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博物館歷史學》專書導讀 從公共史學視角說故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1月29日舉行通識教育讀書會,由通識教育中心鄭怡庭主任主持,邀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副教授兼所長,以「博物館如何做歷史?」為講題,導讀專書《博物館歷史學》,帶領觀眾從公共史學視角,探索博物館的研究方法,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黃貞燕所長的研究領域涵蓋博物館史、博物館與地方、無形文化遺產學等,也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歷史臺灣》編輯委員會委員。《博物館歷史學》一書收錄臺灣36項案例,介紹如何將博物館打造成面向社會溝通的公共參與平台。
講座以「我們與歷史的距離?」開場,提到歷史不只存於學術範疇,更應融入日常生活中。黃貞燕以臺灣歷史博物館最新特展「望春風」為例,在文字為策展主流的社會趨勢下,展覽透過老唱片數位化技術,用聲音重新詮釋流行樂曲,並凸顯各時代樂曲在歷史脈絡中的象徵意義。
黃貞燕說明,公共史學概念與傳統史學不同之處在於「做歷史」,除了開放書寫場域、擴大史料範疇,更強調公眾經驗共同說好故事。「我覺得博物館是做歷史的方法中,最多元、包容、開放的一種方式。」黃貞燕舉另一特展「流域共構」為例,透過雲嘉南不同水利單位與博物館研究所、社區大學、國民中學合作,將水利專家的硬知識轉譯成軟敘事,也讓共同協作經驗,成為發展社會網絡的新基礎。
「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時代的故事。」黃貞燕提起書中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案例,有別傳統模式,由菁英學者在各地調查、蒐集物件,再放入博物館展出,生態博物館強調「文化就在生活中」,透過公有館結合街角館的經營模式,由居民親自述說過去的家族產業史與生活面貌,讓民眾成為說自己故事的主人。
「歷史不是過去,而是需要被認識、敘事,它才會成為今天的歷史。」講座尾聲,黃貞燕也分享讓她深受感動的案例「台江內海扛茨走溪流」行動。與博物館的合作讓居民認識被遺忘的生命經驗,透過匠師親自製作竹籠茨模型、號召民眾扛茨行走,重新喚起人們對當地集體生活記憶的共鳴,把過去認為沒人在意的歷史一點一點找回來。(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5羅卉昀/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