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畢典》臺師大112級畢業典禮 4469位畢業生夢想起飛
驪歌響起,又到了畢業時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5月27日舉行111學年度畢業典禮,歡送4,469位畢業生。典禮中,校長吳正己代表頒授藝術學名譽博士學位予「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教授,劉國松期許畢業生勇敢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上起步奔跑,以自己的視野觀看世界,以不同方法來表達思想。中央研究院首位「道士」院士李豐楙則勉勵畢業生,做學問不要害怕冷門,只要用心投入,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
111學年度畢業生共計4469人,包括學士班2442人、碩士班1845人、博士班182人,一早由校長、各學院院長及行政單位主管帶領畢業生們,進行最後的「校園巡禮」,走入體育館的畢典會場前,接受社團學弟妹的喝采祝福。
今年畢典會場一樣走學院風,先由校旗、各學院院旗進場,校長吳正己致詞表示,本屆畢業生不同於以往,就學期間經歷兩件大事。第一是新冠病毒疫情,也感受最深,2019年9月帶著興奮心情進入師大,只過了半年快樂時光,大家開始戴起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禁止大型集會、實施遠距教學,即使如此,同學們仍能迅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發揮自主學習精神,不讓學習中斷。
他說,去年底終於可以脫下口罩,卻發現歲月如梭,大家的容顏看起來都已經是大四了。同學們在師大經歷了人類史上的重大災難,但以彈性及韌性克服了這段艱困日子,完成學業、取得學位,值得驕傲。
吳校長還說,第二件事是人工智慧AI的新里程碑,ChatGPT在2022年底出現,全心全力投入大學四年學習後,「有人告訴你,你們所學的,問ChatGPT就好了」。但這樣的說法不是事實,同學們都是數位原住民,生長在數位時代,在師大也學習到很多資訊科技的原理與技能,掌握運用資訊科技是你們的本能;但也要提醒大家,資訊科技的使用,永遠要把人類良善的價值擺在第一位。
吳正己校長勉勵畢業生,經歷這兩件大事後,更加成長茁壯,期許帶著所學,準備航向下一個人生旅程。畢業生未來的成就與貢獻,都將是母校臺灣師大的榮耀。(延伸閱讀》》吳正己校長畢典致詞:畢業生經歷疫情與AI革命,展現彈性與韌性)
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教授 獲頒名譽博士
當今全球藝術界最有影響力藝術家之一的劉國松教授,1949年從中國輾轉來臺定居,1951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並以第一名畢業。1956年創立五月畫會,積極推動現代水墨運動,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今年高齡91歲。
60年代起,從中西合璧重回紙墨世界,提倡「中國畫的現代化」運動,開發各種拓墨技法,提出了「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創建了本土的抽象水墨畫,其鮮明的藝術主張對東方畫系的水墨藝術影響深遠。
1963年期間進行「大筆觸」創作,創造獨特的「抽筋剝皮皴」技法,並漸漸走入國際,至歐美訪問及客座。1969年受美國「阿波羅 8 號」太空船之地球照片影響,開始創作「太空畫系列」,首幅〈地球何許?〉獲美國國際美展繪畫首獎,隨後作品受國際肯定及典藏。
劉國松教授在國內外亦榮獲許多最高榮譽獎項,如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美國文理科學院外籍院士,為首位華人畫家獲此殊榮,藝術成就馳名國際,廣受肯定與尊崇,亦為臺師大傑出校友。
為表彰劉國松教授對藝術與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吳正己校長代表頒授名譽藝術學博士學位予劉國松教授,並親自為他撥穗。
劉國松致詞感謝母校師長及友人,細數過去所受幫助及成長,他於1971年赴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執教,後任系主任。1992年退休後,朋友們留我在香港,家人要我去美國,但他還是堅持回臺灣定居與教學,2010年,受邀回母校師大任講座教授。作為流浪四方的「一個東西南北人」,臺灣終究是他這一生住得最久、感情最為深厚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鄉。
最後,他想藉此機會重申這一生的理想。他對水墨畫現代化的教學,推廣與創作,迄今已經超過一甲子。他常提醒學生,人類的文明史,是由兩類人創造出來的,物質文明,是科學家創造的;精神文明,是藝術家創造的。繪畫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需要不斷努力,堅強的毅力,超群的思想,獨到的眼光,偉大的抱負和過人的才智,任何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沒有不具備這些條件的。
劉國松強調,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眼看各位年輕人將勇敢地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上起步奔跑,以自己的視野觀看這個世界,以不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你們的起步是前途無量的,他欣喜之餘更獻上最誠摯祝福。(延伸閱讀》劉國松獲頒臺師大名譽博士 勉畢業生在五彩繽紛世界奔跑)
中研院首位「道士」院士李豐楙 勉勵學弟妹「不怕冷門,投入為要」
去年以道教研究成為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的李豐楙,是國文學系58級校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他深入道教文化研究,探討道教文學、田野調查、華人宗教研究、身體文化,以及東方文化思維五大方向,提出了東方「常與非常」的概念,為成為一名真正的道士,更拜師求法並通過登刀梯考驗,是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大學教授,他的研究為民間、學術、宗教與文化的維護和發展付出莫大貢獻。
