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4.1001

理學院跨領域交流座談會 解析臺灣地震活動與防災知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於9月27日舉辦跨領域交流座談會,本次邀請地球科學系陳卉瑄教授,為大家帶來一場深入淺出的地震科普講座。陳教授專精於觀測地震學,這次的分享讓大家更理解臺灣頻繁地震活動的緣由,並學習如何以科學態度面對地震風險。

臺灣地震研究 清晰地了解地震動態

陳卉瑄教授表示,臺灣在地震研究領域在國際上名列前矛。每當地震發生,可以在20秒內,透過地震測站提供即時震度資訊(https://palert.earth.sinica.edu.tw/),並動態顯示全臺各地的震度分布,清晰展現地震真實影響。這些科技發展不僅讓民眾更清晰地了解地震動態,也為未來的防災措施提供了關鍵數據。

她進一步介紹,3D地震波傳模擬技術能夠準確推估震源大小和斷層面解(https://rmt.earth.sinica.edu.tw/),並模擬地震波在不同傳播方向產生的地表搖晃強度。這些資訊彙整到「即時地震科學系統」(TESIS,https://tesis.earth.sinica.edu.tw/),除了提供地震最新資訊,並能與地形、活動構造、地震活動等圖層套疊,對應到該震源區的地體構造描述,能幫助民眾了解該地震和孕震構造的特徵。

回顧歷史地震 探索時空特徵與發生機制

臺灣作為地震好發區,民眾對地震恐懼常在大地震後加劇,尤其是在今年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3地震後,隨著日本南海海槽規模7.1的地震,及中央山脈下方的慢地震異常活動的相關討論,大家不免擔憂,未來是否會有更大規模的地震。陳教授帶領大家回顧這些歷史地震事件,探討「哪條斷層在動?」「還會不會有大地震?」「餘震還要多久?」這三個基本問題,科學家如何找到答案,而不確定性,在哪裏?

她也強調,過去地震發生後,我們往往疏忽地震的後續發展,失去從中學習和研究的機會。「地震不是隨機的,它是從累積經驗中得出規律的。」透過科學研究,我們有機會探索地震奧秘,從而減少未來災害風險。

隱沒帶與地震活動 深入了解震源與復發週期

臺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板塊擠壓導致臺灣造山運動和頻繁地震活動。陳教授表示,臺灣島內的地震多數與碰撞帶有關,並非源自於外海隱沒帶。以東臺灣為例,1951年縱谷地震系列是由多條活躍斷層引發,特別是米崙斷層、玉里斷層和池上斷層的錯動,短短一個半月內發生4規模超過7.0的強震、和8個6≤規模<7的地震,這樣的歷史事件提醒我們,不可輕忽未來可能的地震風險。

面對地震 強化防範意識與應對措施

「地震即將發生,也一定會發生,那我們能做什麼呢?」陳教授認為,面對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學會地震發生時的應對措施非常重要。當地震來臨,唯一原則就是「就地避難」 -- 應迅速找到堅固的物品保護頭部,並在地震搖晃稍緩後,移動至安全場所。她呼籲,「準備好面對規模7以上的地震」應該要轉化成臺灣人的生活態度,一旦需要緊急避難,我們準備好了嗎?該準備什麼?唯有正視這些問題,未來在災難發生時,才能自助、助人。

在這場座談會中,陳卉瑄教授以豐富觀測資料與地震知識,幫助大家理解和應對地震。通過學習防災知識,我們可以在未來面對地震時更加從容,不以訛傳訛,以正確的知識和態度面對。(撰文:校園記者國文115賴慈萱/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