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2011.0330
化科幻為科技 葉李華談科幻創意
【校園記者社教102高嘉鎂報導】「科幻是科技創意的路標。」30日上午通識教育中心舉辦「科幻創意與科技創意」講座,邀請國立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他表示,科幻不是教條口號,是科技創意的靈感來源;
「不必對科技100%負責、天馬行空又腳踏實地、有不必也不能解釋的黑盒子、結合當代科技甚至延伸」是科幻的基本精神,葉李華以東方最早科幻創意《列子湯問篇》為例,說明科幻不是教條口號,而是隱藏在故事中的科幻與科技精神。
「桃莉羊其實是科學怪羊!」葉李華以今日觀點,分析西方最早科幻創意《科學怪人》,和製造桃莉羊的概念相似,都以生命源自電力的觀點出發。小說中以電的概念製造出科學怪人,而桃莉羊也是用電刺激不同細胞結合,可說是科學怪人的「現代版」。
葉李華提到好萊塢電影「聯合縮小軍」,將醫師縮小放入病人體中,去除腦中血塊。雖然在物理學中是異想天開,無法實現,但現代科技將縮小的概念用在手術工具,目前也有「膠囊內視鏡」等微創手術發明,是科幻化為科技的最佳實例。
「面對科幻,照單全收相當危險,嗤之以鼻又相當可惜。」葉李華表示,最正確的看待方式是「沙裡淘金」,科幻故事能為科技指路,若有實用價值,就會有人願意試圖實現創意。「科幻是推廣科普最好的方式」,期待科幻能在臺灣帶來科學教育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