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4(2010-04-02)
師大週報9824期
|
9824期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出刊日期:2010年04月02日
聯絡資訊:02-77341047/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訂閱/取消電子報
|
師大首頁 |
過期電子報 |
聯絡我們
|
 |
想知道台灣有多少種類的蜘蛛嗎?你知道兩岸三地低收入戶青少年,計劃如何脫貧嗎?
那一定不能錯過本期的師大週報,讓有「台灣蜘蛛人」之稱的陳世煌老師帶你看見蜘蛛之美!
而社工所的王永慈老師也將讓你看見,兩岸三地低收入戶青少年的超級比一比!
|
|
 |
|
|
 |
焦點快遞 【人物專訪】教務長吳正己:建立師生溝通橋梁
|
【3/29校園記者教育100馬杰堯報導】「課程的調整,是現階段的首要目標。」由資訊中心主任轉任教務長一職,吳正己教務長以行政人員,同時也是畢業校友的身分,說出任內計劃。
自從師資培育法開放後,臺師大面臨許多外在變動的衝擊,師資培育不再是學校的發展主軸。從師資培育大學轉型成綜合大學,是必然的趨勢,課程結構的調整也更顯重要。吳教務長表示,現階段目標,是與各系所進行研討,調整現有的課程,改變過去以培育師資為主的架構,調整並簡化課程內容,完成全面性的規畫,以符合外在的變遷。
同時,為了提高教學品質,教務處將全力推動教學回饋機制,提供師生表達意見的平台,建立起雙方溝通的橋樑。吳教務長相信,透過這個機制,可以有效提升「教與學」雙方品質。「由改變自己落實起,校內做得好,他人自然會認可。」他說。
學程修課方案的調整,也是吳教務長任內的目標之一。學程的設置,提供學生彈性選課的空間,也增加彼此的競爭力。但為了避免有重複修課的情形發生,吳教務長將與各系所研討,開放學程認可證明,免去學生重覆修課的困擾。
曾任職資訊中心主任的背景,使吳教務長對於教務系統的資訊化更有想法。未來將針對選課系統進行修改,同時會在校內多處設置校園資訊站系統,讓學生不論是選課或成績查詢作業都更加快速、方便。
訪談的最後,吳教務長也表達對教務處同仁的期待:「身為業務單位,我們最需具備服務的精神,做好支援老師、服務學生的工作。」看著桌上滿滿的公文,還有無數的會議行程,對於上任後業務量的增加,吳教務長表示:「甘之如飴,既然我接下了這份工作,就要做到最好!」
|
|
|
|
焦點快遞 全人教育檔案 幫助增加職場競爭力
|
【4/2校園記者應華101陳品倩、吳若帆報導】擔心畢業無法交出漂亮的履歷嗎?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推動「全人教育網路系統」,幫助學生製作完整的生涯檔案,增加職場競爭力。30日應用華語文學系邀請課活組朱晏嬅老師至林口校區講解如何製作「線上學習檔案」,讓學生可以運用該系統,記錄所有在學期間的個人資訊,作為未來就業時,學經歷的證明。
課活組朱晏嬅老師30日到林口校區示範利用「全人教育網路系統」,製作漂亮的個人履歷。全人教育網路彙整校內各大活動、比賽資訊,不但可以自動記錄同學的基本能力檢定成績,和各類活動的參與歷程,畢業時不用申請一大堆的表格,只需輕輕鬆鬆按下列印鍵,即可擁有完整的履歷證明,增加同學往後進修、就業的競爭力。
全人教育網路系統分為兩大部分,一為「學校認證區」,凡是參與任何校內活動,並有確實進行簽到退者,主辦單位將主動進行認證與登錄的工作,統計各類活動的參與狀況。另外一個是「非學校認證」的部分,凡是自行參加校外活動,例如:藝文展覽、演唱會、志工、工讀等,都可自行上網登錄,建製屬於自己的學習履歷。全人教育網路系統也有部落格,同學可自行挑選風格,寫文章與校內同學分享學習心得,共同成長。
