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年度盛典 駱以軍與賴盈滿摘得桂冠
「第37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頒獎典禮,於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在臺師大文薈廳舉行。屢獲文壇多項大獎的小說家與散文家駱以軍與資深譯者賴盈滿,分別獲頒「散文大師獎」及「翻譯大師獎」的首獎殊榮,此次優選獎項亦頒發給資深導演、文壇中堅與新秀,表揚他們在文學創作與翻譯領域的卓越成就。
臺師大文學院院長須文蔚表示:「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設立的初衷,是為了紀念長期在臺師大英語系任教的文學院前院長、亦是翻譯暨散文大師梁實秋先生,自1988年首屆舉辦以來,該獎項迄今已走過37個年頭,期望藉此鼓勵創作風氣,推動臺灣文學閱讀文化,並推廣優秀的華文書籍,期望獲得讀者更廣泛的關注與閱讀。
本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循例由出版社提名年度優秀的華文散文以及翻譯作品參獎,今年度共有85部作品報名角逐,創歷年新高,顯見此獎項已成為年度出版界的重要盛事。散文大師獎的參選者來自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等地,反映出該獎項面向全球華文世界的廣闊視野。經來自臺灣、香港、馬來西亞及美國等地的專家學者所組成的評審團細心討論與評選,共遴選出9部優秀作品,並由駱以軍及賴盈滿分別榮獲散文大師獎與翻譯大師獎的最高殊榮。
在文壇占有一席之地的資深作家駱以軍,憑藉其散文創作《如何抵達人心,如何為愛畫刻度:駱以軍的文學啟蒙小說26講》獲得散文大師獎首獎。評審羅智成表示:「駱以軍的風格鮮明強烈,令人過目難忘,卻仍能屢出新意,把年輕時的侷促困頓到幡然領悟的乍現靈光到神遊於偉大創作心靈的深切體悟拿來現身說法,生動、深刻詮釋、印證了小說創作的奉獻精神與核心價值,讓這本書有了獨樹一格的位置。」駱以軍巧妙運用「巴洛克式」的文字風格,寫出其對小說熱烈的愛,自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實至名歸!
本屆散文大師獎的優選獎得主,則包含高齡87歲仍樂於創作的資深導演王正方、曾獲時報文學獎首獎的白樵,另外,雲門舞集前武術教師黃鴻璽及香港青年作家葉梓誦,則各自憑藉首部個人散文集拿下優選獎項,展現了不同地域與創作風格的多元性。
翻譯大師獎首獎由資深譯者賴盈滿獲得,其翻譯作品《班雅明傳: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的生命與心靈》被評審譽為極具挑戰的傑作。評審馬耀民認為:「這個複雜的文本網絡使得譯者必須克服空前的挑戰。他不但要熟稔當時的歷史文化脈絡,更要對班雅明的著作有一定程度理解,方能在長達七百五十多頁的篇幅裡,適切、連貫地呈現傳記作者心目中班雅明的面貌。」賴盈滿的譯作忠實呈現了班雅明的思想深度,拿下首獎當之無愧。
而翻譯大師獎優選得主郁保林、邱源貴及陳錦慧,也皆為在翻譯界筆耕多年的名家,無論是對作品細節的掌控或語言的流暢度,均張弛有度,其翻譯作品不僅在專業領域內獲得認可,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為華文世界的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不同文化的窗。
本屆頒獎典禮除了讚譽大師獎得主,也向出版編輯團隊致敬,表彰他們在優秀作品背後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邀請出版編輯團隊一起上台受獎,鼓勵出版社踴躍出版好書,讓文學愛好者不寂寞,並為華文文學的繁榮貢獻力量。
現場節目亦別出心裁,邀請到知名作家朱國珍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金曲獎歌手余佩真演唱與駱以軍合作的歌曲〈親愛的〉,向得獎者致敬。此外,來自臺師大的學生表演團隊以弦樂四重奏演奏德、奧名曲,向翻譯大師獎得獎作品致敬,亦為這場榮耀盛典增添許多光彩。(資料來源:全球華文寫作中心 / 攝影:張適 / 編輯:胡世澤)
文學獎訊息:
【第37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完整得獎名單】
散文大師獎
首獎:
優選: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翻譯大師獎
首獎:
優選: (按譯者姓氏筆劃排列)
【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簡介】
「梁實秋文學獎」自第34屆起改制為「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文學大師獎參考國際重要圖書獎與文學獎(例如布克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紅樓夢文學獎等),以期本於臺灣人文傳統與出版自由優勢,使「文學大師獎」能夠標舉優秀散文家與翻譯家的貢獻,並透過跨平台的媒體合作、網路宣傳,針對得獎作品發布書評,彰顯散文創作的時代意義,以及文學翻譯的傳播效應,鼓勵讀者注目與閱讀。
第37屆師大梁實秋散文大師獎首獎得主駱以軍簡介
駱以軍,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及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屢獲文學界的多項大獎,包括2018年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匡超人》、《明朝》、《大疫》、《女兒》與《西夏旅館》等,作品風格獨特,深受讀者喜愛。
第37屆師大梁實秋翻譯大師獎首獎得主賴盈滿簡介
賴盈滿,資深譯者,亦是翻譯領域的佼佼者,譯作涵蓋文學、科普、人文等多個領域,曾榮獲多項翻譯大獎,如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銀籤獎等。他的翻譯作品包括《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