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4.0830

臺師大雙語計畫團隊舉辦增能工作坊 151名教師共襄盛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林至誠教授雙語計畫團隊(以下簡稱「雙語計畫團隊」),於113年8月23日(五)臺師大公館校區舉辦為期一天的部分領域雙語教師增能工作坊。本次活動雙語計畫團隊共收到了多達151人次的踴躍報名。來自臺灣北、中、南、東部以及離島的國中小學教師們都受邀而來、共襄盛舉。

根據計畫主持人林至誠教授所言,在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的框架之下,雙語計畫團隊作為教育部國民學前及教育署及學界,與全臺上百所國中小雙語教育社群之間的橋梁,提供專業量能陪伴以及輔導,與計畫合作學校持續偕同發展雙語教學師資,並鼓勵各校建立校內外雙語教學教師社群平台,相互交流,共同成長。

自計畫施行以來,部分領域雙語計畫學校由112學年度的420校次,增長至113學年度的457校次,足見2030雙語國家計畫在擴展以及整合部分領域雙語教育平台上短短一年間的穩步增長。而雙語計畫團隊設立至今,與部分領域雙語計畫整體緊密配合,團隊所舉辦的增能工作坊已從112學年度暑假的39名參與人次,成長到如今上百名來自台灣各鄉鎮市的國中小教師,可見計畫未來有惠及更多有志於雙語教育者及學童的巨大潛力。

此次工作坊首先由上午邀請到來自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育學系的胡潔芳教授,為與會者進行專題講座開場。講座內容以「設立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雙語教育」為出發點,結合各國雙語教育案例,鼓勵前來參與研習的教師們在雙語教育定位上,融合各地方特色,為學童們打造一個能夠同步發展雙語能力及地方認同感的學習環境。

臺北市建成國中的家政科曾瀅芮老師表示,在校方支持下,加之以家政科教學內容的多元特色,設計雙語教學時,學科知識與語言教學的碰撞間為學生激盪出不一樣的精彩課程。對於此次工作坊的辦理,曾老師表示看見這麼多家政科的老師願意在暑假期間前來師大進行研習、交流,對於為家政這門學科注入新的能量定有極大幫助。

工作坊的下半場則將與會老師以科目進行分組,邀請在國中小學各部分領域科目教學實踐上卓有創見者擔任講師。分別舉行了音樂科、表演藝術科、視覺藝術科、綜合活動科、童軍科、家政科、資訊科技科、健康科以及體育科的分科工作坊。講師們由分享雙語教學實務、雙語教學理念,以及各式各樣的雙語教學資源開始,慢慢引導與會者們反思雙語教學實踐的本質,並在學科知識與語言教學上平衡的核心理念。

參與資訊科技科工作坊的新北市明德高中國中部黃書琴老師,向雙語計畫團隊表達她對於此次活動辦理的正面感想。黃老師向團隊分享,在其所屬單位資訊科技科人員編制一般偏少,校內缺少同科目可以共同討論雙語教學心得的老師。此次工作坊的辦理正好提供了不同學校的資訊科老師在雙語教學上組建跨校社群,加深加強學科社群凝聚力的機會。

在工作坊的最後一個環節,講師們帶領各個學員們分組進行雙與教案撰寫習作,並邀請各組分享教案撰寫的成果。許多來自不同縣市的老師們在習作的活動中得以交流,在偏鄉或非山非市地區的特殊教學經驗。例如:綜合活動科的學員們發表了結合農村地區農廢處理等環境問題,以雙語表達環境關懷的精采教案成果;並有組別從性別議題切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且以雙語發表對於生理變化感受的方式。

來自臺北市懷生國小的蔡余欣老師,作為雙語生活教師已有長達近十年的豐富經驗。她向團隊發表將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由部分領域科目延展至英文學科的遠見,期冀部分領域的教學內容最終在政策的引導下,能夠與英語的學科教學內容相互配合,真正地將英語帶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學生們成長至能夠以英語發表在綜合活動科目所學的知識內容。

本次工作坊不僅提供了各縣市、各部分領域科目教師聯誼交流的平台,更是為雙語計畫團隊帶來許多第一線教師真實的教學經驗及意見。未來雙語計畫團隊將持續與合作學校及教師密切往來合作,互相汲取意見以持續優化及擴大團隊為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貢獻。(撰稿:英語系提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