非常健康。

  國文97卓純華也住在家中,平時家人會為他準備水果,自己也會注意多吃青菜。也是住在家裡的社教100吳欣晏,早晚餐都由媽媽親自準備,中午則多在文薈廳或7-11打發,他檢視自己平常很少吃零食,也沒有吃宵夜的習慣,大概十二點左右就寢,「每次都是躺在床上才覺得餓,但也懶得爬起來,就打消念頭。」

  體育100陳憶萱喜歡吃蔬果類食物,每天都會吃水果,用餐時也一定會先選擇蔬菜,偶爾才吃肉類。他抱怨師大學生餐廳提供的餐點,菜色樣式偏少,學生選擇性不高,建議能多些變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化學97林少軒也認為,學生地餐提供的肉類品質不佳,肥肉太多了。

  體育97李士正很重視健康,很少吃不健康又吃不飽的速食產品,並維持固定的運動和重訓習慣。地理100李俐潔,因為經常熬夜、身體狀況不太好,後來經過醫生建議,他加入國標社、運動量增大,體力也逐漸改善。【校園記者賴玫臻、周盈君、張雅玲、毛俞婷、李宜芳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心情不好 吃喝玩樂找人談

圖
透過運動可以排遣壓力(照片:健康中心提供)

  情不好嗎?心情不好的時候要怎麼辦呢?

  東亞100李宜貞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朋友聊聊天,很快就雨過天晴。地理100羅郁淳則告訴自己,「凡事不要想得太複雜或負面,日子就好過啦!」難免情緒低落,她會選擇出去玩玩,即使時間不許可,也會出門繞一繞,他的學姊、地理99游佳穎也一樣,如果心情煩悶,就喜歡出去走走,尤其是有樹的地方,就能讓他開心起來。

  英語100陳奇聰表示,英語系課業雖然繁重,不過只要好好管理時間,還是可以調適。平時他參加系學會、鄉友會擴展人際圈,心情不好時,會搭公車在台北市遊蕩、到處逛書店抒發情緒。

  社教97施培緻回顧大四這一年,生活以課業與人生出路為主,大多時候都在唸書,不太參與活動,也不像過去花那麼多時間上網,遇到課業煩心,她會找朋友討論、詢問意見或抒發情緒。施培緻說,遇到情況或想法一樣的人,心理會覺得有人陪著,「一起辛苦,就繼續走下去。」

  地理100李俐潔下學年即將擔任國標社副社長,生性樂觀的他,很少有低潮期。俐潔說,吃東西、聽音樂、寫東西及聊天,都是他心情不好時的抒發方法,認為自己或許是因為把不想面對的事情都拋到腦後,才能很快就遺忘不愉快的感覺。

  地理97陳怡靜則經常以「哭」排遣壓力,她聽說哭可以把毒素都排掉、常哭的人會比較長壽,每次遇到壓力,只要哭一哭、想到自己會比較長壽,就會開心一點。

  身為游泳選手,體育100陳憶萱表示,運動是他抒發壓力和煩惱的管道,只要遇到課業、家庭或時間分配困擾時,她就會到游泳池畔泡個水、游個泳,好好思索下一步該怎麼做,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則會尋求信任學長姐的協助。

  體育97李士正最大的困擾是健康問題,身為體育系學生,經常要面對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只能常常提醒自己注重身體保養。體育系的課業壓力也不小,還好自己推甄考上師大體育系碩士班,現在課業困擾減輕許多。和憶萱一樣,士正遭遇課業、人際相處問題時候,也會靠運動抒發情緒,此外,熬夜、打電動、聽音樂、上網、看電影、騎車出遊等,也能一解心中的鬱悶。【校園記者賴玫臻、周盈君、張雅玲、陳俐婷、毛俞婷、王瑋臻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維持健康 專家建議從均衡三餐開始

圖
人發便當兼顧美味與營養

  以食為天,怎麼樣才能吃得好又吃得健康,已成為現代人最注重的課題。人發系教授劉元安提醒,現在學生「外食族」不少,三餐多半都是自己打理,飲食方面一定要特別注意。劉教授說,有些食物看起來相當誘人、美味可口,但在漂亮外表下通常含有高度熱量,剛炸好、香噴噴的大雞排令人垂涎三尺,但一塊動輒七、八百大卡,長期吃下來不僅累積脂肪,也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建議大家平常盡量少吃油炸物,改吃滷製品,推薦文薈廳的滷雞腿就很不錯。

