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校區是師大三校區中校地面積最大的,不過卻是學生人數最少的。本學期目前學生一千餘人,由於這些學生全部是海外來台接受大學先修教育的僑生,校區比照台灣高中校園的管理模式,所有同學集中住宿、上課,除了假日,放學後也不能離開校園。林口校區同學們的生活情形如何?未來國際與僑教學院甚至其他科系師生進駐林口,又可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往返各校區又要如何聯繫呢?…
吃在餐廳
僑生先修部同學來自世界各國,飲食難免口味差異。林口校區營養師曾敬萱表示,緬甸、泰國僑生偏好重口味食物,日本僑生同學則喜歡清淡,廚房如何準備,非常麻煩,曾經還有同學因為水土不服出現輕微感冒症狀!在多元菜色難以取捨之下,目前餐廳主要還是供應台菜為主,不過偶爾也會準備僑居地當地菜色,滿足同學口味。
林口校區每餐菜單由營養師與廠商協調而成,掌握同學們的喜好,每班有一位伙食委員,負責回收菜單意見調查表後,與營養師每月集會一次,以利調整菜單。由於營養師不能確保每位同學都把餐點吃完,所以依照成人一天所需熱量分配,供給較多富含醣類與蛋白質的食物,食材則委外由廠商採購運送。以前僑先部餐廳都是準備合菜,所以用餐時候會「統一開動」,不過現在食物分配改為單人單份,讓同學能夠帶離餐廳,用餐地點更為彈性。
「民以食為天」,特別華人愛吃的特性不變,一般來說,同學們大多對各地菜色接受度高,飲食文化也得以相互交流。餐廳表示,之前推出泰式、港式風味餐時,除了泰國、港澳僑生之外,其他國家同學也大受感動,即使只是簡單的魚排餐,也讓大家回憶起家鄉的味道。還有同學會提供食譜,教導餐廳廚師能以台灣現有食材,烹調出相近家鄉口味的辣椒醬;為了更貼近各地口味,廚師們有些時候也會特別到專賣外國貨品的雜貨店尋找食材,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用心。
考慮到暑假過後,國際與僑教學院將搬進林口校區,人數大增的情形下,餐廳正在規劃區隔大學部與僑先部同學用餐空間,避免造成混亂,也確定會新增自助餐區與麵食區,提供同學更多樣的選擇。
住在宿舍
林口校區計有學生宿舍四棟,包含男生宿舍兩棟、女生宿舍兩棟,學生寢室總量462間,最大容量1848人,目前共有來自26國、1000多位學生住宿。
每棟宿舍都有宿舍輔導員、管理員及教官,負責學生宿舍事務與安全,宿舍採學生自治管理方式,設有管理總部,讓學生擔任總樓長、副總樓長及各層樓長等幹部,管理各樓秩序與整潔規劃,並安排護士值勤,方便照顧深夜發生突發狀況的學生。偶爾有學生腿部受傷、不方便上下樓梯,女生宿舍一樓預留三間房間,可以做為臨時房間。
為提升宿舍居住品質,總務處正積極改善宿舍用水、浴廁空間等環境,去年開始,宿舍幹部也策劃「打造溫馨清潔的家」活動,透過所有同學發揮創意,將宿舍妝扮得既整潔又溫馨,成為所有僑生在台灣的第二個家。
在圖書館學習
平日僑先部同學都生活在學校,下課時間要去哪裡呢?圖書館是熱門選擇。林口校區圖書館主任蔡金燕表示,學生每節下課都會到圖書館報到,尤其是中午與星期六、日,進館人次更多。期中期末時,K書室的使用率特別高,有趣的是,同學們大多會分國籍坐,壁壘分明。
在圖書館的設施當中,最受學生歡迎的當屬SMILE多元學習區與漫畫室。蔡主任表示,僑大與師大合併後,圖書館經費較充裕,去年九月也比照本部成立SMILE影音專區,推出後學生使用率極高,原本預計一人一台電視,有時甚至要五個人擠一台,情況之熱烈可想而知。
林口校區圖書館藏書還有一個特點,注音版的書比其他校區圖書館還要多!這是因為林口校區以外籍學生為主,其中來自日本、澳洲、南非與印尼的學生華語能力較低,所以老師們都會特別要求圖書館多進一些注音版的書,以增進學生語文能力。
增進同學們進入圖書館意願,圖書館平日還會舉辦許多活動,如世界書香日、借閱書籍排行榜、新生導覽、網路資源查詢有獎徵答、資料搜尋與圖書館利用講習、電影欣賞與書展等。蔡主任承諾,未來圖書館將會持續增加館藏、擴充書庫,並進行整修工程,提供師生更多的教學研究資源與更舒適的用功環境。
來往林口
國際與僑教學院即將搬遷至林口校區,許多同學最擔心就是交通問題。目前往返校本部與林口校區校車,每天上、下午固定班次,有二十二人座中型巴士以及八人座公務車兩種,提供老師往返兩地授課或辦理公務時使用。
因應暑假後、林口校區國際與僑教學院同學可能到校本部修習通識等課程,學生流動率將高於以往,總務處承諾,現行來回校本部與林口校區的接駁車班次安排將會更密集。考量同學們行的安全,僑生先修部主任王新華鼓勵同學們多多以公車取代機車,未來也將增開林口校區門口往返三重客運林口站的接駁車,增加師生生活便利性。【校園記者王瑋臻、陳俐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