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4.0828

表演藝術所亮相愛丁堡藝穗節 兩齣原創劇作驚艷國際舞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今年(2024)8月在英國愛丁堡國際藝穗節,推出《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原創英文音樂劇,以及《Diary of a Magician》魔術劇場共兩齣製作,進軍國際舞臺獲得媒體極高評價,也成功向全球推展臺灣本土文化。

《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首演大獲好評 臺灣文化閃耀愛丁堡

其中,《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為此次在愛丁堡首演,探索臺灣人的身份認同與自我成長之旅,並融入臺灣原住民文化與閩南文化,獲得權威評論網站 EDFringe Review的三顆星好評肯定。(詳見文末備註)

《Diary of a Magician》再獲五星評價 魔術劇場展現藝術魅力

《Diary of a Magician》今年二月即在澳洲阿德萊德藝穗節(Adelaide Fringe)首次亮相後,便獲得五星評價:「不僅僅是魔術,這是藝術。」,之後獲邀在愛丁堡藝穗節、外亞維儂藝術節、布達佩斯音樂節共計演出30場以上。

此次在愛丁堡藝穗節的演出,在EDFringe Review、World Magic Review、North West End UK、Scottish Field及Mix Up Theatre等多家權威媒體和評論網站上,也取得了四星到五星的佳評。(詳見文末備註)

本次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的兩齣製作,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臺師大國際事務處、以及高行健獎學金共同支持,由梁志民教授、何康國教授帶領19位劇場組、行銷組、鋼琴合作組同學共同完成,包括製作、行銷、演出全方位的工作,演出精彩且獲致高度評價。

《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由林采樂、張晴惠擔任執行製作,《Diary of a Magician》由蔡侑霖擔任製作人,與其他同學們共同在藝穗節期間,以各種行銷方式推動票務與進行國際公關,演員們的演出表現更已達國際專業水準,讓觀眾們驚艷不已。

除演出之外,同學們在愛丁堡藝穗節的國際演出市場中,積極觀摩其他演出、結識國際經紀人、與不同國家演出者交換心得,讓同學們國際視野大開。

表演藝術研究所成立已20年,成立至今以製作原創音樂劇為方法,演出製作實務為教學過程、進軍國際市場為目標;近年來有鑑於臺灣表演藝術向海外擴張的趨勢,更積極帶領同學們參與國際表演藝術市場,並獲得學界、業界多方肯定與支持。

過往參與過海外實習的同學們,大多已在臺灣表演藝術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成為產業的堅實支柱。相信未來在國際化的世代,這些同學們畢業後定能繼續國際演出事業,以臺師大校友的身分在國際上發光發熱。(資料來源:表藝所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備註:

EDFringe Review給予三顆星 ” 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 A Musical” 網址超連結

World Magic Review給予四顆星” Chang’s physically inventive style of magic is a welcome addition to the Edinburgh Fringe scene.”

Mix Up Theatre給予五顆星” Our students had a fantastic trip to see the enigmatic, enthralling Diary of a Magician. They enjoyed being wowed at so many tricks and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hings were done.”

以上參考愛丁堡藝穗節售票官網:Diary of a Magician | Dance, Physical Theatre and Circus |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edfringe.com) ,點閱時間:202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