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室莊雅婷報導】「我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校友!」一席黑色鼻挺的西裝,面帶溫和親切的微笑,還以為是在路上碰到的普通老先生,這就是教育系39級校友林天棟。雖然自稱平凡普通,總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林天棟,其實是謹慎與要求自我的人,或許這種樸實卻努力的個性,讓林天棟奠定了事業與人生的基礎,在金融業服務超過半世紀,從基層工作做到了永豐金(前台北商銀)董事與監察人。
戰火求學磨練心智
林天棟出生於福建偏遠農家,襁褓時隨父母定居於晉江縣安海鎮。當時環境清苦,男孩小學畢業,往往無法再升學,女孩子更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小學老師鼓勵他繼續升學,小小年紀的林天棟在老師的指導下,帶了盥洗寢具到泉州城參加考試,順利考上初中。
當時正逢戰爭期間,求學環境特別惡劣,林天棟說:「我念泉州初中時值中日戰爭,學校遷移借用大戶人家的古厝,四周皆是農地,濕氣甚重,學生常患瘧疾,加上物資缺乏,早餐只有一小盤黃豆與稀粥,上課時每個學生都是飢腸轆轆,很難專心聽講。」
即便如此,卻一點也沒有影響林天棟努力求學的意志,初中畢業適逢國民政府在長汀縣成立僑教師範學校,林天棟考取第一屆新生。僑師畢業後,林天棟在學校列冊推薦下,派任龍南縣洒源鄉小學校長,但是才一學期,日軍大舉南侵,學校也不得已解散。
民國35年,林天棟經由恩師徐叔賢的介紹獨身來台,並考上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師大前身)教育系,而國共分裂,當時大陸學生來台,經濟來源中斷,學生必須倚賴工讀或兼任家教賺取生活費,生活艱辛。林天棟曾在寫道:「在舉目無親的陌生環境中,我又展開了另一段奮鬥歷程……生活儘管克難,但也極盡戮力充實;並認識許多終生莫逆摯友。」
這些莫逆之交包含教育系名譽教授賈馥茗、及人中學創辦人楊義堅等,對後來臺師大的發展貢獻良多。
教育專業轉行金融
民國39年,林天棟自師範學院畢業,分發自臺灣省教育廳服務,承辦農業教育,曾經與農復會專家Dr. Brown合作推行四健會「Four H Club」運動,培養青年身心健康、手腦並用,在中學與職校風行一時。林天棟表示,在教育廳工作終於能得以印證教育理論與實務,感覺職業生涯極富意義。
原以為自己可能會再去當個校長,從教育界退休,卻因為民國45年教育廳遷往臺灣中部,已娶妻的林天棟,因為岳父母不捨女兒遠赴中部,便介紹他到金融界工作。
或許這樣的契機,對林天棟來說是另一個好選擇。「我原本來臺灣想去念醫生或法律,感覺比較有出路,但是恩師徐叔賢鼓勵我繼續念教育,而師院又有公費,所以便來考師院了。」林天棟說。
本來就有謀求更好出路想法的林天棟,開始在台北區合會儲蓄公司工作,曾被派任至萬華、西門、東門及南門營業分支機構辦理各種基層金融業務。問林天棟從教育轉換到金融業是否感到困難,他說:「唸過教育的人知道什麼是轉移學習,只要有一定的經驗智慧,什麼事都可以很快適應。」
陶冶鍛鍊數年,林天棟出任萬華分行經理、物產合會部經理,然後在升遷至管理單位主持法務、企畫與業務審核與稽核單位,近有30年。臺灣金融環境隨也正隨時代改變,台北區合會單純儲蓄業務已不符合時代需求,67年改為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87年再改為台北國際商業銀行,並在政府准予金融整併下,成立控股公司,業務囊括保險、證券、租賃及信用卡,最後更名為永豐金控。
這段歷程,林天棟在業務經理任內,瞭解到中小企業銀行與商業銀行競爭困難,應開放支票存放業務,為了讓主管機關瞭解,林天棟特地製作各種幻燈片,向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國鼎簡報, 果然不久就得到財政部的批准。
擔任21年董事與常務監察人職務,可說是行走金融半世紀的前輩級人物,對金融的市場有一番精闢見解。「經營金融業務,重要課題是如何創造與顧客的雙贏,始可屹立不移,投資股東及存戶對金融機構才能建立信心。」林天棟表示,如何準確分析風險,避免呆帳永保盈餘,是最重要的。他說:「我最驕傲的就是工作超過50年,從來沒有一筆呆帳留給公司。」
奉獻人生創造價值
林天棟素以穩重耿介廉政為同業所敬,而從教育橫跨金融領域,他始終秉持「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所以在身處金融業,他認為就該扮演好一個金融人員的角色,無論是犧牲自己的時間,只為了週六、週日能與客戶見上一面,或是嚴謹審核每一筆放款資料,避免公司虧損,都是全然盡心盡力。
對於在學同學或是剛踏出社會的年輕校友,林天棟以金融的角度說:「這個行業是很計較成本的,所以用五萬元的薪資聘請一個人才,是希望這個人才要有十萬元的價值。」所以他鼓勵年輕朋友,創造自己的價值,是穩住自己在職場當中不敗的基石。
林天棟並非一夕成功,是點滴的人生累積而成,而更多的心願在自己的四位兒女上達成,長子學醫、次子學法律,完成了他曾經的夢想;長女學經濟、次女從事保險業,更是他金融業的延伸。
而心始終未離開臺師大的他,擔任校友總會與台北市校友會的理監事長達40餘年,時時回饋母校。行有餘力的林天棟更是年年捐款「嚴清寺」,為許多大專院校與臺師大的清寒優秀學子資助獎學金。
「希望大家竭其所能,為社會服務,使社會安定,教育進步,經濟繁榮,生活稱心。」林天棟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