李豐楙院士「不怕冷門,投入為要」為題發表演講,感謝兩位對自己影響深遠的師長,第一位是漢學大師王夢鷗,讓他從傳統中國文學研究轉入道教的世界,第二位是法國漢學大師施舟人(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 ,則啟發他踏上拜師之路,成為真正的道士。
李豐楙院士向畢業生分享道教民俗祭典,透過向土地的謝罪與感恩儀式,表達人類社會中對土地的關懷。他提到,近幾年新冠疫情中,道教也發揮療癒集體創傷的重要作用,如全臺各地的送王船祭典,象徵驅散瘟疫、祈安求福。
作為撫慰社會大眾心靈的重要存在,李豐楙院士以自身經驗總結,做研究不需要害怕冷門,勉勵畢業生們只要用心投入,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
揭開時光膠囊 永誌大學青春回憶
封裝青春記憶的時光膠囊,每到畢業典禮再度開啟,是師大人回顧4年大學生活回憶。歷經一千多個日子,踏遍師大的足跡,提醒畢業生最初的期許。吳正己校長與畢業生代表共同揭開時光膠囊,取出每人在4年前伯樂大學堂寫下的「給未來的一封信」,歸還畢業生,永誌大學青春記憶。
時光匆匆,阿勃勒花開,師大綻放著成串的金黃花朵。黃金般的落英灑滿校園,是校園與畢業生最美好的記憶,由東亞112級許詠婷和東亞113級王欣亮代表畢業生致感謝詞,各系師長們也為畢業生撥穗,握手祝福、互道珍重再見。回憶如詩,將點點記憶譜成一首動人心弦的歌。教育系莊耿碩、營養學程白寶君、設計系詹雲涵等三位畢業生,為大家獻上今年畢業歌《Don’t Stop! 》,隨著歌曲的旋律,踏上另一段新旅程。
典禮尾聲,放映畢業祝福影片,各單位師長、畢業校友、學生團隊,以及校園周遭店家等都為畢業生獻上真誠祝福,勉勵大家夢想啟程,展翅高飛。吳正己校長歡迎畢業生們有空常回母校走走,印永翔副校長也勉勵同學保持熱情、懷抱好奇、以及服務人群的動機,祝福大家畢業快樂。「今天的畢業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個挑戰的開始。」畢業校友黃益中勉勵學弟妹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最後畢業生齊唱校歌,唱出對臺師大的情感,銘記校園光景與誠正勤樸校訓。
學務處學生團隊今年在會場布置上,主視覺背板配色活潑,融合多種師大元素,如校門、自由之鐘、美術館等,勾起在師大度過的回憶;運動場及戶外則放置以大富翁及道具為主題的裝置藝術,讓畢業生與家人親屬留下美照身影。「畢業快樂,鵬程萬里!」祝福112級畢業生們滿載喜悅與希望,一同邁向璀璨的未來。(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5羅卉昀、公事中心胡世澤 / 攝影:公事中心張適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
學士班應屆畢業生學業成績優異獎名單
系所 | 姓名 |
教育學系 | 劉晉豪、林昀、李思宜、林知頤、孫于涵、鄭庭庭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柯汝璇、羅品淵 |
社會教育學系 | 謝令怡、黃瑀喬、張琁竹、倪宜彣、楊宜蓁、陳研諭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 王柔涵、鄭淳勻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 王子佳、游主雲、林子凌、林宜蓁、官來儀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 黃昶騰、施枚君、宋玨誼、藍嵐、孫毓婷 |
特殊教育學系 | 黎俊甫、杜奕徵 |
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 | 賴譽毫 |
國文學系 | 林昀萱、詹靜宜、江昕潔、鄭沁嫻、梁嘉妤 |
英語學系 | 林姵妤、江品蓁、莊鎧澤、陳舒安、林柏佑、饒雅筑 |
歷史學系 | 張正、蘇浚瑋、施雅蓉、劉惠文、郭昀珈 |
地理學系 | 黃俊諺、黃一峰、唐翊庭、張宣琳 |
臺灣語文學系 | 杞欣庭 |
數學系 | 陳博昇、李侑駿、黃俊皓、許紘嘉、蕭品緣、曾品皓 |
物理學系 | 陳明昊、林恩仱、張簡雲翊 |
化學系 | 詹婞妤、洪巧爰、翁胤智、李致學 |
地球科學系 | 黃旻晟、莊愷恩 |
資訊工程學系 | 陳威宇、王瑞渝、張心瑜 |
生命科學系 | 謝安琪、杜紫瑄、劉于瑄 |
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 | 吳儀亭 |
美術學系 | 吳柏儒、高旻琪 |
設計學系 | 蘇可心、楊婷昱 |
工業教育學系 | 吳侑懋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潘柏茵、許皓陞 |
圖文傳播學系 | 張若薇、黃彩雲 |
機電工程學系 | 陳宏志、李懿恩 |
電機工程學系 | 廖維靖、劉承瑜、莊雅淇 |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李家儒 |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王鈺智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 蘇昭綺、劉子琪、陳邁可 |
運動競技學系 | 姜婷恩、林其蓉、倪采鈺、林珈睿 |
音樂學系 | 張子婕、林孜謙 |
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岳妍 |
企業管理學系 | 林品蓉、江逸芃、張翊軒 |
華語文教學系 | 市川莉沙、李有才、林奕彣、吳佳恩、芮世庭、陳詩瑾 |
東亞學系 | 黃沛芛、陳怡伶 |
五育誠正勤樸獎得獎名單
系所 | 姓名 |
教育學系 | 傅奕榮 |
社會教育學系 | 王郁鈞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 楊子瑩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 林郁璇 |
特殊教育學系 | 黎俊甫 |
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 | 謝育庭 |
國文學系 | 陳育恆 |
臺灣語文學系 | 杞欣庭 |
數學系 | 曹皓鈞 |
物理學系 | 林恩仱 |
化學系 | 許博舜 |
機電工程學系 | 吳庭妤 |
電機工程學系 | 莊雅淇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 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