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北區跨校機電工程競賽 臺師大機電系摘冠 積極培養創意實作能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2月25日舉辦「第八屆北區跨校機械(電)工程學系專題競賽」,邀請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臺科大顏家鈺校長、臺師大科技與工程學院鄭慶民院長、北科大機電學院簡良翰院長及多位貴賓蒞臨。來自5校、26隊共89位同學透過競賽互相觀摩學習,激發學生創意,提升專題製作水準。同時邀請產業界參與,展現學生研究成果,促進與職場良好接軌。
「北區跨校機械(電)工程學系專題競賽」自2016年啟動,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三校輪流主辦,今年更特別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中原大學參與。經過各系所推薦,今年有26隊共89位同學參賽,評審將以創新性、整合性、實用性及團隊合作精神評選出前三名及佳作,最後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中原大學團隊並列第一,各獲得3萬元獎金。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表示,創意實踐提升生活品質,專題競賽提供同學們將課堂學習的知識,結合實際創意實作的機會。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補充,專題製作通常由四年級學生參與,整合四年的知識、技術,結合實習經驗,共同面對機械、軟體相關問題,實現理論與實務的相互應證。科技與工程學院鄭慶民院長在開場致詞時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師生,也期待選手們的優秀表現。
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表示,很高興看到參賽隊伍中有女性選手參賽,強調工程領域不應僅限於男性,期許未來能打破性別框架。臺科大顏家鈺校長分享,這次比賽不僅跨校還跨國籍,今年有許多外籍生參賽。在大數據時代,顏校長鼓勵選手學習AI無法教授的事物,這是人類存在的價值。
透過此次專題競賽,讓北區跨校的機械、機電人才一起齊聚一堂,彼此交流,互相觀摩。競賽主題豐富多元,包括AI預測天氣、新型加工技術、奈米碳材開發、垃圾分類辨識、影像處理應用技術等,作品兼具豐富性和實用性,展現學生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能力。
臺師大王品淵、陳宥叡、廖婕妤同學以「釩金屬有機框架衍生之 C@VO2 摻雜 CNT 可撓性水凝膠壓阻感測器之研製」為題,榮獲第一名。因應穿戴電子設備的蓬勃發展,團隊利用奈米材料製壓阻感測器,提升導電性、解決氧化困擾。結合連網裝置可實現即時監測著者的運動情況,如膝關節運動、指關節彎曲和吞嚥時的咽喉運動,為後續分析與應用提供便利。
中原大學吳翊慈、謝名宥、王皓謙同學以「基於機器學習偵測孩童不良行為之智慧監控機器人」作品,並列第一名。團隊指出,為了減輕家長時時要看顧小孩的壓力,因此設計一個主動式追蹤目標物的隨行機器人,監測1到3歲幼兒可能的不良行為,如咬指甲、可能誤吞電池等,也可以偵測環境中是否有障礙或危險。
臺師大機電系規定每位學生須參與專題製作,並透過校內競賽,遴選特優和優等隊伍參與本次競賽。機電系大四學生陳宥戬、曾柏豪以「淬火硬化鋼之線切割放電加工精度改善研究」為題,獲得校內比賽特優。兩人表示,從選擇主題到比賽籌備整整一年,實驗重中不斷試錯、改進,與教授定期討論。曾柏豪坦言,當實驗做了連續一週,但實驗數據沒有改善,真的很挫折。而兩位本次競賽也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撰稿:校園記者幼家科學115林宸伃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獲獎名單:
獎項 |
參賽學校 |
作品名稱 |
獲獎人 |
第一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釩金屬有機框架衍生之C@VO2摻雜 |
指導老師︰楊啟榮教授 |
第一名 |
中原大學 |
基於機器學習偵測孩童不良行為 |
指導老師︰廖裕評教授 |
第二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機械手臂之靜平衡機構設計與試作 |
指導老師︰陳羽薰教授 |
第二名 |
國立臺灣大學 |
霹靂鑽地殺手 |
指導老師︰林沛群教授 |
第三名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四輪轉向之傳動系統改進 |
指導老師︰許志明教授 |
第三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淬火硬化鋼之線切割放電 |
指導老師︰陳順同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自主無人機於科技執法之應用 |
指導老師︰莊政達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小型渦輪噴射引擎設計與製造 |
指導老師︰許華倚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具領域知識、自動智慧化判斷與 |
指導老師︰柯坤呈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智慧系統監控飛秒雷射開發之可 |
指導老師︰張天立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自走車結合Deep SORT |
指導老師︰許志明教授 |
佳作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全釩液流單電池構造 |
指導老師︰郭俞麟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