  很多人吃自助餐時,喜歡在飯上面淋上菜汁,不過劉教授提醒,菜汁通常含有大量的油,建議少拿,直接吃燴飯會比較恰當,但他也強調,勾欠類食物、花生堅果類、巧克力等甜食,因為熱量驚人,都不宜太常攝取。長期食用高糖、高鹽、高味精,也會造成腎臟代謝負擔,吃慣重口味的同學,不妨慢慢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少油、少炸、少鹽才能健康又均衡。

  健康飲食除了「降低油脂」外,還要「提高纖維」。劉教授呼籲,蔬菜水果每日三餐不可少,而且還以「新鮮」蔬果為佳。劉教授說,買現成切好的水果可能很方便,但衛生問題堪憂,且切好水果長久放在外面與空氣接觸,也可能造成腸胃炎等疾病。此外,有些同學喜歡以果汁代替水果,但劉教授說,市面上果汁大多以濃縮為主,且水果中有些部位的酵素,像是鳳梨中間的心等,就是果汁所沒有的,他建議同學們不妨與三五好友相約,一同買水果分享,增進感情也讓健康加分!

  除了少吃油炸、多吃蔬果等大原則外,劉教授也呼籲大家要多關心自己每天吃的食物內容,切記「I am what I eat」。劉教授提醒,坊間許多飲食管理書籍僅能提供常識,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制與實踐,鼓勵大家可以多利用學校健康中心諮詢飲食健康資訊。

  飲食健康之外,其他生活作息調整,也是能否擁有健康生命的重要關鍵。健康中心提醒,要擁有強健體魄,首要之務就是「規律作息」,每天至少睡足八小時,加上適度運動,並且遵循「一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每次心跳至少130下」的「三三三原則」,有好的身體,才能面對生活中各樣的挑戰。

  至於疾病預防方面,健康中心護理師林若文提醒,平常多喝開水、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都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飛沫傳染疾病的好方法;此外,天氣愈來愈熱,同學們也要格外注意在外飲食衛生,夏天腸胃炎患者比例往往比較高,飲食環境及自身清潔都得格外謹慎。【校園記者國文98林怡臻報導】


圖
圖

專題報導 情緒不佳?專家提醒:記得求援

圖
情緒困擾可以請求學輔中心專業諮詢協助
(照片:學生輔導中心提供)

  學生活每天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每一個人難免都有情緒不佳的時候,要怎麼樣才能安然度過每一次壓力期?健康中心身心科駐診醫師許正典提醒師大人,遇到問題,要學習尋找支持的力量,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諮詢,才能有效管理情緒。

  許醫師比較自己在師大看診八年的經驗,以前碰到的個案情節都比較嚴重,以罹患精神病者為多,慶幸現在的求診個案都輕微許多,而且都能提早求助。他觀察,師大學生的困擾主要以情緒症狀最多,包括交友、學業問題都會引發情緒不穩定狀況;其次是睡眠困擾,像失眠、嗜睡等症狀;再來則是大一新生與即將畢業的大四生最容易遇到的生活適應困擾。
  
  在交友方面,許醫師表示,「感情」與「人際關係」這兩門人生功課,學校課堂雖然沒有正式授課,卻是很重要的必修課,太多人因為過於執著或者沒辦法放下,造成情緒困擾。尤其是上大學後,同儕間的緊密度與相處時間都比較長,在親疏遠近與尺度的拿捏方面更顯重要。許醫師提醒,尤其許多情侶在進入更深層的親密關係前,只是憑著感覺行事,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也沒有考量到即將發生的量變或質變,只憑強烈的佔有性,或渴望轟轟烈烈愛情的期待,就很有可能造成玉石俱焚、兩敗俱傷。

  面對許多因為感情困擾而前往就診的學生,許醫師總會提醒他們,不要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畢竟人生還有很多夢想值得追求,要拓展不同視野。許醫師建議,在關係聯繫或情感經營上,除了感覺,還要學習包容、尊重與責任,雙方也能健康自信地成長。心輔系副教授陳秀蓉也鼓勵同學,可以多修「人際關係」或「壓力管理」等通識課程,不僅能幫助了解自我,也可以學習處理事情之道。

  至於睡眠困擾方面,許醫生發現,愈來愈多大學生事務紛雜,作息日夜顛倒,導致睡眠品質不佳,也有些人週一到週五都是淺眠或失眠,週末假日卻睡到起不來。許醫師強調,生理現象與心理情緒相互影響,睡眠要好,情緒才會好,學習效果也佳,建議大家每日睡眠至少六到七小時,午睡則不要超過半小時,定時定量,建立好的睡眠習慣。