本計畫由98學年度下學期正式開始實施,但大一、大二、大三同學分別有不同的反應。大一、大二同學普遍樂觀,認為全人教育網路協助記錄學生生涯,方便個人履歷的建製,使大學四年不留白。應華系二年級方宜淨表示,全人教育網路設有個人登錄的部分相當實用,參加藝文活動也可以自行記錄,使個人履歷更加完整。應華系一年級侯竣仁也認為全人教育網路相當有用,讓製作個人資料更容易,不必再像高三需要推甄時才臨時準備,造成遺漏。
但大三同學大多認為現在才建製學習履歷稍嫌太晚,許多大一、大二參加過的活動沒辦法進行補驗證,只能於非學校認證區自行建製,相當可惜。
|
|
|
|
焦點快遞 「亞洲瑞士」格局 培養國際級觀光管理人才 臺師大餐旅所與瑞士飯店管理大學簽署雙聯學制
|
【3/29公關室報導】「你給我一個學生,我給你一個經理」瑞士飯店大學(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簡稱HTMI)校長藍姆(lan Larmour),29日與臺師大校長張國恩簽訂兩校雙聯碩士學位合作案,藍姆說,瑞大碩士生在國際飯店市場上,大多是經理級以上人才,歡迎臺師大碩士生到瑞士飯店大學支薪實習拿學位。
臺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瑞士飯店管理大學具有餐飲管理專長,臺師大則是臺灣教育龍頭,雙方合作可以互補不足之處。
臺師大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孫瑜華表示,今後餐旅所碩士生只要在校修習一年(20學分)課程,即可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後第二年即可赴瑞士,直接進入碩士班,之後上課半年、支薪實習半年,並通過碩士學位考試,即可取得由第一個由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授予的碩士學位,返國後再回到臺師大,再通過師大餐旅所的碩士學位考試後,取得臺師大碩士學位。
HTMI採全程英語授課,並可安排學生至瑞士實習飯店,畢業後協助進入簽約合作的 5 星級飯店,例如杜拜帆船飯店、Hyatt凱悅飯店、Hilton希爾頓、美國喜來登飯店等國際知名飯店。
孫瑜華表示,學生經過短期國外進修,除可接觸更寬廣的學習領域,也能擁有海外研讀經驗,讓未來無論在求學或就業上都更佔優勢。
完整影音: http://pr.ntnu.edu.tw/news2.php?no=7495
|
|
|
|
焦點快遞 臺灣蜘蛛人陳世煌 發現15蜘蛛新種 臺師大銜接國際學界 撰寫臺灣蜘蛛誌
|
【3/30公關室胡世澤報導】被譽為「臺灣蜘蛛人」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世煌,近一年來撰寫「臺灣蜘蛛誌」,共發現了55種以前不曾紀錄的蜘蛛,包含1個臺灣新紀錄科、15種新種、40種臺灣新紀錄種,其中鷲蛛科成果最多,一口氣發現了8種新種,收穫驚人。
陳世煌表示,他前年12月接受國科會委託,帶領研究生在野外進行調查,撰寫國內首本「臺灣蜘蛛誌」,第一年完成調查二爪類共13科蜘蛛,並加以分類、列入圖鑑,預計今年及明年陸續調查其他類共32科。
陳世煌興奮地分享,以往在臺灣發現鷲蛛科僅三種,分別是亞洲狂蛛、金比羅鷲蛛和台南秘蛛,因鷲蛛科蜘蛛體型很小,外表黑色又不顯眼,不易被注意,這次共發現8種新種,成果最多,例如有次他在山上調查蜘蛛,無意中搬開一塊石頭,一隻蜘蛛跳了出來,體長約0.7公分,背部呈灰黑色,頭胸部顏色較淡,也沒有明顯斑紋,加上生殖構造不同,經他仔細鑑定後,證實是一個尚未被新種,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命名的工作。
他說,目前已知全世界約有4萬種蜘蛛,臺灣過去紀錄約為400種,加上去年新發現的40種,臺灣蜘蛛的種類目前已超過400種;根據他對研究蜘蛛30多年的了解,台灣有近三分之二的蜘蛛是過去未曾被鑑定出來的,估計台灣的蜘蛛種類應有近千種。
