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科技系團隊舉辦跨校機械手臂工作坊 助力國北教大暑期國小雙語營隊培訓
為了提升國小雙語教育的科技素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團隊,3月15日特別舉辦了一場跨校機械手臂培訓工作坊,為即將參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暑期國小雙語營隊的生活科技組夥伴提供專業培訓。此工作坊為期一天,上午場內容涵蓋機械手臂應用於運算思維教學的課程設計,以及下午場實作製作機械手臂的體驗,讓參與者不僅理解教學方法,也能親身感受機械手臂的組裝與操作。
傳承經驗,深化運算思維教育
在上午的培訓課程中,上一屆參與營隊的五位學姐親自分享過去成功的教學經驗,將去年營隊的亮點與挑戰傳承給今年的新夥伴。此次分享不僅幫助新夥伴更快適應營隊教學內容,也讓他們能夠從前人的經驗中學習,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
本次課程的核心在於如何利用機械手臂輔助國小學生學習運算思維。參與者學習如何將運用機械手臂操作的邏輯,設計出兼具趣味性與啟發性的課程。培訓中,教師團隊透過實例解析,講解如何運用機械手臂的操作邏輯來強化學生對下指令、步驟與迴圈概念的理解。
動手實作 體驗組裝機械手臂的樂趣
下午的課程則聚焦於機械手臂的實作體驗,讓參與者親手組裝並操作機械手臂,以深入了解其構造與功能。這項活動不僅讓參與者學習機械手臂的基本硬體結構,也能夠體驗如何透過程式設計控制機械手臂執行特定任務,及未來如何與AI人工智慧結合的技術發展。
培訓現場氣氛熱烈,參與者透過動手組裝,對機械手臂的運作機制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有些夥伴在初次嘗試時遇到了困難,但透過團隊合作與講師指導,最終成功完成組裝並進行基本的程式控制。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加強了夥伴們的科技實作能力,也為他們在暑期營隊中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跨校合作 提升教育影響力
本次培訓工作坊的成功舉辦,展現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在科技教育上的合作成果。透過這樣的跨校合作,不僅能夠提升國小雙語營隊的教學品質,也能促進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學習。丁玉良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培訓,讓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夠掌握科技教學的方法,並將其應用於國小雙語教育中。我們相信,機械手臂不僅是一種科技工具,更是一種啟發學生運算思維的媒介。」參與者們在培訓結束後紛紛表示收穫滿滿,對於即將在暑期營隊中運用所學充滿期待。有夥伴表示:「透過今天的課程,我不僅學會了如何設計機械手臂教學活動,也對運算思維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希望在營隊中能夠帶給學生更多有趣的學習體驗。」
展望未來 強化科技教育發展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運算思維與人工智慧教育已成為全球教育趨勢之一。本次機械手臂工作坊的舉辦,為未來更多科技教育計畫奠定了基礎,也為國小雙語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更多創新元素。透過這樣的培訓,不僅能提升教師與助教的專業能力,也能讓國小學生在暑期營隊中接觸到更生動、有趣的科技課程。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培訓計畫,深化機械手臂與運算思維教育的結合,讓更多學子能夠在科技學習的旅程中受益。(資料來源:科技系 / 編輯核稿:胡世澤)
下午場全體教師助教及學員在臺師大機械大樓的電子電路教室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