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奧利・艾普的小鹹點」師大美術館開展 英國藝術家 Oli Epp 的怪誕視覺饗宴 反思當代社交媒體生活現象
在社群媒體的「劇場」中,你是否扮裝與表演?師大美術館展出英國藝術家奧利・艾普(Oli Epp)一系列新作,以「奧利・艾普的小鹹點」(Hors d’œuvres)為題,挪用元素透過超越普常的方式組構的繪畫作品,邀請觀眾探討當代社交媒體文化、形象塑造與關係互動的現象,即日起至5月15日於師大美術館三樓展出,免費入場參觀。
社交媒體如何影響當代生活
藝術如何回應當代生活的變遷?師大美術館關注當代藝術的發展,致力於透過展覽引發不同層面的對話。受到社交平台的即時性、視覺性及回饋機制,為了追求按讚、留言的群眾注意力,社交使用者不僅只是記錄生活,更是在「表演」生活。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塑造理想形象、編導自身的「故事」,在數位空間中進行刻意的展演。本次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與巴黎 Semiose 畫廊合作,帶來英國藝術家作品回應此社會現象,我們將透過藝術家平滑的電繪風格繪畫,聯想社交媒體的劇場表演,反思虛實生活中複雜的互動關係。
師大美術館劉建成主任於3月15日展覽開幕時表示:「師大美術館推動當代藝術的多元討論,這次年輕藝術家奧利・艾普的作品,可以感覺出他生活的環境如何影響他的創作,使用油彩、壓克力,卻呈現電繪平滑的樣貌,從影視、生活產品挪用元素,細緻描繪,再以怪誕奇異、劇場角色的方式構圖,希望以這樣的視角回應當代社會議題。」並談到美術館邀奧利.艾普與在校學生,以數位方式轉製為沉浸形式的可能,並已將扶持新銳藝術家、學生團隊創作列入未來展覽主題之一,徵件、競賽已納入未來的藍圖,請大家持續關注。
藝術家奧利・艾普帶來多件今年甫完成之創作,說道「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我們這個時代的矛盾現象,今年的新作運用相同尺幅的畫布,有如戲劇主角登場的構圖、人類與物種的模糊,希望透過幽默的方式,展露畫作中意涵的荒謬故事。」有鑑於本展規劃為大學美術館之交流,也作為藝術家的首次亞洲個展,主要代理藝廊 Semiose 慎重看待這次與臺灣觀眾與學生見面的機會。Noé Marshall 代表畫廊表示,對臺灣當代藝術的特別樂觀,並好奇這次臺灣大學生如何看待這樣的作品。這次藝術家奧利・艾普在臺灣停留逾一個月,充實異地體驗也期待開啟新的創作靈感,並感謝這次的展出機會。
劇場場景與怪奇物種
奧利・艾普擅長以平滑流暢的噴槍及繪畫方式,塑造色彩鮮明、輪廓清晰的畫面。他筆下的角色呈現出誇張的非真實形象。作品《夢遊者》身著粉紅色長裙、披著毛絨衣領的角色與一隻小羔羊,輕盈地在斑馬線上跳躍,而紅色警示燈模糊地浮現在遠處,創造出亦危險又如夢境般的場景。藝術家分享他這件作品來自幾個月前,他在深夜不慎未將水龍頭緊閉,導致公寓淹水,在這場災難後創作這張畫,化為夢遊者的迷失與遠方即將到來的危險。此外在台期間他完成作品《唐》(Tang),奧利・艾普參觀故宮時見到唐代三彩馬,對陶馬在傳統工藝上的意義印象深刻,因此與泡麵的速食與規模化產品組合,創造一種矛盾的視覺印象。
社交媒體時代的幽默批判
奧利・艾普的作品看似無俚頭的組構,實際上透過物件指涉意義與社會現象,展現幽默的一面,探索當代人們對社交媒體的依賴與形象塑造的矛盾。他過去的系列作品以簡化的人物形象,穿戴名牌服飾、配戴AirPod,搭配各式與消費產品為特徵,展現現代人對於品牌與個人風格的過度執著。而這次,他則透過劇場般的構圖,提醒我們對生活中的種種「過量」行為保持距離。
師大學生響應數位沉浸短篇
開幕當日,為響應本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班學生楊詠棋、張郁苓、康禾、孫睦桓,由曹筱玥教授指導,自藝術家奧利.艾普的作品《阿爾戈斯》(Argos)延伸發展,透過動畫與AI生成技術,打造一充滿懸疑氛圍的沉浸式短篇。以阿爾戈斯提名,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傳說中他永不閉眼,因此沒有秘密能逃脫他的視線。而藝術家以此為靈感,描繪出一隻頂著九顆眼睛的黑貓,其巨大的眼精凝視著前方。(資料來源:師大美術館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