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AI科技衝擊藝文領域 文學院講座探索學習新趨勢
「臺師大正在積極回應新科技的變化,做出滾動式調整。」臺師大文學院於5月3日舉辦專題系列講座,由設計系黃心健教授分享他使用科技的豐富經驗,也邀請文學院須文蔚院長,分享元「宇宙敘事學程」內容,和AI未來趨勢看法。
黃老師和須院長皆在他們專長領域有卓越表現。黃心健老師為臺灣新媒體藝術家,多以VR作為其創作的展示形式,擅長結合交互裝置、動作感測、表演藝術等形式來進行大型的新媒體創作。與美國前衛藝術家蘿瑞.安德森合作的作品《沙中房間La Camera Insabbiata》獲得第74屆威尼斯影展首度推行的VR影片類獎項-最佳VR體驗獎。
須文蔚老師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東吳法律系學士、政大新聞碩士、博士。創辦文學網站《詩路》,曾任《創世紀》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等。出版詩集《旅次》與《魔術方塊》、研究《台灣數位文學論》、《台灣文學傳播論》,報導文學《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時報文化);繪本《月牙公主》等。
須院長表示:「現在元宇宙發展的時代,需要結合兩個學院能力,會敘事很重要。」須院長提到,很多人才是會文學不會coding,或會coding不會文學;因此他希望透過這個學程,幫助學生整合這兩項能力。而黃老師這幾年最知名的就是AR、VR作品,也在綜合大樓八樓設立動補實驗室,希望能夠提供師大學生更多學習資源。
黃心健老師曾經登上美國達人秀,進行虛實整合的表演,那時他再次意識到元宇宙的重要性,「與其在看表演,不如說是活在表演裡面」。元宇宙的世界把觀眾從觀看角度的局外人,變成自己置身其中的局內人。他提到,美國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1999年就指出遊戲產業產值已經超過工業,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活動被轉移到元宇宙,人們對虛擬世界的渴望只會越來越強烈,最終生活在虛擬世界中。
須院長鼓勵同學參與新學程,利用系上所學結合AI趨勢,為未來多籌備一項技能;元宇宙敘事學程的必修課同時也是通識課,因此他也建議同學,如果一下子投入學程會有點措手不及,也歡迎先選通識課嘗試看看。黃老師則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們多了解學程內容,他也同時釋出動態捕捉實驗室實驗助理的工作機會,提供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社教115羅卉昀同學表示,她之前已經了解過元宇宙敘事學程必修課程內容,系上課堂也接觸很多數位科技;同時,她也對媒體領域有興趣,因此想來聽聽看新學程內容介紹。她覺得黃心健老師的歷程很有趣,認為老師把藝術、科技和文學三個領域融合運用得很好,之後會想以充實自己科技能力及嘗試選修通識課開始著手。 (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5王姿晨 /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