  心輔系副教授陳秀蓉也提醒,適度休息維持體力,才能減少負面情緒纏身。陳副教授強調,「做自己的主人」很重要,因為負面情緒多半隨著壓力而來,在接下責任事務前,必須考慮自己是否能承受,並規劃時間管理,唯有體力、腦力、心力都充足時,才能保持健康狀態。

  很多同學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朋友抒發,許醫師肯定,多和不同的人聊聊,聽聽不一樣的觀點與角度,確實有助於建立自我意識。此外,他也推薦同學可以多到健康中心走走,透過專業的診斷流程和諮商,可以有效判斷同學們的問題並協助輔導,情況嚴重也能提供藥物治療或轉介專門醫院。陳副教授也勸同學們,稍有困擾時就要立即處理,不要等到問題嚴重時才求救,必要時可以暫時離開壓力情境,讓自己冷靜下來,避免在情緒高漲時做決定,更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自己很差勁。

  至於經常困擾大一和大四同學的適應問題,公領系教授張雪梅建議學校加強新生訓練功能,輔導學生學習課外生活。張教授舉哈佛大學為例,該校設想所有新生可能面臨的問題,哈佛宿舍更設置住宿輔導員,陪伴新生度過不適應期。而大四同學面對就業或升學抉擇,張教授認為各系不妨加強實務性課程,但同學們也要自動自發、主動尋找資源,及早準備,才能正確應變。

  避免各式各樣原因帶來情緒困擾影響自己的生活,陳副教授提醒,平時一定要加強了解自我、學習事前規劃生活,善用人際支持系統;許醫師也呼籲大家,發現身邊同學需要協助,一定要主動與他建立關係,或透過課業或社團活動合作,並且適當告知導師或教官,以更積極方式幫助朋友,就能一起過個健康的校園生活。【校園記者李宜芳、廖軒萱報導】


圖
圖

師大校友 第八屆傑出校友系列15-5
許樹淵 一輩子和師大體育畫上等號

圖

  「一輩子以師大為榮」,48年第一志願進入師大體育系、52年畢業、59年成為第一屆師大體育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留校擔任講師、教練、94年從體育系退休、至今仍然擔任兼任教授...曾經有媒體記者這麼形容「一生和師大體育畫上等號」,如今許樹淵老師獲得師大傑出校友,實至名歸。

  僅管已經退休年齡,不過許老師體力之好,所有體育系年輕選手都自嘆不如。許老師很自豪,每回要到學校上課之前,他會從泰順街家裡慢跑到學校,到了學校還要先跑兩千公尺熱身,然後才帶著學生上課。所有上過許老師術科課的同學都知道,別以為老師看起來年紀很大,所有田徑動作一定親自示範、帶著學生練習。許老師堅持,要教學生體育、老師自己一定要動,「光是唸博士、拿論文升等,自己不運動,我是反對的,我到退休前都還親自跳撐竿(跳)。」對許老師來說,只要懂得方法,選手的運動生命可以比一般人想像長得多。

  事實上,許老師並不是生來就這麼健壯的。回憶當年之所以選擇進入體育系,「其實是要治胃病」,原來許老師小時候身體不好,父親希望他就讀醫科,但他知道自己考不上,於是決定報考體育系,期待透過運動治病。民國48年,全台只有師大體育系一家,一年招收30人,非常不好考。許老師印象深刻,當年和他同屆考生共有681人,競爭很激烈,還有很多人重考四、五年都還考不上。當時進師大體育系,先篩術科、再看學科,許老師術科第三名,學科第二名,不過因為術科前兩名同學學科沒有過關,於是成為全班第一名。許老師到今天都記得,入學時,系主任周鶴鳴特別提醒他,「你是第一名進來的,要好好唸。」這句話不只影響許老師四年,更鼓勵他一輩子都要努力。

  現在人想到運動選手,專長項目有好的表現沒有話說,不過非專長項目,可能就和一般人沒有兩樣,許老師不以為然。因為在師大體育系全方位的訓練,許老師在各方面都有很優異的表現,不僅能在田徑場上又跑又跳,打排球、橄欖球、甚至體操也都沒有問題,不單如此,許老師還擔任國家級教練,為國家培育許多優秀人才。

