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看見不一樣的臺灣 華語系國際學生戶外學習臺灣傳統生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國際華語與文化組於5月2日安排國際學生,進行臺灣傳統生活學習活動。本次活動由國華組吳馥如老師策畫,張雅惠老師、劉欣怡老師及楊城專責導師參與現場指導。60多位國華組大學部一年級國際學生及交換學生,分乘兩部遊覽車至宜蘭進行戶外學習活動。
國華組同學是來自1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對許多一年級及交換生同學來說,是初到臺灣,未識真面目。平常生活在熱閙的臺北巿區,再加上語言限制,國際學生對臺灣本土生活文化,有很大的指導學習需求。因此國華組本次活動特別安排國際學生到宜蘭的麗野莊園農場,進行臺灣傳統農村生活的體驗活動。
遊覽車穿過雪山隧道,看到和臺北截然不同的宜蘭田野風光與綠油油的豐禾稻田,國際學生即刻興奮不已。到達農場後,農場的雞、鴨、鵝也齊鳴來歡迎這些國際學生。許多學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家禽,一些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同學自告奮勇捉住家禽讓同學們近距離觀賞。
農場老師向同學們講解了臺灣農村焢窯文化的背景,並親自指導同學們從劈木材開始,封包食物、用泥巴封窯、點火,中間每一個細節都累積了臺灣農村長輩幾代人的經驗傳承。也決定同學們能否成功吃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焢窯食物,因此同學們都非常認真地學習。
在等待烘烤食物的過程當中,農場的老師指導同學們手工製作麻糍。製作過程不單講求力道,更講求耐心。同學們也樂此不疲地學習此歷史悠久的傳統手藝。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同學們在農場老師的指導下,興奮地從焢窯一一取出雞腿、玉米、地瓜、雞蛋等臺灣傳統的焢窯食物,和同學們彼此分享。
結束農場學習活動之後,同學們乘遊覽車至礁溪傳統街道參訪,體驗臺灣農村巿鎮的巿場文化。經過一整天充實的旅程,同學們在遊覽車上仍然意猶未盡談論著當天有趣的學習過程,期待著下次的臺灣學習之旅。(資料來源:華語文教學系國際華語與文化組 / 編輯: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