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3.1225

高行健《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新版發表 揭開文學大師思維之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行健資料中心於12月7日舉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戲劇論著《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新版發表會,會中並邀請該校英語系蘇子中教授發表專題演講,為該書進行導讀。

高行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及名譽文學博士,是華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這本《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出版於1988年,是他在中國的最後一本著作,印刷完成後卻因故不得發行,收錄高行健自1982到1987年間的戲劇相關論述。這段期間正是他以「先鋒戲劇」逐漸獲得中國國內及歐洲戲劇界注目的時期,直至1987年年底赴法定居為止,因此本書可說是高行健1987年以前中國時期的戲劇創作與實踐經驗總結。

臺師大此次將這本35年前的著作重新發行,除了讓這本展現戲劇前瞻視野的論著能再次被呈現於世,亦讓讀者們能站在諾貝爾文學獎之巔的視角,回顧高行健一路走來的戲劇實踐歷程。

臺師大圖書館廖學誠館長致詞表示,當時這本書是簡體字,很難得35年後能用正體字再出版一次,感謝校長長期對高行健中心在精神、經費上高度支持,也感謝高行健資料中心林淑真總監統籌此次的出版事宜,與高老師來回連絡,以及英語系蘇子中教授在相關資料上的用心專研,讓中心的資料不只有廣度,還有深度。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表示,師大有最好的教育、音樂、美術、運動科學,還有文學院,非常高興高老師的一本著作發行,鼓勵學生把握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用老師的視角學習。正如高行健所言:「這些論述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對現今的戲劇創作仍然能提供參照。」

臺師大高行健資料中心總監林淑真補充,臺師大是世界唯二的高行健研究中心,研究工作很漫長,像是如何將不同類的作品與影音檔案進行整理,是一個非常龐雜的工作,中心並非營利組織,感謝校長、館長的支持。高行健老師也向在場師長、同學傳達致意,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研究者了解他的想法。

《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闡述高老師所追求的現代戲劇理念,談論這時期的劇作,如《絕對信號》、《車站》、《野人》、《彼岸》等劇的構思與演出實踐,也收錄了他與朋友關於戲劇精闢而深入的長談。

英語系蘇子中教授替書導讀,他特別從最後一章的<京華夜談>講起,這是高行健與其好友馬壽鵬在校園中的對話,兩位知識青年談論著自己的抱負,經歷文革後,高老師被燒掉三、四十公斤的作品,但高老師在書中說道,「我倒沒後悔,那些對我來說是必要的準備,沒有那些,也沒有今天。」

蘇子中分享他其最初閱讀高行健老師創作的《車站》時,認為高行健老師是一名荒誕派作家。然而深入觀察高行健老師的每一個作品,《彼岸》、《山海經傳》、《獨白》、《八月雪》推翻了原先他所貼上的標籤。高行健老師不斷在變化,每一個作品都有要完成的議題。例如在作品《八月雪》中,他請作曲家許舒亞寫出一部既非傳統戲曲,又不同於西方古典歌劇的音樂,而演員們得是有唱念做打功夫的戲曲演員,議題雖廣,事後這部作品也獲得廣大迴響。

每個作品中,高行健老師都會完全掌握該領域所作之事,並為自己設下難題,完成突破與創新。因此接觸高行健老師的作品,總是能持續拓展自己的視野。

最後,蘇教授提到,他一直思考著為什麼高行健老師要提出新文藝復興,所代表意思又是甚麼。文藝復興的本質是要回到人的本身,因此蘇教授認為高行健老師的新文藝復興是要回到自我,審視自我的內心。

臺師大自2019年起開授跨學院之高行健主題課程,並辦理相關學術研究獎勵活動,鼓勵校內師生進行高行健著作之研究、授課及讀書會,迄今已補助逾70件申請,舉辦4場成果發表會。2021年成立「高行健資料中心」,典藏高行健之著作、手稿與相關文獻資料,成為當今華語地區最重要的高行健典藏與推廣重鎮。

《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是臺師大繼2016年《美的葬禮》及2020年《靈山行》之後,出版的第三本高行健著作。臺師大明年亦將繼續出版另一本高行健的新作,以他近年來極力倡議的「呼喚新文藝復興」為題,內容涵蓋他近年對於該主題的相關演講與論述,將是一本反映其終身藝術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高行健資料中心林淑真總監補充,這本再版的書,除了原本的內容,還新增再版序,以及依照年代的推進,加上圖片與高老師親手畫的作品更豐富書,封面則是放上高行健於2011年繪製的<假面戲劇>,日後會做更完整的印製,請讀者拭目以待。(撰稿:社教114陳廷安/編輯:張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