  一般人眼中的運動選手,運動表現很好,不過學科通常不太顯眼,許老師打破這樣的印象。走進體育系圖書室,書架上到處充滿「許樹淵」這個名字。田徑論、田徑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心理學、運動技術教學法、運動科學導論、運動科研寫作法...超過卅本著作,涵蓋體育教學訓練研究各重要層面;理論與學術之外,還有各屆重要錦標賽、亞奧運會運動員體格成績分析,透過統計和觀察,提供改善訓練參考。許老師開玩笑,其實每一本著作都是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像是曾經獲得教育部體育學術研究專案特優獎助的「田徑論」,一開始是被楊傳廣「激」的,「他認為我不是國手沒資格當教練,那我就寫一本書來堵他的口!」;又像是「健康與體育概論」,則是為了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上路而寫,許老師認為,很多人會喊新名詞,但卻沒有足夠的書本內容支撐,於是他總是搶在別人之前、寫了一本又一本開創性的專書,最新的著作「運動訓練醫學」才剛剛印刷完畢,老師預告,後面一本書,很快也會出來。

  之所以會有這麼高成就,許樹淵老師感激自己恩師吳文忠的帶領,當年研究所畢業前夕,吳老師問他專長為何,看過什麼書,就要他準備證件,留在學校當副教授、並教授研究所課程,後來雖然因為學校人事因為法規問題沒有准,只能上大學部的課,但也從此和師大密不可分。因為剛畢業就得教田徑、人體生理學等課程,逼得許老師必須認真研究著述,如今回頭,累積的成果連許老師自己都嚇一跳。

  研究教學之外,許老師也熱心服務。儘管因為不喜歡頭銜和官場,從來不曾擔任任何官位,但許老師實質投入運動裁判訓練、透過專業分析提供國家運動選手培訓建議,擔任體育術科招生考試總幹事時候,更首度依據實際需要,建立適合國內選手的評分標準。一生奉獻體育,2007年獲頒教育部推展學校體育績優獎終身成就獎。

  「其實我當體育老師是很好的,不僅可以運動,還可以拿鐘點,回家之後洗個澡就可以開始看書寫作。」認真投入專業與生活,許樹淵教授盡力耕耘不悔,這樣的態度令人景仰;結合休閒興趣與工作而能享受其中之樂,更令人羨慕。【採訪撰稿/公關室羅皓恩】


圖
圖

師大校友 第八屆傑出校友系列15-6
困境求生 游勝雄感念師大歲月

圖
游勝雄(前排右)

  「們回來以後,講難聽有養女的感覺,好像不被承認、也沒有歸屬感。」童子軍教育專修科54級畢業,現任美國維達土地開發集團董事長游勝雄,回想自己當年在師大的歲月,曾經走過最艱困的年代,但如今回想,「那樣的環境刺激我們奮發向上,想起來反而更珍惜。」

  民國44年,配合政府戡亂、大學疏散政策,師大(當時為省立師範學院)將部份科系遷往苗栗頭份斗煥坪,成立第二分部,童子軍教育專修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後來隨著時局逐漸穩定,各科系陸續遷回校本部,到了游勝雄入學期間,頭份分部只剩下童子軍教育專修科兩個年級一百多位同學。

  全校沒有其他科系同學,附近又很偏僻荒涼,「沒事做、更不要說是當家教」,雖然都是公費保障、畢業出路沒有問題,但游勝雄和同學們可一點兒都不敢放鬆。「大家心裡都想,不能當一輩子的童軍老師」,於是,班上同學們雖然照常上課,但下了課就依照不同興趣和人生規劃,分成了高普特考組、司法官與檢察官甄考組、校長主任檢考組、轉學轉系插班組、自費出國留學組、健康食品與酵素研究組、太極拳氣功教授組、課外活動精進專修組...志趣相投的同學們聚在一起,或互相打氣鼓勵、或邀請學長姐、專業師資協助指導、傳授經驗,「從在校期間就開始準備,大家一起努力,後來都很有成就。」

  「我本來規劃唸童教科一年以後就要轉系,後來雖然考上工專但沒錢去讀,只好把童教科唸完。」畢業後的游勝雄到陽明山的士林中學當主任,在學校的鼓勵下,利用晚上唸師大英語系夜間部,後來果然通過留學考試、順利出國,如今在美國事業有成,是麻州四個獨資購物中心的總裁,活躍於世界台商總會,熱心服務的他,也積極參與僑界各項活動與慈濟等愛心志業,飲水思源,還固定設立母校桃園埔心國小、大園國中獎學金,擔任師大紐英倫校友會長,也很努力推動校友聯繫。