走入陳世煌在台灣師大理學院的實驗室,裡面收藏有5萬多隻蜘蛛標本,是他和研究生多年來蒐集的成果,還有許多蜘蛛在飼養箱中結網,讓學生觀察蜘蛛產卵過程,他更計畫在師大理學院的動物房中,設置全台唯一的蜘蛛養殖室。
根據他30多年來調查,臺灣已知的蜘蛛種類中,最大的是人面蜘蛛,背甲有金色毛,斑紋看似人的嘴、鼻和雙眼,體長可達5公分以上,以近郊低海拔山區最常見;最小的是類螨微安蛛,為一種體長約1- 1.5 mm的小形紅褐色蜘蛛,主要棲息於全台2500公尺以下森林下層的落葉堆和開闊的長草區;最致命的蜘蛛是赤背寡婦蛛,是黑寡婦蜘蛛的遠親,毒性最強,足以致人於死,在臺灣數量稀少,分佈在人煙稀少的淺山地區,雖有人曾被咬中毒,但及時被救活;長相最怪異的是枯葉尖鼻蛛,腹部背面像是一片枯葉,腹部前端延長呈葉柄狀,常在夜間結網捕食,頭部朝下,八腳縮在體側,靜待獵物上門;最可愛的蜘蛛則是中形金蛛,體色鮮豔華麗,會在蛛網上結X形隱帶,好像會寫英文字,也都有標本。
有些蜘蛛已適應臺灣特有地形,例如一種臺灣特有跑蛛只出現在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二角跑蛛只在臺灣北部現身,而綠色的臺灣綠貓蛛只出現在臺灣中部、南部和東部地區,常在葉面上活動,不易被發現。
多數人誤解蜘蛛 資料收集不易
陳世煌說,由於臺灣民間將蜘蛛視為毒蟲,導致以往資料收集不易,在世界蜘蛛學界裡,台灣曾缺席一段時間。除了日據時代由日本人所做的調查記錄外,台灣學術界簡直可以說把蜘蛛給遺忘了,只有在民國五十三年,台中師專的李長林曾發表過一分「台灣的蜘蛛」論文報告,民國六十三年,台大的朱耀沂和日人大熊千代子曾合作發表「台灣產蜘蛛之校訂表」一文,台灣蜘蛛研究斷層嚴重。
原本沈寂無聲的台灣蜘蛛學界,近十年來透露出一絲曙光,陳世煌在國外攻讀博士班時,原本鑽研兩棲爬蟲類的染色體,回國研究之餘,對蜘蛛產生了興趣,多年來採集調查的結果,小有心得,而且也找到一些新種,陸續研究發表,總算可以在長期缺席的國際蜘蛛學界裡,替台灣蜘蛛露個臉。
陳世煌說,「研究台灣蜘蛛,最難的是入門,鑑定比對的工作不容易,因為早期的蜘蛛模式標本,都散落在歐美地區和日本的博物館,國內完全沒有標本可供參考對照,只好從國外大量蒐集蜘蛛的資料。」
萬能毛毛腿 神奇蜘蛛絲
陳世煌從當兵時開始注意蜘蛛,到如今,他越深入蜘蛛的世界,越感到這個世界的迷人,他說:「蜘蛛真的是非常奇妙的生物!」蜘蛛結網絲絲入扣,即使你是個大外行,只要聽陳世煌描述幾樣蜘蛛的特性,你立刻就能知道他所謂的「奇妙」何在了。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蜘蛛吐絲結網,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蜘蛛都結網的,基本上,會結網的蜘蛛比較進化,因為牠得利用特殊的蛛網來等待獵物上門,而不結網的蜘蛛,只能利用原始本能,自己主動出擊抓獵物了。
陳世煌說,蜘蛛的絲功能很多,可以結網、造屋、包裹獵物、包護卵囊、追蹤等,連蜘蛛在走路時,後面都拖著一條絲,為的是牠到處跑或跳下高處時,可以像一根繩子似的有所依恃。
而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蜘蛛的絲並不是只有一根,而是好幾根絲合成一股的,這些絲有的有黏性,有的不具黏性,各有其功能。陳世煌指出,就拿最常見的圓形蜘蛛網來說,其中呈輻射狀的絲與邊緣的絲都無黏性,而螺旋絲則帶黏性,為的是可以黏住獵物,但卻不會讓蜘蛛被困住。
談到蜘蛛網,那可就更神奇了,陳世煌說,不同種的蜘蛛織出的網各不相同,有圓形、袋形、漏斗形、垂吊式、片狀……真可說蔚為奇觀,有的蜘蛛網黏性驚人,還可拿來當魚網捕魚,有的蜘蛛網極其複雜,可以讓蜘蛛隱藏其中,同時還可以反光來吸引獵物;不過說起來,最神奇的一種蜘蛛網,要算是水蜘蛛的網了,這種在水裡生活的水蜘蛛,網自然也結在水裡的水草間,其網密不透水,像一個罩子似的水蜘蛛浮到水面上把氣泡帶下來,使得網內充滿空氣,水蜘蛛就待在其中活動,捕捉獵物。
