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4.0329

「英文授課:需求分析與增值」講座 探索英文教育新思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與玉山學者於3月25日協力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英文授課:需求分析與增值」的講座,邀請了香港大學名譽退休教授以及英語系特聘講座教授徐碧美教授擔任主席,並邀請了國外講者Robert Wilkinson教授和John Airey教授擔任主講人,他們深入探討啟動英文授課方法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和問題,並協助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在國家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增強英文授課計劃的有效性。另外也邀請化學系張一知教授和生命科學系李佩珍教授擔任與談人,分享用英語授課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講座於樸106舉辦,採線上線下混成模式,共吸引了100位參與者,其中包括86位線上和14位實體參與者。

徐碧美教授是一位備受尊敬的人物,她引進了許多學術資源,也分享了自己曾經合作過的學科專家和應用語言學專家。她也在《Language Issues in EMI Teaching》等出版物上擁有極大貢獻,凸顯了她解決學科教學中關鍵問題的才能。除此之外,徐碧美教授卓越的合作和科際整合實力,使她成為各項目中受人尊敬和不可或缺的成員。徐碧美教同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來看待EMI教學專化,並分享如何透過跨學科合作提供了EMI教學很大的啟示。

在跨文化語境中探索語言資本和教學實踐

Robert Wilkinson教授於講座中強調了教學脈絡對於EMI的重要性,他深入探討了語言資本、語言庫和學科素養等關鍵概念,突顯了語言在特定語境中的溝通和賦能作用。他強調個人的學科知識可能涵蓋多種語言,他們可能在母語和英語之間具有一定的知識。此外,他也和大家分享了在越南的教學經驗,解決了使用越南語授課效果不佳以及EMI教師適應語言多樣性的重要性等。

Robert Wilkinson教授也和參與者討論了發展學科素養和提升EMI在社會上相關性的機會和挑戰,他強調提升EMI在國家社會以及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Robert Wilkinson教授對語言教育的見解非常寶貴,他提供了對語言動態及其對教學實踐的影響更為細緻的理解。毫無疑問地,他的專業知識豐富了我們對語言教育的理解,促進了更加包容和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科教學中航向語言轉換:John Airey教授的研究見解

John Airey教授對關於雙語教學的研究突顯了學生在用英語和瑞典語解釋概念時所面臨的挑戰。在保持質量的同時,一些學生會遇到困難,特別是對英語不熟悉的一年級學生。John Airey教授建議學生內化知識以實現雙語能力,並提出用雙語解釋的協作以理解問題。他強調教師適應英語的重要性,歸類適應的方法,但不排除潛在的時間限制。

John Airey教授也強調了學科差異以及在學術環境中有效溝通技能的必要性。這引起了教職員工在技能發展方面的討論。他對雙語教學的研究,闡明了他克服教育中語言障礙方面的努力。他通過創新且有深見的分析,協調多語言學習環境的複雜性,以確保學生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

為語言動態調整方法

李佩珍教授在用中文和英文教授生態學時,調整了她的教學方法。她指出學生用中文涵蓋了更多的話題,並提供了更多的例子。而在EMI教學中,他們專注於較少的話題,以帶來更多的學生互動。除此之外,李佩珍教授觀察到學生習慣依賴圖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使用中文來確認所學,並在同學之間的討論中都使用中文。李佩珍教授調整了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以應對語言差異。她強調在中文教學中更多的是直接教學,而在英文教學中更加聚焦與學生間的互動。

張一知教授則指出了學習英語的不可避免性,強調了英語在未來各個領域的重要性。她也認同雙語能力的價值,並認識到掌握兩種語言的優勢。張一知教授在她的EMI課堂中實施了翻轉教學的教學方法。首先,她錄製了所有的課程,並要求學生在上課前觀看教材影片。在課堂上,她提供小測驗和實際練習,以確保學生看完了影片。此外,她強調了小組活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用英語解釋他們所學的知識,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提升。

兩位教授通過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展示了出色的適應能力和教學洞察力,確保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都能有效地掌握生態學概念。她們的靈活性和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反映了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深刻見解,也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這場講座由徐碧美教授帶領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並展示了如何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克服教育中的挑戰,提高學術成就。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參與者透過講者們的分享學習到了很多關於英語授課的需求分析,並且也透過講座增值了自己對EMI教學的多樣性,經過了此次的分享也讓他們未來在EMI教學上更有信心,在教學上有更多的見解。

在本次的講座中,參與者不僅有機會聆聽來自世界各地專家的深度分析和見解,還能與其他教育同仁共享經驗和策略,共同探討如何在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下提升英語授課的效果。RCEMI TALK聚焦於跨學科合作和創新方法,旨在激勵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在當今全球學術格局中取得卓越成就。(撰稿:EMI教學資源中心提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