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4.0718

地理系洪立三新發現 性別角色分工影響減碳行為

氣候變遷裡也藏著性別話題:不同性別意識形態如何牽動「減碳動機」?

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全球已有超過130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宣言,臺灣也在2021年跟進宣示,並推出多項戰略計畫,展現淨零碳排的決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洪立三長期關注家庭成員的互動如何影響防災行為。其中一項研究,討論性別意識形態與減碳行為動機的關係,若將人們的生理性別與婚姻狀況考慮進去的時候,兩者之間的關連相當複雜。

洪立三的研究專長為人文面向的自然災害研究、家戶防災行為,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高度關注家庭成員的互動如何影響家庭層級的防災行為。他說,很多社會科學研究多是以個人為單位,但家庭不是一人組成,許多家庭決策,必須與家庭成員(伴侶、小孩)合作,甚至是協商,當要探討家庭行為,若僅訪問「戶長」,恐難還原全貌。

而他針對家戶防災行為的第一篇論文,是在探討已婚異性戀夫妻的家庭決策與家庭面對颶風來臨時的防範行為之間的關連。洪立三就讀博士期間,前往佛羅里達州訪談多對異性戀夫妻。一位太太告訴他「颶風要來會先把東西搬到二樓,例如駕照影本、結婚證書影本...」,結果丈夫說「哇,我都忘記有這件事」;當太太看著先生從庭院把桌椅搬入屋內,卻認為「對對對!這就是你該做的工作」,這些家戶裡的日常防災行為,背後蘊含的正是家戶成員如何看待彼此的性別角色分工。

這篇論文也成為家戶防災行為研究的「前傳」,後來不僅衍生出多篇研究續集,洪立三回到臺師大任教後,他更聚焦臺灣本土家戶的防災行為,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減碳領域。他說,近年全球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全世界各個政府都在談減碳、淨零轉型,民眾被鼓勵多做一些節能減碳行為,他想透過研究,了解個人與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為的情形。

由於性別意識形態與家庭分工相關,家庭分工又會影響家庭的減碳行為,因此2022年的這篇獲獎研究,是他與系上荷蘭籍副教授莫家俊(Mucahid Mustafa Bayrak)合作,透過電話訪談、使用合適的性別意識形態態度量表,將受訪者的性別意識形態觀念區分為傳統觀點、平權觀點,並追問是否願意改變行為去減緩氣候變遷等問題,透過量化分析,進一步瞭解性別意識形態與減碳行為改變意圖之間的關連。

舉例而言,問卷的其中一題,詢問受訪者「丈夫的責任就是賺錢,妻子的責任就是照顧家庭」這樣的說法的認同程度,認同者被歸類為抱持傳統性別角色看法,反對者則被歸類為抱持性別平權看法。

問卷結果顯示,不分傳統觀點、平權觀點者,受訪者表示「願意」改變行為去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比例很高。但不同的性別意識形態與減碳行為改變意圖的關係相當複雜,若將樣本依照性別、婚姻狀態,區分為未婚男性、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結果發現同一個性別意識形態指標對上述四個類型的受訪者來說,其與減碳行為改變意圖的關係都不太一樣。

統計結果也顯示,在考慮其他相關影響因子之後,在該題目抱持平權性別角色看法的未婚男女,有比較高的減碳行為意圖;對於已婚女性而言,反而是抱持傳統性別角色看法者有比較高的減碳意圖。對於已婚男性來說,對於該題目的看法與減碳行為意圖則沒有關連。上述情況顯示了性別意識形態與減碳行為改變意圖間的複雜性。

儘管臺灣社會已走向性別平權之路,洪立三分析,其他調查仍指出家務仍有很高的比例,是由女性承擔,女性也被投以懷孕生子的目標,育嬰假也多由女性承擔。由於不少已婚女性主要負責處理家務事,因此也會開始思考,要如何節能、落實垃圾分類與隨手關燈等環境友善行為,種種因素皆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肯定「丈夫的責任就是賺錢,妻子的責任就是照顧家庭」說法的已婚女性,其減碳行為動機較高。

洪立三也提到,另一個可能的解釋,則是年齡或世代差異,因為已婚女性整體而言,年紀比未婚女性年紀來的長,這些年紀較長的女性,比較可能保有過往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

而在這篇研究之後,洪立三持續將研究心力投注在瞭解「家庭成員的互動如何影響防災行為」這個主題上,其中包含哪些家戶內溝通互動的因子會影響到氣候變遷調適行為,以及家庭決策與氣候變遷減緩行為之間的關係,近期更透過進階統計,瞭解夫妻之間在概念上的相似度,是否會促進減碳行為。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幫助各界理解如何促進家庭減碳行為。(撰文:公共事務中心)

原文出處: Hung, L.-S. and Bayrak, M.M. (2022), 'Taking gender ideologies seriously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 case study of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Vol. 14 No. 2, pp. 218-236. https://doi.org/10.1108/IJCCSM-06-202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