蜘蛛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習性,就是交配之後,母蜘蛛會把公蜘蛛給吃了,也因此,許多公蜘蛛就各自發展出一套奇特的防禦法,來避免在交配後成了「風流鬼」。陳世煌舉例,有的公蜘蛛會用絲先把母蜘蛛的手腳給纏住,再進行交配,之後趁母蜘蛛尚未清醒,立刻逃之夭夭;有的公蜘蛛則會用上顎把母蜘蛛的毒牙先給卡住,再行交配,讓母蜘蛛無機可乘;還有的公蜘蛛在求偶之前,會去抓小昆蟲來「賄賂」母蜘蛛,然後趁著母蜘蛛分心大嚼之際,趕快行周公大禮。
陳世煌沈浸在蜘蛛世界,一點都不覺蜘蛛的「可怕」,像「鬼面蜘蛛」,就有非常「可愛」特殊的捕食習性,牠會先在兩腳上結一張網,然後對準獵物撲去蓋上,就像漁夫撒網捉魚一樣,非常機動。
蜘蛛研究深具潛力 師大銜接國際學界 撰寫臺灣蜘蛛誌
隨著生物學界對蜘蛛的認識愈多,近年來,許多科學家投入利用蜘蛛絲製作防彈衣、外科手術材料的應用研究工作,除了泰國致力於將蛛絲研發成防彈衣,德國也掌握蜘蛛毒素的化學研究,分離出一種可能治療心臟病的蛋白物質。
被陳世煌形容為「好玩」的蜘蛛世界,的確多采多姿,有非常豐富多樣的生熊行為,這在許多其他生物身上都不多見,也因此蜘蛛在學術上,提供了研究者相當多的活動模式,而蜘蛛本身吃其他昆蟲的習性,也讓牠成為害蟲防治上的一項利器,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對蜘蛛學研究頗為重視的原因之一。
世界蜘蛛的種類約四萬種,台灣目前的紀錄僅有400種,但是陳世煌說,這只是代表台灣蜘蛛被「找到」的數目,而以台灣蜘蛛研究長期空白的情形來看,「台灣蜘蛛最起碼也有一千種以上!」
陳世煌說,台灣蜘蛛的研究潛力無可限量,與其他野生動物昆蟲相較,因為牠繁殖力強,加上有興趣獵捕的人不多,所以野外的數量還很豐富,對研究者來說,陳世煌這麼形容:「台灣目前還算是蜘蛛的天堂!」
陳世煌說,師大生物系畢業校友、現任東海大學副教授卓逸民,就受他的影響,遠赴國外攻讀蜘蛛學,兩人是國內唯「二」研究蜘蛛的學者,也都加入國際蜘蛛學會,都希望有更多人來研究台灣蜘蛛。
臺師大期望在國際缺席已久的台灣蜘蛛研究,能在陳世煌撰寫臺灣蜘蛛誌之際,盡快比對新發現的標本,加以分類、命名、列入圖鑑,完整描繪臺灣蜘蛛圖像,盡快趕上國際水準,占有一席之地。
完整影音: http://pr.ntnu.edu.tw/news2.php?no=7502
|
|
|
|
焦點快遞 首份兩岸三地低收入家庭調查出爐 低收入青少年學業表現愈好 愈能計畫脫貧
|
【3/30公關室胡世澤報導】首份針對兩岸三地低收入家庭調查結果出爐,研究發現,兩岸三地低收入青少年在經濟困境中的復原力、對未來感到希望、為了脫離貧窮進行計畫三方面,天津總分最高,其次是香港,臺北最低。但不論兩岸三地,學業表現愈好的低收入青少年,愈能計畫脫貧。
調查是由臺師大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永慈、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鄧廣良(現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工學院教授)、天津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系關信平教授所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共同完成。
慈教授去年11月受國際兒童指標學會第二屆年會之邀,前往澳洲西雪梨大學發表這份研究,該年會共有200多位學者專家參與,王永慈教授是會中唯一受邀為主講人的亞洲學者,研究成果受全場矚目。
調查於去年3月至5月進行,台北縣市是以等比分層隨機抽樣,香港與天津以多段聚叢隨機抽樣,採面對面訪問低收入家長:台北801位、香港696位、天津827位。而14至18歲青少年樣本數,包括台北258位、香港124位、天津299位。
