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臺師大攜手雄獅集團啟動哈伯造星計畫 培育國際化人才、直送海外實習
疫後觀光產業復甦,人才短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攜手旅遊業龍頭雄獅集團,宣布啟動《全球人才計畫-哈伯造星》,產學合作共育全球管理人才,鼓勵學生參與培訓,未來每屆將遴選8-12位優秀學生,簽約成為企業儲備幹部,派往海外實習,最快今年8月就有第一批學生獲得機會。
「哈伯造星計畫」由臺師大擔任平臺,啟動一家企業對多校的產學合作計畫,引起學生高度興趣,目前已經有來自35所大學、10個國籍、62個不同科系,超過700位學生加入社群,臺師大與雄獅集團特別在4月12日舉辦說明會,吸引上百位來自臺師大、臺大、輔大、臺科大等校學生參加。
出席說明會的吳正己校長表示,臺師大擁有國語教學中心,並且是全台4所雙語大學之一,15%為英語授課課程,培育國際人才不遺餘力,希望透過產學連結,培育更多人才。1990年哈伯太空望遠鏡被發射上太空,讓世人可以看的更遠,並能嘗試尋找新的星球。如今臺師大和雄獅將打造另一個「哈伯」,透過產學合作造星計畫,一同找尋未來的人才。
吳正己校長表示,「該計畫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保證海外實習》,這與臺師大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的教育任務相符,感謝雄獅集團提供學生機會,臺師大扮演產學合作平台,串起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為全球管理人才。」
雄獅集團王文傑董事長說,疫後觀光業起飛,早已全球布局的雄獅旅遊,為了提前深耕,積極進行產學合作,即日起展開徵才,透過企業總部八週研習營,遴選優秀人才,與雄獅簽約成為儲備幹部,送往海外實習,積極培育國際化人才。他感謝王教授的創意及毅力,才能將計畫變成現實,也希望這項計畫可成為種子,從臺師大開始,跨遍全臺各地的大專校院,為觀光產業培養優秀人才。
產學合作「哈伯造星」培養企業幹部 海外實習月薪4萬起
雄獅哈伯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王國欽教授,邀集了臺師大林玫君學務長、國語教學中心蔡雅薰主任、臺大陳惠美教授、輔大鄧之卿教授等人,集結產學一流師資。王國欽說,規劃3年舉辦6梯次研習營,每梯次選擇25-30位前往企業總部上課8天,每梯次會遴選出8-12位進入企業國內總部實習,通過實習者,將可與雄獅集團簽2-3年合約,成為該公司正式員工,擔任儲備幹部,派往海外實習,預計3年將遴選48到72名優秀人才。
計畫參加對象為大三到碩二學生,想要爭取機會的同學,王國欽教授建議,首先外語能力要好,最好有國外生活或擔任交換學生的經驗,另外有社團或工作經驗者,都有加分。
王國欽教授表示,這項產學合作計畫最大的優勢是保證前往海外實習,且學生在國內實習完,雙方有一定的認知後才簽約,能讓學生的就業更穩定,王國欽教授指出,只要通過遴選,完成簽約,大學生月薪就有4萬元,碩士生則有4萬5千元,並隨表現調薪,並有留任獎金,但他也提醒,合約有違約條款,因此會請學生仔細思考後再下決定。
另外,臺師大也要求雄獅成立儲備幹部社團,由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從旁協助。王國欽說,畢竟學生20幾歲出頭,首次求職簽約一定要審慎評估,也會建議將合約拿回家給父母、家長看一下,尋求家庭的支持。
王國欽還表示,目前各行各業普遍都遇到人才荒,雄獅比較不同的是有全球布局的需求,人才的量與質都要兼顧。今年8月就會遴選出第一批學生,預計前往日本東京、沖繩、中國上海、泰國曼谷等地海外實習。他並說,海外實習畢竟成本較高、相對複雜,對學生、對企業來說都存在一定風險,很感謝有大器的企業願意提供機會。
雄獅集團王東陽副總經理在說明會上,分享集團的未來國際佈局,首先會招募國際潛力人才,並培育「產品、通路、行銷、管理」能力,以及建構國際發展計畫,同時在地深耕。雄獅旅遊已進入國際化 3.0 階段,全球互為Inbound與outbound市場,透過國際化成為全球典範。臺師大一向致力培育國際化人才,同時也提供多國語系友善環境,透過產學合作,促進學生就業力,也提升企業競爭力。
他說,雄獅旅遊目前海外公司遍布洛杉磯、溫哥華、雪梨、奧克蘭、倫敦、曼谷、東京、沖繩、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香港等地,雄獅旅遊的國際化,包括客源地行銷的全球覆蓋、供應鏈端的全球直接採購,近年雄獅旅遊取得經營權的台鐵美學列車「鳴日廚房」、「藍皮解憂號」奪得 2023 德國 IF 設計獎最高殊榮「服務體驗設計獎」,追求卓越服務品質,讓世界看見台灣,2024 年更獨家引進最新「挪威奮進號 Norwegian Spirit」包船計劃,即是明證。 (撰文:校園記者光電116柯曉禹/攝影:張適/編輯:胡世澤/核稿: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