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天文與重力中心舉辦近地太空與太陽系探索工作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天文與重力中心(CAG; Center of Astronomy and Gravitation)於 114 年 2 月 10-12 日舉辦近地太空與太陽系探索工作坊,工作坊首日由副校長陳焜銘教授致詞歡迎貴賓,陳副校長任職理學院院長期間是中心成立的重要推手,為期三日的工作坊,在元宵節的細雨中落圓滿幕。
隨著國家太空中心(TASA; TAiwan Space Agency)的重點發展與台灣太空聯盟(TSU; Taiwan Space Union)的積極推動,相較於過去多著重發展向下望的地球觀測衛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家近二、三年多有討論,期待能拓展台灣的太空任務計畫,將衛星觀測儀器指向太空,甚至發展深空任務。
三日工作坊共有四場大會演講,由太空探索經驗豐富的資深科學家分享計畫經驗,首先開場的是中央大學的葉永煊院士,葉院士是歐洲太空總署(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探索土星的卡西尼太空任務的三位主要發起人之一,扮演著至為關鍵的角色,也是近幾十年台灣行星與太空科學研究推動的第一人;另邀請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三位科學家,Jason Dworkin 博士為 OSIRIS-REx 樣本返還任務的計畫科學家,分享小行星 Bennu 採樣計畫的統籌經驗與科學價值,Steven Charnley 博士為天文化學暨彗星有機分子的專家,分享太陽系彗星觀測和樣本返回任務所帶來太陽系起源的線索、與作為提供太空計劃科學目的之基礎,Robert Papparlardo 博士為耗資50億美金之Europa Clipper 太空任務的首席科學家,為我們介紹了探索木衛二歐羅巴的計畫全貌;另邀請了前任職於日本太空中心(JAXA;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之科學家兵頭龍樹(Ryuki Hyodo)博士分享土星環之研究成果、與如何由科學探索角度推動太空工程任務。另外還有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趙丰教授,中華民國天文學會會長江國興教授等與會貴賓。
此次工作坊由中心主任管一政教授領導,配合今年度啟動執行之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領域整合型計畫「航向彗星-回到原始太陽系的太空之旅」,與計畫合作成員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李佩君教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廖瑩教授、董容辰教授協力舉辦,邀請國內外共 60 位專家學者與會,其中包含各大學老師與研究人員、國家太空中心與業界的工程專家,是少數跨領域對話的難得契機,活動迴響熱烈,也期待未來成為天文太空科學領域的固定研討活動。
本次工作坊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教深耕計畫、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領域整合型計畫(UAAT-KOOU)計劃、計算天文與幾何重力中心計畫(iCAG)之經費贊助、及臺灣太空聯盟的支援,期待為臺師大與臺灣的天文太空研究開啟新的篇章。 (資料來源:理學院、天文與重力中心)
陳焜銘副校長(第二排右五)和工作坊與會學者合影留念。
活動網址:https://www.cag.ntnu.edu.tw/index.php/en/events/2025_geospace_and_solar_system_exploration_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