大多數兩岸三地低收入青少年 不知道如何脫貧
針對低收入青少年部分,該份研究設計「對經濟剝奪的認知」量表,指標包括在經濟困境中的復原力(例如不會因為缺少別人擁有的東西而覺得比別人差、不會因為不夠錢用而發脾氣)、對未來感到無希望(例如我未來沒有辦法找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不能養活家人)、為了脫離貧窮所進行的計畫(例如為日後出人頭地而努力、積極計劃一些事情)。
研究發現,兩岸三地低收入青少年的共同點為,大部分青少年不知道如何規劃,以達到脫離貧窮,其中為脫離貧窮所進行規劃的比率,也只占12至28%,因此王永慈教授呼籲政府當局,應積極提供生涯發展以及為低收入青少年發展所需的服務,其次,讓青少年看到有向上社會流動的機會,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愈健康者(例如感到平靜、感到開心等),愈能在經濟困境中有復原力、對未來感到希望、為了脫離貧窮進行計畫。因此,心理健康影響到青少年的經濟剝奪觀念,好的心理健康對於建立個人層次的復原力來說,是一項保護因子。
最後,學業表現愈好者,愈能在經濟困境中的復原力、對未來感到希望、為了脫離貧窮進行計畫。因此,學業表現也會影響青少年的經濟剝奪觀念。這表示,兩岸三地有相同文化背景,華人社會特別強調學業成就,若學生不能在學校表現良好,那麼青少年也會覺得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王永慈教授對此認為,教育環境需要提供更多支持性的學習環境、發展多元智能課程。
進一步分析兩岸三地差異之處,低收入青少年在經濟困境中的復原力、對未來感到希望、為了脫離貧窮進行計畫三方面,天津市總分最高、其次是香港、台北最低。
王永慈教授分析指出,雖然天津的最低生活標準最低,且相關社會工作服務都待發展,但天津青少年對於經濟剝奪,保持最多的正向態度,這與天津是中國第六大都市,以及越來越繁榮的經濟有關,都讓青少年對未來感到正向積極。
香港方面,提供較多低收入青少年服務(如 My Step方案),而臺灣在相較之下顯得較少。因此王永慈教授認為,臺灣政府需要增加對於低收入青少年的積極性服務。
低收入家長在貧窮認知上 偏向社會歸因
針對低收入家長方面,該份調查設計「貧窮歸因」量表,指標包括個人層面(例如「窮人管理錢財能力佳」)、社會層面(例如「窮人被富有的人剝削」)、命運層面(例如「窮人的命運不好」)。
調查指出,雖然這三個城市之間有不同特質,但不論台灣、中國與香港,都有共同點,低收入家長在貧窮的認知上,都偏向社會歸因;感覺生活愈困難者,會偏向社會歸因;2009年金融海嘯經歷經濟困難者,偏向社會歸因。
王永慈表示,從研究中再次驗證,在貧窮家庭中的經濟更困難者,會有所謂的「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比較不認為自己可以掌控生命,反而比較會做外在歸因。
此外,王永慈根據中研院社會變遷調查2007年社會階層組的調查資料分析發現,在一般民眾中,全家收入愈高者,愈會認為人之所以窮是因隨意用錢;再者,全家收入愈高者,也較會認為人之所以窮是因不願工作,也就是做個人歸因,也就是說,經濟地位較好者,較會認為自己可以掌控生活,也就強調個人歸因。
這也產生有錢人會傾向認為貧窮者是不努力的,但根據研究發現,王永慈認為,社會大眾需要瞭解底層家庭的聲音,瞭解其對於社會結構的無助感,期盼社會大眾不要責難受害者。
進一步分析三城市差異之處,該份研究以社會歸因為例,問他們是否感覺窮人被富有的人剝削、社會不公平和欠缺公義、窮人所處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窮人生於貧困家庭因而欠缺一些機會、窮人所處環境欠缺改善生活的機會。
