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5.0703

臺師大攜手哥倫比亞大學 打造EMI師資培育跨國合作典範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共同規劃的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師專業增能課程,於6月22日在紐約正式展開為期兩週的密集訓練。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親自率團,帶領來自臺灣12所大學、橫跨多元領域的21位教師齊聚哥大,展開一場EMI教學理論與實務的深度對話。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KerryAnn O'Meara亦親臨現場,展現對本計畫的高度重視。

歷經一年跨越時差的籌備 發展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需求的培訓模式

此次「TC-NTNU EMI教師增能課程」背後的推手包括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劉美慧、副執行長劉宇挺與范雅筑。三位教師於2024年暑假拜訪哥大教育研究生院國際外語教師教育中心主任Zhaohong Han,開啟合作契機。雙方克服12小時的時差,經過一年的線上會議與密集溝通,確定課程內容與培訓方式,共同打造以教學實踐研究為導向的跨國教師專業發展模組。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指出,此次課程期望促進教師深化教學反思,並強化其跨文化與跨語境溝通與教學能力,為臺灣高教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

劉美慧教務長則表示,臺師大作為雙語標竿大學,肩負推動具國際視野、又符合本土需求的EMI專業培訓責任。課程內容涵蓋需求診斷、創新教學法、教學科學與行動研究等模組,實用性與理論兼備。

臺師大師資培育學院院長劉宇挺進一步指出,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為全球教育領域領航者,此次合作不僅象徵兩校於師資培育的共同願景,更提供臺灣教師與國際頂尖學者共同學習的珍貴機會。

培養教師研究者角色 共學共創臺灣EMI師資培育藍圖

課程設計強調教學診斷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發展,協助教師面對全英語授課的挑戰,並強化其作為專業實踐者與教學研究者的雙重角色。課程結束後,學員將於各自教學場域進行實踐研究,並預計於今年十月在臺師大舉辦成果發表會,呈現個人教學策略與專業成長歷程,哥大Zhaohong Han教授也預計來臺共襄盛舉。EMI教學資源中心副執行長范雅筑指出,此次跨國協作課程強調理論與實務融合,並培養教師自覺與實證導向的教學轉化能力,對提升EMI課堂教學品質極具助益。

此次培訓學員來自全臺12所大學,包括:北部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龍華科技大學;中部的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與逢甲大學;南部的國立中正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與國立屏東大學;東部則有慈濟大學。

教師專業領域涵蓋廣泛,從師資培育、語言文學、藝術設計、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營養、電子電機工程、農業經濟到醫藥與觀光等領域。有學員形容此行「美夢成真」,並表示增能課程紮實,理論與實作並重,期盼返台後將所學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資料來源: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EMI教學資源中心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