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擊敗運動疲勞:探索遠紅外線恢復法的效果
【本篇報導由運動競技學系 周台英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一般人從事不熟悉的離心運動(EC)後,容易誘發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進而造成本體感覺功能失調,影響人體在執行各項日常生活的動作與運動表現長達5至10天之久。遠紅外線(FIR)具有非侵入性、實施容易且可照射進入人體深層組織的優點。然而,FIR對下肢腿後腱肌群本體感覺功能失調的恢復效果為何,目前文獻尚不清楚。研究結果指出,FIR和SH(偽遠紅外線照射)在EC後第0.5小時的所有依變項,引起相同程度的反應(p > .05);但FIR在EC後,接受連續四天FIR處理後,其所有依變項產生的反應(如:DOMS峰值:15 mm、位置覺(PS 45)誤差峰值:−8%、力量覺(FM)誤差峰值:−26%)卻明顯(p < .05)小於SH的反應(48 mm, −15%, −37%)。DOMS峰值與PS 30-PS 60(位置覺PS,KF彎曲30°、45°及60°:PS 30-PS 60)和FM峰值之間,具有相關(r = .708- .908;p < .05)。本研究結論顯示,對人體最容易發生肌肉拉傷KF(腿後腱肌群),在EC誘發DOMS時,給予FIR處理具有加速本體感覺失調恢復的效果。
近年來運動健身風氣盛行,多數人開始運動時亦會進行阻力訓練幫助提高肌肉適能和質量。由於阻力訓練包括多關節或複合式動作,但一般人因運動強度超過負荷及姿勢動作不正確的操作,則易引起運動傷害。研究發現由於不熟悉的運動,特別是涉及離心(肌肉拉長)動作時,會導致肌肉細胞結構損傷和局部發炎反應而造成延遲性肌肉酸痛。離心運動(Eccentric Contraction, EC)後誘發DOMS的產生原因為肌肉纖維及結締組織受損,吸引免疫系統中的中性球(Neutrophil)、巨噬細胞(Macrophage)至受損組織中進行蛋白質降解及去除細胞廢物,同時分泌出前列腺素E2,刺激到感覺神經元的變化,進而造成疼痛、腫脹和功能喪失等主要症狀。結果發現DOMS反應,相較於控制組,FIR組在EC後第96小時即可恢復至前測水準,控制組則是到120小時才恢復,而在本體感覺中的PS(位置覺)恢復結果,發現FIR組的PS變化程度是顯著小於控制組,此外,FIR組的PS在EC後第24小時即恢復至前測水準,而控制組則是到96小時才恢復。綜觀前述,發現利用FIR恢復方式,對肢體因進行激烈的運動導致誘發DOMS後,確實可有效減緩或消除DOMS速度及恢復本體感覺之良好效果。
如果進行不熟悉的EC後,確實會產生DOMS及本體感覺功能失調情形,造成身體行動的不舒適情況會持續多日,進而影響人體在執行各項日常生活的動作與運動表現。有鑑於DOMS及本體感覺失調的產生,對人們而言是不舒服的事,因此如何減輕DOMS不適,以及加速本體感覺恢復到正常功能是重要的治療策略議題。目前有許多運動疲勞的恢復研究,採用包括:藥物、營養增補劑、運動、伸展、按摩、遠紅外線照射(Far-Infrared Radiation, FIR)、針灸、電刺激、遠紅外線功能服裝、冷療及熱療等方式。研究顯示,遠紅外線照射具有非侵入性、實施容易且可照射進入人體深層組織的優點,亦推測FIR具有增加血液循環、減緩疼痛及消除疲勞等效果。
原文出處:周台英、謝忠展、許聖宗、余宛貞、黃玉娟(2022)。遠紅外線處理對膝屈肌群離心運動引起本體感覺變化恢復的影響。體育學報,55(1),53-64。https://doi.org/10.6222/pej.202203_55(1).0004
本文出處:研究發展處研究亮點
原始連結:https://rh.acad.ntnu.edu.tw/tw/article/content/265
周台英 教授 | 運動競技學系
周台英教授為我國足球界最著名的女子國腳,她在選手時代是世界頂尖女子足球明星之一。她曾帶領我國木蘭隊(中華臺北女子足球代表隊)稱霸國際女子足壇,進而先後被德國和日本職業足球俱樂部聯賽的頂尖隊伍挖角,遠赴德國和日本擔任外藉足球選手。她退役之後,獲聘回到母校(臺師大)執教女足隊至今(現職:臺灣師大女子足球隊總教練)。周台英教授也曾擔任體育署運動科學支援競技運動計畫之計畫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