調查顯示,香港低收入家長對貧窮的社會歸因最高,其次依序是台北、天津;王永慈認為,這可能因為香港與台灣的社會較開放,而香港的所得分配不均又比台灣嚴重許多,因此低收入家長的相對剝奪感也較大。而天津低收入家長可能因為缺少相互比較的機會,因此,相對剝奪感較少。
完整影音: http://pr.ntnu.edu.tw/news2.php?no=7504
|
|
|
|
焦點快遞 校方領航學生自治─第十五屆學生自治會長選舉4/12止候選登記中
|
【4/1校園記者國文系王嬿婷報導】打造一個由學校領航,學生自治的和諧校園,31日中午第十五屆學生自治會長選舉說明暨第十四屆成果發表會在誠102教室舉行,現場公佈會長候選人參選資格及登記方式,並招募選務協助人員,學生會呼籲大家站出來為自己的權利發聲,與校方建立更暢通的溝通管道。
第十五屆學生自治會長選舉活動開跑,學生會31日舉辦會長候選人登記參選說明會,第十四屆會長楊瑋姍、副會長周從文都來到現場,爲有志參選的同學介紹學生會工作環境與內容,並發表一年來學生會運作成果。
學生會希望,會長候選人,是具有滿懷熱誠改革不合理制度,與路見不平想爲公眾發聲特質的同學,只要98學年第一學期操行成績在甲等以上,即日起至4/12晚上六點,都能登記參選。
現任學生會會長楊惠姍談到當初參選的心情,她表示當遇見校園生活中不合理的制度,勢必要有人站出來向學校反映。工作內容方面,學生會這一年來秉持培養學生自治與民主理念,從校務參予、權利爭取、企劃執行與校外交流等方向,分八個部門為學生謀福祉,同時有學生會議各委員會,監督學生會經費運用。她期許有緣人加入學生會,爲臺師大全體師生共盡心力。
「校方行政人員應像火車頭,帶領乘客前往想去的地方」,第十四屆學生會副會長周從文以火車比喻學校與學生的關係,他認為學校是一台負載學生的火車,藉著師長的幫助學生們得以前進。」
此外,為讓全校師生即時的瞭解校內社團的最新活動資訊,學生會學術部也推出「校園文化快遞手冊」,未來一周將在校內發行,憑手冊於4/10~6/30可享師大夜市九家美食用餐優惠,歡迎同學踴躍索取。
學生會期許可以建立以師生為主,行政單位為輔的校園,也特別呼籲住宿同學對「軍訓室遷移至女一宿一樓」表達看法,近期內學生會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向校方反映學生意見。
完整影音: http://pr.ntnu.edu.tw/news2.php?no=7521
|
|
|
|
焦點快遞 臺師大文創露天市集─打造產學合作銷售平台
|
【3/29校園記者國文系王嬿婷報導】臺師大創新育成中心舉辦「文創露天市集」活動, 3/26與4/2兩週周五至周日,推出試賣活動。臺師大創新育成中心結合地利之便、文創商品與學生創意三者推出「師大文創露天市集」,要以年輕、創意與獨特性,打造新文創市場的展銷平台。
臺師大創新育成中心輔導以「設計、教育與生活」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配合師院系統的轉型,也考量學校內眾多與文化創業相關科系,特別舉辦「文創露天市集」,在緊鄰藝術氣息濃厚的臺師大商圈,開放師大路39巷1號1樓創新育成中心廣場,打造新文創市場的展銷平台。
臺師大創新育成中心陳國政經理表示:「創意市集的場地與美化已有成果,這次邀請包括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的廠商、本校學生及手創品廠商來試賣,期待促進產學合作,歡迎全校師生及民眾來選購。」
踏入文創市集,琳瑯滿目的商品都是創作者獨一無二的新血,有漂亮的杯子彩繪、特殊印花服飾、造型包包、藝術筆記本、木製鑰匙圈、可愛公仔等多樣創意,每個成品背後都有段創作故事,摸索藝術乾坤,聽創意市集老闆娓娓道來創作動機,商品不只是商品,還透出濃濃的生命力。
當中,樹皮與水的完美搭配的創意商品令人驚豔,創作者用韌性極強的樹皮製作昆蟲和花朵,不論如何凹折,只要噴上少量的水立刻恢復原來的造型。另外,還有愛心飾品兼具傳情用途的木雕,將吸合磁鐵的兩瓣心拆開,裏頭挖槽內可放置寫滿愛意的紙條,產品吸睛度百分百,老闆強調這項產品不只美觀實用,還申請了專利。