  回憶在師大的時光,游勝雄坦承,進入童教科,同學們都覺得沒有前途,畢業前最後一個學期,全班從苗栗回到台北本部,更充滿了自卑感,遇到別人詢問、常常不好意思回答自己科系,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讓大家更不服輸,更加拼命。游勝雄提醒在校學弟妹,其實無論任何科系,行行出狀元,而且條條大路通羅馬,最重要的是,在學校期間就要想清楚自己的路、並且提早準備,以當時班上要考司法官的同學們來說,要蒐集相關資料、要請考過的學長姐回來指導...這些都需要時間預備,愈早開始準備、機會自然愈大。

  長年在國外,游會長也提醒師大學生,現在比起過去已經方便太多,同學們如果想要到國外求學,不必花很多時間就能方便搜尋資料,利用yahoo、google等搜尋引擎,提早了解各個學校的特色和要求,然後努力加強英文,可以的話,也能夠多參與些國際性的產業聚會,了解國際情勢發展情形,「一定要立定志向,不能三心兩意,要提早準備」,尤其要把握在校期間,將來畢業以後沒有同伴,單打獨鬥,缺乏學習動機,之後結婚、有家庭生活...就更不容易,「大學生活正是人生關鍵,一定要好好把握。」【採訪撰稿/公關室羅皓恩】


圖
圖

社團天地 國樂社 致力推廣國樂之美

圖

  「經認為國樂是很低俗的東西,但接觸了之後,發現國樂很美、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國樂社長、公領99黃心蕙強調,「國樂不只是老人的音樂,更不是葬禮的音樂!」
   
  黃心蕙,小學、國中一路參加管樂團,負責打擊樂器,不過上了高中,因為家裡距離學校太遠、無法配合室外管樂隊練習時間,於是改參加同樣是音樂性質的國樂社,學習演奏揚琴,「中、西樂都學,感覺很酷!」從此,他愛上國樂之美,進入師大,繼續投身國樂社。

  師大國樂社的歷史悠久,民國42年成立至今超過半世紀,首任指導老師為當時中廣國樂團團長孫培章。本著發揚國樂、培養演奏人才、推廣樂教的使命,從草創初期設備缺乏努力經營至今,已有相當的規模。

  國樂社員平日除了聚在一起練習、準備比賽外,也藉由迎新出遊、湯圓晚會凝聚團員間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湯圓晚會和其他社團只是吃吃喝喝不一樣,是個小型的發表會,社員們輪流上台演出,不管是獨奏、小合奏、甚至上台講笑話、帶遊戲…,一邊欣賞社員們精采創意的演出,還能享受可口的湯圓,是每年冬天國樂社員們相當期待的聚會!

  國樂社員們因為經常聚集一起練習、為了比賽而努力,團員間的感情融洽,更累積一股願意共同經營社團的力量。黃心蕙回憶,上學期成果發表會結束,整理完活動場地後回到社辦,原以為沒幾個人,沒想到竟然人山人海!「三十幾個人一起去吃宵夜,是我加入國樂社以來最大的宵夜團。大家陪著你、等著你,讓我有很幸福的感覺!」不僅如此,還有歷屆學長姐與幹部間互相打氣支持,使國樂社更加茁壯。

  國樂社擁有優良的傳統,加上歷屆社員們齊心努力,每年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都獲得很好的成績,以今年而言,就拿下國樂合奏大專A組優等第一名。針對外界常常以為師大國樂社有音樂系所同學加入,理所當然能拿到好名次,但黃心蕙請大家多看看社員們辛苦練習的情形,「其實不管再專業的團隊,仍舊需要好好培養默契。」黃心蕙坦承,因為國樂社員來自不同科系,每年比賽前怎麼聚集大家一起團練非常困難,「我們不斷強調小組練習以及個人練習的重要,才能使演奏更加完美。」

  除了在音樂比賽中為校爭光外,讓更多人聽見國樂、喜歡國樂,民國69年起,國樂社開始舉辦全省巡迴演奏會,也曾受教育部之邀,到東南亞巡迴演出;可惜的是,幾年前爆發SARS風波使得巡迴的傳統暫停至今。不過國樂社仍然把握所有推廣國樂的機會,這個學期就與台北大學國樂社合辦「古天樂」音樂會,期待更多人都能認識國樂、更能加入欣賞國樂的行列。

