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義家藝館」教育性藝術計畫交流活動 高齡學程學生探索戰爭、人權以及「成為一個人」的生命履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處全人教育中心執行「社區高齡者服務人才培力學分學程」,為培養學生高齡長健相關知能,理解藝術實踐如何運用於特殊高齡族群,提升多元文化視野以及生命教育內涵,深化公民美學素養及現代人文思維,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藝術教育與社會實踐」課程合作,5月20日前往新北市三峽區臺北榮譽國民之家參與「義家藝館」教育性藝術計畫現地展發表活動。
臺北榮譽國民之家安置1954年韓戰倖存者輾轉來臺的「反共義士」,在時代更迭中,這類歷史名詞的特殊稱謂逐漸為人淡忘。歷時十年的教育性藝術計畫,計畫主持人北藝大吳岱融副教授表示:「十年來逐步透過社會參與藝術,將三峽榮譽國民之家在國際博物館日,能夠轉化為一座概念性的生態博物館。與一般展覽形式不同,在策展過程中更加著重互動、對話與溝通。歷年策展所探討的議題包含自由、隔離、家與戰爭,不只聚焦在韓戰反共義士的生命經驗,也回應我們當下所處的社會現實。今年策展團隊試圖探問:在不同時空、處境與條件下,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人?邀請臺師大的同學們與策展團隊一同對話,也能夠成為集體創作的參與者。」
本校高齡學程授課教師蔡昕璋助理教授自2016年起,每年皆參與「義家藝館」方案,前兩年帶領本校銀齡樂活據點的社區高齡者們共同參與「線上展」活動,今年則是帶領高齡學程學生一同前往臺北榮譽國民之家體驗「現地展」。他同時也協助常設展區「家史館」導覽,引導同學從不同角度欣賞歷史相關物件及藝術作品。
蔡昕璋表示:「傳統博物館時常被認為是掌握知識的單位,具有文化權威且側重於大敘事的論述,但這幾年參與式博物館的形式愈來愈被重視。韓戰對於現今年輕的大學生相對陌生,事實上對於臺灣的歷史定位卻十分重要。非常感謝北藝大策展團隊每年提供臺師大高齡者及大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希望同學們藉由藝術體驗,以及與韓戰反共義士真實的生命互動,理解由小敘事構築的生命故事,體察世界多元的面貌。」
修習本校高齡學程的姚同學表示:「互動式展覽感受到『自由人』背後的身不由己與心酸,很感激能從僅存的長者,以及保存並推廣的策展團隊們口中,瞭解不被大眾注視的歷史,也讓自己更深刻地省思那些較少被看到的議題,以及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們。」徐同學表示:「平常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是全貌,戰爭背後的故事有數千種樣貌,也有不同無奈,透過藝術教育可以讓即將消逝的故事有機會,也更好的留下來。」
對於韓戰倖存者而言,不管是戰場上、戰俘營、以及來臺後所遭遇的一切,都考驗著他們如何抉擇與行動。修習本校高齡服務學習課程的廖同學表示:「在藝術活動中,有限的選擇裡其實我什麼都不想替換,但是迫於現實無奈,我也被迫必須要做出抉擇。」高齡學程許同學表示:「活動中不斷思索,所謂的自由,又包含多少個身不由己?藉由藝術活動連結並呈現反共義士各種面貌,也因此對韓戰有更多認識和瞭解,很期待未來還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吳岱融副教授指出:「策展團隊除了田野踏查外,還閱讀大量檔案與資料,試圖將多重甚至牴觸的觀點與經驗匯集,生產出更豐富的知識。很開心臺師大的學生十分投入其中,讓大家能夠透過藝術的語言,交流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藉由感知連結,建構對於這個世界的獨特看法。」
蔡昕璋指出:「在社區高齡者服務實習的課程中,除了重視實習實作的課程安排外,更需要促發學生同理各個族群、各個不同身分背景高齡者的生命脈絡以及身處的現實狀況。藝術是能夠促進改變以及創造連結的媒介,因此在課程中,也會促進同學覺察美感經驗,除了增進自身涵養外,也盼望同學能夠融通相關概念,運用在未來的服務場域中。」
本校USR高齡長健計畫吳振邦博士後研究員,對於一個計畫能夠蹲點並堅持十年感到不易,他指出:「感謝策展團隊安排,藉由共同創作的途徑,更能讓學生震憾且真實的體會人生抉擇的不易,以及每個人多元的想法。不只學生受益良多,自己也得到許多對跨學門、跨學科合作的啟發,更深刻體認專業除了是一種堅持,還需要具備論述能力和對話的空間。」
本校「社區高齡者服務人才培力學分學程」,希冀透過發展社區高齡長健人才培力模式,為高齡者長期健康發展,培養相關專業能力。課群內涵包含教育人文、心理健康、營養衛生、運動休閒以及數位科技等,未來將規劃更多跨校跨域課程合作,藉由多元的課程相互觀摩、參與,共同舉辦人才培力工作坊、相關論壇、分享會,以及服務場域交流、參訪,拓展學生跨領域、跨場域學習的不同視野,歡迎學生選課修習,共同關注臺灣即將面臨的超高齡社會相關議題。(資料來源:北藝大吳岱融副教授及「義家藝館」策展團隊、本校全人教育中心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 / 胡世澤)