其他,包含手工印染T-shirt,美麗的塗鴉獨一無二;木雕鑰匙圈不但造型可愛,老闆還幫你現場刻字,打造專屬的個人特色。走一趟創意市集,保證帶著驚喜與收穫回家。
文創露天市集26日邀請15家廠商參與,多種手創商品供大家挑選,獨特且非量產的實驗藝術、稀有的二手商品都在創新育成中心廣場,路過師大夜市,不妨走進來看看。
|
|
|
|
 |
學術活動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4/7(三) 14:10-16:00 |
地理學系十樓會議室 |
地理學系 |
98(2)地理學系教師學術研究發表會 <網站連結> |
4/7(三) 12:30開始 |
校本部行政大樓2樓第二會議室 |
通識教育中心 |
「高齡者生活與健康促進學分學程」招生說明會 <網站連結> |
4/8(四) 14:00開始 |
應用科技大樓地下演講廳 |
光電科技研究所 |
光電科技研究所學術演講公告-990408 高甫仁 <網站連結> |
4/8(四) 19:00-21:00 |
校本部教育大樓教202國際會議廳 |
教學發展中心 |
歡迎報名982學生學習策略系列(一)『報告撰寫與發表技巧』經驗分享座談會 <網站連結> |
4/28(三) 12:00-14:00 |
校本部綜合大樓5樓(508會議室) |
教學發展中心 |
98(2)教師專業成長系列活動~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4/30(五) |
進修推廣學院 |
進修推廣學院 |
我們在師大進修-春季班報名中 <網站連結> |
4/23(一) 14:30-16:00 |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
設計研究所 |
飛墨之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等三校聯展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6/18(五) 9:00-17:00 |
校本部樸103 |
教學發展中心 |
「課業輔導小老師制度」開跑了,歡迎報名參加。 <網站連結> |
校務活動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4/7(三) 18:00-21:00 |
林口校區圖書館3樓放映室 |
學生輔導中心 |
電影欣賞座談會(2)-練習曲 <網站連結> |
5/5(三) 12:10-14:00 |
本部誠正中庭、公館學七萊爾富旁、林口校區 |
健康中心 |
體適,能不能? 中午誠正中庭預見體適能師太 , 有4G隨身碟等你拿回家 ,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5/09(日) 8:30-17:30 |
校本部 綜合大樓3樓綜301教室 |
健康中心 |
本校健康中心擬舉辦3梯次之「初級急救員」訓練課程,敬請同學踴躍參加 <網站連結> |
5/22(六) 9:00-16:30 |
公館校區 理學院大樓B棟1樓團輔室 |
學生輔導中心 |
光合作用工作坊--自我照顧工作坊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5/31(一) |
線上活動 |
圖書館 |
華藝電子書全國推廣活動:書中自有黃金屋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6/30(三) |
健康中心 |
健康中心 |
按摩小站請您惠顧 <網站連結> |
藝文活動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即日起至4/4(日) 8:00-22:00 |
