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103校慶》從高齡到偏鄉教育 吳亞蓉串連多元行動獲社會實踐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6月5日公布113學年度「社會實踐獎」得主,該獎項旨在表揚具有社會關懷精神,並以實際行動投入公共議題的學生。獲獎學生展現對社會議題的敏感度與責任感,透過創意與實踐力在多元場域中發揮正面影響力。今年由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四年級學生吳亞蓉獲獎,她自大二起積極參與多項社會實踐行動,成為本屆社會實踐典範之一。
「該如何在大學期間將關心的議題化為實際行動?」是許多學生在探索自我與公共參與過程中思考的重要課題。吳亞蓉分享,她自大二起投入超過10項社會實踐計畫,與超過100位夥伴共同投入,累計服務對象超過500人。她在訪談中談到過程中的點滴與收穫,盼能鼓勵更多同學踏出第一步,累積實踐經驗。
吳亞蓉參與的實踐計畫涵蓋多元領域,包含教育推廣、文化包容、高齡長者關懷等。2024年,她更前往越南胡志明市,進行生活科技課程及跨文化教學見習,拓展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回憶起初接觸實踐工作的契機,她表示,「其實一開始都是因為因緣際會。」因對長者議題感興趣,她選修臺師大的高齡學程,並透過課程實際參與長者服務;同時也在教育學程期間參與「數位學伴」活動,進一步延伸對教育議題的關注與參與。
談及參與各項實踐計畫的共通點,吳亞蓉認為,關鍵始終圍繞在「人」。她強調「降低學習焦慮」是重要的實踐目標,無論是帶領長者接觸新科技,或是教授學生課程內容,皆需從理解其背景與文化出發,找出貼近生活的素材,激發對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對於獲獎的心情,吳亞蓉坦言「算是個意外之喜。」她表示,起初從未以得獎為目的,而是單純希望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這次獲獎也成為一個回顧與整理過往行動的契機。她強調,社會問題不可能一蹴可幾,社會實踐更需要長期投入,建議大家不必設限,也不必過度追求成果,只要從感興趣的議題出發,盡心付出,回首之際自然能看見自己與他人改變的軌跡。
展望未來,吳亞蓉表示將持續關注偏鄉教育與低成就學生輔導,目前也即將擔任實習教師,期望在教學現場持續耕耘,將實踐理念落實於教學之中。
她最後鼓勵同學多留意網路、社群媒體與校內海報等各種資源,保持好奇心、勇於嘗試,「只要願意開始做,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也能讓行動持續擴散,帶動更多人一起關心議題、投入社會實踐。」(撰稿:校園記者社教117林昀箴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