  音符串成的階梯沒有止盡,儘管已經站上頂端,但國樂社並不以此為滿足。對國樂專業的執著,已成為團員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喜愛國樂的心,還在繼續推動他們前進。黃心蕙期盼,未來的日子,國樂社的夥伴們還可以繼續努力,一起把師大人特有的文藝氣息傳播出去,使國樂社日益茁壯,也豐富民眾的心靈生活。【校園記者國文98周盈君報導】

<國樂社>
社辦位置:綜合大樓三樓出電梯左轉第一間,是師大最大的社團辦公室喔!
聯絡資訊:公領99甲黃心蕙 sharon.0474@hotmail.com
社團活動時間:
每週一:團練
週三:彈撥組練
週五:吹管組、拉弦組練(以上練習時間每學期可能有所變動)
BBS:bbs.ntnu.edu.tw→(C)lass分組討論集→3日光大道→4康委→2 C.M.C
社團活動內容:除了固定的團練、組練外,另有迎新晚會、迎新出遊、成果發表(上下學期各一場)、湯圓晚會、國樂週、寒訓、暑訓、幹訓,還有一年一度的全國音樂比賽


圖
圖
圖
學術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6/9
14:00-16:00
博愛樓404室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歐洲文化與觀光系列專題演講---地方政府在文化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網站連結>
6/13
11:30
公館校區綜合館二樓交誼廳 理學院 理學院以生命科學為主軸跨領域專題演講之五---Computational Enzyme Function Exploring <網站連結>
4 /7-6/20
19:00-21:00
理學大樓A107室 理學院 理學院基礎課程課業諮詢輔導室4月7日起開放 <網站連結>
校務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6/11
15:30-17:00
校本部行政大樓一樓接待室 校長室 校長下午茶
6/11
9:00-12:00
校本部行政大樓第二會議室 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第三屆親善大使甄選
藝文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6/9
12:00-13:45
圖書館總館B1國際會議廳 圖書館 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特展---啞女情深 <網站連結>
6/10
19:30-21:05
圖書館總館文化廣場 圖書館 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特展---街頭巷尾 <網站連結>
6/11
12:00-13:35
圖書館總館B1國際會議廳 圖書館 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特展---小城故事 <網站連結>
6/12
12:00-13:40
圖書館總館B1國際會議廳 圖書館 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特展---心有千千結 <網站連結>
6/2-6/16
9:30
林口校區圖書館分館 圖書館 林口校區圖書分館舉辦『馬華文學展』 <網站連結>
體育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6/9 體育學系 體育學系 游泳能力檢測開始報名! <網站連結>
6/10
12:30-14:00
誠大樓102 健康中心 學務處健康中心~《保健講座》---「腸」壽之道 <網站連結>
6/12
12:00-16:30
本部校區健康中心 健康中心 按摩小站為您服務 <網站連結>
6/10、6/13
12:00-16:30
公館校區健康中心 健康中心 按摩小站為您服務 <網站連結>
3/3-6/ 13
8:00-18:00
體育館地下室 體適能中心 體育學系 全校教職員工生體適能檢測開跑囉 <網站連結>
社團活動
日期 地點 主辦單位 活動內容
6/9-6/15 學生事務處 課外活動組 鍵入想要瞭解的社團名稱或活動時間,即可知道所有社團事! <網站連結>

更多活動...
圖
圖
新增 刊名(單位) 本期內容
總務處 總務業務報導
圖 國際事務處電子報 5日出刊,國際事務處業務報導,各國「加油」說法教學。
圖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電子報 每月五日出刊,本期焦點:好主管的心思
圖 圖書館電子報 10日出刊,本期焦點: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特展
資訊中心 各項資訊課程報名資訊
進修推廣學院電子報 Fangcalay原住民族語生生不息
健康中心 推廣健走海報
通識中心電子報 17日出刊,通識講座內容報導
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e報 29日出刊,本期焦點:大學英語文課程多元化之規劃與實踐
英語文教學中心 37期簡章下載
教育政策研究小組 10日出刊,國際教育趨勢與各項教育學術活動總整理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中心動態
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30日出刊,本期焦點:研究生的就讀經驗與生涯規劃
地理系電子報 5日出刊,地理學術資訊與地理教學資源分享
NTNU Monthly 全校性全英文電子報,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出刊。本期主題:Happy Birthday to NTNU!
圖
圖
* 師大各單位發行電子報,欲納入本刊單位電子報列表者,請逕與公關室聯繫;舉辦活動欲刊登活動預告看板者,請與各單位新聞聯絡人洽詢,謝謝。
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