校本部圖書館一樓大廳 |
圖書館 |
無題--張祺君作品展 <網站連結> |
4/8(四) 18:30-20:00 |
林口校區禮堂 |
音樂學院 |
台灣當代中文藝術歌曲欣賞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4/28(三) 9:00-21:00 |
校本部綜合大樓 福華師大藝廊 |
美術學系 |
施老師的油畫風景課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4/30(五) 8:00-22:00 |
校本部圖書館二樓SMILE休閒閱讀區 |
圖書館 |
圖書館四月份主題書展 <網站連結> |
即日起至6/5 |
校本部音樂學院廣場及禮堂等 |
音樂學院 |
2010師大音樂節
<網站連結> |
體育活動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4/6(二)-4/12(一) 10:00-17:30 |
本部體育館4樓綜合球場 |
體育室 |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98學年度排球運動聯賽 <網站連結> |
即日起 |
校本部 游泳館 |
體育室 |
游泳館公告:自99年1月2日起每星期日增加晚泳時段 <網站連結> |
社團活動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即日起 |
學生事務處 |
課外活動組 |
鍵入想要瞭解的社團名稱或活動時間,即可知道所有社團事! <網站連結> |
學術公告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即日起至4/15(四) |
國際事務處 |
國際事務處 |
2010/2011學年匈牙利國家獎學金開始受理申請(4/15截止) <網站連結> |
徵才公告 |
日期 |
地點 |
主辦單位 |
活動內容 |
即日起 |
校內各單位 |
校內各單位 |
校內徵才公告 <網站連結> |
|
更多活動...
|
|
 |
新增 |
刊名(單位) |
本期內容 |
 |
(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 |
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http://ap.itc.ntnu.edu.tw/ePaper/)新版即日起上線,集結了各單位發行的電子報最新內容,讓你掌握師大各方面資訊。
新功能簡介:
一、訂戶管理:請直接輸入師大電子信箱或已註冊帳號登入,即能查看訂閱清單及做訂閱更動。
二、看歷史報份:點選各電子報連結,可看簡介與歷史報份。 |
 |
(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 |
臺師大電子報服務平台(http://ap.itc.ntnu.edu.tw/ePaper/)新版即日起上線,集結了各單位發行的電子報最新內容,讓你掌握師大各方面資訊。
新功能簡介:
一、訂戶管理:請直接輸入師大電子信箱或已註冊帳號登入,即能查看訂閱清單及做訂閱更動。
二、看歷史報份:點選各電子報連結,可看簡介與歷史報份。 |
|
|
 |
每週五定期出刊
責任編輯:公關室
|
|
|
106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He-ping East Road, Section 1, Taipei 106, Taiwan
本部總機:(02)7734-1111 公館校區:(02)7734-6666 林口校區:(02)7714-8888
Copyright © 2009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